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舆论场的整体观察和分析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出现于热点评论中,很明显互联网舆情已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对象。互联网即是工具也是平台,它本身就是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带动实体社会组织变化的因由之一。

站在互联网自身实力和其预期效用的角度上看,近两年来中文舆论场的总体状况似乎呈现下跌趋势,不论是墙内还是墙外,尽管各种角度的研究者都在苦心挖掘优化措施,但实际状况显示并没能起到足够的作用。问题出在哪里?与什么有关?怎么办?

今天iYouChat邀请几位观察者来聊聊这个话题。

iYouChat:经常见到一些研究人士感慨“这个问题早在几年前我已经论述清楚(或提到过)了”,为什么如今还在反复提问、且每一次都要从头开始,最重要的是,很多茫然甚至误解就来自于表达者身边,显示当初的传播和影响并没能如期实现。还有很多其他的类似状况,它们有可能出于什么原因?

Don:首先是公众介入话题的目的,或许和表达者的预期不完全一致。表达者不仅希望自己的观点能获得关注,更希望关注的结论对认知有所帮助(包括实效,如指导行为)、或认知对结论有补充以促进提升。发布者误会了连接关系强度,认为近距离关系相比远距离关系更加适合理念传播,尤其是忽视了中国式社交的特征——强连接关系往往不是理性带来的,甚或大多涉及互利关系,所以对批判性思维模式的需求基本枉然。也就造成了越是近距离关系,理念传播的实质效力就越低

其次换个角度看,功利心也在很大程度上令观察者更多在意受众需求,于是质量中“求真求实求透彻”的部分被传播效果的需求所掩盖。人情社会中人们的精力大多被放在情感利益互动的相关方面,这点上线上线下没有太多区别,相比线下,线上的连接会更高效、但强度却更低。也于是这种情况下受众会更多急于表现,加上“表现渠道”比较少,只能以充分利用的方式来实现,也就是通常下我们都能明确感知到的各种“夸张”尺度(就不举例了),关键在于思考被姿态取代是不利于理念显效的。

Evans:泡泡网曾经在一篇题为《自我审查比审查更可怕》的分析中引用纽约时报中文网当时发表的评论文章,名为《谁是中国真正的审查者》。那篇文章比较有意思,它说出了大多国人不愿承认的事实、对中国特有的文化界圈子现象的披露和对审查次生危害的理解和分析。这些年来各方面的政治观察者都在以不同形式呼吁翻墙以抵抗言论管制、追求自由表达,但几乎没人想过,即便摆脱了墙内极权政府的言论审查依旧无法脱离中文舆论场的“圈子审查”,虽然后者变相的起因于前者、是基于前者筛选后的结果,但后者往往不承认前者为“准入条件”。本网在“互联网能力”系列话题中指向的“大连接”预期被圈子社会的网络化形态严重阻隔,简直是黑色幽默。

Sylar:呼吁翻墙的工作本身依旧没能出现明显效果,原因也与上述直接相关。比如圈子和队形,它需要保持一种可视的形态来彰显其体现在封闭排异等特质上的存在,于是诸如微信这种应用的设计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中国式社交的基础需求,基于此呼吁放弃墙内应用效力不高的结果并不难理解。根源并不只有墙,更有中国文化传统背景下特有的社交习惯。曾经有人“恶意”推测微信的出现是冲淡翻墙需求的有意而为,这个观点比较幽默,但却如其无法证实一样,无法证伪,因为现实就摆在那里,难以解释。

Don:一些中文圈网友明显将微信的既有圈子关系带到了推特上,彼此关注、转发和评论,旁若无人,翻墙在自由连接方面的预期就此被打消了至少大半。有观察者将中文舆论场的“孤岛化”外观归因于管制,是有偏差的,近似当事人旁观者效应——当事人往往会高估环境因素,而低估自身因素

iYouChat:何止孤岛化,甚至还有更多细化,经常可见同一阵营的群体被组合成和不同的群聊,其间重合度超过90%,也就是说“被甩出来的”只有那两三个人,而这种情况大多来自于异议群体。因为异议群体原本在整体上就是极小众——总共那几个人,虽然持坚定的政治反对立场,但思维行为习惯上依旧在被极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所左右,于是变成了一个社会缩影;另外更重要的是,高强度维稳令这个群体不得不长期保持着警惕,对于加入者的审视无法不严格甚至苛刻,再加上人情社会利益权衡思路的干扰,在队形标准内已经没什么耐心去接收共同立场下的不同意见甚至仅是提出问题的“新人”了,继而问题被搁置、感受到问题存在的“自己人”无法表述观点。细化便是无奈之下的第一序内“改变”,整体系统没有任何变化,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圈子规则,而不是圈子组合结构

Don:如果说极化“是优势”那必须真正站到对抗一方来的人足够多且不会出现细化圈子(或者说细化不影响连接状况),但目前的情势则正相反。有观察者认为公知群体内部分裂会有部分走向异知,这应该属于没有透彻领略中文舆论场独特性的理想化,至少完全没有考虑到人类普遍感受最艰难的一点就是否定曾经的自己。关系形成的条件直接受中国式社交特色的左右,它正在决定几乎一切预期。

Evans:管制的作用是显著的,至少对墙内来说是如此。审查令表达趋势整体上走向保守和怯懦,然而自我审查的后效更高、波及面更广。在这种基础上的翻墙后依旧会带着一定程度上的惯性,毕竟人不是可控的机器,切换状态往往不能主动,于是墙外中文圈带有强烈的墙内特色的结果是合乎逻辑的。圈子的特性是体现在类似标签那种刻板印象上的,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思考难以理性,于是有些怨恨和排斥不过是出于沟通不良,而社交网络的字数受限又加剧了这一程度——人们为了赢得足够的传播,需要尽可能以“正确的姿态”呈现观点、又要平衡大众认知,便无法不简化处理,其结果却有可能就此扭曲了概念以及带来误读误判的扩展。社交网络上极少见到提供思路的或者思考空间的文字,大多是直接的、硬邦邦的结论,原因如上,接下来肯定就是基于情感来判断认同与否了,队形自然呈现。我接触过一些观察者,他们表示大多时候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判断,还那么坚决,理由何在”,我觉得如果能了解到为什么,便有可能更好的互相理解。

Sylar:人们很容易适应环境,已经变得没什么耐心去品读分析长文了,他们需要知道最简单的结论是什么,对还是错。的确,很多判断不可能马上出现绝对正确的终极答案,每一步结论不过是那一刻的思考节点,发布者为了迎合反馈支持就只能选择将结论极端化表述(不容质疑的、不可深化的、甚至是口号式的激愤),其结果便是令情感基础的判断条件更加深化了,队形和姿态更加明显。

Don:或许也不完全是受众耐心的问题,这是个双向促进的力,网络信息过载状态下,表达者要想令自身观点有足够的吸睛度就肯定需要采取那样的表述形式,心理背景还是有功力的成分在作怪。

Evans:不能否认中文舆论场当前的状况是管制的结果,是一步步被挤兑出来的畸形,观察者有责任提出相关警惕,不能一味的被牵着鼻子走。我们都知道封闭必然极化,每一种极端都在指向其反面,改变的动力是有的,只是方式不对造成效果不佳。封闭造成思考程度、话题、视角差异极大,以至于在一个综合性的非圈子大群里完全无法沟通,于是很自然的按照既有队形发生分化、同时“排异”,经常能见到很激烈同时也很可笑的“对峙”,其实双方并没有立场基础上的分歧,不过是情感亲疏在作怪,导致的“话不投机”。也就是说,即便有机会打破圈子形态、形成组合,也没有机会将沟通正常化。

Don:对其他群体或非本群个体的扭曲化、甚至妖魔化的评价都很常见,同样出自于圈子规则中的积极区分,这样只会加速封闭。另外,一些口水口号甚至是伪造的消息都在封闭的小圈子内常年流传,正因为圈子规则下内部无法反驳、外部无法介入,形成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自循环。

iYouChat:本网一贯的思路是发现问题、考虑这类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它有什么危害、并想办法解决,最终出现的是解决方案,不一定是问题本身。并且这个方案还有较广泛的实用价值。比如关于“连接”的话题系列、思维模式优化的系列、以及说服技巧系列。然而这些方案如果能明显显效就必须有足够的关注者和思考者,也就是同样发现了问题的人,然而事实显示,这一思路在当前的中文舆论场“特色”氛围内难以如期发挥效应,至于原因就是今天大家分析的这些。社会学常用理论基本都可以解释,但我们今天不谈理论,充分地接一次地气。至于如何改变,刚才大家也提到了,走出怪圈需要更多人的努力,至少从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开始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感谢各位的参与,读者朋友您如果还有同样的感受和创造性建议,欢迎在评论栏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