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台灣國安局長﹕習近平最了解台灣

【明報專訊】台灣國家安全局長蔡得勝認為, 習近平 將是有史以來最了解台灣的中共領導人,但中共對台政策仍以自身的利益為最大考量,因此習近平接班後對台政策與台灣人期待之間會有落差。他還說,兩岸交流愈來愈密切,風險也慢慢突顯。 而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昨天表示,海協會已開始研究與台灣海基會互設綜合性辦事機構的議題,希望能排入海協、海基兩會協商日程,盡快接觸溝通。 陳雲林倡兩岸互設辦事處 中央社昨天引述蔡得勝說,習近平的從政經歷與台商接觸機會多(習近平在福建工作了17年),「將會是有史以來最了解台灣的中共領導人」。 但蔡得勝也提醒,「最了解台灣與是否能做出完全符合台灣人的期待是會有落差」,因為中共對涉及核心利益的議題,不太可能會妥協。 蔡得勝又說,兩岸關係改善,交流頻繁,現在台灣面臨的風險和危機不僅是傳統的政治、軍事,經濟也是關鍵因素。他不諱言,過去曾有人流、物流、金流與科技的控管機制,但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速度發展太快,每個人與大陸的關係都已經改變,涉及多樣利益,大家都以自身角度及利益來看待兩岸關係,很難建立共識。 台灣國家安全局長蔡得勝認為,習近平將是有史以來最了解台灣的中共領導人。(中央社)

阅读更多

台灣政治想像的困頓

過去二十年來,台灣兩大黨的主流政治論述,一個是拼本土,一個是拼經濟。國民黨從威權時期的正當性就是奠基在唯發展主義;在九零年代的民主化競爭中,他們標榜「安定與繁榮」,批評民進黨和社會運動破壞安定並且將其戴上反商的帽子。在過去十年,中國逐漸成為影響台灣政治的重要因素後,他們繼續主打經濟牌,並視對中國經濟開放做為台灣經濟發展的解藥。

民進黨則是從黨外時期開始訴求民主化、本土化和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平等。但是當形式民主的民主工程逐漸完成後,民主論述開始減弱效用;而當他們開始向執政之路邁進時,與社運的連結也逐漸脫落。於是,他們只剩下本土化論述作為政治動員的主要武器,並且是最便宜可用的工具,甚至是阿扁腐敗時的救生圈。

阅读更多
  • 1
  • ……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