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王君柏:大陆农村现状 不仅性关系混乱

2015年7月下旬,我回湖南老家看望老人。前后正好一周,天气炎热,每日不过在家闲坐打发时光。间有人来聊天,尽量把来访者当成一个访谈对象,往往一谈就是数小时;偶尔也到邻居家坐坐,所到之处,都自觉当作一次调查,每日略作笔记。回无锡后,根据笔记,稍加整理如下,权作回乡散记。 1、星散的人口...

阅读更多

谈资 | 教师不需要全社会突出尊重

今年教师节前,有一则关于教师的新闻广受关注。9月4日晚,扬州某幼儿园一名老师的微博晒出一张大闸蟹礼盒的照片,称是“学生家长送的,不要说我肤浅,我更喜欢人民币。”该微博受到众多网友和网友的谴责。2天后,扬州市教育局公布调查结果,虽然官方认定微博是该幼师的表弟所发,但这名试用期的幼师还是被辞退了。...

阅读更多

政见 | 告别列宁需要多久?

近年来,文化经济学成为了经济学里非常热门的一个分支。通过各种模型和数据,文化经济学家们试图向我们证明:大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小至个人日常的行为决策,文化因素都起着极为深远而持久的作用。一个例子是用犁耕作对女性地位的影响——2013年经济学期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下称QJE)的最佳论文,颁给了由哈佛大学的Alberto Alesina和Nathan Nunn,以及UCLA的Giuliano三位教授合作的“On the Origin of Gender Roles: Women and Plough”。他们基于汇总的人类学调查数据,指出:凡是有使用重犁进行耕作这一农业传统的民族,今日其女性地位都显著较低。因为重犁须得有男性操作,这使得女性在生产中扮演的角色不断边缘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绵延不绝。从数据来看,历史上应用过重犁耕作的民族,今天其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更低,女性企业家和女性政治家也更少,无论在宏观还是个人层面皆是如此。为了彻底排除制度和经济变量的影响,三位作者考察了美国和欧洲境内不同族裔的女性移民,发现尽管生活在同一社会之中,祖先使用犁的历史仍会对其劳动参与和性别观念产生显著影响。犁的发明已有数千年历史,其影响竟能延续至今,文化力量之强大,由此可见一斑。

阅读更多

茨仁唯色 | 一个藏族女孩的汉化教育

1981年初秋,在藏区东部日益汉化的小城康定(藏语叫达折多)初中毕业的我,恰遇成都的西南民族学院预科部(相当于高中部)招收藏族学生。这个预科部应该是始于1985年,出于加快同化的目的,在北京、上海等诸多中国城市创建的西藏班、西藏中学的前身,具有实验性质。当然,官方的说法一概是“帮助西藏培养人才”。...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