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幸,学生们与香港政府间这场高赌注扑克游戏得以和平收场,既然此事就要画上句点,现在可以开始思考此次亲民主抗议活动将对这块前英国殖民地带来什么样的持久影响。

这场斗争在开始时就有了结论,其结果是注定的。学生的核心要求——香港实行“真正的”民主——是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北京方面早在8月底就宣布了其决定,对香港选举规则设置了严格限制。有了这一前提,无法想象北京会屈从于学生的要求。如果这是场扑克游戏,它已被做了手脚。庄家永远是赢家。

诚然,梁振英(CY Leung)的香港政府和亲民主人士现在将开始举行“谈判”了。然而这座城市的当权者基本上没有可谈判的余地。他们能拿出的最佳选举制度是:由提名委员会(目前仅1200人)推选出至少获半数委员支持的两到三名候选者,再由香港的500万选民从中选出行政长官。候选人由公民提名是不可能的。有可能选出激进的(更遑论反对北京的)候选者的任何选举制度都不会获准。如果对话要继续下去,学生们将不得不抛弃一些核心原则。

那么,过去10天发生的非常事件有什么意义呢?这至少包含了三个重要问题。首先,香港是否会一切照旧?其次,此事是否达成了任何目的?第三,回头来看,将这场活动与天安门事件作比是否过了头?

先回答第三个问题,将此次事件与天安门事件进行类比是诱人的,但具有误导性。与1989年的北京一样,学生们领导了一场抗议活动,用他们的理想主义与一党制国家的冷酷现实对抗。但二者首先从地理上就无可比之处,香港是一个狭小、拥挤的城市,到处是摩天大厦。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可以露营数周或数月,而香港的抗议才进行几天,抗议者就遭到来自普通市民的反对,嫌他们浪费时间和金钱。

这两起事件更深层的差异还在于,香港仍按照“一国两制”模式管治。虽然从根本上来说学生们是要与北京方面争辩,但他们每日的斗争对象是当地政府,而香港政府无意进行残酷镇压。香港的法律也保护了学生。他们的消息获得自由媒体传播,他们的领袖也受到独立法院保护。天安门式的屠杀绝不可能发生,但假若香港警方当时出手再重些,也是有可能出现死亡案例的。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华志坚(Jeff Wasserstrom)教授指出,香港这次活动可能更接近于中国历史上其他的学生领导的抗议活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虽未结束军阀统治,但确实迫使官员辞职,这点在香港仍是可能做到的,梁振英已成了众矢之的,并且其在商业方面的行为受到了质疑。

再说第二个问题,学生们达成了任何目的吗?一个无情的答案是——没有,他们只造成了零售业和旅游业数十亿损失。然而哪怕是不易动情之人,也会因看到香港新生代为民主事业所采取的行动而感动。数万名香港年轻人几乎一夜之间在政治上成长了。关于有组织抗议活动的影响(和局限),许多人都学到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最后回答第一个问题,那么香港自身呢?这毕竟是一座历经磨难的城市。英国将它交还中国不过是17年前的事。2003年,SARS的爆发令香港经济陷入不景气。但香港总能恢复过来。就目前而言,它作为亚洲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是稳固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请在这里下载Chrom浏览器扩展,可穿墙阅读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