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容
  2. 站内导航
  3. 更多内容
  4. Meta导航
  5. 搜索
  6. 语言选择

搜索 搜索概念 搜索

德国之声中文网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2011.11.26


 

新闻报道 | 2011.11.26

网络名人吴法天也被”砸场”

 

11月23日,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法天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演讲时,遭遇学生一连串尖锐提问。早前中国另外一位公众人物司马南的讲座,也曾被”砸场”后,”砸场”到底是”挑衅”还是”公民行动”?各方意见不一。

 

11月26日,一段中国网络名人、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法天在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时,两位年轻的学生向其提出尖锐问题的视频出现在网络上。经德国之声向当事人吴法天证实,此讲座时间为11月23日。视频中,两名年轻的学生就吴法天发表的关于”艾未未借钱疑为非法集资”、”艾未未曾电话辱骂吴法天”的言论进行质疑,并要求吴法天对此提供证据、进行解释。吴法天稍作回应后,随即离开现场。

本月14日,中国另一公众人物司马南也公开讲座中被一位名叫”姑娘很生气”的网友”砸场”;针对现场”砸场”事件,中国网民中并未呈现一边倒的”赞扬”或”批评”,吴法天及司马南等在微博指公众出现非理性的暴力蔓延现象,但亦有网友认为公众人物针对公共事件发表评论,年轻网友或学生敢于挑战或发出声音,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吴法天真名为吴丹红,是中国政法大学主教证据法学的副教授,近一两年来在中国网络上非常活跃,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颇受瞩目。因其网上言论经常指向敢言或向政府部门提出批评的公共知识分子,特别是在”7.23温车动车事故中”,他曾以”辟谣”名义指出公民报道者或媒体人对当局的批评内容不实,近期就艾未未被北京地税处以巨额罚款后,网友自发借钱给艾未未的行动,他指”艾未未涉嫌非法集资、最高刑期可至10年”,后又称受到艾未未电话骚扰和辱骂。有部分网民将他与司马南等人称为”高级五毛”。

德国之声曾报道,10月7日凌晨,北京知名时政评论人五岳散人,就吴法天攻击其在《零八宪章》事件后向警察”供认”刘晓波为主谋一事,在微博上向吴法天发出”个人挑战”;就吴法天在微博暗指艾未未涉嫌非法集资罪,乐评人健崔也在网上发出想要”揍”吴法天的信息,北京警方24号以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罪,对健崔实施拘留5天的处罚。

“我微博上哪段话是和公权力站在一起的?”

德国之声电话采访了吴法天,他向德国之声简单介绍了事件经过,并指当天在人大的讲座是名为”科学证据中的陷阱”的纯粹学术活动,他认为现场学生提问范围属于公共话题,不应该在学术活动上提出。

“17、18号海报在网上贴出后,先在人民大学网站公布,后来在微博上也公开,有很多人转载,我看到有好多所谓的民主人士呼吁去砸场,他们完全不管题目讲的是公共话题还是学术问题。后来有两个学生,其中一个是国关的学生罗列了一张单子,有好多问题,也不管现场观众的抗议和主持人的提醒。”他表示其实反对他们的人只是少数人,网上有很多人以沉默的方式在支持他和司马南。

对于德国之声提出的有网友认为他的发言和公权力保持意见上的趋同,吴法天认为他遭”砸场”确实是与他在公共事件中的发言有关:”可能我说的事情比较会引起关注,因为我的专业是证据法学,所以我的好多说法别人认为证据链是比较完整的、比较可靠的,不象一些人完全是情绪来左右。那你要反驳我或批评我,你也可以用证据来说。他们用情绪化的方式把和我公权力放在一起,我请他们指出我微博上哪段话是和公权力站在一起的?我同样会质疑公权力,如果公权力做得不好,但我和他们的区别在于,我会理性的批评,我不会用谣言去攻击。我说过我从来就不反民主和法制,但问题是谁来推民主和法制,是网上这些不靠谱的’精英’吗?是这群流氓和骗子吗?”

“质疑和指责是吴法天、司马南们应该承爱的后果”

德国之声也采访了网络上活跃的中国媒体人北风,他认为年轻学生的现场提问行动本身和内容并无不妥:”我想只要在一个公共空间,不管是做公共、学术还是其他讲座,听众可以就他感兴趣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我们知道他做的是一个证据学的,我看提问的学生当中直接问他,吴法天指责艾未未借款行为是一种非法集资的证据在哪里?这符合讲座主题。我想吴法天只是不想面对这个问题进一步被深究才用那么一种方式来敷衍,象吴法天、司马南这些人既然要建立这样一种公共形象,当然要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指责,这是他们应该承受的后果,这也是言论自由应有之意。你说了什么,承担后果是必然的,接下来发生更有趣的事情也是理所当然的。”

北风也认为年轻网友或学生勇气表达,且就和自身利益并不直接相关的公共事件发声或挑战,无论是从”自由光诚”行动,还是到”借款给艾未未行动”等,一部分公民在成长起来,同时他也认为这样的公民行动方式有很强的示范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就公共事件表达意见。

作者:吴雨

责编:石涛

 

 
 

意见反馈 » | 电子邮递 » | 打印 »

更多文章

 
Share this article



 
服务专栏

每天把最新报道送到你的邮箱,欢迎订阅!

RSSリーダーで読むために変換しています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