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云之 | 从心理学角度看两性关系及读后

转按:幼年童年经历对人生有重要影响。男女关系中,健康者彼此吸引,不健康者也彼此吸引。痛苦呼吁我们做出改变,痛苦比麻木好太多,那是灵魂信号。世上许多父母内心还是孩子就做了父母,大人孩子都辛苦。无论如何,子女无权要求父母成为怎样的父母,健康的孩子承继并传递通过父母获得的生命和好的东西,把不好的留给父母而不受影响,这是认同接纳与分割,是独立的标志。能够帮助父母继续成长的,才真正懂得爱。中国的孝顺往往是捆绑束缚,不仅扭曲爱,而且拒绝成长。 转: 从心理学角度看两性关系的修通   导语:所有的结果,都是你自己吸引来的,都是你潜意识里想要的,都与童年有关: 一岁之前若被接纳、包容和连结,长大后就会有一个很强的心想事成的能力; 二岁之前若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爱和认同,长达后就渴望从男人(女人)那里得到,才完整。是索取! 自己若背着内疚、罪恶感,就会让自己去到牺牲,想让身边的人赢。 你有多么地不信任,就有多么地控制。 你看见的世界,完全反映出你自己的内心世界(投射)。 怨恨与幸福快乐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亲密关系中,每个人要处理3000次左右碎片之后,才有可能拥有真正开心的亲密关系; 俩人在一起,起初是需要,不是真爱; 吵架,都是在吵对方没有满足我的需要,总会回到卡住的那个点——不同的脸,相同的动能; 只要有一个人愿意停止吵架,就会停止;在俩人之间,你心里的感受和对方心里的感受是一样的; 报复父母的最好方法是让自己不开心,比如离婚、失业、生病等等; 在亲密关系中,双方都要负100%的责任; 若要知道自己的潜意识在想些什么,看看你的伴侣,完全反映出来; 被对方吸引,是因为自己底部的碎片与对方一模一样; 人为什么会抗拒学习和成长,是因为你知道会要揭开伤疤,会有痛迎面而来; “亲密”的英文就叫“没有恐惧”,跟对方害怕太亲密 = 跟所有人都害怕亲密 = 害怕失去什么; 然而,在原生家庭中,如果一定要牺牲掉一些东西,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就不能100%做自己,长大后就不能为自己而活,不能完全地做自己;导致的原因是父母的愛是“有条件的愛";牺牲自己是因为害怕得不到父母的愛; 那些长大后要扛起原生家庭所有责任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小时候是父母不快乐的所有原因,所以就想牺牲;如果对自己真心愛的人,只付出80%,是因为小时候在原生家庭丢掉了20%的自我,去讨好、牺牲,而不能拥有那个想开心就开心、想好玩就好玩的能量。 如果不彻底原谅父母,要么自己变成父母那样,要么将配偶变成父母那样。 如果没有……,你就不开心——其实你是不想要这个。意识和潜意识常常是相反的; 疗愈的碎片越来越多,外在做事就越来越成功; 其实,灵魂总是用让你痛苦的形式来提醒你,你需要哪些疗愈。一定要引起注意,不要让事情变得很糟了才处理; 没有疗愈的部分,就会传给下一代(不自觉的状态下);因为孩子太愛父母,就会承接父母的碎片; 想要了解自己过得怎样,就看身边的亲人过得怎样?他们住在你的心里面。对方的脸色就是你自己的脸色; 两个人带着各自的痛来到一起,痛更加地上来,却彼此指责“我的痛是因为你!你要让对方为你的痛苦负责任,你并不是自己的主人。 你自己不重视自己,吸引来的配偶就不重视你; 那个像尘土一样对待你的人,他心里的感觉就是被人像尘土一样对待——没有价值! 你要愛就先给出你的愛。付出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没有耐心、易怒的人,其实是不信任——不相信,是在贬低别人的价值; 要懂得让别人有一个选择,是追随你,还是不追随你;把选择的权利交还给对方本人; 一旦开始指责,后面的就不再叫沟通了; 当你坚持自己是对的,就代表着她是错的,没人喜欢当输家,而你也一样不喜欢当输家一样; 对于你的父母,你越不认同谁, 你就会越像谁。你可以表明你的立场,但不要跟他/她开战,否则你自己将来就会跟他/她一样。 同时,一段婚姻,是继续修还是离婚,关键是你是否从这段关系中学到了功课?你从对方身上学到了什么?如果学到了,无论是继续还是重新选择,都是过自己的新生命,都是在修通自己内心的两性关系,因为你清楚地知道了那是不是真正合适你的两性关系。

阅读更多

云之 | [转载]附录1 影响海灵格工作发展的因素

原文地址: 附录1  影响海灵格工作发展的因素 作者: 赛娅 伯特·海灵格认为,他的父母亲和他的童年时期的家庭生活,是影响他后来 工作的首要因素。他们的家族有自己特殊的信念,从而使整个家族没有盲从扭曲 的国家社会主义。他从不参加希特勒青年党的聚会,反而大逆不道地加入了天主 教青年团,所以被盖世太保列为“有可能成为人民的敌人”。直到他被抓去当兵 才阴错阳差地摆脱了盖世太保。17岁时,他成了一个士兵,经历了战斗、被 战败以及在比利时战俘营里的生活。 第二个重大的影响是从小就有的做牧师的抱负。在20岁时 时俘 出来,便开始了在天主教的历程。他按部就班地在学习、沉思 刚从战俘营里 冥想的过程中, 默默地净化自己的身心。       他在南非祖鲁族人((Zulu)那里做了16年传教士,这个经历也深深地刻在心 里,形成了他以后工作的雏形。在那里他管理一所很大的学校,既做老师,同时 也做教区牧师的工作。他得意地说,在那个时候,所有南非大学里,13%的黑人 学生曾经是他们传教团学校的学生。他的祖鲁语说得非常流利,教学和做牧师的 工作绰绰有余。当他不小心说出了一些祖鲁人干的野蛮粗暴的事情时,他就会改 说一些体现祖鲁人彬彬有礼行为的事情。那一时期,作为一个欧洲人,要尽可能 地和他们融为一体,好像一家人。离开自己的文化氛围,踏入另一个文化氛围, 使他对许多文化价值的体现变得很敏感。       他看过很多祖鲁人的传统仪式和风俗习惯,其结构和作用与天主教的弥撒有 些相似,目标都是人类共有的经验。他试着把祖鲁人的音乐和仪式结合到弥撒中去。 他陶醉于美好文化中,陶醉于多彩的人性中,陶醉于不拘一格地做更好的事 情。神圣无处不在。       另一个影响是他参加了圣公会牧师主持的有关种族间集体动力的普及训练。 他们从美国带来一种集体治疗的形式,这种工作非常注重对话、现象学以及个人 的体验。他第一次感受到一个崭新的慰籍灵魂的空间。他说一个训练师曾经这么 问大家,“对你来说什么更重要,是自己的想法还是别人的想法?为了别人你更 愿意放弃哪一个?”问题的寓义太深刻了,海灵格彻夜难眠。他说,“我很感激 那个传教士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这个问题改变了我的一生。从那 个时候起,以人为取向的工作就成了我以后工作的宗旨。一个好的问题千金难 买。”       25年以后,他平心静气地做出决定,结束宗教的修炼。他说,他渐渐地清 楚了,对自己内心的成长来说,牧师已不再是最好的方式了。他放弃了早已习惯 的生活,坦然地面对以后的一切。回到德国,在维也纳接受精神分析的训练,并 邂逅了荷塔(Herta ),不久他们就结婚了,没有孩子。       精神分析对他的影响也很大。秉承一贯的作风,他全』L}全意地投入到精神分 析的训练中。最后他读完了弗洛伊德的所有著作,还读了很多相关的著作。在训 练即将结束之前,由于他勤学好问,训练分析师给了他一本《简诺维的原始呐 喊》(Janov Primal Scream)(训练分析师自己并没有读这本书),海灵格马上觉 得自己要进一步学习这些。他到美国拜访了简诺维,最终跟着简诺维和他以前的 助手在洛杉矶和丹佛完成了长达九个月的训练。       维也纳的精神分析治疗界对他这一套包括以身体基本感受为基础的治疗方法 并不太热心。他又一次面临抉择,什么更重要,是对集体忠诚,还是对真理和探 索的热爱。追求无忧无虑的探索的愿望占了上风,和精神分析分道扬镰也就在所 难免。无论如何,以身体反应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面的技术,结合了从简诺维学 来的东西,变得充实完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他工作的基本核心。      另外一些治疗学派对他的工作也有较大的影响:除了圣公会及和集体动力 学有关的现象学或对话取向技术之外,还有他从南非祖鲁人那里学来的把自身和 自然力量结合在一起的人类最基本的本领,他在维也纳学习的精神分析以及他在 美国学习的有关身体反应的工作等。       他对格式塔疗法(Gastalt Therapy)也有兴趣,并接受了鲁思·科恩(Ruth Cohen)和海拉瑞昂·佩佐尔德(Hilarion Petzold)的1J1}练。在这期17,他结识了范 妮塔·英格里士(Fanita English),后者把交互分析疗法(Transactional Analysis ) 以及埃里克·伯尔尼(Eric Bern)介绍给他。海灵格和妻子荷塔一起,把已经学过 的集体动力和精神分析还有格式塔疗法、原始疗法以及交互分析疗法整合在一 起,通过运用剧本分析,发现某些人生剧本可以贯穿于几代之间,贯穿于家庭关 系系统之中。在这期间,认同的动力作用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伊凡波斯佐曼 尼·那吉的著作((无形的连结)))(Ivan Boszormenyi一Nagy,  Invisible Bonds)以及 他所提出的隐藏的忠诚和家族中在给予和收取之间达到平衡的需要,也很重要。       鲁思·麦克莱顿(Ruth McClendon)和莱斯莉·卡迪斯(Leslie Kadis)给他留下 很深的印象。“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然而,我还是决定要从事系统治疗工作。 接着我想到那些已经学会的、正在开展的工作,那也不错。在我真正懂得系统家 庭治疗之前,我是不会放弃那些的。因此我仍然坚持做原来的工作。一年之后, 我再次定下心来想一想,我惊奇地发现我已经在用系统的方法工作了。”他后来 回忆说。       他读了杰伊·哈利(Jay Haley)关于“铁三角”(perverse triangle)的文章,因而 发现了家庭中层阶的重要性。接着又向西娅·斯库菲尔德(Thea schonfelder)学 习家庭治疗,又接受了米尔顿·埃里克森(Milton Erickson)的催眠治疗和神经语 法程序学(NLP ) 1.JI}练。弗兰克·法瑞利(Frank Farelly)的激情疗法(Pravocative Therapy)以及依琳娜·皮瑞柯甫(Irena Precop)发展出来的拥抱疗法(Holding Therapy)对他也有影响。他从NLP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治疗要着眼于资源,                                  而不是着眼于问题。他在治疗中运用一些故事,当然是向米尔顿·埃里克 森学的。海灵格第一次在治疗中讲的故事就是“幸福的两个标准”。       熟悉心理治疗界的人都可以看出来,海灵格的贡献就是把众多不同的因素整 合在一起。他并没有宣扬自己发现了某些新的东西,但毫无疑问,他完成了一次 新的整合。他有一种天分,能把自己投入到崭新的环境中,让自己沉浸在里边。 当他学会他需要学的东西时,就会继续向前。的确,早年的经历已经让他铭』1刻 骨地领悟到,要聆听自己心灵里的声音、相信自己的技巧,以及这样做的重要 性。虽然这并不一定十分可靠,但却是真正保护我们不受假权威诱惑的惟一依 靠。他坚持要看清事物的本质,反对盲目接受别人告诉自己的东西,加之对自己 心灵无可动摇的忠诚和信任,共同构成了他后期工作的根本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彻头彻尾的经验主义者。       他还有哲学上的伙伴,马丁·黑德格(Martin Heidegger),后者也很警惕假 权威的危险。黑德格推敲出真正能引起』L.}灵共鸣的词句,这些词句必须和当事人 在家庭排列里说的句子有共同性,能预示出美好的将来,能显示出爱的重新流 动。       最后还有一个影响,或者说是良好的伴侣,应该特别提出来。海灵格对德国 音乐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没错,是歌剧,特别是瓦格纳的。   转载理由:他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教导.

阅读更多

200部心理学电子书下载

一.阿德勒 1.《超越自卑》阿德勒 2.《理解人性》阿德勒 3.阿德勒《西方的智慧+-+伟大书籍.pdf:http://down.qiannao.com/space/file/romell/-ff08-7f8e-ff09-963f-5fb7-52d2-300a-897f-65b9-7684-667a-6167-002b-002d-002b-4f1f-5927-4e66-7c4d.pdf/.page 4.理解人性阿德勒.PDF:http://down.qiannao.com/space/file/romell/-005b-5965-005d-963f-5fb7-52d2-300a-7406-89e3-4eba-6027-300b-9648-521a-8bd11991.pdf/.page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三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