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3丰   来源:中产生活观察


深圳世界之窗

海南和西安整治地名,海南把“维也纳酒店”也纳入到整改名单,原因是“崇洋媚外”。

十几年前我在北京读书的时候,宿舍有一台小电视。其中有一个音乐频道,整天在那放维也纳的音乐会。有时候,可以连续放好几个小时。有那么一阵,中国人确实也把维也纳当成某种艺术上的高度,至少在古典音乐领域是如此。

后来我知道,在电视上看维也纳的音乐会,多少有点不敬。听古典音乐,应该有专门的设备。这不仅是消费的进阶,文化也是这样积累的。前段时间,贝聿铭去世,人们还在讨论怎么能培养一个贝聿铭出来呢。

都是想多了。

在成都,也有几个“洋地名”,金沙夏威夷,蓝色加勒比,罗马假日广场……这些我都去过,都不太高级。没有哪个成都人把这些和外国联系起来,尤其是夹杂着很多脏话的成都话来喊这些名词,一点也高雅不起来。

这种起名的潮流,其实反映那几年的某种风尚。对中国人来说,楼盘曾经是新事物,是洋气的东西。有一部分走出国门,看到外国是怎么一回事。这些名字的背后,是一种朴素的“走向世界”的想法,觉得全世界的人,不分高下,都可以交流。

最典型的是1994年深圳搞的“世界之窗”,把各种世界奇观、历史遗迹之类的汇集在一起,营造一个“新世界”。青岛以前搞啤酒城,也是这样的思路,啤酒园里到处都是外国元素和外国地名命名的“街道”。

中国现代城市的命名规则,最初是由洋人奠定的。上海、广州这些通商口岸,外国人在规划这些城市的时候,往往以中国各地来命名街道,陕西路,河南路……这里当然有很明显的“殖民想象”。

上世纪90年代的开始的取洋名风潮,则意味着方向的逆转。中国人开始想象世界,而不是“世界想象中过”。这股风潮背后是“90年代精神”,如果说80年代是改革和启蒙的话,90年代就是开放和拥抱世界。

很不幸,现在潮流出现了逆转。海南相关部门的人在接受潇湘晨报采访的时候,说得很直白,“起国外名就是崇洋媚外,怎么不见外国地名起中国名字呢”——这样的想法看起来很没有文化,但却很有代表性。

在2019年,“90年代精神”真正结束了。

在成都,距离金色夏威夷不远,有一个叫新二村的地方,它的全名是“劳动人民第二新村”,或许未来这样的名字是一个方向?

一个社会,审美的变化可能是所有变化中最意味深长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