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稱為「叮叮」的電車,今年已經110週年了,可謂見證香港的百年轉變,所以坐叮叮是閱讀香港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而香港書展今年又是第25屆了,我個人一直認為現在看書認為是多元化和多互動的,很樂見這文化盛事逐漸由會展走到出社區。今年書展舉行前的頭炮活動,就是跟香港電車合辦「叮叮遊‧香港史」的傳媒活動,請來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前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博士,跟我們一同由西環屈地街電車總廠,坐至銅鑼灣總站,沿途講解港島街道和建築物的故事,確實獲益良多。

一切由西環講起

屈地街所在的石塘咀,相信很多人都知百年前是煙花之地,滿是妓院,塘西風月之名由此而起,原來這所以形成,是因為早期香港新移居以單身男性為主,很多從事苦力工作,西環就是最早發展的地方,那就要解決生理需要,而致衍生大量風月場所。

而屈地街電車廠原址為煤氣股,老闆是英國人屈地,1934年這煤氣股爆炸,之後才改為電車廠。

來到西營盤,我一向都跟父母叫這海味街做「咸魚欄」,皆因我出生的70年代及之前,這裡真的充滿咸魚味,現在人們少了吃咸魚,多了其他海味,街道乾淨了,反而很懷念以前的咸魚味呢。

來到中上環

我一直以為現稱西港城的Western Market,是這區最古老的街市,原來並非如此,最舊的街市已拆了多時,就是上環文娛中心的現址。

中環的商業區,很多街道都跟當年的英資企業有關,例如機利文街就是Gilman公司,另外不得不提兩大華資百貨: 永安和先施,紮根中上環區過百年了。

香港很多街道名都跟人名有關,例如遮打,很多人以為遮打是英國人,原來是中東亞美利亞族裔的印度人,來港後發蹟,買起了差不多半個中環,由此可見,香港並非全是由華人及英國人共建的,一些少數族裔其實也是香港人的祖先。

金鐘

說個秘密給大家聽,先父年輕時曾任職英軍部門,也做過其他英資公司,所以我不是根正苗紅,斷估民建聯不會收我為會員吧。小時候已經常聽父親說金鐘是英軍兵房,即現在的香港公園位置。軍營也經常鬧鬼,其實香港多處也有鬼,包括西環高街及小弟長大的華富邨,簡直由細聽鬼故聽到大。

灣仔

船街也是傳說中的猛鬼之地。

灣仔有汕頭街、廈門街,據丁教授說原來跟同鄉會無關,街名由來是因一位曾經在汕頭和廈門行醫的英國人,來港後為紀念行醫經歷而命名的。

灣仔堅拿道即俗稱鵝頸橋,百多年前是運河,後來才填海而成今日的天橋。

銅鑼灣

銅鑼灣據說早期基本上由兩大家族所佔有的,一個是英資的渣甸洋行,所以有渣旬街、糖街等; 另一個是華人富豪利希慎家族,他原藉廣東四邑,因此銅鑼灣不少街道用了四邑的地名及代表人物來命名,包括新會道、恩平道、開平道、蘭芳道(利希慎的太太)、白沙道(陳白沙)、啟超道(梁啟超)等。

銅鑼灣電車總站對出的聖保祿醫院一帶,原是綿織廠,及後渣甸賣給教會,建了醫院、學校、教堂等,成為一個獨特的小社區直至今日。

丁教授沿途說的,比我以上寫的更多,個多小時的叮叮旅程令我不斷回帶,懷念以前住港島的日子,叮叮的好處是可以在繁忙的都市中稍為放慢,看看街景看看人,每次都會看到不同的景況。這次叮叮遊也令我發覺了一些我不知或早已遺忘的歷史故事,真枉為香港人。

想知道我的最新動態,請關注我的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yflkelvin

Instagram: kelvinyfl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