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茸茸
首先,新法例对香港和国内的妈妈们是好事儿,打击了水货商–根据过往处理的结果看,水货商大部分是HK人主导。从这篇文章就能知道为什么。奶粉限购2罐在HK早就实施了,这次的新法例是只能带2罐出境。而且这个法例还在试行,并没刊宪,还要经过立法会审议–颇有一些议员反对。
关于法例是否严重,最高2年监禁,罚款50w,这是根据走私条例订立的,其它商品走私也是这样量刑,但这是量刑,并不是真实执行,这中间空间很大,正好为律师谋饭碗。如果法例都是划一量刑,根本也不必打官司,不必存在司法制度,警察就够了。
最近处理了几起—HK是这样的,一个新法例订立很艰难,讨论再讨论,咨询再咨询,但新法例生效就一定会严打一段时间,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还立法干嘛?做摆设吗?像当年立法室内禁烟,几乎每天都有几单收告票的,因为这个,警民冲突也不少,但现在据我所见,几乎没人在室内吸烟了,大家都在吸烟区,吸烟的人也越来越少(以我所在办公室为例)。
最近处理这几起,都立案审理了,搞清楚是走水货还是真的自用,真的自用一调查就知道了,于是当无心之失,罚款2500,奶粉还让带走(六罐)。其实这个“无心之失”也是谎言,因为一到HK时,或者离境时,铺天盖地都是宣传只能带2罐出境,说自己不知道除非是瞎子或文盲,况且广播也在播,新闻也在报道。但法庭还是选择相信–这是一开始不把人当坏人看。
如果不看微博,真不知道王烁(财新的总编)、李开复在想什么,这些法例根本无需要用到多高深的经济学知识,有常识就够了。常识。还有人扯到WTO上,更是荒谬可笑,没错HK是WTO的成员,但奶粉并不是HK的产品,HK只是做贸易,奶业保护,宁可让自己的孩子喝三聚氰胺的是中国,如果中国遵循WTO原则,开放奶业,也轮不到HK发这个财,可能那时候HK人要跑到深圳走水货,买奶粉。
这个法例不是禁止买奶粉,而是限购,限购打击的是中间水货商,不是真正的用家(当然会导致一部分不能自由往返HK的用家来货价变高)。限购也有损自由经济,没错。但自由经济不是万能,像军火这样关乎国体,奶粉这样关乎民生的产品,任何自由经济体都可以立法限购,甚至禁售。法国巴黎甚至连LV都对中国人限购–这才是有损自由经济。奶粉不是LV,要多少有多少。
宣传的效果是可怕的,自97回归后,国内人就一直有个认知:HK人的生活,是中国赐予的,供你水,供你电,给你鸡蛋青菜,鸡鸭鱼肉。现在买你点儿奶粉,你都不让,太自私了。
这个宣传成功的把国内奶业问题,转嫁为地域歧视问题。
可是,实际情形是这些水、电、鸡鸭鱼肉,青菜鸡蛋,是HK买自中国的–并没有优惠价。换句话说,这是个交易,爱国一点儿说,这是个双赢的交易。客观点儿说:HK完全可以从别的地区以更低的价格获得这些。尤其是水,去年媒体踢爆港府和广东订立的购买协议,HK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东江水,但必须买那么多,而且水质也很差,买来还要自己处理。
我每天生活所需中,除了青菜猪肉是来自内地,其它大部分来自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等地区。既然从国内来到HK,尽管HK有严格的检验标准,我的生活态度也是能避免国货就避免的。
SARS过后,HK一片萧条,于是港府北上请求开放自由行振兴HK经济—现在看来,这是个错误的决定,HK人普遍也开始检讨。HK人性格里的主要特征就是短视、急功近利。所以自由行刚开始时个个喜笑颜开,欢迎祖国同胞来花钱。现在,HK变成一个购物中心而不是旅游区,主要就是拜自由行所赐,旅游发展局公布的数字非常可怕(可以到旅发局网页上看),简单讲就是十年来,国内游客剧增,其它国家、地区游客剧减。因为HK已经一天天失去自己的特色,变得千篇一律,一个欧洲人难道会千里迢迢来HK看一个自己国家也有有的购物中心么?会跑来和国人一道排队买LV么?
这是政府决策错误,但政府是为了应市民所需。最近媒体都在做“老店的消失”专题,因为交不起租金,老字号的餐馆只好结业,让位给名牌店,即便自己的店面,算下来也是租给别人划算,于是地产经济主导一切,上水的商业区甚至出现一条街十几个药房的奇葩景观。
希望HK人不要那么急功近利,输打赢要。目光稍微长远一点,打不完的井水赚不完的钱。巴黎人就很有骨气,温州商人给再多钱,也不租自己的面包房给他做毛衣工厂。给再多钱也不卖一条街给他乱搞。这是法国人的精神,所以到如今LV还是卖的那么贵,还是那么多人排队买。
最后我想说的是,此情此景下,妈妈们最好母乳喂养,国内好歹还有3个月产假(有的公司可以六个月,公务员可以一年)绝对有条件母乳喂养,HK只有84天,基本上做完月子就要上班了,很多HK妈妈都是用吸奶器维持母乳喂养的,我女儿在HK公立医院出世,医院到处都是宣传母乳喂养的广告,医院甚至专门发了一个正式的文件说:市场上的奶粉无分品牌,提供的营养是没有差别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