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議題上的左右搖擺,台灣獨立議題上的強弱不一,是兩條始終拉扯著民進黨的軸線,直到現在。
文/張鐵志
民進黨從來就是一個內部充滿矛盾、外部方向不斷搖擺的政黨。
在1986年正式組黨之前,民進黨就是不同反國民黨勢力的人組成的:地方山頭、國民黨的脫離者、知識分子、有理念的律師、職業革命者等等。在八零年代的黨外時期,體制內外的兩種分歧路線開始浮現。組黨之後,社經議題上的左右,台灣獨立議題上的強度,是兩條始終拉扯著民進黨的軸線,直到現在。
解嚴後的八零年代末期,建立新國家和制憲的獨派聲音強烈高漲,使得民進黨在1991年通過台獨黨綱,構成民進黨第一波激進化的高潮,卻使年底國民大會選舉遭到不小的挫敗。
由於民進黨台獨路線更加清晰,以及國民黨主流派和李登輝逐漸掌權,使得外省政客與族群開始不安並且反彈,1993年新黨亦因此從國民黨獨立出來,台灣的族群矛盾也高度尖銳化。為了勝選,1994年陳水扁在選台北市長時,主打「快樂、希望」的口號,試圖揮別民進黨過去的悲情與抗爭形象。1995年,民進黨中央和新黨喝「大和解咖啡」,並喊出大聯合政府的主張,這都代表「台獨黨綱時期」民進黨進入主流選舉競爭體制後,在形象與路線上向中間靠近。1996年彭明敏、謝長廷競選總統失敗,再度掀起黨內辯論。到了1999年,阿扁準備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時,民進黨主流聲音已經清楚認知,必須化解選民對「台獨」的疑慮,所以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宣布「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做中華民國。」這在某種度上已是否定了台獨的黨綱。
阿扁剛上任提出的「四不一沒有」,更是民進黨史無前例的溫和立場。但是在阿扁第一屆總統任期的末期,因為得不到北京的善意回應,加上面對2004年的選舉,阿扁強力訴諸本土牌。2006年開始的貪腐疑雲,且深綠力量嚴厲批評黨內溫和派,讓阿扁選擇以深綠路線鞏固脆弱的政治權力。
民進黨在社經議題上也長期在左右上不一致。建黨黨綱有左翼傾向的產業民主、社會民主政策,但是另一方面面對國民黨龐大的黨國資本主義,又主張要解構黨國資本主義、強調私有化。平均來說,民進黨的政治菁英當然比國民黨更重視弱勢與環保,不論是在立法院的政策投票或是地方執政縣市的政策;事實上國民黨也抨擊民進黨是「反商」,一旦當選將有害經濟發展。這個標籤成為民進黨執政後亟欲破除的魔咒。所以即使兩千年總統大選時,陳水扁匯集了許多進步學者提出相對理想的競選政見,但面對2001年的金融危機,加上自己缺乏信念,所以立即宣布「社福暫緩、經濟優先」。此後,更積極與資本家建立聯盟,給予政策好處來交換他們的政治支持與經濟資助── 這既是為了民進黨的政治獻金,部分也進入自己家庭的帳戶。
深綠的本土路線加上貪腐,民進黨在2008年出現崩盤性的失敗。許多人說,一覺醒來彷彿回到二十年前。就在此時,出現了一個非典型民進黨政治人物的小英擔任黨主席。
小英競選時,主張要提出「新中國論述」並且要走中間偏左路線,這都是要在民進黨的兩個主要軸線上重新找到方向。但是小英擔任黨主席期間並沒有具體做法,直到總統大選時,才有比較積極的論述。在兩岸方面,民進黨雖然曾經反對ECFA,小英卻在競選過程中清楚表示民進黨當選後不會變更兩岸政策的現狀,也強調過去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推動許多開放政策。在社經議題上,小英在這次選舉主打「公平正義」,是台灣選舉史上第一次讓這個概念成為大選主導議題。
不過,蔡英文至多只是帶領民進黨開始一場未完成的轉型。尤其選舉的失敗,更讓許多人認為兩岸政策仍然是民進黨的主要痛腳;也有人質疑,選前許多資本家出來喊話最終影響了選舉結果,證明台灣社會依然是一個重視經濟成長大於公平正義的保守社會。
但不論是因為客觀環境,還是為了與國民黨區隔,民進黨的未來無可迴避地必須在這兩個問題上贏得民眾信任。兩岸在文化與經濟上互動的密切,使得民進黨必須讓民眾信任他們可以與中國對話、處理兩岸議題,而不是逢中必反;但他們又必須和國民黨不同,必須讓綠營支持者相信他們能捍衛台灣的民主和主權。在國內問題上,面對台灣貧富不均的惡化,民進黨繼續堅持公平正義既在道德上應該堅持,也可能對選舉有利,只是他們必須說服這個保守的社會,公平正義可以結合經濟發展。
當然,這不僅是民進黨的挑戰,也是台灣的挑戰。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