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是今年记者节《东莞时报》的社论,写得很有文采也很有感觉,特转于此。
记者,一个美丽而忧伤的“中国梦”
○ 东莞时报评论员
今天是记者节。平凡而又特殊。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愿意准备好一份适宜的心情,去度过这一天的分分秒秒。
惊涛拍岸的时代,日子总在飞短流长中滑过,心情总在起伏跌宕中流转,而今天,是沉淀,是对视,是互相鼓舞,是彼此珍惜,然后开始新的出发。
记者,是一群在路上的人。但他们没有大篷车,也没有杰克·凯鲁亚克式的自由和率性。他们不倦地行走,谨小慎微,诚惶诚恐,天行健,步履不息。
记者遭遇各色人等,被人敬重,也被人误解,甚至被人伤害。他们总是那么轻易地就被恶言所谤,被拳头和利器所伤,他们也会为此而黯然神伤,也会为此而眼神荒凉,但他们从不愿多想,继续投入才是疗伤。
记者并非不犯错,但他们比任何人都想尽快改正错误,比任何人都想从一开始就是对的。而很多时候,他们犯错并不是他们自身的原因。他们的错,恰恰是他们的无力,他们的心酸,他们的天问。他们的错,映衬着一个更大的伤疤。
记者并非不恐惧。凶猛的敌人,以各种方式威逼利诱他们,惊恐缠身。但记者知道,恐惧本身才是最大的恐惧。重要的是,谅解自己的恐惧,并努力不能做恐惧的人质。即使无力战胜恐惧,亦不能让身为记者的底线沦亡。
记者并非正义和真相的化身,但记者永远期许“道成肉身”。记者满足于每天梳理文字和数据,试图借此准确无误地为时代画像,而正义和真相往往就在这些琐屑的文字之中熠熠闪光。
记者怀有一个英雄的梦想。他们常常拍案而起,常常泪湿衣衫,英雄的情结魂牵梦萦。但他们更知道,这是一个不需要英雄,更不需要烈士的时代。一个记者,一张报纸,每天平静地做着自己的分内之事,就是在为一个“大社会”在做贡献,就是在为一切神秘的东西祛魅,就是在制造一个平衡的社会框架。
相比于一时的激情和愤发,记者们更愿意相信水的力量。水的力量,流年攘往,日日夜夜,生命不息,穿石不止。当然,热忱与情感仍然是必须的,但是请记住,我们需要的不是廉价的托马斯·卡莱尔似的情感,而是真正的情感,富有韧性和战斗力的,从而具有深郁的生命力的热忱与情感。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但记者肩负的使命恒久不变。记者要为时代寻真相,要为生民争人格,要为自身争荣誉。记者的力量,就是声音的力量,记者所戮力所追求的,就是要让声音像希望的鸟儿一样垂临每一片寒蝉凄切的天空。
世界越是喧嚣,真知灼见的报道,才显出可贵;人心越是摇晃,从一而终的坚持,才令人感念。记者们,面向过去,面向不可知的未来,如果没有灯塔在前方照耀,那么自身的灯塔就需要熠熠生辉。
记者需要怀着敬畏和信仰生活,因为记者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报纸上的每个字都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塑造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因此,记者这个职业的公共性远大于它的私人性。记者,说到底,就是一个美丽而又忧伤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