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米

這個立題很蠢。

首先要確認,葡萄牙現在是不是很光輝?對於一個年青人出走,瀕臨破產的國家,現在光不光輝,他們自己才答得出來。

經濟現況是否全然體現曾經為澳門宗主國的葡萄牙,必然有本質上的衰弱?澳門的文化歷史遺跡,的確見證了葡萄牙的盛況。這個國家強大的時候,在澳門留下好多炮台。或者有人會說,這是葡萄牙帝國入侵中國的鐵證,這些侵略的㾗跡,有些人看來會有切膚之痛,覺得中國被冒犯了,應該鏟除殖民主義的象徵。說到這裡,反對方又即時會回答,那先鏟平博物館後面的大炮台,把大炮都熔了吧。想消滅帝國主義侵略者表徵的言論就會頓時縮小。這種以消滅固有建築物作為銷除殖民主義的論點,往往伴隨發展教派的功利性,即為發展某地盤地段,可無視其歷史甚至法律的正義(法律對他們來說,是否也是殖民遺留的一部分可惡存在呢)。這個問題很大,不論理論基礎如何,也不論帝國主義查篤撐如何如何。

還有一條不可冒犯的鐵律,澳門仍得靠這些侵略過的痕跡,作為搵食的門面。

或是,去掉這些所謂的「文化歷史遺產」,用其他毫無殖民意涵的建築物件作為旅遊符號代替,可以嗎?

有人把威尼斯搬了來澳門,鐘樓,鑄幣廠,貢多拉,河道,會唱歌的船夫,一樣不缺。可是誰會覺得自己真的是去了威尼斯?

現今中國已經非當時晚清,不可能隨便說被入侵就入侵,割讓就割讓。一個連核彈都有的國家,眼皮底下那幾條打不響做做樣的老鐵炮,放著就放著吧。

再者,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系國家的橋樑,甚至把此定位方針立中央定為國策之一。既然如此,企圖消滅一些曾被殖民的痕跡(例如氹仔那個瞭望台浮雕),看來是一個不智的舉動。

當下,葡萄牙對世界的深鉅影響和光輝,就好像成吉思汗留之於現在的蒙古國。我們現在還會對成吉思汗的鐵騎感到心有餘悸嗎?葡萄牙對世界的殖民㾗跡,只是剛好在澳門仍然保存著一些而已,作為人類歷史的一部份,這些痕跡留著,作為時間的見證,或文明的反思,其長遠效益更甚於經濟收益。

在澳門,華人、土生葡人、葡萄牙人這三個族群的板塊,和回歸之前已經截然不同,隨了一些專業人士注入,葡萄牙人在澳門早已不是當時管治者之姿。新移民來的葡萄牙人,若非葡語相關的專業人士,他們在工作上使用英語或其他語種的機會可能更多。

而且,對於生命經驗全在歐洲本土的葡萄牙人來說,自數十年前開始,其政策或觀看視野,已經沒有實質意義上的殖民地。對澳門的印象,除了或者知道是前殖民地外,更多的是一個大賭場和中國的一個城市,僅此而已。

那麼一來,無論從時間(如被殖民史、如文學寫作者當下的城市經驗)或空間(舊有的城市規劃)來說,一部份的澳門,其實是繼承了西洋彼國一部分逝去的光輝,其實也是葡萄牙人逝去的榮耀,幾條鐵炮或成為彼國榮耀的記憶。

(獨立媒體網根據與論盡媒體之內容交換協議轉載此文,原文載於論盡媒體。)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