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蜗藤的文章说,其中包括,对东南亚诸国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并提出“亚洲的事务应该由亚洲人处理”的中国版门罗主义。中国的宣传目的,无疑是要在南海问题上展示善意,并把美日排除出南海问题之外。但是,在作为衡量这一年中国外交宣传成果指标之一的,本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在过去一年的外交宣传努力,不但没有取得成功,在南海问题上的国际舆论环境 ,反而较上一年的对话会更为恶化了。

在本届会议开幕当天,日本首相安倍便在发言中强调,在南海问题上应该遵从的三项原则称:“相关国家应该在国际法的框架内,提出自己的主张,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努力以和平手段解决纷争。这是必须遵守的三个原则,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并不点名地批判中国:“企图不断造成既成事实,从而改变现状的行为,理应遭到强烈谴责”。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更是点名敲打中国称,“当国际秩序基本准则遭到挑战的时候,美国不会视而不见。

作者王锦思的文章说,哈格尔的上述言论,毫无意外引起了中方的强烈不满。在哈格尔演讲完毕后的提问时间里,解放军少将姚云竹立即抢过话筒,对其演讲內容提出质疑。据中国媒体此前的报道,今年出席的中国代表团已经是有备而来,以便从容应对各方的批评,解释自己的立场,不让日本和美国垄断话语权。然而,中国代表的回应方式却无法说服与会者,有些甚至对其强硬态度表示反感。现场的一些学者和评论员在姚云竹提问后,当即便在举办方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的社交网站推特上留言,指其语气“咄咄逼人”,态度显得过于强硬。

一位与会者写道:“主席的话还没说完,她就打断了人家的讲话。” 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随后也在中国记者联合采访时,反驳哈格尔的发言,指其充满霸权主义味道、威胁和恐吓。对此,主办方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防核扩散与裁军项目主任马克・菲茨帕特里克在接受采访时就曾直言:“这种场合是一个让各国代表与他国对话交流,从容地提出自身立场”的平台,但是中国表现强硬,只会让人觉得它急于为自己辩护,并印证了大家认为,它将一味采取单边行动的顾虑”。

一名越南与会者告诉记者,比起中国军方的发言,安倍的演讲“更有说服力,听了让人感动”。针对安倍开幕当天的演讲,印尼的与会者詹皮尔德说:“相信东南亚国家都会欢迎日本,未来在区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他也表示:“中国总喜欢提出以历史作为拥有领土的依据,不过其它国家在领土争议上同样也有史可依。中国呼吁他国尊重自己的观点,但它也必须尊重他人的立场。如果中国在形象和行为上没有改善的话,恐怕会进一步被孤立”。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并不认为中国在本次会议在形象上“失分”。他说 “军方代表说话态度总是给人比较强硬的感觉,但他们在会上的发言并不能代表中国政府的观点。”综合场下的反应来看,与会者对日本首相和美国防长的认同,显然要大大超出对中国副总参谋长的认同。就连中国的“准盟友”俄罗斯代表,对中国的声援也极为有限,他的发言,与其说是俄罗斯对中国的支持,还不如说是在为自己在乌克兰的行为进行辩护。

网友川人转载黎蜗藤的这篇文章又说,与此同时 ,我们还注意到在会场之外的其他声音,菲律宾与越南继续在南海问题上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在话下。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则明确指出,南海的事务不是中国和部分国家双边的事务,而是东盟和中国的事务。印尼外长Natalegawa在此会召开期间更是强调:“南海不能成为一个中国湖”,并承诺要大幅增加军事预算以“平衡”在此地区的安全格局。可以说在整个会议中,中国代表团的任务并没有成功:中国既没有能够在会上说服其他国家的代表,甚至也没有能够进一步澄清中国自己的立场。

尽管在这个非官方的论坛上,坦诚相对并非坏事,但我们也确实看到了,经过一年时间的舆论战和外交战,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日趋陷入孤立,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不由得不让我们反省,到底中国为什么在外交舆论战上,总是经常性地处于下风呢?!究其原因,中国在这一年内和日本互相在各国“挑拨离间”,最后被证明日本“挑拨离间”的功夫更胜一筹,在东南亚这一块,日本日益被各国视为重要的“再平衡”的力量而广受欢迎。

在美国眼里,日本对集体防卫权的解禁是被欢迎的;在欧洲的眼里,日本也被视为可靠的同盟。并不是日本人的游说功夫更好,原因很简单地只有两个:第一,中国的着眼点在于历史,日本在过去70年来都是一个和平国家,中国再反复提70年前的恩怨又有什么用呢?而日本的着眼点在于现实,现实是如何才是各国最关心的;第二,中国在东海和南海一再表现出单边主义的行为(防空识别区,南海休渔区,赤瓜礁建人工岛和西沙争议海域勘探等等),而日本却一再强调遵守国际法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第三国,你是欢迎一个守规矩的同学呢?还是欢迎一个一味崇尚力量的同学呢?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