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台湾导演傅榆在第55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可以被当作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这是我身为一个台湾人最大的愿望。”引发业界及网络震动。这是她在脸书上的回应。标题为编辑所加。原文为繁(正)体字。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但可以缺一大块。图片来自网络。

 

一夜之间收到许多留言与讯息,谢谢大家的关注和关心。我没事。以下是我的几点说明:

  1. 对于许多网友(大部分来自中国)在我的脸书上写下的上万则回应,其中包括许多怒骂和攻击,其实我看完并不特别愤怒或难过。

许多媒体昨晚报导《我们的青春,在台湾》是一部「太阳花学运」纪录片。但其实318运动只是这部片的一部分,片名中的「我们」,指的是一位台湾学生丶一位中国学生,和我自己。这部片不只是在记录我们一起经历的台湾大大小小社会运动的过程。我最初的构想,其实是想探究:在台湾国内,及台湾与中国丶香港之间,怀抱不同国族认同丶具有不同政治立场的年轻世代,是否能够透过对话,来理解彼此的立场与差异,甚至共同合作?

从2012年我创作《蓝绿对话实验室》,到六年后的这部《我们的青春,在台湾》,我都记录了许多不同立场的年轻人互动丶对话的过程。

昨晚到今天,有些朋友说:「如今这些网友的留言,看来对妳的创作初衷是最大的讽刺。原本想对话的,现在却还是化为上万则咒骂的留言。」

但我不是这样看的。

中国与台湾之间的公民社会存在着大量的误解与仇恨,这是长期累积下来的事实。我的创作就是想处理这个问题。如今这个场面,不见得是结果,而或许能是另一场对话的开始。

昨晚颁奖典礼后,在颁奖台上有部分中国领奖丶颁奖者接续讲出「中国台湾」丶「两岸一家亲」等言论。我尊重,但当然不能同意。

我可以理解他们当中许多人做出的反应,或许是出于无奈与恐惧。但如果他们当中有人心中真是那样想的,我也想诚挚地邀请他们,以及灌入我脸书留言的中国网友们,有机会的话,一起来看看这部作品。

  1. 我在颁奖典礼上的发言,并不是「一时激动」,更不像部分中国网友所说的「受到民进党政府的指使」。这是我自己一直以来就很想为这部作品所说的话。

有些网友说:「从此之后妳不用混了,更不用想踏足中国电影界」。对于日后或许无法再和许多优秀的中国电影工作者交流,我当然也有遗憾。但对于我日后职业生涯所可能面临的一切后果,我愿意承担,且并不后悔。

另有部分评论说:「讲话要看场合!妳个人的自私毁了金马奖多年来的经营,以后中国政府不可能再让中国电影踏足金马」。对于这点,我想说的是:我在颁奖典礼上讲的话,其实也是我这部作品中的部分主题,这不是一句「政治归政治,艺术归艺术」可以回避,因为这部片的拍摄对象本身就是政治。我很感谢金马奬的评审们让这部作品得奖。作为导演,我必须为我的作品说话,来回应他们的勇气。

社会各界对于金马奖有不同的想像,我尊重。我的行为也供社会公断。至于金马奖的未来该走向何方,需要电影界的各位朋友继续来共同讨论。

  1. 最后再贴一次我昨晚发言的全文:

「《我们的青春,在台湾》这部片,很多人以为只是在讲政治,但它其实更多是在讲青春,青春很美好,但也容易犯错。我们可能把错误的期待投射在别人身上,这有可能发生在人对人,也有可能发生在国家对国家。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家可以被当作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这是我身为一个台湾人最大的愿望。」

以上这段话,以及这篇文章,就是我所有想说的话了。昨晚到现在涌入许多专访的邀约,恕我暂时婉拒。

我这部创作最终想说的,其实是:我们的政治不应该总是投射期待在某个个人身上,而是靠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

感谢许多朋友的声援。但我无意让自己也成为另一个被投射过度期待的对象。

作为导演,我会持续用我的作品说话。

作为一个公民,如同我昨天在颁奖前受访时说的,下礼拜投票,我会对13丶14丶15号公投投下同意票。希望每一位公民,也能勇于做出自己的选择。

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中国数字空间 | 2018金马奖统独风波

 2018金马奖:“解放台湾统一电影”

【异闻观止】影星接力“中国,一点不能少”

【真理部】台湾金马奖

德国之声 | 长平观察:奥斯卡礼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