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澳填海是慷市民之慨,耗費巨資,填海面積達80公頃,即是兩倍西九龍填海的總面積。土木工程拓展署在環評的工程項目簡介指明「大嶼山東北部應發展為一個主要旅遊區,以竹篙灣的國際主題公園作為重點,並於周邊發展互相協調的旅遊及康樂用途」,而工程明顯是向廸士尼輸送土地。欣澳工程破壞不少生態和考古的重要地點,今天是<環境影響評估>的工程項目簡介最後一天諮詢,請大家踴躍表達意見。

送豉油又送雞
誠然政府都承認欣澳飽受機場噪音影響,填海的發展,不但不能改善情況,只能令更多人受噪音影響。發展局借「增加土地供應」,卻在「噪音敏感設施」不能興建住宅和學校的欣澳填海,「幫(廸士)尼不幫親」,無視生態和公眾利益。欣澳填海單是研究,就花上9600萬,為何有此迫切性,先創造商業旅遊區,而不是其他可增加住宅供應的填海項目呢?

政府在4月立法會近百公頃作旅遊用途,難免不難想像土地跟廸士尼的關係。現時進度是2018年動工,暗合2017年完工的廸士尼酒店項目。港府成為廸士尼的提款機,上年廸士尼純利上升1.2倍,達2.42億,但政府年初竟再借出25億元,給廸士尼增建三間酒店,至今港府卻未分得分毫利益。廸士尼的發展需要全民討論,應否再擴建,還是止蝕。

生態和文化的破壞
自90年代中,超過1,400公頃有中華白海豚生活的水域因填海而消失,而填海涉及80公頃再壓縮牠們的空間。去年統計,全港只剩下60條的白海豚。而施工和船隻的噪音更干擾牠們的生活。填海工程施工亦產生有毒污染物,直接影響擬建的大小磨刀海岸公園,而沿岸欣澳灣的泥灘,擁有良好的生態,紅樹林、海草床、更有珊瑚群落、海龍、馬蹄蟹等,填海後都會消失。

環評簡介亦指工程會影響考古發掘,包括︰海底遺跡和沿岸的文物。填海類近鹿頸考古遺址,該遺址証明千多年前已有人類居住,曾發現千件的新石器年代文物和唐代窯爐遺跡,包括︰唐代青釉碗、新石器時代的夾砂陶,而2001年政府就將唐代燒製陶瓷場遺跡破壞,改建成燒烤場。

欣澳填海根本無助解決本地房屋的問題,只為廸士尼這頭大白象輸送土地,斷送生態美景,請各位表達大家的反對意見。

請各位到此(http://tinyurl.com/n4glokm) 表達填海保護自然,今天晚上12時為限期,參考意見如下︰

<反對欣澳填工程及其項目簡介,需要再提供更多資料和補充>

1. 欣澳填海的範圍位於「噪音敏感設施」不能興趣住宅,有違政府「增加土地供應」的填海目的,而填海向廸士尼輸送土地,用公帑資助廸士尼發展之嫌,政府應提供更佳的發展理由,或收回填海計劃
2. 填海範圍為中華白海豚出沒的地方,而填海工程影響水質及產生嘈音,影響中華白豚生活,環境影響評估需要提交更多中華白海豚的資料
3. 破壞欣澳灣的泥灘,消滅紅樹林、海草床、海龍和馬蹄蟹
4. 擬建的大小磨刀海岸公園受欣澳工程影響,水質和生態被破壞
5. 欣澳,鄰近鹿頸村,為考古價值地點,曾發現新石器至唐代的文物,填海工程破壞海底和沿岸的考古發掘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