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

槽边往事|讨论一下校园霸凌

遭到校园霸凌,最大的伤害来自于学校人际网络。如果在霸凌一开始,没有得到同学的帮助,也没有得到来自老师的阻止,那么,遭受霸凌的人就会陷入双重困境—一方面向父母老师求助,那么就相当于破坏了人际关系网络的规则,邀请外力介入,会受到人际网络所有成员的孤立和排挤;另一方面,持续不断的霸凌会让自己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于是会有更多人加入进来,最终会落到人际网络的最底层,被噩梦一般的打击、嘲笑、霸凌、排挤所笼罩。

阅读更多

老萧杂说|三个少年何以残暴至此?不妨道破孙立平教授之问

这些年,校园欺凌现象愈演愈烈,很多行为残忍到令人发指,背后很难说没有仇恨思维所强化的极端倾向在起作用。其实不止于学校。我们成年人的社会,不也每天都能听到对抗那个、抵制那个、平掉那个的声浪吗?总之都是仇恨的声音,且分贝很高。教育若不以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为基础,终将造成一种精神品质的畸形发展。

阅读更多

老孙荐读|不想讨论别的,就想问一个问题:那三个少年,何以残暴至此?

至此,各位,我们还需要过多地讨论人性与社会背景吗?我就想问一个问题:这三个少年,他们何以残暴至此?他们脑子里有同类的概念吗,是什么样的?他们脑子里关于消灭另一个生命的想法是什么样的?他们脑子里的那些东西都是哪来的?他们脑子里灌进去的是什么?清空的又是什么?

阅读更多

新周刊|30岁了,我妈还在我的家长群里

这不是今天才有的诡异现象。近年来,大学建家长群的趋势越演越烈,在群里蹦跶的家长形成了一张复杂的关系网:有人把它当成日常监护,有人筹谋孩子就业,有人张罗孩子相亲。不只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家长群也逐渐多了起来。这意味着,当你临近30岁,你的父母依然把你当作中小学生,还在家长群排队回“收到”“好的”,或给老师发“感恩玫瑰”。

阅读更多

三联生活周刊|消失的“课间十分钟”背后:为什么孩子和老师都苦?

乍一看,似乎是老师夺走了孩子们快乐童年,可是扒开来一层层往里细看,就不免唏嘘“众生皆苦”,每个人都受困于这不尽如人意的系统之中,动弹不得,要改则牵一发而动全身。说到底,一线老师承担了太多教学之外的行政任务和无限责任,陷入唯恐出事的焦虑之中……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