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这样一种说法在“国粉”圈中广为流行:“民国的‘黄金十年’间,中国工业实力迅速进步,为八年抗战打下了坚实基础。”还有的说:“抗战中,国军多次研制飞机和多种轻武器、火炮,抗战后还研制了喷气式战斗机,还研究过原子弹。其军工科技研究方面不比‘1949年后’差……”此外,一篇网络热贴《民国留给‘新中国’真的是一穷二白吗?》(此文的用心从其标题引号位置可见一斑)也被广为转发。该文称,现行教科书里称“洋钉、洋火、洋灰”之类说法都是“谎言”,民国早已“研制出火柴、铁钉和水泥”,而且还能“制造万吨轮”。作者最后问道:“试问新中国成立60多年了,有多少在世界领先的科技能压倒欧美和日本?上海新楼倒掉的时候,1910年代马牌水泥建造的上海邮政总局迄今不倒,这是为什么?”——换句话来说,此文作者认为“水泥、铁钉和火柴、万吨轮”就是“压倒欧美和日本的世界领先的科技”,认为施工质量正常的钢筋水泥建筑应该和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比寿命。

   不过光是从这个角度来辩驳的话,实在不必单独成文。我们这个系列文章,不仅仅是要辟谣,更希望能带读者细读历史,不要被片面的“真相”引入歧途。金庸借韦小宝之口说他造谣的秘诀是“九句真话里夹一句假话”,上述谣言制造者更高明一些,他们说的全都是“真话”,只是隐去了那些他们不希望别人了解的东西罢了。

  

   “黄金十年”忘了钢

  

   首先,我们要来谈谈民国的“黄金十年”,看看它是否为八年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国的“黄金十年”指1927年“东北易帜”,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开始,到1937年抗战爆发的这十年。根据百度百科“黄金十年”条目引用据称是台湾的说法描述道:“1930年-1936年间……中国工农业产值达到了清朝末期、民国肇建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工业化的起端,并以官僚资本及引进新组织新技术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经济成果……十年建国时期中国重化工业建设,主要以国防工业为核心……1936年3月……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奠定中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1937年,这些工厂的产品产量为电力153.3万度,煤2万吨,净钨砂11926吨,锑14597吨,精铜9吨,铁砂6313吨,电讯机425具……就在中国迈向工业现代化之际的1937年起,日本发动了中日战争,并陆续大量增兵入侵中国。据统计,1930年代末期-1940年代中期的中国,因为此战争所造成的损失至少6000亿美元,而后果就是让中国现代化进程至少延宕20年。”

   上面这段文字,乍一看简直令人扼腕叹息啊,好像民国已经站到了现代化的边缘,要不是日本鬼子,要不是……但细一追究,这些说法简直令人笑掉大牙。我们且不说这“让中国现代化进程至少延宕20年”是不是未卜先知——1937年的20年后,差不多就是新中国建国十周年之际,中国倒真是走上了现代化进程,只不过,和国民政府毫无关系。也且不说那少得可怜的发电量、煤炭产量、铜产量和电台产量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就说说工业的骨骼,钢铁的产量——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为何在这里没有提到钢铁产量?

   我们只好去搜索一下答案,一上来就有一个说法很引人注意。“1913年,中国粗钢产量为4.3万吨,而到了1930年,就只有1.5万吨了,‘黄金十年’还不如晚清!”不过这个说法也是在“选择性陈述事实”,因为在“黄金十年”期间,中国出现了一个钢产量的低谷,原因与汉冶萍公司倒闭有关,产量从1927年的3万吨降低到了1931年的1.5万吨,此后回升到1934年的5万吨。随后,好像民国政府突然发威,1935年,中国全国钢铁产量一下子上升到25.7万吨,然后又在两年内翻倍,到1937年达到55.6万吨!

   “国粉”们,你们看,我帮你们发现了一个大秘密,民国的钢铁产量在短短3年里增加了11.5倍!这数据,太惊人了……可为啥这么厉害的数据“台湾学者”们都羞于启齿?原因很简单,增加的粗钢产量来自于鞍山钢铁厂,属于日本控制下的伪满洲国——和蒋记国民政府实在是毫无瓜葛,就算脸皮再厚也无法把这归入民国“黄金十年”的成就里。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导致1935年后国内钢铁产量上升:中原大战后,多地军阀为抗蒋需要,开始大搞兵工生产,其中四川的刘湘整理四川钢铁厂,到1936年将其产量扩大到年产一万吨钢的水平。山西的阎锡山为了扩大军工生产,也搞了不少钢铁生产,具体钢产量不详,但从他能年产数百门山炮来看,产量可能也不小。

   换句话说,南京国民政府手头真正掌握的钢铁产量,反而比清末少得多了。就这点而言,那个“反谣言”只是没把话说完整,因为那1.5万吨钢,差不多就是南京国民政府真正掌握的钢产量。

   但是国民政府此时也确实有不少军工项目,尤其是引进德国技术制造步枪、机枪、反坦克炮、野战炮等等,从其产量来看,这1.5万吨粗钢肯定不能满足钢铁的需求。那么这钢是哪来的呢?

   民国巩县兵工厂历史中一份1935年1月的材料来源列表报告称:“枪管钢17158.1公斤,来自德奥,枪件钢20867.3公斤,来自德奥,熟铁3446.1公斤,来自德英奥,无烟药3922.16公斤,来自德美奥。其他金属,包括铅铜和所有钢料,油料及化学品,大多进口自外国。” ——几大强国伺候您一个厂,真是倍儿有面子。

   这就毫不奇怪。抗战爆发后,诸如37毫米战防炮(反坦克炮)等武器生产因为德国进口的炮钢用尽而难以为继。

   那为何会有人做出如此匪夷所思的决策呢?原因很简单:经手人可以从中得到百分之二三十的回扣……民国啊……关于你的话题为什么总是绕回到这上面来?

   哦,关于“黄金十年”,也不能忘了说一下,有人以为:民国重工业固然不行,那么轻工业发展应该很好……你们错了。

   我们看看民国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旗下面粉企业的故事:荣宗敬和他的弟弟荣德生从1902年投资面粉业开始,资本积累非常迅速,1906年又开始插足于纺纱业。一时间被称为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然而,与他们旗下工厂数目和设备增加的同时,工厂的负债也在迅速增加。到1933年,除了3家面粉厂以外,荣氏兄弟旗下其余各厂都有抵押借款,而资本2200万元的9家纱厂所积欠中国银行和上海银行的债务,在1934年就达到2100多万元,其中二、五两厂,在1936年不得不交给债权团接管。

   如果有人不理解上述这件事,可以翻上去看看那段“黄金十年”的功绩,其中有一句话“并以官僚资本及引进新组织新技术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经济成果”,相信现在大家可以明白这其中的含义了吧?

   据民国自己的《上海市年鉴》统计资料,从1928年起,历年注册工厂,无论是厂数(除少数一两年外)或资本额,都在逐年下降,资本额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这就是说,一方面新设工厂的数目减少了,另一方面,数目日趋减少的新设工厂的规模,也更加小了。

   上海市这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源都面临这种情况,“黄金十年”里民国的“建设成就”让人还能说什么好呢?

   那么,“黄金十年”到底是怎么取得“7.7%的工农业产值增长”的呢?

   以下同样出自前面吹嘘“黄金十年”文章里的话可以解答这个问题,其一:“1928年到1934年,先后和外国政府多次谈判,通过四次关税改革,使海关关税大为提高,显著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大改善了十年建国初期财政紧绌的劣势。”其二:“国府随即于1935年11月4日实施法币制度,将银本改变为外汇本位,以纸代银。”这关税、法币这两大财源,是国民政府“黄金”进项的真正所在。而这其中,“关税”是帝国主义国家赐予忠实买办的,“法币”则是仗着枪杆子强行推广的。我都不想在这里评论什么了,读者们自己想吧。

   至于“黄金十年”和解放后十年的比较嘛……有点不公平,我们就列举中国1949年到1952年的部分工业产品数据吧:发电量,43.1亿度到73亿度;粗钢,15.8万吨到135万吨;煤炭,24.6万吨到193万吨;水泥,66万吨到286万吨……

   如果说民国那主要工业品产量停滞、乃至到退的十年可以用“黄金”形容,那1949年到1952年之间的这种增长,我实在不知道用什么来比喻了——顺便说一下,今天中国在上述这些领域的产量全是世界第一。

   民国军工的“黑科技”

   说过“黄金十年”,我们正经说一下抗战,说一下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的兵工科技到底有多厉害,以及抗战期间军工生产的一些事情。

   抗战期间,中国的军工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十分低下。更令人奇怪的是国民政府对于作为军工生产的基础设施的态度:1943年,重庆18家铁厂中14家倒闭,4家钢厂中也倒闭了一家。1944年4月2日《中央日报》称,机器厂维持经常开工者,不及十分之一,停用的工机具约占总数的40%……这种景象与中国当时缺枪少炮的环境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有人说,之所以不能利用国内的工业开工生产枪炮,是因为国军重视枪炮质量,因为当时国内无法冶炼出合适的枪炮钢材,也只有少数兵工厂拥有制造优质枪炮所需的设备。这种说法实在不值一驳,当时设备远比重庆这些工厂简陋的中共黄崖洞兵工厂还自行研制了“无名式步枪”、“八一式步枪”(与现在的81式不是一回事),甚至用铁轨钢制造了大批掷弹筒甚至仿92式步兵炮。就算这些武器性能难堪大用,那也总比赤手空拳强得多。

   更何况,军阀阎锡山曾在山西建设起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可观的火炮工厂,每年可生产200多门山炮。尽管由于设计、材料等原因,大部分火炮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水平,且“经常打几百甚至几十炮就出问题”。但忻口战役中,在当时中国属于“超豪华”水平的晋绥军炮兵也算是打出了“百炮齐发,弹如雨落”的效果。据称此役中晋绥军“炮兵有八个团参加,发射炮弹四万余发”。可惜的是,随着太原陷落,失去后勤基地的晋绥军炮兵也就成了废物。

   相比之下,南京政府控制下的巩县兵工厂从技术水平上看要比“阎老西”高级多了,采用的是全套的进口设备和原材料,除了生产枪械和火炮,甚至还有一个年产120吨毒气的化学战剂工厂(能生产催泪、呕吐、喷嚏等非致命毒剂,以及光气等致命性毒剂)。不过由于它的附属防毒面具厂产能不足,中国军队无法有效使用化学毒气(风向一变就变成熏自己了)。

   1937年抗战一开始,巩县兵工厂就受命搬迁,结果在混乱中丢失不少设备,其生产步枪的分厂被炸毁,失去生产能力。逃到湘西的一个分厂只能保持每年几百挺机枪的生产能力。抗战胜利后也没有多大改善,最后该厂位于武昌的分厂由解放军接管,另一个工厂逃亡台湾,并入“联勤44厂”。从此这座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从袁世凯手上创办起来的兵工厂就这么消失了。

国民政府的另一个主要兵工厂,金陵兵工厂在1937年后也展开西撤,仅16天就将大部分设备和材料搬迁完毕,不久后开始复工。此后的八年抗战中,(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本文责编:zhongshengyu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77035.html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中国数字时代亚马逊镜像(墙内可直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