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今天是陈独秀先生的祭日。我本答应陈远兄,这个月发起一场历史百人会的线上沙龙,主题即陈独秀的晚年转向。这是我一直思索的问题,其转向的原由大致有三,一是思想的真诚、坦荡,二是对现实的判断,三则关乎托派的理念。第三点于我是一块空白,原想借此机会,清理一下托派的学说以及在中国的传播史。可惜上半年忙于书稿,拖延、搁置了许多计划,包括对托派的阅读,包括这场沙龙。有负师友,愧疚之至。在此推送一篇写陈独秀的旧文,收入拙著《岂有文章觉天下》;并推荐唐宝林先生的《陈独秀全传》,当然能读香港版,则不必读大陆版。

陈独秀的龙性

自来亡国多妖孽,一世兴衰过眼明。幸有艰难能炼骨,依然白发老书生。
——陈独秀《金粉泪》

鲁迅死后,陈独秀曾撰文纪念,称“世之毁誉过当者,莫如对于鲁迅先生”。此言同样适用于陈氏本人。相比赞誉,对他的诋毁,无疑更为激烈。不必说那些出自政敌的无所不用其极的攻讦,单看今日之读者,譬如我的一位朋友,极度厌恶陈独秀,其一理由是,依陈独秀专横、暴戾、刚愎自用的性格,若执掌权力,必定是一位专制者。

这大抵便是“欲加之罪”,毫无逻辑可言。因为专制者的生产,从来不是取决于执政者的性格,而取决于他手中的权柄是否受到合法而有效的制衡。当权力横行无忌,谦谦君子完全可能沦为飞扬跋扈的专制者;当权力被关进法治的铁笼,手脚被锁链和栅栏所束缚,流氓与恶棍都可以驯化为温润如玉的宪政主义者。质言之,陈独秀是否会成为一位专制者,并不能从他的性格来推断,而要看他所托身的制度。

不过,我还是想谈谈陈独秀的性格。尽管我从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的鬼话,命运之为命运,即在于不受任何因素支配。然而,陈独秀的命运,他的归宿与悲剧,他的生前身后名,皆与他的性格密不可分,这里面,谈不上谁来决定谁,而是互相成就:他的信仰激化了他的专断,他的真诚与坦荡促成了他的改悔……

倘用一个词语概论陈独秀的性格,你会想起什么?

龙性。

龙性何谓?有一说法叫“龙性难驯”,可知其意。颜延之曾咏嵇康: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陈独秀的夫子自道,便化自此诗:

莫气薄大地,憔悴苦斯民。
豺狼骋郊邑,兼之征尘频。
悠悠道路上,白发污红尘。
沧溟何辽阔,龙性岂易驯。

这首诗题为《和斠玄兄赠诗原韵》。斠玄是陈中凡的号。陈中凡,原名钟凡,著名古典文史学者,出身北大,系陈独秀的学生。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出狱,先住傅斯年家,后移居陈中凡家。彼时许多名流如周佛海、陶希圣等,纷纷试探其政治意向,他始终一言不发,无所表示。陈中凡见状,遂赠一诗:

荒荒人海里,聒目几天民?
侠骨霜筠健,豪情风雨频。
人方厌狂士,世岂识清尘?
且任鸾凤逝,高翔不可驯!

——此诗将陈独秀比作翱翔的龙凤,陈独秀和诗,毫不客气,直言“龙性岂易驯”,以明心志。

龙性是玄虚的说法。具体来讲,被誉为人中龙凤的陈独秀的性格,正如龙一样,可分两面,一面是高傲、倔强、嵚崎磊落、疏狂不羁、特立独行、从不以世俗礼法为意;一面是暴躁、固执、专横、自负、放纵、眼高于顶、我行我素。这两面,正可相通,如“特立独行”与“我行我素”,本是一个意思,只不过一者为褒,一者为贬。

陈独秀的独特个性或者说臭脾气,天下闻名。章士钊晚年回忆黄兴,作《与黄克强相交始末》,结尾总结:“吾弱冠涉世,交友遍天下,认为最难交者有三人:一陈独秀;一章太炎;一李根源。但吾与三人都保持始终,从无诟谇。”陈独秀排在了第一位。在章士钊看来,陈独秀“言语峻利,好为断制,性狷急不能容人,亦辄不见容于人”,“独秀则不羁之马,奋力驰去,回头之草弗啮,不峻之坂弗上,气尽途绝,行同凡马踣”。这堪称对陈独秀最精当而形象的评价。

只是章士钊说平生与陈独秀“从无诟谇”,并不属实。诟谇是辱骂的意思。也许他没有骂过陈独秀,陈独秀却骂过他。1926年,“三一八”惨案爆发,章士钊时任段祺瑞政府的秘书长,难辞其咎,陈独秀怒不可遏,写信与章士钊绝交。此后,章士钊重办《甲寅》,陈独秀撰文骂道:“章士钊拿了黄兴的钱办《甲寅》,也只能算是放狗屁。后来拿了段祺瑞的钱,便是狗放屁了。现在拿了张宗昌的钱办《甲寅》,更是放屁狗了。放狗屁的毕竟还是一个人;狗放屁固然讨厌,或者还有别的用处;放屁狗只会放屁,真是无用的厌物。”(附带说一句,化用“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的段子来骂人,最早似出自梁启超之手。)

被陈独秀骂成这样,章士钊不以为忤,他的交友原则是“无争”。1932年陈独秀系狱,已经转行当律师的章士钊不计前嫌,不顾风险,毅然出庭为其辩护。辩护状达五千言,洋洋洒洒,鞭辟入里,几乎每一字都是为陈独秀量身定制,不像今天的一些律师,将辩护词写成了自作主张的政治宣言,而将当事人的权益抛在一边。不曾想,陈独秀的“龙性岂易驯”,在庭上再次发作。对章士钊挖空心思、煞费苦心的辩护,他并不领情。待章发言完毕,他起立声明:“章律师之辩护,以其个人之观察与批评,贡献法院,全系其个人之意见,并未征求本人同意,且亦无须征求本人同意。至本人之政治主张,不能以章律师之辩护为根据,应以本人之文件为根据。”其桀骜如此。

桀骜之外,陈独秀性格的另一大特点是激烈。这注定了他更适合破坏而非建设,更适合做革命者而非改革者。以“文学革命”为例。这一概念,本由胡适提出,然而胡适应陈独秀的邀约撰文之际,忽然谨慎起来,将“革命”改作了“改良”,于是有了那篇名标青史的《文学改良刍议》,事实上此文的论调还是革命,胡适不免有挂羊头而卖狗肉之嫌。相比之下,陈独秀毫无顾忌,随即撰《文学革命论》,摇旗呐喊,推波助澜。

人一激烈,便难免偏颇、霸道。陈独秀正是出了名的霸道,如在中共内部以“老头子”自居,一言九鼎,不容置疑。发起“文学革命”之后,胡适摆出了一副欢迎商榷的姿态,陈独秀却悍然宣布:“改良文学之声,已起于国中,赞成反对者各居其半。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针对陈独秀的霸道,胡适晚年曾大加批判,称作“正义的火气”,不过他也承认,若无这种霸气,“文学革命运动决不能引起那样大的注意”(见《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当时钱玄同也说:“此等调论,虽若过悍,然对于迂谬不化之选学妖孽与桐城谬种,实不能不以如此严厉面目加之……”

我们说过,陈独秀的性格极具两面性,自负的另一面是自信,不羁的另一面是独立,狂放的另一面是坦荡。我最欣赏陈独秀的一点,即他的坦然自若,不忧不惧。1932年10月19日深夜,陈独秀被国民政府的警方从上海押解南京,一上火车,便酣然入睡,车至下关,才被叫醒,须知这列车的终点,极有可能是死刑,生死的关口,尚能如此恬然,非大英雄、大豪杰不能为,盖这些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或者从来不以生死为意。对此,尉素秋《我对于陈独秀先生的印象》记曰:“京沪车中,酣睡达旦,若平居无事者然,其临难之从容不迫,而怡然处之,往往如此”,“假若没有养浩然之气的功夫,以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至高境界,绝对做不到”。

鲁迅曾素描《新青年》编辑部的同仁:“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相比之下,刘半农则是一个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人,所以鲁迅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忆刘半农君》)。鲁迅下笔,一向皮里阳秋,这番话,其实在讥嘲胡适,不过对陈独秀的描写,倒应了陈在1933年4月20日的辩诉状中所言:“予生平言论行动,无不光明磊落,无不可以公告国人……”

其实胡适何尝不是光明磊落之人呢,只是他的性情,迥异于陈独秀。陈是龙性,胡则是牛性。鲁迅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用在胡适身上毋宁更加合适。看胡适的面相,便知他的为人,中正无邪,清和平允,如牛一样温厚、宽容,且胡适还有像牛一样坚忍不拔的一面。他自命过河卒子,其行事,则践履自由主义的渐进与不屈,宁愿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

纵观陈独秀一世,始终与坚忍无缘,他的性格,坦荡之外,我所欣赏的另一点,当是真诚。出于对思想的真诚,他才会在晚年幡然悔悟。这个盗火者,毕生追逐真理的火种,一旦他发现,远方依稀的火光并不能将这个国家引向天堂,却可能相反,他不会为了权力和利益而欺骗民众与自己,他宁可回归黑暗,重辟一条血路。早年的他对苏联的革命经验有多么虔信,晚年的他对苏联体制的反思就有多么深刻。他将苏联与法西斯国家等量齐观,并且认识到,是独裁制产生了斯大林,而非斯大林产生了独裁制;若不恢复民主制,允许反对党的存在,赋予人民思想、出版、罢工、选举之自由,斯大林的继承者,仍不免是一个专制魔王。须知,他反思的时间点,是1940年代初,彼时,他曾经的同志,依旧将斯大林奉为革命的导师,将苏联奉为远方的乌托邦。

陈独秀的龙性,注定了他一生孤独,一生都在背叛,一生都在与时代和自身作战。这样的人,这样的性格,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精神姿态,使他几乎绝无可能成为当权者,成为山呼万岁的领袖(唐宝林《陈独秀全传》曾专辟一节讨论陈独秀的性格弱点,结论云:“他原是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若完全不加约束,往往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然而,陈独秀若接受约束,那还是陈独秀么,“龙性岂易驯”遂成空谈,基于此,我劝那位朋友,实在不必担心陈独秀执政,他这辈子,一直难以摆脱被放逐的命运:被家族放逐、被北大放逐、被共产党放逐,被托派放逐,被历史放逐……)。他只可能站在权力的反面,哪怕这一面惟独他孑然一人,他便是一个人的反对党,便是胡适所称的“终身反对派”。

1937年10月21日,陈独秀在致陈其昌的信中说:“我只注重我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迁就任何人的意见,我在此所发表的言论,已向人广泛声明过,只是我一个人的意见,不代表任何人,我已不隶属任何党派,不受任何人的命令指使,自作主张自负责任。将来谁是朋友,现在完全不知道。我绝对不怕孤立。”

神龙在野,这是陈独秀的宿命。

2012年6月7日初稿
2014年2月21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