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挑起事端

高征认为,导火线是日本当局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了很多不利于中日关系,不利于局势稳定发展的一些做法。如撞船事件,逮捕中国上岛的民众以及将钓鱼岛国有化的方法。这是把搁置很久的一个历史性问题重新拿到桌面上来了。这才引起中国民族主义高涨,引起人们愤怒和反抗。

中国政府被迫采取较强硬的立场

高征说,对中国政府来说,保持和平稳定环境至关重要。保持中日两国关系稳定,经贸发展也很重要。但是钓鱼岛问题突然出来,而且发生多个事件,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强硬立场。一方面对应来自日本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了回应国内民族情绪高涨。

民众认为政府软弱

高征认为民众认为政府软弱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中国政府在判断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时有些误判。中国政府一贯不敢采取比较强硬的手段来对付周边的局部冲突,担心有损中国的国际形象,特别是和平崛起的形象。这就是一个误判。和平崛起不能避免在具体问题上解决局部冲突。中国政府害怕局部冲突,总希望息事宁人。因此中国民众觉得中国政府在保国守土的原则问题上过于软弱。

日本野田政府在国内和国际问题上都采取强硬的立场

野田上台后为使日本走出政治和经济困局,在国内和国际政策上都采取强硬措施,国内政策他主张加税,国际政策上他主张日本有所谓集体自卫权,他想树立强势领导的形象,对他国内国际政策都会有帮助。

中共在钓鱼岛问题上面临两难的局面

高征认为,对中共当局来说,钓鱼岛问题的确很难处理。一方面,面对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和爱国主义热情,不可能一瓢水把这些情绪扑灭。本来中共政坛最近就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十八大本身就有很多难以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时候,中共不愿同民众有太多冲突。但另一方面,中国当局自始至终都不希望民众过多插手中国外交事务,主导中国外交政策的导向。又不希望有大规模动荡,这对中国稳定和发展会造成威胁。

中日之间不可能发生全面战争

高征认为,中日之间不可能发生全面的战争。中国民众如果继续示威,一些不安定因素出现的话,中国政府肯定会更多的干预。大家知道,在中国历史上,自从1908年第一次抵制日货,到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有八次比较大的抵制日货运动,但是每次运动,既有民族主义情绪又有反对政府的倾向,这使得中国政府非常敏感。因为抵制日货也好,反日游行也好都是认为政府无能,嘴上说一套,实际上并不能够做出来保卫国家利益的行为。这是中国政府不愿看到的。如果有打砸抢的局面发生,政府肯定会转过头来打压民众。这就不可能顺从民众的呼声,被极端的激进的思潮牵着鼻子走。 另一方面,这给日本政府一个很好的时机,如果日本政府见好就收,不做进一步的行动的话,整个局势就会稳定下来。

美国采取战略模糊政策

面对中日的矛盾,美国将采取战略模糊政策。这使得美国有更多的灵活性。不会直接介入,而会采取非常机会主义,非常实用主义的方式,灵活多变,两面都不会把话说绝。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Incinerating Assange – The Liberal Media Go To Work.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