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長城網周楊繪圖

一直被認為是和諧之都的澳門,近年也顯得不和諧。輕軌路線爭議、西灣湖夜市、社工註冊、氹仔公園變油站、置安居,以至最近引爆民怨,觸發近兩萬人上街的高官離補法案等,種種跡象反映出,不少市民、團體除了透過不同渠道表達反對意見外,也開始趨向參與社會運動來發聲。似乎,現今的澳門已起了變化,更打破了大家對澳門市民政治冷感的刻板印象,然而,這種變化其實揭示了政府在諮詢民意的工作存在重大缺失。

政府制定政策的目的,簡單而言就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促進社會進步。政策是否具有成效,關鍵在於是否貼近社情民意。因此,執政者除了根據問題的表象分析原因外,更重要是諮詢受政策影響的人的意見,權衡利害,以找出民眾接受且可行的解決方案。以上兩步缺一不可,若只是單方面因應問題來執行解決方案的話,就會變成閉門造車,情況就如氹仔盧廉若馬路的一個公園,未經諮詢便改建油站,結果引起附近居不滿。不過,就算有諮詢,倘若做得不到位,政策一樣被市民唾棄。

例如,西灣湖夜市規劃起初雖得大社團認同,但一般市民卻毫不知情,至公開諮詢時引起廣大市民強烈不滿,最終計劃被擱置;當局一直堅持輕軌其一段路線方案是經倫敦街,由於市民和團體反對,其後廉署介入調查及批評有關部門的做法,當局最後才更改路線。近日,運建辦又在沒有公開諮詢的情況下,採用城市日大馬路高架方案,其走線將經過觀音像,將造成“腰斬觀音”,結果又惹來各方人士批評,弄得進退維谷。

事實上,特區政府諮詢方式五花八門,兼且各種名目的諮詢委員會多不勝數,為何政策仍受到愈來愈多的民意挑戰呢?顯然,特區政府有必要檢討諮詢委員會的效能。一方面,據消息人士透露,部分政府部門輕視諮詢委員會,試過到公眾諮詢前兩三天才向委員會介紹政策方案,令委員未能在政策蘊釀階段提供意見;其次,大部分諮詢委員會成員身兼多職,其中不乏大社團的領袖,可是這些領袖往往是協商產生,民意的代表性已隨着教育普及、公民意識逐漸提升而被剝弱,特別是生活在數碼時代的年輕人,他們主要透過互聯網來獲取資訊,遇到不公之事,便連結志同道合的網友,自行掌握有關資訊,參與或關注社會事務,不像以往需要向社團求助或表達。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早前因高官離補法案而引發的遊行和集會,絕大多數是年青面孔,甚至有不少身穿校服的學生自發參與其中。此外,有網上組織發起行動,動員網友在社交網站直接向議員表達意見,最終令親政府的傳統社團亦要顧及民意,不敢“硬撐”。

社會聲音多元不代表社會風氣轉差,只要各種聲音的表達都被尊重,政府決策時不是閉門造車,也不是人多說了算,而是從理據、大家心中理想生活的共識中出發的話,這便是文明社會、公民關心並參與社會的表現。否則,到政策出台才發現政策與民意違離的話便得不償失。因此,面對民意表達的多樣及變化,政府如何因勢利導,調整策略有效聽取民意,並擴大吸納民意平台,從而令政策貼近社情民意等方面,值得思考。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