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五月四號星期日)獨自在家一口氣看了九集(足九小時)的《鮮為人知的美國歷史》(The Untold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中文名字是我自己起的),至深夜看畢最後一集,悲哀和憤怒之情洶湧而至,年近六十的我,禁不住掩面放聲痛哭起來!

我上一次因相同的感觸而掉淚,是五、六年前讀娜奧米.克萊恩(Naomi Klein)所寫的《震撼主義: 災難資本主義的興起》(The Shock Doctrine: The Rise of Disaster Capitalism, 2008) 。這本書的開頭部分並不好讀,但愈讀愈令人義憤填膺不能自己。記得讀到有關斯里蘭卡的那一章,作者描述世代靠捕魚為生的南部居民,因為二零零四年南亞海嘯而受到嚴重打擊。災難過後的餘生者正努力重建家園之際,卻被發展商(主要為跨國企業財團)看準時機,勾結當地政府將沿海大片的土地私有化,以用來興建五星級酒店和全海景豪華住宅。原居民奮力抗爭卻受到嚴厲打壓,最後還是痛失家園而成為流離失所的貧苦階層…

當年讀到這裡的我,深感世間的不義和這些與世無爭的普通人所受的苦難而掉下淚來。但昨晚的我不僅掉淚而是放聲痛哭,因為電影中所揭露的醜惡與苦難,較這些漁民所面對的還要大上千百倍!

在此我必須向美國著名導演奧利華‧史東(Oliver Stone)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亦只有一個真正的愛國者,才可以如此毫無保留地面對祖國的醜惡歷史。這是一部主要由他撰寫並執導的共十二輯的記錄片,其中的頭兩輯被稱為「序幕」(prologue),講的是二十世紀伊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的歷史。之後的十輯依次為:

1. 第二次世界大戰(WWII)
2. 羅斯福、杜魯門與華萊士(Roosevelt, Truman & Wallace)
3. 原子彈(The Bomb)
4. 冷戰(The Cold War)
5. 五十年代、艾森豪威爾、核彈與第三世界(The ‘50s: Eisenhower, The Bomb & The Third World)
6. 甘迺迪:大戰邊緣(JFK: The Brink)
7. 詹森、尼克遜與越南:時勢逆轉(Johnson, Nixon & Vietnam: Reversal of Fortune)
8. 列根、哥巴卓夫與第三世界 — 右翼勢力的崛起(Reagan, Gorbachev & The Third World – Rise of the Right)
9. 布殊、克林頓:被拋棄的和平 — 新世界秩序(Bush & Clinton: Squandered Peace – New World Order)
10. 小布殊、奧巴馬 — 恐怖的時代(Bush II & Obama – Age of Terror)

事實上,筆者對電影中所講述的歷史並非完全陌生。特別是過去十年左右,我大量閱讀了Noam Chomsky、 Susan George、Wallden Bello、David Harvey、Naomi Klein等人的作品之後。(我也有讀較“溫和”的人士如Jeffrey Sachs、Amartya Sen、Joseph Stiglitz、Al Gore甚至 “肥彭”Chris Patten的作品。)此外,我也看過一些有關的記錄片如《The End of Poverty?》和《Zeitgeist》等。但相比起來,能夠如此全面地揭示這段歷史的,《The Untold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應該是第一部。

大家是否都曾經感到困惑,從多年來的國際新聞可見,世界上為何有這麼多人「反美」?在冷戰時期,我們可以把這些都視為共產主義陣營所煽動的宣傳。但冷戰結束已超過二十年,為何這種反美浪潮仍然有增無已?或說這是伊斯蘭極端份子所為,但世界上真的這麼多極端份子嗎?他們又為何專門針對美國呢?

要知道為什麼美國被不少第三世界國家稱為「大魔頭」(the Great Satan)及「世界頭號恐怖份子」(The World’s No. 1 Terrorist),你必須認真地把這套記錄片從頭到尾地看一遍。如果你對其中的歷史不是這麼熟悉,我認為甚至有看第二遍的必要。

事實上,這部電影背後的資料搜查和分析非常全面和深入。雖然片長十二小時,但由於包含的內容實在過於龐大和豐富,所以表達的手法極其精要和濃縮。一些重要的史實都只能以摘要的方式帶過,很多畫面(其中不少極為珍貴)出現的時間不足一秒。重看一遍自然是一個加強理解和吸收的方法,另外一個可能更好的方法,是閱讀由史東和他的拍檔彼得‧古斯力(Peter Kuznick)合著的同名書籍。大家可以先往亞瑪遜網站閱讀觀眾和讀者對電影和書籍的觀感,但記著:更多的影評和書評也無法取代親身觀看和閱讀的所得。

這兒是兩分半鐘的電影引子: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