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 北京传媒学者

任何国家不管是民主还是专制,举办大型国际会议,都会采取严格的安保,譬如封路,检查等。

为期两天的二十国集团峰会日前已在杭州闭幕,很早就开始的严格安保,仍将持续几天媒体舆论继续分化,官方媒体一边倒地盛赞会议的意义,中国的精心准备和领导的讲话;网络社交媒体则是调侃,不屑甚至不满,虽被删除,却不断出现。面对如临大敌般紧张的杭州,此前浙江一名基层官员,网上匿名发文“杭州,为你羞耻”,批评为承办G20劳民伤财,草木皆兵的当局,被查出后开除公职,刑事拘留。本文尽量平衡地从三个角度予以评论。

第一个是安保,任何国家,不管是民主还是专制,举办这样的会议,都会采取严格的安保,譬如封路,检查等。安保是绝对必要的,但是有一个适度性的问题,包括时间长短,空间大小,适用的人群等。杭州此次的尺度,远超民众的想像,中国以往的处理,其他国家的做法。

杭州本是人声鼎沸,高度繁荣的商业和旅游城市,但英国传媒一段短片却如此记录:记者的车在空旷的大街上行驶,几乎没有车和行人,两侧是不断的安保人员和紧闭的各类店铺。拐进一条小街,依旧是封闭的店铺,寂静的街巷。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居民,打算采访几句,旁边传来跟踪或执勤的人的呵斥,不许采访。

早在一个月前,许多工厂被停工,众多商铺被关张歇业,不少门窗被贴上安保封条。最著名的公共资源西湖,从9月1日到6日封闭。安保范围不仅在杭州,从上海南下的列车,进站时要接受几道严格的安检,车上又不断地穿梭检查,到了杭州,出站时又是几道检查。杭州清退外地户籍人,本地人被鼓励去安徽,贵州旅游,当地景区给予免费。权力意志到处体现。

不说这些对人们心理和权利的影响,就说实际的影响:商店停业,物流快递中断,学校放假的损失,生活的不便为了这种形式远大于内容的会议,人们却承受实际的代价,至于投入的安保人力,财力之巨,更是没法说。开会本来是为了生活更美好,尽可能地减少对正常生活的影响,而不是肆无忌惮地扩大范围。

第二个是对会议的评论,社会多元化,网络大众化,对任何事有不同的声音都很正常,只要不违法,可对G20,官方只能容许一种声音,就是说好。网络上说不好,自然会被删帖,屏蔽,禁言。就是不论好坏,只说历史和事实,也会被删帖。张鸣教授的“隋炀帝的面子”,通篇都是讲历史,没有一句涉及现实和G20,被删。网友陈小花,记录了从上海到杭州的见闻,没有观点,只是事实,有辟谣有证实,但最后仍然被删。徐昕教授微博发了一段以往的视频,就写了一句话:「奥巴马车队呼啸而过」,没有对这事的评价,也不涉及G20,但不光被删帖,还遭到“环球时报”旁征博引的批判,称公知在抹黑G20。

第三个是能否抗议和示威。从国外来说,只要开G20和类似的会议,必然会有各种团体,各国民众的示威抗议,中国媒体也会津津乐道地报道评论这些事。因为对于任何事,赞同,反对,漠不关心都很正常。从新闻价值来看,亲切友好地交换意见不是新闻,出现争论和冲突性事件,才是吸引人的新闻。从国内来看,宪法35条规定公民有「言论,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2008年北京奥运时,专门在遥远的地方划出示威区,尽管没有批准任何申请,但从形式上被标榜为中国的巨大进步。可是本次G20,网络上的调侃,影射,批评都不容许,何况现实中的有组织抗议?哪怕你是抗议参会的美国的霸权主义,日本的军国主义,加拿大总理刚刚对中国人权的批评。这些年,在进步,更自信了吗?

分析文化上的好面子,政治上的维稳,权力巩固的体现,不是本文的重点。东道主大会讲话,称「在杭州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界」。希望不仅上网能真正联通世界,开会也能联通世界,包容,开放,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