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以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主席的身份,在5月28日的立法會「監察西九文化區計劃推行情況聯合小組委員會」上,說西九第三期未有建設時間表,要視乎情況,「否則起左出來我地整個嘅文化發展水平未曾趕得上呢都係嘥咗佢㗎嗟」。此言激起不少文化界人士回應聲討。和在普選問題上的「一錘定音」不同,林鄭這次從善如流,連忙澄清並無貶低文化界之意。筆者到立法會網站翻看整個約兩個半小時的會議錄影,發覺「文化水平」確實只是輕輕一句。不過,將政府說成是香港未來文化水平的旁觀者,反而令人莫名奇妙。而這一句陳腔濫調,也顯示了林鄭作為傳統社會精英的心態偏差,和對文化的狹窄理解。

何謂文化水平

香港文化,多姿多彩,本來水平一點也不低。舉例說我們有豐富的民間傳統,專業的表演藝術,當代的文藝、視藝創作,在華人世界舉足輕重的流行文化工業,和近年來各式各樣不限形式、或前衛實驗、或走進社會社區的行動活動等。所謂水平問題,大概是指香港沒有一個強勢維護特定美學的中上社會階層,沒有建國驕傲所需的官辦文化,沒有福利社會支撐的社區文化;另一方面雖有發達的流行文化但不時被批為「低俗」,嚴肅精英藝術亦未曾在世界潮流之中穩佔一席。於是文化雖然已經百花齊放,但藝術無殿堂加冕,「文化沙漠」的焦慮,至今依然揮之不去。的確,香港在曲折的歷史發展下,形成了權貴壟斷政經權力,庶民壟斷文化品味的獨特社會。其實較之階級分明的貴族歐洲,或社會主義國家的國民工程,香港文化更為平易近人,有其可取之處。

西九影響文化指標

然而,西九的出現已經影響了文化水平的指標。第一是以往各自修行,各取所需的藝人藝團,長期留意西九動向。另外是 “West Kowloon” 一詞早在十多年前以四十公頃的市區腹地,不惜工本的奇觀建設,先聲奪人進入各國文化政策的參考視線之內。於是香港文化未威,西九藍圖先威。這樣的工程,其實不符合香港的文化底蘊。正如車公說:「威人威威不是威」。現在西九定位「有機發展」而非「起咗先算」,林鄭又說場館要建得「實而不華」,其實只是兜兜轉轉,最後撥亂反正而已。而且這個轉變並非出於英明領導,也非痛覺前非,而是因為「五行缺水」,加上高鐵延誤,延遲交地,建築費用飆升,形勢所迫而已!

另一個出現的轉變,是西九開始引進了當代藝術的美學系統和遊戲規則,也開拓了香港的城市階級文化(有關 Class Cultures,請參閱Diana Crane的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 Media and the Urban Arts)。理想世界是藝術無分貴賤,雅俗共賞,人人平等。現實世界是人望高處,門當戶對。藝術包容的一面令事情變得公共,但專屬的一面又令貴人光臨,藝人晉升,得到資源,得到地位。這樣藝術世界就做到一方面人人有份,同時另一方面又階級森嚴。就如Art Basel ,做到大門敞開,但看官、玩家、買家、豪客各從其類,配以幻彩節拍酒精派對帶動高消費視藝盛事。這正是當代藝術世界的社會經濟威力,對於這些趨勢,我們不可不察。試想想日後在同一綜合地庫上,從油麻地走到海濱長廊的伯伯、從大會堂走到的大劇院的文青,從Soho走到M+的儷人,從新界東北走到露天廣場的有機農夫等,由以往「不相往來」,變成「擦肩而過」(最理想是擦出火花)。香港將來要擁抱怎樣的文化藝術世界,需要深入的質性探討。

文化土壤政府有責

西九透過M+引入全球的當代藝術系統,又將透過高鐵迎來大量大陸觀眾等,對香港文化生態局面的影響可大可小。改變可以是契機,也可以是威脅,政府應該要有文化為本的應對策略,不可只顧在文化經濟熱潮中分一杯羹。西九畢竟投入不菲,一開波已經拿了大約相當於藝術發展局百多二百年(不計通脹)的撥款。如果西九只是一個遊客設施,一個文化超級市場,或文化主題公園的話,對香港文化的貢獻就十分有限,變成一項荒謬的公共投資。香港一向不乏造詣甚高、實至名歸的藝術家。近年來年青人更喜歡動手創作,積極參與小眾互動。文化不是漢堡包,政府不應該一方面選擇性引入改變的力量,一方面又任由香港特色自生自滅,甚至有時一手建設,一手破壞(市區重建仕紳化、瓦解工廈藝術社群等)。香港應該趁機學習如何在保留本地文化本性之餘,和全球局面相處,在新環境下自處。這些就是發展「文化水平」應做的事!本來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主席由特區第二把交椅政務司司長出任,可能有利作出跨部門的文化協調考慮,不過至今司長在行政拆彈上的能幹,未有在文化領導上展現出來。看來,西九文化區離開了幻象,卻走進迷霧。只能說見步行步,總比行差踏錯好。

作者為大學講師

本欄逢週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發展,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文章刪減版載於《信報》-時事評論-「文化論政」-2014年6月16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