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教授怎轻易传谣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汉学家马悦然老爷子怒了。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5月16日转发微博称:“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收受中国内地作家张××(引者按:原名隐去)60万美元‘翻译定金’,导致诺贝尔文学奖110年来面临最大信任危机,其权威性和公正性遭遇空前挑战和质疑。据外媒报道,张以请马悦然将他的三个作品翻译成瑞典文字为名,一次性支付‘翻译定金’60万美元,并承诺对其他的诺奖评委进行公关。”

马悦然发公开信称,“尊敬的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我非常惊讶一位原来很有声誉的清华大学的教授竟然可以伪造谣言:谴责我接受了60万美元的贿赂,为了要翻译一位我不认识的作家的作品,而且劝我瑞典学院的同事们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那位作家。我唯一的解释是×教授兼副院长完全缺乏道德感。可惜的是他这种非常卑鄙的行为会影响西方学者对清华大学的看法,也会增加他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界的怀疑。”

李教授回应称,他是转载某网站上的“新闻”。马悦然的夫人表示,即使李不是谣言的源头,也是有责任的。“李希光是新闻学院的教授,连这样的新闻也没有去查新闻源头就转载。我认为他是没有专业知识也没有学术良心。”

作为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副掌门,李希光教授不核实信息源,传播了明显的谣言,恐怕得让清华新闻学院的学生们好好编派一阵子。不过,李教授也挺郁闷:这年头不仅黄瓜靠不住,连国字号的媒体也不靠谱。那网站是一家中央级媒体的下属网站,致力于“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可惜这次,万里之外听到的是谣言。

万幸的是,马悦然还不知道,该网站早在5月12日还发过另一则报道称,武侠作家独孤×今日凌晨于微博爆料称,马悦然于昨日深夜去世,享年87岁。报道原文说:“据称,已是耄耋之年的马悦然并非正常去世,而是服用安眠类药物过多所致,或与诺奖评委会最近曝出的‘翻译门’丑闻有关。马悦然因私受中国内地80后作家张××60万美金‘翻译定金’,近日被西方媒体指责为‘给诺奖蒙羞’,一度呼吁其辞去瑞典皇家文学院院士和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一职。”这里的意思很清楚:马悦然已经死了,而且几乎是畏罪自杀。

这位独孤×就是那位张××的亲传弟子。如此明显有问题、未经核实的消息,就被悍然做成了新闻。该网热捧“作家”的张××的炒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除了这次马悦然受贿并“自杀”,还有:张××打造“最情色旅游线路”;袁立的新老公是张××;张××代表作《炒作学》入选“中华五千年十大名著”;张××花巨资整容成莎士比亚;张××裸奔要追女主持人李湘,成求婚帝……

什么叫庸俗?什么叫低俗?什么叫媚俗?这就是。笔者粗略统计从去年4月到如今,该网站发了100多条涉嫌炒作张××的“新闻”。一个媒体卷入一两次乌龙、炒作,不难,难的是经年累月低俗炒作,乃至作为传播谣言的工具。

倘若新锐的新闻网站、都市报,搞出假新闻来,还可以说一句“我是年少无知”,而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国家权威媒体的下辖网站,也在参与低俗炒作,那是否该叫“为老不尊”呢?

去年8月开始,中央发起反三俗的整治运动,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媒体也展开了“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专项教育学习。去年12月6日,《中国新闻周刊》的官方微博(还不是官方网站),未经核实就发布了“金庸去世”的假新闻,当天深夜,《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就主动辞职。这让我们看到中国媒体人的担当。

反网络三俗,中央媒体需要以身作则,我们期待能给公众一个交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