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编按:在去年5月至8月的时候,伊险峰的「好奇心日报」处于内部整改阶段,期间我发布稿文引导读者们如果过渡这种不适应期,在其文章结尾处提到方可成的「新闻实验室」、张洁平的「MATTERS 社区」及独立媒体「NGOCN」。

而后,鉴于读者们对后两者的兴趣度较高,便有心撰写此类文章让读者们更好的了解它们,同年8月,我发布了「MATTERS 社区指南」,该文章当时分为两个版本,公开版和未公开版(鉴于平台规定限制,未公开版需要后台发送“未公开版”获取),其后因为 MATTERS 更新了社区模式,我在博客那边又发布了最新的文章版本(该版本更新了 MATTERS 开发过程和后续的赞赏公民计划)。

而关于独立媒体「NGOCN」的文章一直迟迟没有出稿,直到今年4月份「NGOCN」旗下公众号「NGOCN | 有种」发布了注销公告才让我想起这篇稿文是时候完稿了。虽然关注「NGOCN」也有好几年了,但事实上,我跟「NGOCN」的往来仅限于朋友圈。

后来,某个时间点突然就看不到「NGOCN」在朋友圈的活动,再次见到是在 MATTERS 社区和电报频道,记得最近一次交谈是和这个公众号的读者,对方说自己是「NGOCN」的前实习小编,也是凑巧看见我的文章提到了前东家「NGOCN」。

前言

“我们是一家非营利性质的独立媒体,我们关注环境、教育、性/别、精神健康等公共议题,为公众提供负责的纪实性内容。” —- NGOCN

「NGOCN」,官方还有一个比较本土化的叫法,简称「N 记」,关于「N 记」,它给读者的印象就像一位老朋友一样,「消失」然后又再「出现」,这种感觉就像是即便「N 记」再次「消失」,其读者们也知道它还会再度「出现」的。

「N 记」大约是在2014年通过网络媒介开始被人知悉的,但其实,2020年是「N 记」的第15个年头,前前后后「N 记」的实习小编也换过很多个了,但是其传播的思想依然保持着不变,它走了一趟历经15年的理想主义道路。

事实上,谁也不知道这15年间「N 记」是如何走过来的,读者最直观的能够看到的是「N 记」的微信公众号 ID 从「NGOCN01」变到了「NGOCN05」,其中还有个小号「NGOCN007」,最后在2018年的时候以 ID「TALKABOUT1984」❶注册了现在的微信公众号「NGOCN | 有种」,如果要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N 记」一直没有放弃。

今天的这篇文章我将会分四个部分来介绍「NGOCN」,第一个部分讲述「NGOCN」其起源,第二个部分讲述其组织理念及同理念的读物,第三个部分讲述「NGOCN」如何转型为独立媒体,第四个部分讲述「NGOCN」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一、南下起家的「NGOCN」

在了解「NGOCN」这个公益组织之前,需要读者们先了解一下「NGO」这个名词,NGO 全称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缩写 NGO,中文名称「非政府组织」,也有翻译「民间组织」的,指的是那些不属于政府,不由国家建立的组织。

关于中国的 NGO 有很多,这其中包括了我们熟知的「NGOCN」、立人大学,但多以不受待见为现况,以近几年的现况看来,中国 NGO 的生存空间正进一步被压缩,如果你看调查报告说中国的 NGO 活得好,那是因为活得好的一类都唱着一个主基调❿。

事实上,中国的 NGO 可以接受境外机构的资助,但2014年修改的《社会组织管理办法》很大程度限制了这种资助行为,在北京政府看来,中国的 NGO 接受境外机构的资助容易违悖原本的初心。

「NGOCN」在2005年的时候创办于云南昆明,当时由陆非❸联合其伙伴利用业余时间创办(请读者们记住陆非这个人,下文会再提到),汶川大地震之后,鉴于广东地区对 NGO 的政策更为积极和友好,「NGOCN」便将本部迁移至广东广州。期间同理念创办《民间》杂志。

后在广州因《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条例,「NGOCN」于2013年注册成立「广州市海珠区益友社会组织信息中心」,成为一家拥有免税资格的非营利机构,这便是「NGOCN」的线下主体。

「NGOCN」是一家立足于中国民间的公益传播机构,我们向公众提供进步且负责任的多元视角公益内容。团队有数名全职员工、多名兼职员工及数十名长期合作的撰稿人、研究员,分别来自于公益、学术、媒体、企业等领域。(内容摘自官网介绍)

二、行动改变生存

「行动改变生存」这句话正式进入群众眼帘是在《民间》杂志的封面上,《民间》杂志的每一期的封面你都能看到这句标语,这句话不仅是《民间》杂志的创办理念,更是「NGOCN」最早的组织理念。

该理念影响着后续的整个「NGOCN」内部运作,不管是实习编辑还是全职编辑会被要求去现场作田野调查,有时候还会和其它公益组织一同去往,当然,去现场也有可能是团建。

关于《民间》杂志,是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简称中大公民社会中心,ICS)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合办的关注中国非政府组织(NGO)的内部通讯杂志❹,创办期间,由陆非任职中大公民社会中心❺项目主任。

当时的《民间》杂志编辑委员会成员包括江艺平、朱健刚、林猛、梁晓燕(发起人)、陈健民、翟明磊(主编)等人,并邀请了梁文道做为特约撰稿人。

后于2007年7月6日,广州文化稽查大队以未获得刊号❷,定性为非法出版物为由查封《民间》杂志,之后包括《民间》网站及转载相关内容的独立博客也被相继关闭。

三、做「独立发声」的独立媒体

「NGOCN」对内传播的渠道包括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微博、豆瓣、知乎、NGO 发展交流网,对外传播包括有 Twitter、Facebook、Telegram Channel、Matters、方格子,两者区别在于信息自由度的不同,但是其传播思想一致:「世界在沉默,我们有话说」。

大约2014年至2015年,此时,自媒体平台在中国内地出现风口,「NGOCN」也开始由信息交流平台转向自媒体平台,陆非邀请梁晓燕、姚遥❽、韩青❼等公益人作为第一批线上特邀撰稿人,至此,「NGOCN」由信息交流平台过渡到了独立媒体。韩青❼在其公众号一文提到此事。

后来到了2018年,鉴于在 le mur❻的里面无法「存活」,该时间点上,国家网信办以整治自媒体乱象为由要求各大自媒体平台落实情况,期间共计处置9800个自媒体号,其中包含「NGOCN」等293个微信公众号被永久封号。该时间点往前,「NGOCN」内部也出现了「问题」,下文会提到。

在被封号之前,「NGOCN」旗下公众号「NGOCN 君」也是先知先觉发布一篇《如果在沉默中发声是危险的,那首先打破沉默 | 声音》的文章提前给读者群体打好「预防针」。此时的 NGOCN 正在通过募捐来启动「非虚构写作培力计划」项目。

为求生存之路,「NGOCN」转向 le mur❻的外面,与此同时,从「端传媒」卸任不久的张洁平已然在着手「Matters 社区」开发事宜,此时的「Matters 社区」处于内测期间并在邀请第一批入驻用户(官方称其为种子用户),随方可成之后「NGOCN」也加入到了 Matters 社区,左右期间还在 Telegram 开通了「NGOCN」频道。

四、理想主义还在路上

「理想主义还在路上」是「NGOCN」当时筹备「非虚构写作培力计划」项目时的 Slogan,如果你有添加「N 记」小编的微信号,你可以看到其朋友圈背景图也有这句话。不过现状看来,这句话特别应景。

「NGOCN」在2020年4月15日的时候于自家旗下的公众号「NGOCN | 有种」发布公告宣布已注销其机构主体「广州市海珠区益友社会组织信息中心」,后续的「NGOCN」相关主体将会由组建的志愿者团队接管。截至本文发稿,目前官方对此未回应其注销具体缘故。

从官方的注销声明内容看来,「经清算后无剩余财产可处理」,「NGOCN」似乎已经得不到相关基金会的「支持」了,事实上,「NGOCN」主体的注销早就有「先兆」可言,根据财新记者戴雯、沈凡的报道,可以得知在2018年的6月底,「NGOCN」其主体「广州市海珠区益友社会组织信息中心」的银行账户被冻结,很多运营活动受到了影响,多次沟通无果后,鉴于此情况,最终决定起诉民政局。后来,卢梓淇❾在 MATTERS 社区上发文透露该诉讼并没有取得成功。

此前,「NGOCN」将组建志愿者团队来继续传播「NGOCN」的思想「世界在沉默,我们有话说」,有意者可以联系邮箱:ngocn2020@protonmail.com,此外,你如果有「声音」要发出,可以给「NGOCN」投稿,投稿邮箱:ngocn2020edit@protonmail.com,过稿文章将会通过「NGOCN」的账号在 MATTERS 社区和 Telegram Channel 发布。

后记

关于「NGOCN」,说实话,简单的几千字根本没法去概括,「NGOCN」也必然有着其它的成长故事,例如「NGOCN」的 Slogan「世界在沉默,我们有话说」、「非虚构写作培力计划」项目后来怎样了,以及「NGOCN」和「谷雨实验室」(大家・腾讯隶属旗下)、「土逗公社」的关系等等,哦,还有那几只猫,它们呢。

上述内容由于我没法拿到第一手资料,在内网和外网都查不到相关内容,所以目前能够写的所知道的已经在文章不作保留了,至于为什么不联系「NGOCN」,可能是因为不太熟悉的关系,他家比轻芒团队还要慢热,给的留言没有回复,所以没敢再次打扰。

希冀本文能够帮助到读者们更好的了解「NGOCN」这个组织,如果后续有更多的资料我会发布补丁版。

本文删减部分:「N 记」如何帮助弱势群体「发声」

注释:

❶1984:这里指的是乔治·奥威尔的作品《1984》,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分别为《美丽新世界》 和《我们》 ;
❷ 真实查封原因,请读者上外网查询;
❸ 陆非:广东潮汕人,原 NGOCN 创始人理事及代理主任,广州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主任;
❹ 内部通讯杂志:以内部资料的方式通过邮寄给需要的学术机构与个人的非盈利的读物;
❺ 中大公民社会中心:前身为「华南民间组织研究中心」,系隶属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非营利性研究、实验与倡导机构,由香港中文大学与中山大学于2003年8月共同发起成立;
❻ le mur:法语,翻译中文即「墙」的意思,这里指长城防火墙,出自「收容所 Asylum」的「le mur 的另一边」,其作者用「le mur」将读者群体划分为两类;
❼ 韩青:中国内地公益人、评论人;
❽ 姚遥:中国内地公益人,「大家・腾讯」专栏作家,公益法中心研究员;
❾ 卢梓淇:N 记全职编辑,笔名「水泥」,2017年进入 NGOCN 实习,后转为全职编辑,负责 N 记文化版;
❿ 主基调:陈季冰观点,可参考其笔下的文章。

参考资料:

比目鱼:伴随 NGOCN 坚持公益传播理想
韩青:论 N 记的倒下:世界在沉默,我们没话说
卢梓淇:在 NGOCN 实习/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卢梓淇:何以至此
维基百科词条:《民间》杂志、中大公民社会中心
财新:申请法人证延期遭“踢皮球” 广州一公益组织起诉民政局获立案

感谢阅读

 

NGOCN | N记评论丨疫情中的另一场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