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微信公号:与时评家为敌(ID:sushaoquestiontim)

评论雾霾的文章被删,经常被删帖的“网红”六神磊磊这一次有了别样的感受:心酸。他认为,删帖的人恰恰也是雾霾的受害者。

作为一种事实判断,这似乎没错。死亡面前,人人平等,雾霾面前,也很少人可以幸免。六神磊磊不仅感到困惑,也难以掩盖内心对他们的同情:“每月删百十个雾霾帖,到手的报酬却未必买得起一台空气净化器”。

这简直就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知屏幕那边,会不会感激涕零,恨不得马上隔着屏幕握住六神磊磊的手:知己啊!向组织报告申请涨工资,终于有了充足的理由。

不知六神磊磊是否想过,这样的场景,是否会有些滑稽?如果这一逻辑成立的话,那么,删帖的人,是不是腐败的受害者?也许为了获得这一份工作,他需要向某个主管送点钱,逢年过节的时候,需要去孝敬一下;他是不是食品安全的受害者、是不是问题疫苗的受害者、是不是校车问题、计生政策的受害者?

这一列清单,还可以更长更长……

在六神磊磊的认知里,他也许觉得无法理解,你删别的话题的帖子,似乎与自己利益无关,但是我们讨论雾霾,也是在为你伸张利益啊,这个时候大家一起吸霾,应该是“同呼吸共命运”,可是删帖的人,怎么就这么“不解风情”呢?

一个受虐者对施暴者抱以深切的同情:可怜一下你的拳头吧,它打在我身上,它会好痛的。如果这不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那是什么?

或许这只是在诅咒。但是,需要明白,诅咒无助于改变现状。道德是强者加诸于弱者的枷锁(如提议建立诚信档案),诅咒不过是弱者对强者的“贫困武器”、一厢情愿的天真。

在六神磊磊看来,这或许是一种“背叛”,对自己曾经的阶层、处境的背叛。但是现实中,这样的事情却俯拾皆是,一个乞丐当了皇帝之后,会对天下大开杀戮;一位曾经摆摊的流动小贩当了城管之后,未必会比其他人更同情小贩,甚至会表现得更狠。

因为他深知这种身份转变的来自不易,他更深知,这是他保持目前身份、获得来自上层更多认同的唯一途径,他的行为由他所在的制度所支配决定、所鼓励。

哈维尔曾经描述过这一制度场景,制度“将每个人纳入其权力领域,如此他们便不能意识到自身是人类的成员,而可能放弃自己的人类身份而认同制度的身份,即他们也许变成制度普遍的自动作用的代理人和它既定目标的奴隶”。

六神磊磊是否觉得,这根本无需场景转换就可以直接与哈维尔对话?

当然,或许可以理解六神磊磊的苦心,期待通过利益捆绑,建立利益共同体或者命运共同体,然后一起推动某个初衷的更顺利实现。这种逻辑,与10年前张维迎所称的“改革利益受损最大的是领导干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为了使雾霾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六神磊磊认为必须让删帖的人意识到自身的利益,以换取他们对讨论雾霾问题的支持;同样的,为改革能够扫清障碍,张维迎认为必须对领导干部利益进行补偿,以换取他们对改革的支持。

唯一不同的是,六神磊磊在此刻更像是一个“启蒙者”,他声称也为删帖的人伸张利益,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脆弱和天真;而张维迎则更是是一个理性的“妥协者”,他希望以补偿赎买的方式来消除改革的阻力和社会冲突,降低改革的成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一厢情愿,因为补偿赎买本身,并不意味着能够如他自己所想象的,能因此而建立起来一个对权力有效制约的制度体系。

如果是基于公共权力对改革的操纵和扭曲远比其他力量更容易左右改革的话,那么,我们更应该考虑,改革的实质性阻力的正是来自对权力以及权力附属的利益的留恋。要求某些官员自动退出权力中心的想法也未免过于天真。因为事实上,没有任何人比拥有权力的人更明白,权力比任何东西更能带来收益。

对于他们来说,吸点雾霾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