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发文,要加大5G建设投资,加快5G商用发展步伐。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等核心技术攻关。学者认为,这类计划经济年代的行政指令,就算有无限量资金投入,也很难有效。安徽、浙江等地一窝蜂上马研制半导体,芯片产业尚未上马就已烂尾。

新华网本周三报道,近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聚焦重点产业投资领域。其中,要加大5G建设投资,加快5G商用发展步伐。以及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关键软件等核心技术攻关。

熟悉半导体行业的中国业内人士香先生,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以中国自身的能力,财政拨款再多,也无法研制出高端芯片,因为中国的基础材料学落后:“科技分成几个层次,说的最多的是底层科技,就是材料学、代码学这些东西,中国基本上是依靠外来的。这十几年(中国)比较关注的是集成科技,比如说我从全世界各国买一些东西来,我给他组装成一个东西。集成科技在世界上属于科技领域的第三产业,根本算不上是科技产业。”

早前彭博社报道,中国准备制定一套全方位的新政策,2025年前将投放9.5万亿人民币(1.4万亿美元)发展本国半导体产业,以应对特朗普政府的限制。

目前,中国各省市企业一窝蜂上马半导体产业。根据启信宝统计,截至今年9月1日,本年度中国已新设半导体企业7021家,而去年新设半导体企业也超过了一万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引述不完全统计,安徽、浙江、福建、陕西等十余省市制定了集成电路产业规划或行动计划。仅此数省2020年的规划目标,即达1.42万亿元。

芯片制造需要创新环境 计划经济模式不适用

金融学者司令对本台说,研发芯片涉及很多领域,而重要的还是要具备创新的环境:“比如新材料、云计算,还有工业联合体,部署5G网络,但是很明显,中国在这方面是落伍的。因为中国要发展一项技术的时候,很容易坠入计划经济的模式当中,或者说仍然有计划经济调控资源的影子在里面。做芯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企业高度创新。”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魏少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全民一窝蜂地大搞芯片,总是凭着一种激情来发展产业,恐怕成功的概率不会很大。

一个多月前,湖北武汉千亿级半导体项目弘芯被曝出“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面临项目停滞的风险”,弘芯刚刚进场一个多月的光刻机,尚未开封即被银行抵押。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烂尾”。另外,江苏南京德科码,三年内在南京、淮安、宁波三市相继落地半导体项目,但亦“烂尾”收场。

对此,学者司令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理解中国四个部门推出的鼓励芯片行业、鼓励5G网络发展政策效果,短期看这样的政策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中国可能会减少与外部的世界尖端技术的交流,有可能拖延中国的创新进度。”

中国芯片业人才严重不足

去年已有大陆研究报告提出,中国集成电路从业员人数只有30万人,但整个行业需求70万人,合资格从业员严重不足,短期内根本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学者香先生认为,中国科技落后的主因是缺乏人才,如果制度不改变,难有出色的人才:“科技的进步,包括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必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下,专制社会不可能有这些进步,他只能倒退,想想当年伊藤博文先生曾经跟李鸿章说过’不论天才、地才,一遇专制俱为奴才’。没有人才,你何来科技进步。”

据半导体业内人士称,各地为了分食政府政策这块所谓的大蛋糕,掀起投资半导体芯片热潮,截至9月上旬,全中国已有近十四万个设计芯片的公司注册成立,试图瓜分北京政策的红利。目前烂尾的半导体项目,除了武汉弘芯,还有南京德科码,此外,陕西坤同半导体有限公司以“遣散员工”的方式,变相宣告项目终结。

记者: 乔龙 郑日尧 责编: 胡力汉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