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互联网金融业内讨论最多的话题,非风险管理莫属。由于中国互联网金融独特而又年轻的发展历程,用户、从业者乃至监管者,一谈到风险,潜意识都把它看作洪水猛兽,避之不及。恨不得有什么神奇法宝将风险立刻化解、消除,把风险控制的越少越好。事实上,这种观点是有害的,是对风险管理的片面理解。

风险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风险的来源于不确定性,它是整个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石。经济学体系是建立在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在成熟市场中,回报和风险不仅相依相随,数量上还具有正比关系。“高风险高回报”是投资界的金科玉律,根本不存在无风险的回报。如果有人推销某种投资产品高回报无风险,那这人99.99%是骗子,剩下很小概率的可能是他真的不是骗子,而是对冲基金里做套利交易(Arbitrage Trading)的人。市场并不是永远都高效完美,在种种机缘巧合下,市场片刻的失灵可能产生无风险的套利,但这样的无风险套利稍纵即逝。

理解了风险的本质,我们来看看中国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始于2013年的6月,由众多互联网科技公司在渠道和用户体验上的创新,横空介入金融服务。科技界普遍对风险理解不够,不时出现“保证收益,无风险”等后来被监管层叫停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广告。经过一年的高速发展,传统金融行业纷纷投身于互联网金融的大潮里。互联网企业和金融企业开始互相融合,取长补短。此时的竞争核心已经从渠道和用户,转移到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上,回归到金融本质的竞争。

这是非常可喜的发展态势,然而在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上却过犹不及,从以前对风险的漠视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过于严格控制风险。其产生的原因源于对风险管理的误解:把风险控制得越少越好。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刚性兑付的恶习在互联网金融延续

“风险越少越好,无风险还能回报那就更好。”这就是刚性兑付的写照。这是一种对经济规律的巨大扭曲,对风险估值定价的全面破坏,严重损害了金融市场合理分配资本的功能。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曾表示,“传统上讲,金融的本质在于经营风险、经营信用,高风险高收益,但中国金融市场一个长期的特殊是’刚性兑付’,即收益与风险长期背离”。她指出,刚性兑付是当前中国货币多、资金多但资金成本又很贵的根源。

刚性兑付深入人心,意味着中国普通大众缺乏对风险的根本理解。最常见的刚性兑付某过于“房闹”:购买者获取房价上升的回报,但是在房价下跌下,购买者要开发商赔偿房价下跌的损失。这种恶习也影响了互联网金融领域,集中表现在P2P上的平台担保。

在P2P的发源地美国,P2P只做平台,对接贷款人和出资人,本身不提供担保,因此平台风险小且可控。然而在中国,由于刚性兑付根深蒂固,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大部分P2P平台为了迎合这种需求,自身或者找第三方提供担保。这样的担保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担保抬高了融资成本。担保方承担了全部或者部分的信用风险,因此需要在贷款利率上体现出来。本来贷款可以以较低的利率贷出给需求方,因为担保使得资金成本变高,扭曲了市场价格。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