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跟台灣朋友提到“Dumper Diving”這個字,她說:「聽起來很好玩呢!」
說是「好玩」,其實也真是滿好玩的。可是我想她大概是誤會成某種極限活動,跳傘(Sky Dive)或是潛水(Diving)之類的,所以我連忙解釋說道:「呃,是跳進垃圾車找物資的行為。」
(記得在skype告訴我媽時,她那種帶點嘲弄的大笑聲至今仍然盤旋在我耳邊,揮之不去。)
看到朋友有點不可置信(俗稱“O咀”),我就說了第一次 Dumper Diving的經歷。
那天晚上大概零晨兩三點,朋友們(一個美國、一個德國、一個荷蘭及一個日本朋友)叫前一天沒睡幾小時的我換上一件待洗又最是髒的衣服,鞋子也不用穿了(還好我已經習慣赤腳外出),拉著半睡半醒的我就跑出門。
第一站是一家已經關店的家品店旁邊棄置廢物的空地,剛開始其實我不太知道他們在幹什麼,同行的日本女生也是第一次。直到他們亮起手電筒,打開放在最外面的垃圾箱,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Dumper Diving!
可是為什麼是Diving?頂多也只是Searching吧?這個問題在我們找了好幾個垃圾箱都沒「好料」而轉移陣地的時候就得到解答了。
第二站是澳洲某大超市,它放置垃圾的地方在停車場附近。那邊排了好幾架大型垃圾車,比我還要高出好幾十個頭。他們打開蓋子,輕鬆地爬上邊緣部份,跳進垃圾車裡面,不一會荷蘭朋友探出半個頭來說:「Can you get the trolley?」
接著從垃圾車拋出一包又一包的食物。對,是食物。朋友之後說不然你想我們家的食物是從那裡來?也對,去拿免費食物(Free Food)(註一)也通常只拿到麵包。
一邊廂他們繼續在diving,我就跟日本朋友在幫助分類(其實也不太輕鬆,因為當時很黑)。哪種可以吃,有什麼是已經壞掉,疏果放在一起,肉可以留起給家中的狗狗等。
把手推車都裝滿了後,他們全身髒髒的跳出來,把所有垃圾車放回原位。
之後整整兩星期我們都不用買食物,dumper diving帶回來的,free food帶回來的,星期天市集(註二)帶回來了。

(註一) 當地社區每逢星期四至星期六晚上八點左右會有機構定點派發食物,食物都是從附近的店收集得來,全是賣不去或快過期的。
(註二) 每個週末(星期五至星期日)市中心有一個專賣疏果雜貨的大型市集,我們每個星期天都會去幫忙收攤打掃,作交換攤主們不要的蔬果。由於蔬果都不能放太久,他們也不願麻煩帶走,通常都很樂意免費送我們。

台灣朋友問:「你吃得下去嗎?會很髒吧?」
髒嗎?其實超市處理食物都會分類好,當然壓壞了的蔬果、變壞了的肉會發臭,看起來倒胃口。但真正變壞了的食物我們也不會吃啦,不然也不能活到現在吧。
我不會說反思我們平常生活很浪費很奢侈,只是大家選擇生活方式不同而已。
我的話,生活什麼的夠用就好,知足,就常樂。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