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长大之后才发现教育部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小时候有一道数学题:“A、B两列火车先后从某地开出,请问:A火车在几小时后追上B火车?” 小时候,我就想火车追火车做什么啊?这道题做了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 但现在我知道了:教育部跟铁道部关系不好已经有很多年来了,教育部一直没有告诉铁道部答案。 小时候有一道数学题:“一个大水池子,6个管子进 水,8个管子排水,问多长时间能把这水池子灌满?”小时候,我就想,要充满水池就单开进水管的,要放空就单开排水管,同时开是要干嘛?又浪费水资源不环 保?这道题做了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 但现在我知道了:每到下雨天,都要控制好排水设施,只有这样,没有海的城市才有机会看海。 小时候有一道数学题:“一个电梯以一定的速度运行,小朋友跟着电梯走多久能走完?如果小朋友反而向下走,多久能退下去?”小时候,我就想,小朋友怎么这么 淘气,电梯往上走,你往下退什么,这道题做了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 但现在我知道了:只要电梯一出事故,小朋友一瞬间就下去了,还有可能被砸死。 小时候有一道数学题:“小明说小红是个好人,小红说小李不是个好人,小李说小明说的是假话,小莉说我相信小红的,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请问谁 是好人?”小时候,我就想,为什么他们四个不都是好人,为什么他们一定要有人说假话,这道题做了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 但现在我知道了:有关部门、媒体、网民、当事人他们对一件事情说出来的话都是不一样的啊,我们要从小培养辨别好人坏人、真话假话的能力,才能好好的生存。 小时候有一道数学题:“一个笼子里上有三十五个头,下有九十四个脚,问鸡和兔各多少?”小时候,我就想,干嘛要把鸡和兔子放到一起?直接看脑袋看不出来谁 是鸡谁是兔子吗?这道题做了很多年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 但现在我知道了:鸡和兔子其实也没差多少,反正都是吃的,反正都是肉,做成火腿肠也看不出来什么。 小时候有很多坑爹的数学题,我做了很多年都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以为这些题都是在扯淡,现在我发现不是了,这些是真正的应用题啊!每一道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息息相关,一个不了解都有死的危险,原来我们的教育是这么的用心良苦!不要再批评中国的教育了,只有长大了你才知道教育部是在下一盘大棋! 原文链接: http://hxyl.net/2011/07/29/xia-qi/ 火星娱乐 河蟹娱乐 Copyright © 2007-2009 爱祖国,爱人民,唉派对。 更多精彩欢迎您订阅 http://feed.feedsky.com/kisshi ,更加欢迎 投稿 稳定快速独立博客主机 破盘价只要100元

阅读更多

张鸣 | 不改善教育,何以谈理性?

                                                  不改善教育,何以谈理性?                                                                     不改善教育,何以谈理性? 张鸣 这些年,官员谈理性的多了起来。出了点什么事,无论大小,在上者都希望人们理性,理性看待这个,理性看待那个。可惜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似乎不仅没有效果,还遭人嘲笑。社会上戾气很重,有点事,动辄喊打喊杀。在网上,一言不合,就张口问候人家父母。官员出事,无论是否无辜,肯定叫好声一片。出点事故,原因还没查清,当事人必定被拍得半死。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听风就是雨,但凡有不利于官员和官府的说法,也不管真假,就跟着起哄。 人们不该有这么多的戾气,不该有这么的暴力,官员是该批评,但批评的确该理性分析,不能不由分说地拍砖,甚至恶毒地咒骂。至于毫无道理的听信流言,传播和放大流言,就更不应该了。但是,不应该的事,恰是容易发生的。要求民众理性,必须先得有具有理性能力的民众。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是催化非理性的摇篮,经过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想让他们有理性,的确很难。 首先,某些教材的价值观就成问题。在今天这个时代,《水浒传》里的动辄排头砍人的李逵,不应该还是“反封建”的英雄。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在介绍 张鸣 这些年,官员谈理性的多了起来。出了点什么事,无论大小,在上者都希望人们理性,理性看待这个,理性看待那个。可惜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似乎不仅没有效果,还遭人嘲笑。社会上戾气很重,有点事,动辄喊打喊杀。在网上,一言不合,就张口问候人家父母。官员出事,无论是否无辜,肯定叫好声一片。出点事故,原因还没查清,当事人必定被拍得半死。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听风就是雨,但凡有不利于官员和官府的说法,也不管真假,就跟着起哄。 人们不该有这么多的戾气,不该有这么的暴力,官员是该批评,但批评的确该理性分析,不能不由分说地拍砖,甚至恶毒地咒骂。至于毫无道理的听信流言,传播和放大流言,就更不应该了。但是,不应该的事,恰是容易发生的。要求民众理性,必须先得有具有理性能力的民众。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是催化非理性的摇篮,经过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想让他们有理性,的确很难。 不改善教育,何以谈理性? 张鸣 这些年,官员谈理性的多了起来。出了点什么事,无论大小,在上者都希望人们理性,理性看待这个,理性看待那个。可惜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似乎不仅没有效果,还遭人嘲笑。社会上戾气很重,有点事,动辄喊打喊杀。在网上,一言不合,就张口问候人家父母。官员出事,无论是否无辜,肯定叫好声一片。出点事故,原因还没查清,当事人必定被拍得半死。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听风就是雨,但凡有不利于官员和官府的说法,也不管真假,就跟着起哄。 人们不该有这么多的戾气,不该有这么的暴力,官员是该批评,但批评的确该理性分析,不能不由分说地拍砖,甚至恶毒地咒骂。至于毫无道理的听信流言,传播和放大流言,就更不应该了。但是,不应该的事,恰是容易发生的。要求民众理性,必须先得有具有理性能力的民众。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是催化非理性的摇篮,经过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想让他们有理性,的确很难。 首先,某些教材的价值观就成问题。在今天这个时代,《水浒传》里的动辄排头砍人的李逵,不应该还是“反封建”的英雄。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在介绍 首先,某些教材的价值观就成问题。在今天这个时代,《水浒传》里的动辄排头砍人的李逵,不应该还是“反封建”的英雄。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在介绍给学生的时候,似乎应加一点消毒的过程。小兵张嘎这样拿战争当儿戏的经典,似乎也应该反思一下。 其次,教育的过程,也应该具有理性。没错,学校教育多少会有一点强制,但是,强制命令之前,必须要有说服教育。否则,学校就成了兵营。而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施教者多的就是强迫命令,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学校改了章程,出了新规矩,从来不听学生的意见,凡是有敢提意见的,一律严加处理,没道理可讲。这样的教育,传达的就是非理性的强制,而非摆事实,讲道理。这样强制久了,戾气也就埋进了学生的心灵深处。虽然从孔夫子开始,有教无类就是教育的信条。但是在今天的教育过程中,施教往往成为一种寻租的历程。从学校到老师,爱慕权势,嫌贫爱富的倾向愈演愈烈。家境好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会得到学校和老师的偏爱,如果学生的家长有权有势,几乎命里注定,这个孩子会被吃偏饭。好些中小学,得到各级三好学生称号、尤其具有含金量的省市级三好学生称号的学生,一查,几乎都是官员子弟。甚至在大学,如果学生的家长权势足够大,也足以让他的孩子在保研,甚至攻读博士方面获得优先的地位。如果说,强制教育是把戾气输入学生的心灵,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让戾气膨胀,光大。让学生从小就深切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冷酷无情,这个世界的不讲道理,这个世界,只认权势和金钱。一旦长大了,当他们依然没有权势,没有金钱的时候,怨毒之气就会按捺不住。 现在的教育,在价值体系上是一个混合体,一个所有时代不良价值的混合。前改革时代的暴力和市场的铜臭,什么都有。但就是没有规矩,不讲规则,不讲理性。位高权重者,不能有事了,才想起让人理性,平时却任由教育一茬茬地毁人不倦。教育回归理性,人才有理性的可能。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7a2f50102dr8q.html ) – 不改善教育,何以谈理性?_张鸣_新浪博客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

阅读更多

闾丘露薇 | 教育产业化

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公民意识,因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应该被其他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就好像在香港,大学里面会有各种各样的讨论和活动,这些内容,可以在内地城市的合办学校里面出现吗?合办大学里面,会不会有团委书记和学工部?毕竟,大学,不是只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或者更准确地说,知识不单单是课堂的授课,同样的,课堂授课,如果是敏感内容,怎麽办?也因为这样,这些大学,离开了本土,就算保持了形,是不是能够保持自己的神? 当然,对于合作双方来说,这些可以不是问题,毕竟合作办校,在这个充满了需求的中国市场,是一个创收的好途径,既然是教育产业化,不就是应该这样走的吗? 国际先驱导报专栏 ———————— 教育是不是一门生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尽管讨论还在进行,也没有达成共识,但是看看周遭,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大学,教育早就成为了赚钱工具,当然,这样的生意听上去要比其他的行业高尚得多,毕竟是教书育人。 去了内地一些城市才知道,一些中学,一个年级居然有二千多个学生。觉得无法想像,老师们对着如此多的学生,是不是能够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或许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老师不在乎,学生同样也不在乎。其实这样的学校,虽然挂着名校的头衔,当然,如果没有名校的头衔,也不会有这样多的学生打破头要进去读书,为了将来的高考能够有好些的成绩,但是从本质上来看,这样的规模,太像补习班,而不是一所学校。香港太多这样的补习学校,明星补习老师们号称每年有千万收入,看着他们在公共汽车上的巨幅广告,想想也算是一种香港特色,不过这不代表这是香港独有,只不过,内地的老师们要低调很多。 每个人的成长,大学毕业之前,在学校花的时间是最多的。在学校里面,不单单是学习知道,还学习如何和同学相处,从老师那里,学习做人的道理,师生关系,曾经对多少人的一生,产生过多麽重要的影响。学校提供的,不单单是学习知识的途径,还有人文关怀的责任。 走在那些空荡荡的大学城里面,看到学生们的生活娱乐都集中在校园内的商业街里面,虽然一应俱全,却和所在的城市相当的隔离,我马上联想到的,居然是富士康,学校变成了一条条流水线,生产者同类型的产品,分别在于,宿舍里面的同学们,不是睡在一个屋檐下的陌路人。 说到底,还是因为现在的应试制度,为了一场高考,才会催生出这样的生态,以及这样的行业,这一点,香港和内地,甚至是韩国,新加坡,区别也不是太大。 最近因为关心内地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查找了一些资料,这才发现,原来在合作办大学或者是研究生院这个问题上,香港的大学动作相当快,一直以为他们只是在不断增加招收内地研究生的名额,对于这一点,我相当态度,因为对于这些内地学生来说,一来香港的研究生课程,一定要比内地的严格很多,二来,也是更重要的,可以趁这个机会,体会一下香港这个地方,开拓自己的眼界和思维。 也因为这样,看到香港的大学积极的在内地开设各种课程,总觉得不太对头,就好像看到上海纽约大学,还有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名称那样,这些开在了本土之外的大学,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大学四年,除了师资之外,一所好的大学,还包括很多其他的东西,学习如何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公民意识,因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应该被其他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就好像在香港,大学里面会有各种各样的讨论和活动,这些内容,可以在内地城市的合办学校里面出现吗?合办大学里面,会不会有团委书记和学工部?毕竟,大学,不是只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或者更准确地说,知识不单单是课堂的授课,同样的,课堂授课,如果是敏感内容,怎麽办?也因为这样,这些大学,离开了本土,就算保持了形,是不是能够保持自己的神? 当然,对于合作双方来说,这些可以不是问题,毕竟合作办校,在这个充满了需求的中国市场,是一个创收的好途径,既然是教育产业化,不就是应该这样走的吗?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9d5da01017lnw.html ) – 教育产业化_闾丘露薇_新浪博客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Ten Years Of Media Lens – Our Problem With Mainstream Dissidents .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张春玉:回应“华文教育 不只是教育华文”的疑问

张春玉:回应“华文教育 不只是教育华文”的疑问 (2011-07-08) 早报导读 [中国早点] 301内外的谜局 [时事漫画] 奥巴马通过推特和民众对话 [名家专评] 薛理泰:奢谈赶超美国究有何益 [中国政情] 中共党员变成公务员,就垂垂老矣 [台海局势] 沈金浩:国民党生存发展的路径 ● 张春玉 仔细拜读了《联合早报》7月7日刊登的艾东先生“华文教育、不只是教育华文”一文,也反复读了文章所说的那位中二孩子的文字,尽量通过艾先生的转述,将其在脑海中敷衍成较为完整的文章。的确,无论是电子邮件中探讨问题的切入点,还是作文中小作者对赋予生命的音乐满怀激情的描写,甚至孩子幼小的心灵所流露出来了颇具魏晋风骨的人生感悟,无不让我觉得,眼前这个孩子是一个爱读书、有才情、有个性的学生。 然而,老师的评语和评分错了吗?以我在中国七年的教龄和本地十六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老师的评语和给分并没有错。 先说电子邮件,题目要求是写信给一位因为CCA而和他的爷爷闹别扭的朋友,或许爷爷不理解CCA(课外活动)对今天的学生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爷爷或许并不了解在今天的教育体系中CCA的重要性,而不理解孙子把很多时间投入到CCA的学习与训练中,因而隔代人之间产生了“代沟”,那么“我”现在要写信帮朋友“支招儿”。 孩子的切入点是在沟通方式上,这个角度虽然新颖,但并不切中要害,因为“代沟”的成因是缘于祖孙俩对CCA的看法不同,而不是他们之间彼此没有耐心听对方讲话,或者话不投机,彼此无法沟通。所以,关键还是要把“支招儿”的重点,放在如何让爷爷理解CCA的重要性上,而不是仅仅在两代人应该以什么方式消弭代沟上。 这是孩子在理解题意上出现了偏差造成的,因此老师点出“向爷爷解释课外活动是教育部规定每一位学生必选的一项活动……让长辈彻底明白教育制度下无人可避免选修课外活动”并没有错。 再来看那篇作文,题目是《一个深深让我感动的学长》,艾先生也说“这类作文应是一篇记人记事的文章”,不错,这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那么记叙文的六要素,孩子是否交代清楚了呢?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些要素不是“八股文”,这是写作的规矩,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所以,孩子的这篇颇具文采的文章,因为“不见人名,不见事例,却只见作者用自己的激情笔墨挥洒出这样一位才华横溢,隽永超凡的‘学长’”而文不切题。老师给的分数也是正确的。 什么叫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就是大家都得按照题目的规矩来,在大家都不犯规的情况下进行公平竞争,看谁的主题深刻、立意新颖、文字流畅、有华彩,孩子虽然颇具语文功力,但很可惜,这篇文章他是犯规了。 我同意艾先生在文末所说的:“华文教育,不只是在教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字词语句,同时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习惯,价值标准,审美趣味”。但是也希望艾先生能注意,学校的华文教学,有它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方法和评估标准,我们不能把按照要求评改作文,一概诬陷为“僵化教条、墨守陈规”,“扼杀了学生的创作灵气”。 如果真的是出于对孩子的学习负责,就要好好教育孩子,让他一切从基本做起,学会审题、选材,布局谋篇,而不是一味纵容自己的思维,让文字跟着情感毫无拘束地流浪,肆意宣泄。这是很多自以为是的中国孩子在华文写作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需要切记。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