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敏欣:中国可以拯救欧洲吗?
(2011-10-01)
早报导读 |
● 裴敏欣
欧洲的债务危机已不再光是欧洲的事了。欧洲债务危机加上对美国二次探底衰退的担忧,正将全球经济拖入另一轮金融恐慌和经济衰退。
旁观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是所谓的“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可能对没有被卷进这个金融大漩涡深感庆幸。但它们应该再好好想想。在全球金融市场和贸易网络高度结合的情况下,至今仍占全球GDP近60%的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危机和经济收缩,将不可避免地损害新兴市场国家的繁荣。
中国无须迟疑 援欧对华有利
于是,有人开始呼吁主要新兴国家拿出它们的巨额外汇储备,来购买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等陷入危机国家的债务。手握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更被视为将欧洲国家救出债务泥淖的救星。
利用人们的这种期望,中国一方面不愿表态,一方面却又提出了种种要求。中国政府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援助承诺,倒是公开要求欧盟给予中国梦寐以求的“市场经济”地位——如果它想中国慷慨解囊的话。“市场经济”地位绝非小事,因为这意味着更难证明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倾销行为。
很不幸的,那些希望中国在缓和欧洲金融恐慌中发挥直接作用的人太不实际了。中国领导人在涉水国际金融事务时非常注意避免风险。此外,在领导人交接前夕(大约会在一年后发生),也没有哪个高级官员敢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冒险,主张激进和具争议性的行动。即使中国愿意帮助身陷困境的欧洲经济体,它也只能提供恢复对欧洲主权债务信心所需要的巨额融资的一小部分。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援助欧洲的问题上什么都不可以做。中国官员试图换取欧洲巨大让步的做法——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既不合时宜也让人反感。中国政府需要权衡在欧洲急需帮助的时候,施以有限但意义重大的帮助可以获得的巨大好处。
事实上,作为欧洲经济稳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对欧洲施以援手符合中国自身利益。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去年对欧盟的商品出口额高达3830亿美元。因此,欧洲的衰退会让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放慢。
债务危机的金融后果也会令中国蒙受巨大损失。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大约8000亿美元是投资于欧元资产。如果发生无序违约并因此造成欧元贬值的压力,中国的投资价值将不可避免地缩水。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