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导览】疫情之下的新的道德逻辑:清零为赢?

|  健康码

本词条及其他相关档案总共

 收录项目数:大约20个

起始时间:2020年3月23日

 

时代的一粒沙

本词条及其他相关档案总共

 收录项目数:大约15个

起始时间:2020年6月8日

 

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新冠病毒!2020年,面对着来势汹汹却一无所知的新冠病毒,武汉陷入恐慌,中国陷入恐慌:1月13日到4月7日,武汉封城,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全部居民出入需要要出行证。接着,几乎全国都采取这种高度强制的方式来进行防疫,疫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于是,一种新的道德逻辑也由此产生:防疫措施做得过头比做得不够好,不惜一切代价防疫和清零成为一种最高的道德逻辑和行为准则。由此,许多问题开始产生:首先是对“自由”的伤害。面对疫情的恐慌,人们开始主动呼唤数字利维坦,主动要求行政权力甚至是法律来限制公民的基本自由,比如出门的自由,并视为正当;其次,疫情压倒一切的“一刀切”造成的一些次生伤害,有些次生伤害已经超出了疫情本身,却被强行抹杀。

 

一   健康码,你准备好了吗

2020年3月1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就冠状病毒疫情发表讲话,在讲话中,她说到:

对于像我这样深知外出和行动的自由来之不易的人来说,这些限制只会在绝对需要的时候,才能被证明其合理性。在一个民主制度之下,它们绝对不会被轻率地决定,而只会是暂时性地措施——但是现在,为了拯救生命,这样的决定是必要的。

曾在每间屋子都可能存在东德警察告密者的社会里度过生命的前36年的默克尔深知,出行自由的不易,即便“在绝对需要的时候”不得不限制人们出行的自由,但默克尔仍清醒指出,这只是暂时性的。并且它们不能被轻率地决定。

不可否认,在疫情严峻之时,限制出行是一个必要的,也有效地制止了疫情的传播的。但是,我们也面临一个新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面临一种“新道德”的逻辑,这个“新道德”恰恰会成为健康内涵扩大的基本逻辑。

这个新道德的内涵是基于生命权是绝对的第一权力,而疫病的公共卫生风险成为危及生命权的迫切危机,因而以预防的方式介入,实现高危人群的“谨慎控制”,就成为第一公共道德。转化为对于高风险人群的识别和控制的迫切需要。

……

在这里,我们迫切呼唤着利维坦以甚至“做过头”的方式进行行政介入。

请注意,我们虽然将“疫情”当作某种对于“公共福祉”的破坏,但我们恰恰在这个新道德中,扭曲了此时“公共”的性质,我们试图将其转化为某种私人危机。

我们并不诉求公共福祉的破坏在公共之中以某种“公平”的方式共担,我们希望找出“高危人群”,这样我们便可置身事外。

健康码恰恰是一种让“公共卫生风险”可以依据运气在人与人之间精确承担的方式,运气丧失的人被限制,我们可以维持正常生活。《李厚辰:你做好一直使用“健康码”的准备了吗?》

然而,随着疫情出现的健康码,并不会随着疫情的控制和消失而有所控制消失,未来或有更广泛应用

通过开放“健康码”系统标准符合性检测和互认对接,将来更多的“健康码”或类似个人健康信息系统经技术验证后可以接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全国互认,进而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支撑。

未来,“健康码”还有广阔的应用场景,比如可以与“互联网+”证照服务相结合,实现“亮证授权”;在景区、园区提供健康游园信息支持,为公共交通出行提供支撑等。

而在杭州率先推出“渐变色”健康码,涉嫌侵犯市民隐私 :

杭州要升级改造在新冠疫情期间搜集到的个人信息,以这些海量数据为基础,开发新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接入电子病历、抽烟喝酒等个人生活方式数据,然后对这些大数据进行色相评价,判断个人、楼道、小区乃至企业的健康状况。

苏州则将健康码升级为苏城码APP

苏州市最近宣布,将健康码升级为苏城码APP,号称集苏州市民健康码、电子证件照等应用于一体,“一码在手,畅通苏州”。为了普及苏城码APP,当地一些部门采取了各种强推手段,要求市民进行安装,引来部分市民一片怨言。

比如,有市民就反应,原本小区有健康码就可以通行,但现在执法人员把守在小区门口,强制推广苏城码APP,不下载APP不给进小区,导致现在每逢下班时间小区门口严重堵塞。

人间思想笔记 | 我可以恐惧吗?》一文指出:

到了这个地步,健康码跟新冠病毒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它把你的病历、运动轨迹、作息时间统统集中在一起,综合评分判断你够不够绿。然后再通过排行、评比这些外部约束倒逼你不断提高自己的绿值。

你想到了什么?

我想到了《我,机器人》《银翼杀手》《西部世界》《黑镜》……一长串的科幻作品。这些作品描述的未来社会,都会让人做噩梦。

我要趁着现在还来得及(还来得及吗),问一句,我可以恐惧吗?

《今天的你够绿了吗》指出:

在咨询了一些法学朋友们的意见以后,我们认为健康码常态化这一行政措施违反了行政法中规定的行政比例原则。

根据比例原则规定,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所要求的牺牲和其所取得的利益应当平衡。

而健康码常态化很难达到其想要实现的行政目的,又极大地损害了以隐私权为代表的一系列公民权益。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健康码”是否真的就是必要措施呢?在豆瓣上,有一个人讲了一个故事《被公共汽车抛下的人》:一对父子因为无法扫码而被公共汽车抛下。

《我不会用智能手机,你们是不是准备让我去死?》则讲了因为没有健康码,一位老人家逼得走了大半个月,几百公里的路程的故事。

二  防疫过头的次生伤害,你看见了吗?

面对面目狰狞来势汹汹的疫情,一种新的道德逻辑是防疫过头比防疫不够好,防疫措施越严格越好。于是,“一刀切”的强硬措施似乎成为一种必要的正当的。然而,在有的时候,这样的措施带来的次生伤害,会大于疫情本身。

《武汉 · 人间 | 对抗审查的疫区求助信息记录》一文收录了武汉封城期间的求助信息,“关于求救信息的数量, 微博负责人 @来去之间 表示, 公开的求助约是总数的20%。 平台每天还会删除数十至上百条求助信息。”

自二月三日, 微博开设了 肺炎患者求助 超级话题后, 该频道内累计出现过几千份来自疫区的患者求助。

笔者爬取了未被删除的患者求救信息, 所有数据均发自微博平台。

另据网友反馈,

一月二十九日超级话题创建成功,二月三日官方发现, 二月四日实施控制, 微博数量由三千多下跌到一百四十二条。

现话题内最早的微博发帖日只到二月三日, 故无法证实或证伪, 欢迎大家出谋划策, 收集到二月三日前的求助信息。

这些求助的病人有的是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更多是身患其他疾病,但因疫情而无法得到救助,下面是其中典型的一个例子:

佘远中, 59岁岁,病人是胰腺癌晚期伴肝转移,在荆州肿瘤医院做过放疗,因为腹部胀痛和…病人是胰腺癌晚期伴肝转移,在荆州肿瘤医院做过放疗,因为腹部胀痛和后背疼痛难忍,于2月18日在荆州肿瘤医院就诊,经检查肺部有炎症,被隔离到荆州一医治疗,经过两次核酸检查呈阴性。病人现在身体极度虚弱,无力说话,无力倒开水喝药或冲牛奶,肚子胀得厉害,不清楚有没有对腹水或者肿瘤进行治疗,因为联系医生只能通过病人,病人又没有力气没有精力接电话。家属非常担心病人的饮食起居。希望医生能针对病人的肿瘤问题进行相应的治疗,缓解他的痛苦。恳请护士帮忙为他倒水喂药和冲奶粉。

RUC新闻坊从  2月3日到2月10日期间的400余万条微博数据中,从中提取出新冠患者求助信息4233条,经过去重与核实之后得到1183条求助数据,并进一步提取了每一条微博中的年龄,小区和求助详情等信息。同时我们通过抓取5686个链家小区,将求助患者的地址对应到小区,从而进一步获得街道、区县、房价和房屋年份等信息。最后为这1183位求助者进行画像:《1183位求助者的数据画像:不是弱者,而是你我》。

防疫带来的次生伤害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困在武汉或是异地无法回家甚至被迫流落街头的外地人,比如经济衰退而倒闭的小业主,再比如因没钱买手机上网课而自杀的孩子

2月29日上午,位于邓州的初三年级的李某敏因家中贫困,没有钱买手机按时跟听学校网课,而将母亲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大量吞下,导致生命垂危,至今在邓州市中心医院抢救中。

还比如《变味的核酸检测》:

微信公众号《鱼眼观察》发表文章《变味的核酸检测》,称收到多名读者的留言,反映“”的乱象。文章说,现在许多地方卫健委都要求,在医院做检查和住院都要强制进行核酸检测,给患者带来不小的负担。一次核酸检测,费用一般在两三百元左右,有地方要求核酸检测必须和抗体检测、肺部CT一起做,算下来一套做下来起码要七百元以上。不仅医院“创收”效益极佳,生产核酸检测试剂的企业,同样赚得盆满钵满。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注意到,这篇文章后面的评论区里,涌来更多读者投诉,留下自己的亲身经历,控诉官方及医院利用抗疫机会剥削底层民众,令他们苦不堪言且投诉无门。

这篇文章引起很多读者共鸣,他们纷纷留言讲述自己的经历:

某人:太过分了,娃儿白血病,现在化疗期间,半个月一次住院,本来就是到处筹的救命钱,重庆儿童医院还要要求,陪护的大人小孩必须都做,还只管14天,306一个人,全部自费,像我们必须一个医院全程陪同,一个送饭的,一家就3个人必须做,就是900多,每个月两次,一个月就是近2000的核酸检测自费费用,真的是雪上加霜。

舒:我弟弟癌症晚期病人,同样是隔一段时间就要住院化疗,每次都要做核酸检和ct检查。本来白血球就低下。除了自己本身的病,要反复做腹部ct,还要反复做胸部ct。他的妻子也要陪他一起做ct和核酸。有时刚刚出院没两天,出现状况,又要住院,这些检查全都不能避免。不要说一个特别衰弱的病人,就算是一个正常人,这样反复做也要把人做垮了。对病人损害大。而且根本就没有必要。

养乐多:我是深有体会,我老婆怀孕大出血,急着要住院,医院要求必须得先拍ct,抽血等结果后才能安排住院,当时医院做检查的人超多,排队做这两项检测花了一上午时间,还要等结果,下午才安排住进去,当时我都急哭了,也没有一个快速通道插队,都说自己很着急,家属也一样要做这些,我问孕妇能不能不拍ct,怕对胎儿不好,医院这边说不拍ct就没办法收治,我们当时也有健康码,也不能提前先安排住进去,非要做完这些拿着结果才能去住院部办理住院。这个制度真的需要改进了,坐标湖北咸宁。

为此,有网名写下呼吁《任何东西出台前,想想那些阳光可能照不到的人》:

看到说纽约州要求戴口罩,没口罩的人用围巾毛巾也行。

这是我想看到的政策。1,规定干啥 2,确保你能做到。

而不是,要求戴口罩,也不管你能不能买到口罩,买不买得起口罩。

还看到一个新闻,加州征用一万多个宾馆房间给homeless

你说要social distance ,你说要待在家里,你要给做不到的人创造条件。

还有马里兰州,要求孩子在家上网课,规定没有网络的穷人家庭,送两个月网络。

而不是:这里有个穷小孩,我们给ta架网路。

因为还有千千万万的穷小孩,你新闻顾得了100个,也顾不了全部。我要制度化的东西。

发救助金,有银行卡的发卡,没卡的给你寄支票,不需要你做任何动作,不需要申请。

而不是有智能手机,下载app,注册,跳转支付宝,定时,45秒抢光优惠券。

任何东西出台前,想想那些阳光可能照不到的人。

当然,你要说”这也没几个人,哪儿管得过来啊”,当我没说。

 

三 清零为赢,你真的骄傲吗?

面对凶猛的疫情,希望疫情能立即控制住实现零增长,这当然是好事,但是政治清零,强行把数字给控制住,这种掩耳盗铃的办法,是否就真的感觉到安全呢?

自由亚洲 的报道《湖北确诊清零只因政治任务医院拒收重复者瞒报重演》:

中国为突显抗疫病成功不惜下令全面复工,并发动舆论机器配合此政治任务。官方近日对武汉新增的感染病例只字不提,以数字清零欺骗全世界。不但令大批出院后复阳的患者和无症状患者求助无门,一些公开揭露此事的媒体人亦遭受官方打压威胁。

人祸:“医院要清零了”》讲述了一位因清零而被医院强行出院的病人的故事:

我的顾老师,才脱机了几天。

今天居然被安排出院了,你没看错,是“出院”!理由是,你爸爸核酸检测都是阴性,新冠病毒,治好了啊,必须出院。

我可怜的顾老师,气管切开,痰还很多,北京协和医生说必须一小时吸痰一次,不然还会有再度感染的风险。脑梗,身上还有各种管子,是谁,竟然安排他“出院”???

随着疫情在全世界爆发蔓延,“零增长”似乎越发难能可贵,对于国人来说,甚至成为了某种民族自信与骄傲,不过,这种自信与骄傲是否有根基呢?更可怕的是,当这种自信与骄傲过头了,便失去了理性,反而无法科学地对待疫情、防治疫情。

《确诊比北京多12人,东京为何不紧张?》说了一个有趣的巧合:昨天(6月14日)这一天,中国和日本的首都均确诊了一段时间以来人数最多的感染者数量。北京新增36例,而东京新增47例。都是近期最高,且东京比北京还要多出11人。(如果按今天6月15日算,东京新增48人,比北京高出12人),果然,在两个首都上演了截然不同的光景。

再对比了东京和北京的疫情之后,作者指出:

中国拥有最强的应对模式,是全球抗疫的优等生,且越是全球爆发得热闹,中国的“零新增”就越需要保持住,这种反差感带来的安心、自信甚至骄傲,是绝不允许被打破的。因此,当中国东北出现二次疫情反复时,即便是一向以铁肩担道义面目登场的财新,都会以“45天零新增是如何打破的”为标题。其斥责与不甘之感溢于言表。

因此,无论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原因,只要打破了“零新增”,就瞬间捅穿了中国人的心理防线、安全感与面子。不仅造成实质上的恐慌,更得罪了广泛中国公众。因此,中国公众也绝对支持鼓励公权力采用任何手段迅速定位并控制甚至惩罚这些家伙。在这种全民同仇敌慨之下,中国人已经相信国内没任何不懂事的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于是当北京农贸市场出事后,评论区就燃起了一片“这定是境外势力故意投毒”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