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双11结束了,各大电商平台公布的数据非常惊人:天猫双11成交2135亿元,京东双11成交1598亿元。不管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如何,这肯定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好消息,电商平台、商家、快递公司和消费者都很开心,GDP肯定也因此增长了。

喜讯传来,某报发布了这样的一条评论:

文章开头来了一句“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知道这句的出处的话,也就知道这样的评论文章是用来歌颂的。

地球人都知道,双11的火爆是因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商品的价格都比平时便宜不少(当然里面也会有价格陷阱)。全国上下狂买便宜货,这到底是消费升级呢还是消费降级?

要回答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需要大数据的支持。

大数据很重要,不能用每一个人的个体感受来回答问题的,因个每一个人的收入水平、个性和消费习惯都不相同。比如我自己从来不网购,也没有相关电商平台的账号,一切网购归老婆。但几天前发现我八年前买的佳能单反5DII的电池坏了。我犹豫了一下是借着双11去升级买台5DIV呢,还是买块新电池。最后决定让老婆帮我买了块新电池,还是付厂的,比原价省了50元。做出这种选择,一是因为觉得5DIV还是挺贵的,能省就省了吧。如果不是以摄影为职业,仅仅从电脑上看图片的话两种机型不会不本质区别;二是现在手机的摄影功能越来越强大,出门很少拿着单反了(据说大爷的单反和大妈们的纱巾是一样功能);三是因为对摄影早就没有了往日的兴趣。

三条看上去很充足的理由,但我心里清楚,单反和手机摄影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归根到底,我的钱今年被股市套死了,现在不敢大手大脚了。我这显然是消费降级了,消费降级的一大特点就是降低效率,降低体验,降低个性、品味、态度,最高程度上实现物美价廉。

但我能因此说中国人消费降级了吗?在讨论社会性的大问题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从个体经验来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可能对,但错的可能性也很大。这和“我代表全体中国人民”一样不靠谱。犯的都是“以偏盖全”的逻辑错误。

究竟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这里面很关键的一条涉及到概念的确立。“概念的确立”是逻辑思维的基础,讨论问题的前提是双方一定要统一概念,否则是很可能会鸡同鸭讲。有些人擅于诡辩,经常玩的就是偷换概念和转移话题的游戏。对于这些人,辩论的时候一定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而是要明确概念,牢牢地盯住同一话题来辩。

前几天看到一个有趣案例: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概念游戏。某部领导以发布的言论数量来证明言论自由,这和以双11成交金额来证明消费升级很有一拼。这位编辑则在新闻正文之后加了个关于言论自由的准确概念,这个编辑方式着实令我佩服。

双11成交数据的暴涨并不能代表消费升级,因为双11就是一个集中消费、盲目(过度)消费的日子。很多人对于双11有明确的降价预期,所以会把平时不是必须买的东西留到双11那天去抢购,这就是典型的集中消费。他们也会在双11那天抢购许多看上去很便宜而且可能有用、但买回来全然无用的东西,这就是盲目(过度)消费。这种消费方式是消费升级吗?

当人们为了省钱而熬到双11那一天、坚持到晚上12点开抢,还要学习和接受商家的各种游戏规则,最后很可能掉入商家的各种陷阱,你觉得他们是在消费升级吗?所以说,仅以双十一的成效天量金额来判断是不是消费升级显然是不科学的,抢便宜的人越多也可能是消费降级哦。没钱花、有钱不敢花、有钱省着花,都是消费降级的表现。

如何准确判断是消费升级还是降级?一定要看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前提是这些数据是真实的),从这些大数据中看看全国人民(各年龄层、各地区、两种性别)普遍在购买什么商品,这些商品的构成中生活必需品、娱乐用品所占的比例。因为消费升级就是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结构升级和层次提高;还应该包括消费信心的升级。

只有对这些大数据进行分析才能得出一个比较靠谱的结论来,但这些数据都是电商们自己掌握的。双11就是刺激消费的短暂狂欢,非要确立起中国人“消费升级”这个概念来真是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