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om: “tuanwei”
  • “沈洁” <shenjie1114@dhu.edu.cn>, “徐伟” <xuw@dhu.edu.cn>, “校办 周婉婉” <wanwanz@dhu.edu.cn>, “岑洁” <cenjie@dhu.edu.cn>, “葛建中” <jzge@dhu.edu.cn>, “刘书记” <shliu@dhu.edu.cn>, “教务处 吴良” <wuliang@dhu.edu.cn>, “管理 林文伟” <linww@dhu.edu.cn>, “宋丽贞”<lzsong@dhu.edu.cn>, “237” <237@dhu.edu.cn>, “阎林平” <lpyan@dhu.edu.cn>, “aaaaa” <aaaaa@dhu.edu.cn>, “cims” <cims@dhu.edu.cn>, “韩哲宇” <hanzheyu@dhu.edu.cn>, “李成龙” <chlongli@dhu.edu.cn>, “保卫处 姚建强” <jianqiang@dhu.edu.cn>, “崔运花”<anniecui@dhu.edu.cn>, “罗书记” <luoyh@dhu.edu.cn>, “人文 沙国华” <ghsha@dhu.edu.cn>, “环境 李征” <lizheng@dhu.edu.cn>, “化工唐建中” <jztang@dhu.edu.cn>, “计算机孙莉” <sli@dhu.edu.cn>, “党办” <dbdep@dhu.edu.cn>, “团市委研究室” <yjs_gqt@163.com>, “外语 林嵘” <linrong@dhu.edu.cn>, “任晓杰” <xjren@dhu.edu.cn>, “信访办” <xinfang@dhu.edu.cn>, “耿绍宁” <shngeng@dhu.edu.cn>, “团市委学校部” <xuexiaobu021@126.com>, “张晓冬” <zxd@dhu.edu.cn>, “胡玉波” <huyubo@dhu.edu.cn>, “纺织 王新厚” <xhwang@dhu.edu.cn>, “材料 戴蓉” <dairong@dhu.edu.cn>, “殷书记” <byyao@dhu.edu.cn>, “服装 袁孟红” <ymh@dhu.edu.cn>, “机械 朱英” <zhuying@dhu.edu.cn>, “理学院 陈小立” <xlchen@dhu.edu.cn>, “信息 杨建平” <jpyang@dhu.edu.cn>, “徐晶” <xujing@dhu.edu.cn>, “组织部” <zzb@dhu.edu.cn>, “宣传部” <xcb@dhu.edu.cn>, “学生处” <xbdep@dhu.edu.cn>, “宋德军” <songdejun@dhu.edu.cn>, “严军” <yanjun@dhu.edu.cn>, “廖丽金”<llj@dhu.edu.cn>

 

各位老师:

大家好!附件中是本周网络舆情报告及微调研报告,请查收,谢谢!

共青团东华大学委员会

【焦点关注】
New Balance被判侵权巨额赔偿
上海车展取消车模 车模扮乞丐乞讨抗议
“高铁争夺战”折射地方发展渠道

【热点扫描】
大学女生因乙肝歧视烧炭自杀
宁夏高校女生欲跳楼 男生撑15床被子营救
中学生安装作文APP拼凑作文

微调研:环东华时尚周,你怎么看?

Attachments:

 

网络舆情报告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九)期         总第(二百八十八)期

东华大学学生调研中心                       2015年5月03日 

 

【焦点关注】                                                  

  • New Balance被判侵权巨额赔偿
  • 上海车展取消车模 车模扮乞丐乞讨抗议
  • “高铁争夺战”折射地方发展渠道

 

【热点扫描】

  • 大学女生因乙肝歧视烧炭自杀
  • 宁夏高校女生欲跳楼 男生撑15床被子营救
  • 中学生安装作文APP拼凑作文

 

 

New Balance被判侵权巨额赔偿

【舆情背景】

近日,广州中院做出了法院有史以来侵权额度最高的判罚,全球知名的美国跑鞋品牌“New Balance”的中国经销商——新百伦贸易有限公司将为此支付给广州本土品牌“新百伦”9800万元的赔偿金,而被判罚的原因正是其恶意使用“新百伦”的商标。

 

【舆情动态】

↘计科1401汪同学:支持广州中院的裁判,这说明我们国家开始逐步重视起企业商标权的相关问题了,这对进一步规范市场以及保护各方的权益都会有帮助。

↘计科1402黄同学:毫无疑问,这件事情肯定是new balance的问题,不过9800万的判罚是否显得太重了呢?我想,如果在环保或者其他的一些方面也下虎狼之药,应该也会有一定的好处。

↘计科1402罗同学: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外资侵犯本土企业的商标权一般只判几十或者几百万,对于外资来说九牛一毛。希望这次能真正起到警告和遏制的作用。

↘计科1401孙同学:我们依法对外资侵权的判罚,正是保护本土企业的重要手段,是很必要的。这一次的判决对正义或者说正当的权利在小企业身上的声张有重大意义。

↘计科1402刘同学:New balance在知道自己的宣传未征得商标所有人的同意还继续宣传,受到如此处罚是自找的,国际性大企业也不能仗着自身知名度为所欲为。

↘计科1402潘同学:给予New balance的9800万罚金是给那些企图通过冒用他人商标以自身获利的企业一个警示:中国是重视企业商标权的,不要妄图通过不当渠道获利。

↘计科1401周同学:广州的小企业的资产,知名度等各方面都比不上New balance。然而商标是谁的由法律规定,并不是能依靠知名度就可滥用的,这次判决给了很多被侵权的小企业维权的信心。

↘计科1402赵同学:此次New balance的侵权案件如同迈克尔乔丹和乔丹之间的案件类似,不由的让人有种狡兔死走狗烹的感觉。这一切,似乎都是商场的暗战。

 

【舆情分析】

这一次广州中院作出9800万的重量级判罚,可以说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

首先,是这次判罚9800万元的原因。新百伦公司所销售的产品本身没有使用“新百伦”标识,仅在销售过程中使用“新百伦”来介绍和宣传,属于销售行为侵权。而新百伦公司在侵权期间的经营获利高达约1.958亿元,近三年年均营业额均达数亿元,根据相关的法律,应该处以其获利金额的二分之一。所以,这一次的判罚是完全按照法律,进行公正的判罚的。之所以造成轰动,也只是因为以往的这种侵权案,赔偿金一般也就是在几百万元左右。

然后,就是这起事件所产生的意义和影响。毫无疑问,9800万的判罚开创了我国在此类案件上的一个司法案例,相对于以前对外资企业九牛一毛的几十万、几百万的判罚,真正对外企非法侵犯本土企业的正当商业权形成了震慑和警告,起到减少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的作用。

而更重要的是,这起事件也表明了我国对于“名称”、“商标”等以前不怎么重视的商业侵权行为的全新态度,也说明了我国对于本土企业的依法保护已经渐渐走上了正轨。

 

上海车展取消车模 车模扮乞丐乞讨抗议

【舆情背景】

上海车展的车模今年以新方式呈现自己,不在展馆内,而在……路边乞讨。正在进行的上海车展因为取消车模一度引发全民热议。只见车,不见模,更没有了咋泄的春光。是的,车展已不再用车模来吸引眼球。而早在车展开幕那几天,就有车模扛着牌子出现在现场抗议。

而据“央视微博客户端”近日的消息,一大群美女车模打扮成乞丐在上海徐家汇街头乞讨,以此抗议车展拒绝车模导致自己失业。

【舆情动态】

↘纺织1405郝同学:想一想国企改制中成千上万的下岗职工,他们扮成乞丐上街抗议了吗?学习新知识、新本领,进军新领域,才是正道!

↘纺织1406何同学:车模这个行业虽然畸形,但毕竟是因市场而出现,又被政策消除,做车模的姑娘用这种近乎行为艺术的方式来抗议感觉挺合理的。倒是评论里一些女性对车模的恶毒攻击令人惊讶。

↘功材1402曹同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她们换位思考一下。车模原本确实是一种职业,和其他行业的模特没什么不同,她们训练也付出很多汗水,因此也应该有车模的一席之地!某些当权者根本无权禁止,所有的一切应该交由法律判断!

↘功材1403艾同学:有没有车模,不影响买车——没准少了车模,销售成本能低一些,不是件好事吗?而且没有车模的车展会清静很多,这才是车展的真正意义所在,车模很多时候是喧宾夺主。回看之前的车展,那是车展还是人展?

↘纺织1407孙同学:显然,车模已被一刀切成了迷失自我、丧失原则、突破社会伦理道德底线、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一切行为,而严令禁止实属不得已为之。这件事同时还告诉我们,脸和身材越来越不值钱,姑娘与其投资脸蛋身材不如投资大脑,不说升值,至少能保值。

↘纺织1401赵同学:-看就是广告公司炒作!她们除了车模不会干其他的?感觉这个就是在作秀摆拍。如果是抗议,还会对着镜头笑吗?

↘纺织1403周同学:禁车模的决定非常正确,毕竟车展变人展,不是车展本身的目的。另外,个人认为抗议很可笑!再说车展和车模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有了车模反倒是扰乱了看车展人的注意力,使车展走了样!

↘纺织1406王同学:人活着总还可以做别的事情,不是只有一条路,将心比心你们的亲人要是也这样,会不会冷嘲热讽?买车的人是要看车的质量的,取消车模,好好做车,把质量搞上去才是正理。

↘功材1401于同学:我不明白,人家车展本来就是看车的。要不要车模是人家说了算,这有什么可抗议的?车展是展示车的,我认为没有这些人在车前卖弄,反而更好。把车展搞成人展,这种低俗炒作不是我们需要的。

【舆情分析】

说实话,并不是所有模特都适合做车模,以往许多车模很高贵大气,着实为站台品牌赢得了很大关注,只是后来为了抓眼球就开始没有底线了,尤其是那些臭名昭著的怪咖不断出现在各大车展,车模就开始变味了,那些走高雅和端庄路线的也一起躺枪。 然而,车展需要什么形式、要不要车模完全应该由市场需求来决定,而不是哪个管理部门拍拍脑袋就出个决议。不管是什么,只要有消费需求,它自然会以各种形态存在,反之,不需要什么决议,它自然也会消失。

而今,这种做法看似挺有个性的。不过,不求转变,等别人“施舍”总是无法赢得掌声。如果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车模的生活状况,这样的方式难免让人误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便这个工作没了,我们依然有其他的选择!把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哪里都是你放光发亮的去处!政府的这一实施,当然是希望能够吸引看车的人来看车展的原因是因为车的质量好,而不是为了看美丽的车模而来的!究其根底,是为了车子能够走向更好的发展态势!

而车展是否需要车模,也可以由车展方来决定,但不要再把车展演绎成肉展,更多的是车模可以让看车的人了解到车子的特色之处,这也是可以的,从而去改变车模之前在人们心中不好的印象!

 

“高铁争夺战”折射地方发展渠道

【舆情背景】

报道称,近期,同处湖北的荆州、荆门两市的关系有些紧张,这对兄弟城市间暗自爆发了民间“高铁争夺战”。像这样为争夺高铁“反目”的“邻居”还有十堰和襄樊、河南的邓州和新野等。沪昆高铁规划制定时,湖南省邵阳市争取在市区设站,但在和相邻的娄底市的竞争中处在了下风,于是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十万邵阳群众高喊“争不到高铁,书记、市长下课”,为此不少政府官员“舍身拼命”。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对于很多地方的民众,高铁意味着便捷的交通;对于开发商,高铁就等于更高的房价;对于地方政府,高铁代表着政绩……就此而言,所谓“高铁争夺战”,实际上就是地方发展机会的争夺战。

【舆情动态】

↘纺织1403林同学:对于争抢到高铁的地方而言,表面好像赢了,但如果没有合理科学的发展规划相配套,结果也不过是多建了一座火车站而已,于各方面恐怕不会有太大的益处。高铁争夺战其实没有输赢。

↘纺织1407王同学:本是友好邻,高铁何伤人?一座火车站而已,我并不觉得会产生多大的效益。

↘纺织1407高同学:看到网上好多报道高铁争夺战的新闻。高铁作为新生交通工具以其方便快捷的运行深受广大人喜爱。但是,修建高铁背后所衍生出的高铁热和争夺战也折射出当代物质生活背后人们理性感性思考的压迫与无奈。

↘纺织1408周同学:高铁发展有其独特的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对高铁的宣传应该科学、理性。但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即高铁的高调宣传带来了民间对高铁不切实际的认知。是的,我们对高铁发展应该有理性认知。

↘纺织1409陈同学:每到年终岁末,在外打工的游子返乡是个难题,普通铁路运力会严重不足。有了高铁,可以大大提高运力,改善出行方式和体验。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极为期待的——我认为产生这种事是正常的,难的是如何去解决。

↘纺织1409李同学:对外宣传高铁无可厚非,就像产品做广告一样。国家可以如此。高铁确实代表某种新时代的来临。但与此同时,要注意高铁的现实应用宣传,它到底用得如何,有哪些优缺点。

↘纺织1407顾同学:这是认知的不科学——对高铁的争夺就显示了这一点。大家对高铁持有过于完美的想象,这种想象中的争夺手段会非常不理性。这种现象必须寄予及时遏制,否则愈演愈烈,将不堪设想。

↘功材1402刘同学:设个高铁站,而铁路离一个城市十万八千里,便利的不仅仅是一个城市,而是沿途所有的人,争个名又有何用?齐心谋发展才是正道!

↘功材1401曾同学:爆发高铁争夺战了。有益处不假。可是价格还是高的不行,而且也有副作用——比如原先南昌至泰安的火车班次有4趟,自从通了高铁便只剩了2趟,每逢节假日高铁是满了,但一票难求的现象也更加突出。争来争去,却不解决问题,又有什么用?

【舆情分析】

其实,“高铁争夺战”难有赢家。但对于没有争到高铁的地方,这当然是输,不但白白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劳民伤财,还会干扰地方谋规划促发展的心劲和行动;对国家而言,“高铁争夺战”让原本严肃的国家高铁发展规划,蒙上了“随意”的阴影。

高铁争夺战火热,表面看是民众对高铁的渴望,是地方对公共配给的渴望,而本质上凸显和折射的却是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发展后劲不足、发展渠道和途径匮乏。就近些年爆发过“高铁争夺战”的地方兄弟城市来看,大部分都属于发展还比较落后的地方县市一级,而对于发展后劲较足、发展渠道和途径多样的大中城市,基本不存在为争夺高铁而发展到几近“反目”的地步。

要想止息地方“高铁争夺战”乱象蔓延,从根本上讲,还是需要地方政府和领导在谋划地方发展的过程中,首先不要急功近利,抛却一切以最短时间获得最大政绩的目标,要沉下心来,科学、合理规划地方的发展路径。其次,地方与其为个别所谓发展机会费尽心机,不如在具体的发展渠道和途径确立上,尽量的多样化,并且尽可能齐头并进,实现多条腿走路,避免出现发展方式的简单化、单一化。另外,在促进地方发展的路径、方向和方式上,国家和上级也要尽量给予地方多层次化的扶持。

 

大学女生因乙肝歧视烧炭自杀

【舆情背景】

吴昕怡,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一学生。2015年4月10日,她在学校单间宿舍烧炭自杀。在学校的一次义务献血之后,2014年12月6日,她被查出“大三阳”,系乙肝病毒携带者;今年3月7日,被安排进单独的学生宿舍居住。4月10日,在单独的宿舍里,她用一盆炭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最后的时日,她一个人起床,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下课。吴昕怡的遗书写到:“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着急的事。’尽管深有感触,可是我觉得人生好长,看不到终点。”

针对媒体的报道,4月30日,天津师大官方微博转发该校初等教育学院微博称:“4月30日网上出现的关于我校吴同学死亡的消息中存在大量不实内容。部分媒体不顾及家属及学院师生的沉痛心情,失实报道,造成恶劣影响。”

【舆情动态】

↘行政1402林同学:乙肝是令人恐惧的,但是我觉得真正摧垮她的不是疾病,而是身边人的“敬而远之”,使她感受不到生活的温暖和幸福,让她失去了活下来的勇气。

↘媒体1402杨同学:是人们对科学认知不够以及盲目的恐惧最终让这个生命逝去。试想若我们自己被如此孤立,肯定也会逐渐让我们失去信心。但是生活中还是有温暖的,比如死者的好友陈晓,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给朋友最大的温暖是我们对乙肝携带者们最简单的关爱。

↘传播1401李同学:我觉得人们对乙肝携带者的误区主要是因为普及力度不够,民众对相关知识不了解,导致人们普遍害怕接触有关人员,因而形成孤立。社会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比如可以拍成乙肝知识的科普宣传片等。

↘法学1401文同学:近年来各种原因导致的青少年自杀事件不断增多,我想这与目前中国的教育模式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遇到困难时容易采取消极的态度,逃避问题,最终选择结束生命。

↘传播1401梁同学:学校作为一个懂科学懂知识的地方都这样对待,可想在社会上的人是如何对待那些乙肝携带者的!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社会还存在极为严重的歧视,即使是在学校,这种思想也没有消除。

↘媒体1401向同学:高校有必要加大对反歧视的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公益讲座、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对乙肝携带者建立正确认识,鼓励学生组建公益社团,去关心有需要的同学,给他们温暖和关爱,让他们走出阴霾。

↘法学1401卫同学:学校此举处理此事的方式不对,应该尽到疏导学生心理的责任,而不能把学生安排在单间后就万事大吉,要把相关的工作做细,关心她的心理问题,鼓励她积极面对。乙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

↘行政1401黄同学:我最好的朋友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她自己主动告诉我的,告诉之后,我也不免担心,但是后来知道只要不接触唾液血液生活用品就不会被传染。这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应该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关心。

↘媒体1401单同学:校方如果不那么简单处理,父母同学辅导员如果懂得识别危机信号,当事人如果懂得寻求心理援助,如果能少一些偏见,这个年轻的生命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色彩。一个把死亡当作最终解决问题方式的女生,内心是多么大的绝望和无助!

【舆情分析】

吴昕怡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是因为她承载了太多对病痛的恐惧以及世界深深的疏远,她最后的时光在冷冰冰的寝室,独来独往,感受不到温暖。一盆炭火的确让她远离了这些纷扰,却带来了父母无限的哀痛和社会的一片反思。

这是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却用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媒体报道称,同学们因其患传染病而疏离她。然而,医学研究证明乙肝病毒的传播主要经血液、母婴或性接触三种途径,不会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接触中,并不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

我们认为,对于吴同学的烧炭自杀,司法机关应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交代。如果校方确实存在对吴同学的歧视行为,要求她在休学和返校住单间中二选一,就应反思并追究学校的责任;而如果校方并没有歧视吴同学,而是根据家属和学生本人的意愿,给予充分的照顾,并创造条件返校学习,但这名同学却走不出自己的“心魔”,则是媒体报道不客观,想搅浑水,让学校和同学背上歧视的骂名,激化矛盾和不理性的情绪,就应该重罚这些搅浑水的人,还大家一个清白。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感染乙肝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约有1.2亿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中乙肝患者有3000万。既然传染率如此之低,数量如此庞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何而来?医学界普遍认为,这主要源于上世纪90年代之前,在献血环节没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也没有母婴阻隔技术。专家预测,随着乙肝疫苗普及和血液传播控制,中国的乙肝患者会逐步减少。

也许,在未来患不治之症的人会减少。但是,花季少女的死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我们不仅要思考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是怎么办。

 

宁夏高校女生欲跳楼 男生撑15床被子营救

【舆情背景】

近日在银川北方民族大学一宿舍楼顶,一女生因为不明确的原因意欲跳楼。而约四五十名男学生立刻在楼下托举着约20床被子,用人墙,用他们自己的力量撑开一张“救生网”。

而最终女生被消防人员救下,安然无恙。被子虽没起作用,但男生们此举满满的感动!

【舆情动态】

↘网络1401张同学:虽然这么薄的被子肯定不管用,或者说作用不大。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学生还是不错的,表现了他们挺身而出的勇敢,表现出了他们救人的决心,他们的善良。赞一个!

↘网络1401舒同学:我觉得那些被子可能接不住,但是传递了一种信号,很可能起到了延缓跳楼者跳下的决定,从而为营救争取了时间。我觉得还是有积极意义的,真是满满的正能量。

↘网络1401孙同学:真想死的是躲着人自己去死的,跳楼这种吸引人眼球的都是不想死找存在感的。所以学校应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同学之间更应该相互关心,多注意身边同学的状况。

↘网络1401卢同学:我还以为是15床被子重叠堆高的,原来是铺大网,而且被子这么薄。但是无论如何,这一行为还是充满正能量的,起码多多少少让轻生女孩感受到了温暖吧。

↘网络1401张同学:这个行为传递了正能量,不过营救方式不妥,要是女生真的跳下来,薄薄的被子于事无补,这可是13楼,不是3楼!男生们救人的心值得称道,然而方式还需改进。

↘网络1401张同学:要弄清楚自杀背后的原因,成功的心理开导会降低这样的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从各种数据上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严重,值得学校和社会关注。

↘网络1401朱同学:大学生更应该多想想家人,爱情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就算是一个人也应该珍爱生命,努力寻求自己的价值,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要白白活一回。在人世间,我们应当潇洒走一回。

【舆情分析】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比率日益增高,这引起了社会、高校、家庭的广泛关注。对于遇到挫折就选择自杀的这种行为,我认为从个人角度来说是极度自私的行为。自杀也许结束了自己的痛苦,却给你周围每一个与你有关联的人留下了无尽的伤感和遗憾。

宁夏高校的那名女学生跳楼的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并非真正的一心寻死,或许只是想引起关注,或许只是为了挽回那段逝去的感情。但是无论如何,这种行为对其他同学、她的家人、媒体乃至社会都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行为。同学们的评论也一致地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不认可!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学生都为该校几十名男生在消防人员赶到前撑开被子,我们为铺开救生网的行为点赞。这无疑是大部分学生高素质的体现,现场没有人起哄也没有人拍照,有的只是一对对担忧的目光和伸出的一双双援手。可见大多数的青年还是明白生命的可贵的,令人欣慰。

 

中学生安装作文APP拼凑作文

【舆情背景】

据媒体30日报道:就像在淘宝网买衣服——勾选想要的款式、材质、价位,就能筛选出想要的商品。这个方法也正被学生用在了写作文上。被一些武汉中学生称为“写作神器”的作文手机APP,能让学生在20多分钟内轻松拼凑出一篇作文。个别学生手机里甚至安装着21个作文APP。对此,有老师提议,是否也能借鉴大学生毕业论文查重的做法,也给中学生的作文“查重”?

【舆情动态】

↘网络1401施同学: 这个方法是广大中学生的救星啊,那时候我最怕写作文了,隔三差五就得写,我哪儿有那么多事可以写啊,当时要是有这个软件会省我很多时间。然而,这种软件恐怕会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网络1401舒同学:现在老师批作文就是打个分,很少有细致的辅导,也不会仔细看,中学生运用这种方式很容易过关。所以这个问题很严重,学生们会失去许多练习的机会!

↘网络1404孙同学: 这种抄袭的现象必须尽早根除,不能让学生养成这个习惯,所以老师必须严厉惩罚那些投机取巧的学生,哪怕是采取“查重”的方法,也必须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网络1401卢同学: 学生作业多,作文题目枯燥,学生的不习惯独立思考,一些不良的风气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了中学生不合理的行为。所以老师布置的作文频率应该低一点儿,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并针对学生做出详细辅导,因为作文的提高求精比求多更重要。

↘网络1401张同学: 90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网络,习惯求助百度,现在还有很多作业助手的软件,不光是作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习题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答案,想要根除这一现象恐怕是不可能的。

↘网络1402朱同学:考试作文已经变了味儿,常常有学生背作文,这些学生如果抄袭了以后加以记忆,不见得会在考试中束手无策。这个现象的根除,必须要从源头上下功夫——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计算机1401姚同学:90后是最依赖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一代,然而无数实例也告诉我们他们有着超越前人的创造力,所以只有时间能证明这一方式是否有恶劣的影响。

【舆情分析】

为了能让学生在考试中拿到一个稳定的作文分,现在老师都建议学生写议论文,议论文往往有一定的格式,学生只要根据议题将实例套入加上相应的分析即可。然而学生往往没有那么多应题的实例积累,在学业繁重,作业多的情况下,也只能动起歪脑筋了。

过去我们通过看杂志,文集等等大量资料来积累议论文素材,可即便如此,书到用时还是方恨少,常常绞尽脑汁还是凑不齐八百字,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在这个信息化的快速阅读网络时代,在线阅读成为首要方式,而过去的大脑记忆更多的变成了点击收藏、分享,这也导致很多人要运用它时必须拿出手机搜索、浏览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学生的行为正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然而我们可以用软件加关键词拼凑出作文,可以拼出解题方法,然而却拼凑不出人生。中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也许能过老师、家长那一关,却不能让自己得以训练,学到知识——这种方法得不偿失!如果每个人都是依靠摘录他人的现成品而不加入自己的思考和创造,那么我们的文化就只是一些符号的排列组合,而不会发展进步。

学生们,请一定要学会自己创造!

 

指导老师:张晓冬

沈 洁

舆情收集:东华大学学生调研中心   信息学院 化工学院 管理学院

舆情整理:东华大学学生调研中心资讯部

   稿:田佳勉

 

报:校党委、团市委

送: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各学院党总支

发:分团委、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