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特朗普误判了中国在贸易战上的决心》,称美国彭博社在同名文章中,“披露特朗普发起对华贸易战的真实目的,认为这些额外征税更可能会导致特朗普自掘坟墓,因为此举意味着更长久的贸易战,这对美国经济会造成更大的损害。”

人民日报海外版引述彭博社报道,写道——

文章称,特朗普对中国的贸易战策略是,通过施加足够的经济压力,迫使中国给予特朗普特许权。这就是特朗普计划对额外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目的。然而,特朗普可能会发现,与中国打交道,用施压换合作只会适得其反。

文章认为,特朗普的这些新举动可能只是其中期选举前的一场真人秀,目的是让特朗普看起来很强硬。但这种做法也陷入了对现代中国的误解之中——坦率地说,是对现代中国的无知。在特朗普及其顾问看来,中国看上去很穷、依赖美国并且易受胁迫。而现实却是,现代中国是一股全球性经济力量,拥有自豪而雄心勃勃的领导层。这些领导人绝不会轻易被威胁。

文章指出,特朗普团队的第一项重大误判是关于经济杠杆。由于中国对美国出口大于进口,特朗普政府就以为自己居于上风。美国传统基金会成员、前特朗普经济顾问斯蒂芬·摩尔近期就曾声称,“失去了进入美国市场的途径,中国经济就无法增长。”事实正好相反,中国如今是一个12万亿美元的经济体,称不上脆弱。凯投宏观公司的中国问题高级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在7月11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2500亿美元的出口产品仅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关税带来的损失可能仅占中国产出的0.5%左右。这虽然不是小数目,但也几乎不足以使中国政府妥协。

文章说,对于美国加征关税真正伤害到的人是谁,特朗普其实并不明了。他以为,中国企业和工人将会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但他忽略了全球供应链。摩根资产管理公司的全球市场战略师汉娜·安德森近日评论称,“美国目前加征关税的进口产品,价值绝大部分来自其他国家,而非中国。”

文章表示,贸易战将惩罚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使美国国内的就业、利润和经济增长付出代价,并使金融市场陷入困境。

文章最后指出,特朗普和他的顾问们似乎毫无畏惧,但他们无法击败一个他们没有理解的对手。

中国数字时代的编辑阅读了彭博社文章原文发现人民日报海外版将原文腰斩,只引述了文章的前半部分。那么,彭博社文章后半部分说了写什么呢?文章写道:

美国政府误解中国最重要的地方是政治。当然,习近平是一位未经选举就做了主席的强人,而且可能是终身主席。理论上,他可以追求他喜欢的任何政策,但这并非中国行事方式。像特朗普一样,习近平有一个公众形象要维护;像特朗普一样,这种形象包装在民族主义中。

在官方媒体上,习近平不遗余力地把自己刻画成中国人民的坚定捍卫者,让中国重登世界舞台、让国家获得其相称地位的人——“让中国再次伟大”——也许可以这么说。

这种虚张声势有现成的观众:中国媒体不断提醒公众,西方列强和盟友,尤其是日本,过去对中国的一系列羞辱。非正义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将天朝上国变成了炮舰外交的可怜牺牲品。

在一次又一次的演讲中,习近平提醒大众中国被侵略的历史以及共产党改变这些的决心。“170多年来,中国人民不断努力实现伟大梦想”,在三月的两会上,他这样对与会代表说上。 “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梦想,更自信,更有能力。”

中国政府的信息很明确:中国将不再是受害者。在国际政治上如此,在贸易上也是如此。例如,外交部将最新的关税定性为“典型的贸易霸凌”,并承诺中国将“站在历史的正确一方。”

这种国家培养的狂热情绪使得习近平几乎不可能向特朗普屈服,实际上,也不可能向任何外力屈服。

最终,双方将不得不找到一种解决方案允许双方均宣布胜利。与此同时,关税将惩罚美国消费者和价格较高的公司,使就业、利润和增长付出代价,并使金融市场陷入困境,同时使做出挽救面子的妥协更难以实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对习近平未经选举可能做终身主席、官媒用民族主义宣传影响民众等内容避而不谈呢?官媒文章为我们留下了无尽遐想的空间。

 

相关阅读:

中国数字时代 |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