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有些事总不能当做没有发生

1、

昨天的事大家都知道了。5点半的时候接到电话问我在不在家,问我什么时候在。我说10点以后。10点5分接到电话,让我去一趟。

我松了一口气,至少不用在家接客了。

朋友在电话对我吼:你不要去,等我打电话找人。

声音里都是担忧。

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给我打气,甚至还有推友直接留电话给我,让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喊一声。

很多人打气加油。出主意。

江湖义气,义薄云天。

我得到的比失去的多。不会忘。

2、

有人斥责我裸奔,大部分是好意,个别是在幸灾乐祸。

无论哪一种,我仍是那句:不要畏惧。

要找人还不容易吗?鲁迅BOT够“无机”了吧,只是发先生的句子,不涉及时政,不点赞不评论不转发,关注人数也只有4个。

结果也是一样。

所以,不要制造“你出事是因为你不小心”的错觉。

我没有错。

我们没有错。

我承担后果,但原因不在我,问题也不在我。

我并没有打算当地下党,我所说的一切都是出自于所思所想,是非常个人的东西。因而我不怕任何人知道这些话是我说的。

(《傲骨之战》第二季里戴安有句话,原话不记得了,大意是:不管外面怎么惊涛海涛,我也要维持住自己的小天地保持正常。)

大时代里总有人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我很高兴承受这种压力的是我,而不是我的朋友,不是其他人。

我比一般人坚强一些,在朋友圈里通常扮演做决定、指引方向的角色。

有些话一定要有人说,有些“苦”一定要有人吃。

不如是我。

《进击的巨人》里,第一次出击巨人时,三笠对众人说:我比你们强,你们躲在我身后。

非常帅。

我想当“强”的那个人。

还有《POSE》里的“mother”。(这个剧还没看的都推荐看。有色人种、LGBT、低收入社区、HOOKERS、AIDS,集政治正确于一身,从头到尾就是政治正确,就是说教,看得人很爽。)

3、

在一定程度上,我受到了巨大的打压。

此后想要畅所欲言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我完全闭嘴是不可能的。

推特号暂时关闭,一来是避开帝吧挂人成为靶子,二来是躲过回访期。

我会更努力地来更新这个公众号。

公众号也是有好处的,它是单向交流,要求更多内容。

我不上微博以后,曾经有朋友遗憾的说:我更希望你写长微博。

推特的字数限制和长图压缩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我发言的欲望。这样也好。我把现状当做推动力。

内容还是以旅行和历史为主,我的视角,我的感受,我的经历。

如果要找个不战狼的旅行人文公众号,就是这个了。

字会比图多。

这篇只有一张地图,哈哈。

|||||||||| 正文:香港旅行指南||||||||||

香港有太多旅行指南,我挑一些干货说。

在港澳通行证还没有电子化之前,我曾经用完过足足两本证书。

对我来说,香港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我对其有非常复杂的感情。

1、香港和深圳挨着。但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地方。连气候都不一样。

2、香港分成两个部分,和大陆连着的部分,以及港岛。

港岛是散发着富贵和奢侈的,每个地名都让人熟悉:上环中环铜锣湾兰桂坊太平山。

对于港岛,我的建议:不要坐地铁,出来坐公交或者步行。尤其是日落的时候,那种如盗梦空间般折叠的陡坡小道,在落日余晖下,伴随着红绿灯急促的滴滴声,对旅人来说,宛如幻境。

很多小店隐藏其中。很多餐厅隐藏其中。

我第一次吃分子料理就在中环山坡上的一间很小但是很厉害的餐厅。时隔多年,我不记得名字了。
有一些日料也相当不赖。

香港大学也在港岛。香港大学后面有一条山道,可以一直通到大平山观景台。连很多香港人都不知道。那条路比坐小火山上去有趣得多。

港大有一尊很著名的雕塑,红色的。

我引用过很多次它底部的一句话:The old can’t kill the young.

这护照至少在香港是成立的。

3、老香港。

老香港是什么样子呢?要我形容的话,全世界的唐人街是什么样子,老香港就是什么样子(这话其实应该反过来说)。

小街道,南北杂货,海产,电子产品,旧书摊,竖在路上的招牌,乱七八糟的霓虹灯,燥热的空气。而在这些老香港之中,又蕴藏着大都市的繁华。高楼、奢侈品店、百货公司、星级酒店。

弥敦道上既有重庆大厦又有朗豪坊。

在红磡、九龙塘、旺角坐一趟24小时营业的私营小巴,有些甚至不能拍卡,需要付钱买票,年轻的瘦黑的小伙子灵活的招揽客人,你会觉得自己身处在另外的年代。

熙熙攘攘,鲜活动人、拥挤吵闹、三教九流,一派江湖味道。

我很喜欢它的生动。

4、南丫岛。

香港有许多离岛,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南丫岛。我曾经在南丫岛的步道上徒步,看海湾。上面还有风力发电机,大风车忽悠悠地转。没什么人。在海岛上见到风力发电机和看起来很神秘的工厂,总是会让我脑补《迷失》里的那个岛。

当然,香港离岛的景色比不过日本的岛。

南丫岛的重点是“天虹酒家”,前几年他们在上海开了分店,不知道味道如何。岛上那家是真好吃。
如果提前预定,可以在天星码头搭乘店家的渡轮前往。

5、深水埗、大埔和土瓜湾。

这三个地方,游客应该对深水埗最熟,因为那里有米其林大排档餐厅“添好运”。但是深水埗的美味大排档远远不止添好运,我的好友还带我去吃过一家绝品:小菜王。

提到深水埗还有另一个原因,那里有香港最密集的养老院。不是特别高级的那种,《桃姐》里的那种。

我有次在深水埗发呆,晚上8点过在超市买了啤酒,坐在被养老院环绕的街心花园里。来散步的老年人逐渐包围了我,我仿佛那个社区唯一的年轻人。

之前朋友想开养老院,找我做过咨询,我对养老也很关心。香港的养老是一个例子,至于好不好则很难下定论。

如果在深水埗吃了晚饭,不妨走得慢一点,路过小公园的时候停下来看看,体会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背后,还藏着一些别的什么。

大埔离深圳很近,福田口岸坐东铁线的前几站。是一个有点分水岭的意味的地方。再靠近深圳一点是粉岭,那里住的大陆人比较多。大埔算是香港的边缘。大排档很热闹,社区文化很繁荣。

顺便一提:大埔过了就是香港中文大学,再下一站就是沙田。新城市广场就在沙田。

土瓜湾。(有去听《土瓜湾情歌》吗?)

我原来不知道土瓜湾,直到一个朋友搬了过去,我最近两年去香港都在那里投宿。

我知道了什么是唐楼(现在相当于国内的筒子楼,带着一丝贫民窟的色彩),知道了十三街的市井文化,知道了大陆劳工在香港的生活。我被朋友带着还在那里参加了过一个老香港人的生日会,他叫安叔。

安叔在十三街的地位还是挺高的。常看港剧的都知道,香港的街坊之间联系很深。安叔就是那种在街坊间能说得上话的。

他开了一间火锅店,是十三街最好吃的馆子。

我手机还存着和他们一起拍全家福的照片,发给朋友看,朋友评论:相当TVB。

6、茶餐厅和甜品店。

香港的茶餐厅实在太多,有名的没有名的我都吃过。面、云吞、云吞面。

要说推荐哪家的话,一时想不起来——每家都挺好吃的。我很喜欢大片大片的沙茶牛肉,搭配菜心,吃一碗热腾腾的油面。

甜品店的话,早些年的许留山、满记因为大规模地加盟,早已不复盛名。

各种冰室倒是值得一去。牛奶公司大概也能算作甜品店的一种。

我的建议是:看到哪家店觉得喜欢,不妨进去点个单。

多年前,第一次看到把草莓叫做士多啤梨的时候,我还着实新鲜过一番。

7.爪姐。

只关注公众号的人可能不知道这是啥,有微博或者推特的朋友在这里肯定会心一笑。

爪姐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了众人心目中的香港地标。

“不灭卿”,无数次重生,举重若轻,风轻云淡,成为一种精神象征。

我和爪姐一起喝过酒。

因为爬山的缘故,没有估计好时间,让爪姐等了我半个多小时。至今觉得羞愧难当。

当时适逢无敌之人的全球七日祭,爪姐带我参加。

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祭奠主持人是讲粤语的,爪姐知道我听不懂,没等我求助,就帮我翻解主持人说了什么。帮我解释大会上那些动作的意义。

结束以后有两家电视台来采访我,爪姐提醒他们注意保护我的隐私,不要拍到我的脸。

之后爪姐介绍了厉害的清酒铺,我们喝酒聊天。

这类人的血是热的,所谓义血不冷。你向他们求助他们从来都会回应。你看到他们在网上咄咄逼人的战士姿态,以为他们不好接近,其实不是,情绪是人最真实的东西。他们没有花招伎俩阴谋,干净,简单,纯粹,是有赤子之心的人,而本质上,最容易生气的人最温柔。

爪姐非常温柔。

8.今天的香港不同于往日。很多东西在变。朋友告诉我,土瓜湾越来越脏了,住不下去啦。他搬走了。

我这篇香港旅行指南,也是一份属于我的香港纪念。不止纪念香港,也纪念自己开始变得成熟的那些年月。

————–

最后,借用推友的签名:别为我不朽的灵魂担心。

我道不孤。

相关阅读:

【立此存照】多名中国推友声称遭网警约谈

【立此存照】推特是个“虚假网站” 将其内容截屏国内是违法的

【立此存照】推特转发400篇 监牢里面待半年

【立此存照】推友陈年老酒被迫注销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