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选举

两周前,肯特郡的补缺选举曾令英国媒体大为兴奋,反对移民的英国独立党(UKIP)候选人在此赢得一席,一举将该党在国会中的席位翻番。如果这已经算是一场政治动荡,那么上周末台湾的选举堪称喀拉喀托级别的火山爆发。

在这场所谓的“九合一选举”中,选民要选出从村长到市长的九类官员。超过11000个公职有待竞选,而投票率高达68%。结果执政党国民党遭遇惨败,反对党民进党获得大胜。

相比国民党,民进党与中国大陆的关系麻烦得多。在马英九(2008年起担任总统)的领导下,台海两岸关系得到了改善。民进党在之前的执政期间曾因推动彻底独立而激怒北京。北京方面认为自治的台湾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国独立党与欧洲也存在类似的紧张关系。英国独立党誓言,一旦在大选中获胜——这几乎不可想象——就将退出欧盟(EU)。不过二者间还是存在巨大差异。与英国独立党不同,民进党赢得2016年大选的胜算很大。

而民进党如果胆敢宣布独立,北京方面就会宣战,以武力手段收回台湾。(据我所知,布鲁塞尔对英国还没做出过这种威胁。)

鉴于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民进党已从独立姿态后退。民进党现任领导人蔡英文(很可能成为2016年总统候选人,见左图)已软化了语气,尽管她一直小心翼翼地不完全排除独立。对于她来说,中国是中国,台湾是台湾。

蔡英文拒绝迎合北京方面,令她在大陆眼中成了潜在的煽动性人物。即使在美国,她也是有争议的。2012年蔡英文竞选总统时,一位美国高官表示,“蔡总统”的前景令人关切两岸关系的稳定。美国政府依法有协防台湾的义务,这就带来一个令人不快的可能性:美国人或许要被送上保卫台湾的战场。

公平地说,多数台湾人在投票时可能没考虑过这些遥远的地缘政治因素。村里长、乡镇市长、直辖市议员的竞选多属地方性事务,以本地问题为主。人们优先考虑的是经济问题,而不是两岸关系。与各地人民一样,台湾选民也担心工资停滞、房价太高、日益突出的不平等问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等。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葛莱仪(Bonnie Glaser)写道:“当涉及台湾的地方选举时,尽管西方媒体经常强调‘中国因素’,但竞选主要集中于地方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如此。但是,地方问题往往很难摆脱其他问题。正如一些英国选民将他们的经济困境怪在移民头上,一些台湾人也将中国大陆的巨大影响视为种种问题的根源。他们怪大陆廉价劳力夺走了工作机会,怪大陆的资金洪流抬高了房价。这就是许多台湾人——包括今年3月数千名占领立法院的学生——对与大陆加强经济一体化感到如此紧张的原因之一。两岸经济一体化本是马英九政府的核心政策,如今很可能会放慢脚步。

而且我们也不该淡化台湾人民对其政治自由的珍视程度。台湾有着强烈的本土文化,包括自己的源自闽语的方言。许多台湾人越来越震惊地关注着香港发生的事(本周占中事件在暴力冲突中告一段落)。香港所得到的“普选”形式,与已经在台湾扎根的闹哄哄的民主形式不可同日而语。

北京会谨慎地避免对一次单纯的“地方”选举做出过度反应。民进党也不一定会在2016年总统选举中复制胜利。然而我们不应低估北京对此事的关心程度。上周末中国的审查人员警惕地对有关台湾选举的言论加以控制。一份发给媒体的指示遭到泄露:“台湾‘九合一’选举不炒作,注意控制评论,对以此借机攻击我政治制度的内容一律删除。”台湾的政治地图已经颠倒了过来,看起来北京方面不太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