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 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获得批准,贸易区内人民币或可以自由兑换,资金可以自由流通,这引起了媒体广泛的关注。观察人士甚至认为,上海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的意义堪比三十多年前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不过,也有分析人士称中国先前的一些试点改革并没有被推行到全国,甚至还不了了之。上海自贸区是否预示中国将进行新一轮改革还有待时间的证实。

在上海浦东新区,包括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港保税区以及空港综合保税区这一片28平方公里的土地将在9月底或10月初成为上海自由贸易区。 上海自贸区正式获准建立后,引发各界关注。中国媒体称“上海自贸区建立的意义堪称1979年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起点”。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得到中国总理李克强本人的强烈支持。李克强在大连达沃斯论坛上称,在上海建立由贸区正是中国探索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路子的一种。他还试图缓解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放缓,改革受阻的担忧。

李克强说:“我想告诉大家,中国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经济运行总体是平稳的。”

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克劳德•巴菲尔德(  Claude Barfield)说:“我想,新政府一直表示要致力于进一步的改革, 这应该是一个方面。他们有一系列目标,比如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吸引投资、将人民币国际化,使其可以自由兑换等等, 我想,他们认为这一切在自贸区可以更有效、更迅速地推进,而不用考虑全国的情况。”

英国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Capital Economics Ltd)宏观分析师王秦伟说:“我觉得成立自由贸易区更重要地显示了政策制定者改革的决心和方向:希望进一步放松对经济的管制,然后放开金融市场和其他市场, 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觉得这是很令人鼓舞的。”

自今年三月习近平和李克强政府上台之后,中国经济遭遇困境。30多年来,中国依靠资源消耗、政府巨大投入以及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的经济从以前两位数的增长下降到目前的7%到7.5%水平。这被认为是上海自贸区建立的背景。

上海自贸区建立的另外一个背景可能是美国推动的美欧自贸区谈判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中国都没有包括在这两大自贸区之内。

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的王秦伟说:“一个方面是国际的压力。美国和亚洲的其他一些国家已经在开始谈判贸易方面的进一步开放等, 中国想要跟进这方面的谈判,面临的压力可能就是要进一步放开服务业的发展,在这方面要求中国要开始一些改革措施的试点。”

在未来的上海自贸区内,金融和货币改革,将是重点试验目标。在这里,将会有一揽子的新制度尝试,包括人民币自由兑换、资金自由流通等。 其他方面的试验还包括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等。最新的报道说,上海自贸区的改革方案包括将近100项试点改革。

因为上海自贸区似乎承担着中国新一届政府推行更大改革的重任,一些人认为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经济的意义堪比当年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倡导建立深圳等特区。

王秦伟说:“两者是有一些类似点的。 他们的初衷都希望在一个特殊区域的放松来尝试一些改革措施是否有效。推动经济向前发展。”

王秦伟补充说,上海自贸区与深圳特区的区别主要是,前者的改革主要是则重于放开中国的制造业,而后者则是服务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约翰•霍顿( John Holden)说:“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深圳特区的重要性是巨大的,1979年, 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走上改革和开放的道路。深圳的重要性是无法比拟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中国经济大幅度开放。我们现在在上海所看到的只是很渐进的措施,不像深圳那样是革命性的改革措施。”

不过,上海自贸区能否取得成功,是否预示着中国将有更大的改革措施,自贸区的经验能否向全国推进, 目前还难以预料。

约翰•霍顿说:“我前面说过一些利益集团,他们希望维持现状,获得利益。他们可能对一些大的改变感到不快乐。我想他们(政府)是希望认真推进改革的,但是,会有人或是机构拖他们的后腿。另外一些人会奋力推进,我想 会有一些斗争,但是,到目前为止,我看到了新政府在好几个领域体现的决心,我想,他们胜利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的王秦伟说,中国之前的一些改革试点,最后都不了了之。他说:“过去几年来的房产税的改革, 房产税改革在2011年时在上海和重庆实施,但是随后我们并没有看到很快向全国推动。 从目前来看,这是否会变成一个全国性的税种在短期内不大可能。这只是最近的例子, 2007年的香港直通车计划,当时国家提出了这种方案,允许大陆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投资香港股票,但是最后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在上海自贸区被批准后,包括天津和广东在内的其他城市和省份也向中国中央政府提出了建立自贸区的设想。 中国新政府是否会推出全盘的改革方略,也许我们要等到今年11月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