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十月革命?都解读了90年了,还有什么可解读的?还有必要吗?十月革命创立的苏联都不复存在了,十月革命开创的人类历史新纪元也已经成了历史上已经翻过的一页。如今已经是后革命时代,响亮的声音是告别革命,人间正道私有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斗争显然以后者的胜利告终。我国某些学者已经开始公然批判十月革命,甚至指责列宁是布朗基式的冒险家,十月革命是一场暴力革命,而暴力革命遵循的是马克思早年思想,不是他的最后结论;斯大林的暴虐专制制度是这场暴力革命的必然结果。西欧社会民主党的改良道路才是社会主义的坦途,如今的西欧国家已经是“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了。

   诚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西欧国家的社会民主党通过议会道路掌握了政权,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进行了一些改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十月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因此通过今天的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社会改良业绩与被斯大林官僚扭曲的社会主义制度相比较来否认十月革命和列宁,是不合适的,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中来进行这种比较,才公平。而且列宁与第二国际的决裂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产物。因此要搞清列宁、十月革命与第二国际的是非对错,必须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语境中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社会民主党

  

   第一次世界厌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大概是不能否定的。战前,第二国际召开的三次代表大会——斯图加特代表大会、哥本哈根代表大会和巴塞尔代表大会——的议题中都有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军国主义的内容,都做出了反战决议和宣言。可战争一旦爆发,各国社会民主党都纷纷在保卫祖国、保卫文化的名义下支持本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和参预的战争,直接导致第二国际的灭亡。仅此一点,就无论如何都不能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党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始终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从来没有对这个口号加过任何限定,没说过在战争期间可以以保卫祖国和文化的名义与本国资产阶级联合,而与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决裂和厮杀。

   列宁则旗帜鲜明地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也就是不与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打仗,把对外战争变成推翻本国资产阶级的战争。二者相比,哪个更符合马克思主义,大概不难判断。支持本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战争,让本国无产阶级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流血牺牲,决不是马克思的立场。利用资产阶级政府被战争所削弱,利用战争所造成的人民群众的不满,用和平方式或用武力推翻本国资产阶级政府,建立人民政权,应该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

   虽然与西欧各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相比,俄国无产阶级要弱小得多,与这些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相比,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也弱小得多,但正是因为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坚持反战立场,最终赢得了大多数工人士兵和农民的支持,推翻了临时政府,获得了革命的成功。在无产阶级更加强大、社会民主党影响更加深远,生产力、文化更加发达的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政党如果不是甘愿为本国资产阶级效劳,而是像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一样坚决地反对战争,努力将帝国主义战争变成国内战争的话,应该说,它们有更大成功的可能。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漫长、规模巨大、破坏性极大和牺牲极其惨重的战争。战争改变了参战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无数工人农民应征入伍,造成粮食和生活必需品产量的巨幅下降。1913年,德国小麦产量为44亿公斤,1916年降至29亿公斤,1914年奥匈帝国小麦和燕麦总产量为90亿2000万公斤,1916年降至62亿公斤。法国1913年小麦产量为84亿4000万公斤,1916年下降至55亿2000万公斤。英国1916年谷物产量下降了25%。

   战争期间,军工规模急剧扩展,德国从事军工生产的有350万人,英国有230万人,法国有256万人。日用必需品的产量锐减,产量减少引起物价上涨,各国日用必需品的价格增加了一倍以上,而工资却没有提高。

   在军工巨头大发战争横财时,广大人民群众却挣扎在饥寒交迫、亲人离散之中,亲人战死和受伤致残的不幸消息频频传来,使无数家庭陷入绝境。①人民的不满日益加剧。

   尤其是在1917年春,受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西欧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高涨。德国无产阶级热烈支持俄国革命,发起反战罢工。1917年4月,柏林军工工人宣布罢工,莱比锡等城市纷纷响应,罢工人数达30多万人。罢工工人提出许多政治要求:放弃割地,缔结和约,释放政治犯,召开工人代表会议等。这年全年,德国共发生561次罢工,参加人数为661万7000人。反战浪潮也影响到军队。1917年6月,12艘军舰的水兵起义。7月,所有军舰上都成立了改善士兵待遇的经济委员会,士兵通过这个组织传布命令,散发反战公告。

   1917年,奥匈帝国境内共发生2530次罢工,罢工人数为192万人。

   同年,法国的工人罢工和前线士兵起义的浪潮汹涌澎湃。5月25日,大部分前线军队都处于骚动状态,有些部队甚至拒绝开赴战场,甚至有几个团向巴黎进军,高喊“打倒战争!俄国革命万岁!”的口号。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承认:“彼得格勒发出的冲击波波及了所有工厂和矿山,首次引起了骚动。使征兵工作和前线的供应工作发生了困难。”1917年,英国工人进行了688次罢工,参加人数为82万1000人。②

   欧洲社会民主党不仅不利用大好的革命形势夺取政权,反而帮助资产阶级政府镇压罢工工人,破坏革命形势。贻误了夺取政权的时机。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社会民主党如果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反对这场帝国主义战争,主张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而不是用保卫祖国、保卫民族文化的谎言来欺骗人民群众,让他们为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卖命的话,一旦群众觉悟之时,就是发动这场野蛮战争的资产阶级政府垮台之日。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欧洲苏维埃联邦和一国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的领袖在发动革命时,着眼点始终是发达的欧洲国家,他们认为他们完成的俄国革命仅仅是世界革命的导火索。引爆欧洲发达国家推翻资本主义的革命,是他们的近期目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世界革命。十月革命前,列宁和托洛茨基都论述过欧洲革命胜利后将建立的欧洲社会主义联邦的前景。如果欧洲真的在第一次大战期间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实现欧洲社会主义联邦的话,今天备受人们称道的“欧盟”将提前几十年出现。仅凭这一点,就不难看出,谁更好地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十月革命后,尽管马上爆发了内战,布尔什维克在进行生死存亡的艰苦斗争时,也没有忘记他们的主要目标。他们创立了第三国际,即使在内战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共产国际代表大会也是年年召开。

   内战胜利大局已定,俄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托洛茨基建议废除战时共产主义,实施以实物税取代粮食征集制的新经济政策。列宁之所以否决了这个建议,并非他意识不到经济形势的严峻性,也不是他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的正常形式”(布哈林语),而是他仍寄希望于欧洲革命,不愿在欧洲革命爆发前使俄国阶级关系复杂化。

   正是因此,在发动十月革命前,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袖没有考虑在俄国的经济建设问题。如果欧洲先进国家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在短期内爆发革命,建立起欧洲社会主义联邦,那就不存在布尔什维克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单独进行经济建设的问题了。

   列宁病重和逝世后,联共(布)党内爆发了党内斗争,一国社会主义曾是理论斗争的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有人把一国社会主义的理论加到列宁的头上,指责他在这个问题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其实这个理论与列宁毫无关系,它是1924年底斯大林伙同布哈林一起炮制的,于1925年正式公布,取代世界革命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新正统。他们制定推行这个理论正是在联共(布)党内斗争时期,新理论受到反对派的严厉批评。于是多数派采取他们在党内斗争中惯用手法,把他们的一国社会主义理论说成是列宁的理论和主张。其依据就是列宁在其晚年的《论合作社》一文中说的苏联已经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充分条件。托洛茨基反驳说,具备建设社会主义条件指的是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实行了生产资料和土地的国有化,在这些条件下可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仅有这些条件还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因为按照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定义,社会主义不仅要消灭阶级,国家也要消亡,还要废除常备军。在一个孤岛般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家是不能消亡的,常备军也是不能废除的;包围这个社会主义孤岛的帝国主义国家也不会让它独自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布哈林声称苏联将撇开一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托洛茨基辛辣地讽刺说,你可以撇开一切,在一月的严寒中赤身裸体地在莫斯科大街上行走,但天气和民警不会撇开你。

   实际上,列宁终其一生都是世界革命论者,从来不是一国社会主义者。1923年3月2日,也就是在列宁第二次中风,彻底失去理政能力的4天前,他还口授了另一篇文章《宁可少些,但要好些》,他指出精简机构、厉行节约,为苏联的工业化积累资金,而实现工业化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坚持到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那一天”。③请注意“坚持到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社会主义的那一天”这句话,不是“撇开”,而是“坚持到”,也就是说,列宁认为,如果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不发展到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能否继续存在下去都没有保障。它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列宁始终是世界革命论者。如果列宁认为苏联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条件指的真的是在苏联一国之内建成社会主义人间天堂的话,他显然是不会这么说的。在这篇文章的结束部分,列宁用了几个“坚持下去”:“尽量缩减一切非绝对必要的东西,我们才能坚持下去。而且我们将不是在小农水平上、在这各种方面都很有限的水平上坚持下去,而是在不断地前进、向着大机器工业前进的水平上坚持下去。”④这里的“坚持下去”与上面的“支持到”是一个意思,说的是坚持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社会主义的那一天。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官方一直把斯大林定位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一度对他顶礼膜拜,他的一国社会主义论理所当然地成了列宁主义的学说,甚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何况又有前几年被吹捧为列宁身后联共(布)领袖中最好地掌握了辩证法的布哈林也是这个理论的共同作者和鼓吹者。今天,国内不少学者仍以列宁在《论合作社》一文中的那句话为依据,指责他的一国社会主义论超越了阶段,俄国根本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⑤这真有点令人啼笑皆非。

   由于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的叛卖,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失去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夺取政权的机会之后,欧洲是否再也没有出现过革命形势呢?据托洛茨基的观点,革命形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还出现过多次:如1923年秋天在德国,1926年的英国总罢工,甚至在1930年代初的纳粹夺取政权的过程中,都不止一次地出现过无产阶级利用社会危机夺取政权的好机会。但由于把持共产国际大权的是斯大林、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由于当年导致他们反对十月革命的“三个阶段”理论⑥的作祟,他们不仅不能把握时机,甚至都看不到时机,以致每次都用他们的错误的方针政策使形势朝着有利于敌人的方向发展。希特勒于1933年上台,其结果不仅是德国工人运动被彻底破坏,还导致了把整个欧洲浸泡在血泊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不是暴力革命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中国数字时代亚马逊镜像(墙内可直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