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哈尔滨大火烧死20名老人,全部来自北京老年旅行团

“宾馆像迷宫一样”

“8·25哈尔滨重大火灾事故”共致20人死亡,图为死者的身份证信息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截至8月26日17时,“8·25哈尔滨重大火灾事故”已致20人死亡,23人受伤,其中1人已于26日上午出院。目前,搜救工作已全部结束

经查,事发地为哈尔滨市松北区太阳岛景区的北龙温泉休闲酒店。8月24日晚,该酒店共有115位客人入住,目前已与95人获得联系。火灾发生后,哈尔滨市成立了13个接待小组,并与遇难者家属全部取得联系,陆续完成了遗体认领工作。

据悉,死者全部为“九方愉悦、蓝天之旅”老年旅行团成员,北京九方愉悦商贸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九方愉悦”)经理、执行董事赵春兰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个旅行团是由该公司组织的。

“九方愉悦”营业执照

赵春兰向记者证实并展示了20名死者的身份证信息。该信息显示,死者全部为北京市居民,包括12名女性和8名男性;平均年龄70.6岁,其中年龄最长者85岁,年龄最低者59岁。

到发稿时为止,警方尚未发布有关死者的信息。

参加“九方愉悦、蓝天之旅”旅行团的老人们(图片来自网络)

参加该旅行团的65岁的芦红雨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她和丈夫随同其他团员一起,于8月16日上午从北京出发,该团共包括88名老人、3名工作人员,第一站是黑龙江省大庆市。但芦红雨的儿子表示,“知道目的地是哈尔滨,但没有具体行程,也没有签署旅行合同。”

工商信息显示,九方愉悦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销售食品、保健品、家用电器、服装、鞋帽、新鲜水果、蔬菜等。”2017年8月4日,变更经营范围,增加了“旅游咨询”。“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根据顾客需求设计旅游线路,包括以养老基地为目的地的‘旅居’考察。”赵春兰又表示,“我们加盟了北京蓝天之旅,有旅行营业执照。”她还展示了九方愉悦与北京蓝天之旅国际旅行社签订的门店经营协议书。

然而,《中国新闻周刊》致电北京蓝天之旅国际旅行社法人段振海,他否认了与九方愉悦有合作关系。

据赵春兰介绍,九方愉悦的业务主要分为出游和保健品销售两部分,二者并不重合。顾客可购买“旅居卡”,充值19000元可获得60天旅行、29000元可获得90天旅行,每次报名旅行,从卡里扣除旅行天数。赵春兰所介绍的上述业务内容体现在该公司与老人签署的《九方愉悦安养联盟旅居合同》中。

九方愉悦与老人签署的《九方愉悦安养联盟签署的旅居合同》

“我们根据基地(目的地)的情况策划旅行天数,然后在微信群发布信息,谁想来就跟对应的工作人员报名。”赵春兰表示,九方愉悦有20多名工作人员,“每个人手上负责多少老人不一定,要看他个人的业绩。”

出发前,九方愉悦收集所有老人的身份证,全权负责购买车票、办理酒店入住。8月16日,旅行团到达大庆,参观了王进喜纪念馆和石油科技馆,18日到达五大连池,休整三天后,于21日达到哈尔滨,住在市内的工会大厦。

“接待我们的是哈尔滨市本初经贸有限公司,这家公司配备医疗服务设施,守着(临近)医院,居住环境好,也是当地老年人会来的比较高端的(养老基地),我们的目的就是带着这些老年人来这里考察。”赵春兰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接待方安排的最后一天行程是到太阳岛风景区的室内冰雪艺术馆看冰灯。因天气较冷,24日安排住进了景区的温泉酒店,打算参观完以后,泡泡温泉。

哈尔滨市太阳岛北龙温泉休闲酒店门口挂着“星源健康欢迎北京九方愉悦 蓝天之旅的叔叔阿姨亲人们回家”字样的横幅

然而,“过了24日,噩梦就来了。”

根据来自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的消息,25日凌晨4时36分,哈尔滨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北龙温泉休闲酒店发生火灾,随即调派太阳岛等5个消防中队及大吨位水罐车到场处置。凌晨5时3分,太阳岛中队率先到场进行灭火和抢险搜救工作,共计疏散80余人,搜救被困的20人。6时30分火灾得到有效控制,7时50分火灾全部扑灭。

经组织多次搜救和排査,现场发现死亡人员16人。而后,又有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6日在酒店坍塌部分底部又有一名遇难者被发现。此次火灾共导致20人死亡。

当天夜里住在酒店的九方愉悦工作人员赵涛表示,“烟雾报警器没有响,也没有洒水,楼道里都是烟,看不到安全出口的地灯,也没找到消防栓。”据媒体公开报道,较早发现火灾并从楼道逃出的多位老人表示,“宾馆像迷宫一样。”

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官网显示,松北公安消防曾于2016年7月19日对北龙温泉酒店进行“临时查封”,但官网并未公示何时对该酒店“解除临时查封”。

另外,消防部门曾于去年12月21日、今年1月10日、1月25日、2月23日、3月26日、4月20日对该酒店进行消防监督抽查。抽查结果显示,只有近两次抽查合格,此前的4次抽查均不合格。

官方消息显示,到目前为止,“8·25哈尔滨重大火灾事故”的原因还在调查当中。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芦红雨、赵涛为化名)

文:《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李明子 实习记者 张洁琼

值班编辑:李阳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