对于今天的异议者来说,在网上争论谁对谁错已经是次要任务了。全世界那么多的样本,本国那么多灾难性事件,制度选择的答案已经非常明确,现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也已经不堪一击。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关键问题的辩论,五毛群体已经没有任何战斗力,他们如果真出来辩论,只能自取其辱。

在没有能力辩论,又不可能整个关掉社交网络的情况下,宣传部门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转移话题的技术,把公众的注意力吸引在鸡毛蒜皮的事件上。过去他们最常用的方法当然是挑动民族主义情绪,把民众的怒火引向外国人。这样一举两得,既让大家发泄了情绪,又增强了所谓“民族凝聚力”,让当局的人气更高。但是,这种方法已经日渐失效了。网友对其他国家的了解越来越多,再加上裸官遍地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已经很难再被忽悠去反日反美了。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兴奋点。

可惜的是,很多网友(包括一些有分量的文化人)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常常被宣传部门牵着鼻子在琐碎小事上大谈是非,平白浪费了宝贵的公共舆论资源。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当属韩寒代笔之争。当时韩三篇刚刚发布,正是一个讨论革命和民主两大最根本话题的大好机会。韩寒在文中的观点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只是一些典型的文艺青年小感慨而已。但是由于其人的知名度远超一般作家,也就有着引爆全社会大辩论的潜力。设想一下如果男女老少,从退休老头到中小学生,都在辩论跟民主和革命有关的话题,会是什么效果?其实当时已经出现了这个苗头,我个人也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写一通。这个问题,传统五毛们根本插不上嘴,辩论要不要民主的问题无疑是要了他们的命。但就在此时,宣传部门的救星出现了:横刀杀出个方舟子,一下子就把一个严肃的政治话题变成了关于个人品德的八卦事件。

方舟子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讨论政治问题对很多名人来说心理压力太大,但是不讨论韩三篇又怕跟不上潮流,方舟子等于是把他们从这种心理压力下解救出来:“你们不谈政治也可以跟上潮流的,跟我一起谈代笔吧!”一些小资文化人当然也就顺水推舟,放弃了自己本来就害怕谈论的敏感话题,当起侦探来。这个舆论大潮一来不要紧,所有人都忘了他们几个星期之前还在争论的真正重要的话题。像我这样的人虽然一直死扛政治话题,但是已经没有多少人转发评论。其他人也就只好顺应形式。比如知名网友“破破的桥”在韩三篇发布之初写过一篇非常有份量地反驳韩寒的文章,当时转发量巨大,颇有引领舆论之势。但是方舟子一来,他也就顾不上反驳韩寒,而是开始撰写大量反驳方舟子的内容。我曾经和浙大的苏振华老师争论过此事。他也认为代笔本身未必是大事,但是因为韩寒的反民主言论危害巨大,通过声讨代笔来打击他的气焰非常有益,倒是对统治者不利。但我不能同意此观点。一个准娱乐明星的价值不在于观点对错,是不是代笔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所引发的话题。只要公共舆论能停留在“民主”和“革命”这两大话题,民众精神状态的提升乃至社会变革的进程都会大大加快。

当局一定是从韩寒事件中尝到了甜头,在后来的微博斗争中一次又一次地使用这个方法。比如夏俊峰被处死后引发网民的震怒,于是宣传部门马上调集人马,大谈夏俊峰的儿子出版的画册有抄袭嫌疑。一个人被司法机关滥权处死,和一个未成年人油画的疑似模仿,两件事放在一起说有多么荒诞可想而知。但就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人跟风讨论。虽然大多数人站在小夏一边,但终究还是中了宣传部门的计,让微博被大量绘画技术的细节所吞没。

有人质问我,难道真相本身不重要么?凭什么为了你喜欢的政治话题就贬低大家寻求真相的热情?真相当然不是天然正义。世界上有无穷多的真相(比如邻居家孩子的二大爷早饭吃了几个馒头,比如刚从你脚边飘过的一张废纸上写了什么),没有人有能力全部搞清。信息的获取总是有成本的,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来获取当然就至关重要。论证民主的效果的着作和论文汗牛充栋,但是你见过哪个学术刊物会发表如何探测作家代笔的论文?获取一些真相,就无法避免地会占用获取另一些真相的时间。把公共舆论平台浪费在获取无用真相上,不仅谈不上正义,而且是亲痛仇快。最近常看到有些老牌的异议人士对那些纪念林昭的人不屑一顾,他们理由是林昭早年也有很多劣迹。这种言论除了用来标榜他们立场坚定之外没有任何价值。且不说林昭是一个可圈可点的勇敢女性,只要纪念活动本身能催化民众自组织,打击极权合法性,就算纪念一个恶人又有什么不好?这些真相派为了表达他们的真相洁癖,不惜去转张鹤慈之流的“质疑”帖,让五毛们又可以多领赏金。

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就是最近的香港街头便溺事件。挺陆派和挺港派打得不可开交。诈一看,双方说的都有道理,游客有游客的问题,拍照者有拍照者的问题。但是你仔细想想,这件事说到头不就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民事纠纷吗?如果真上法庭,恐怕都没有律师愿意接案,因为标的实在太小。如此规模的纠纷,在全世界每个城市每天都要有上千起吧。这些关注者怎么那么有空,破口大骂了一个星期?后来有网友指出,今年是特殊时期,北京可能不希望大量陆客赴港,我才恍然大悟。当然,由当局授意刻意挑起话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但是有成千上万的网民警惕性不高,被诱导而成为了无聊话题的牺牲品。

对于宣传部门的这种伎俩怎么应对?我当然也没有好办法。毕竟公众对于八卦类话题是很难抗拒的,一个明星外遇事件就能调动大把舆论资源。但是对于和我一样希望借助互联网来推动有意义的社会变革的人,至少应该注意:对于那些无涉公权力的个人道德争论尽量充耳不闻。尤其是有影响力,有调动话题能力的知名人士,你大概不希望几十年后别人评价你的时候,说你在公共舆论中的主要作为是对别人做道德评判。如果你不想承担政治风险,那么少说也比说废话要好(反正微博没有稿费),至少不至于占用资源,增加读者对重要信息的获取成本。

总之,中国互联网上的政治斗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民主与否,自由与否的是非辩论已经因为答案太明显而变得次要,对话题主导权(所谓agenda-setting power)的争夺反倒变成了主战场。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除了就观点进行辩论之外,更重要的是把网络辩论的领域引向有价值的重要话题。如果别人谈代笔,你也谈代笔;别人谈便溺,你也谈便溺;那就等于是职业拳击手去跟别人比游泳,把自己的优势领域拱手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