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点评

中华民国在哪里

  新年钟声敲响,突然间想起,祖辈奋斗的中华民国2011年一百岁了。中华民国,早就不是秋海棠了,摇摇晃晃,竟然也一百年了,今天在哪里呢?刚刚通过的欧盟议案,欧盟所有国家只承认台湾,并不承认中华民国。   小时候,中华民国在“水深火热”中。上小学的时候,课本里告诉我们,台湾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台湾同胞吃不饱穿不暖,只好吃香蕉皮。而我们是共產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生在红旗下,长在社會主義蜜缸里。但是,写教科书的大人忘记告诉我们,海南岛本来盛产香蕉,为什么我们连香蕉皮都没有。   戈培尔(Paul Joseph Goebbels,1897-1945)是纳粹德国时期的宣传部长,被称为“宣传的天才”,以铁腕捍卫希特勒政权和维持第三帝国的体制。戈培尔的名言“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成为真理”(德文:Man muss eine Luege nur oft genug wiederholen, damit sie zur Wahrheit wird. )在中國不符合中國的国情,至少不与时俱进。在中國,戈培尔的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讲,因为某些谎言一开始就是真理,然后重复一千次一万次。   长大了,中华民国在引号里。大学毕业后担任翻译,不久后帮助中國科协筹建中國科技翻译家协会,在筹建工作中我读到一份新闻出版署的文件,应该是翻译守则之类,其中有一条,五十知天命,仍记忆犹新:翻译要杜绝政治错误,比如,台湾一定要写中國台湾;中华民国一定要加引号 .   后来啊,中华民国在台湾。1995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于母校康乃尔大学欧林讲座发表题为“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演讲,突破性地提出 “中华民国在台湾”。李登辉聪明过人,既有“中华民国”,亦有“台湾”,其意为“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承认中华民国当前处于台湾的现状。   这么聪明的李登辉,也有人感到不爽,反对者统独皆有。统派反对者的主要论点为,“中华民国在台湾”是自我放弃大陆的主张,将中华民国自限于一台湾,自贬国格。独派反对者的主要论点为,中华民国在国际上并不存在,是幽灵国家,“中华民国在台湾”将台湾贬为幽灵国家之一省,自贬国格。   国际人士,不懂中文,更不懂中文引号,也不在乎中华民国在台湾还是在哪里,经常将“中华民国”(Republic of China)与对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混淆。据说,不少人甚至把写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胡錦濤的信,寄到中华民国总统府公共事务室。   陳水扁解方程:中华民国在中國,中华民国到台湾,中华民国在台湾,中华民国是台湾;台湾是台湾,台湾不是中國。这样的一元多次方程,反而给对岸中南海说因得果:民主是个好东西,民主是台湾的东西,是不适合中國的东西。难怪,中南海和陳水扁都统一了口径:台湾不是中國人的东西。   2010年11月12日,欧洲议会以压倒性票数支持给予中华民国免申根签证待遇,申根签证国家共有包括西欧,北欧,东欧与南欧的二十八个国家,其在外交上都不承认中华民国,只承认台湾。在欧洲议会眼里的台湾,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台湾。   现在呢,中华民国在哪里?2010年保钓四十周年纪念,我问老保钓如何看待中华民国。答案是,中华民国已经是历史。在德国问题研究所里,我小声问一位老前辈:“中华民国今后是否会奥地利化?”老教授回答:“中华民国早就奥地利化了,问题是中南海如何看。”   有一点谁都敢肯定,中华民国书写历史,将留在历史里。   作者: 谢盛友 中国报道周刊 , 2011-03-21.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中华民国在哪里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时事点评 . 欢迎大家投稿, 点这里 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骆驼的悲哀——甲申再读之三 (9) 青春祭 (17) 阿富汗战争的历史价值 (0) 重温人亡政熄的历史教训 (1) 透视9·11:历史的分水岭还是一次小插曲? (0) 追认前清政权为纳粹式政权的倡议书 (18) 追查杀害严凤英的刘万泉 (1) 近代国史漫谈 (0) 迈一小步要用100年 (0) 质疑两炮论 (2) 贞观王朝因何成为中国的黄金时代? (0) 谈袁伟时教授对历史教科书的评论 (1) 试论明王朝对东北女真人的民族政策与其覆灭之关系 (15) 老三届人,别自恋了! (0) 粪土当年郭沫若 (2) 管仲陷阱——解读中国历史和社会的钥匙 (0) 神拳百年 (0) 知青血泪三十年 (2) 甲申再祭 (59) 清末的大论战与历史的重要启示 (0) 流动的百年时尚 (0) 法美矛盾的历史渊源 (0) 武士道的虚妄 (0) 武则天与慈禧太后 (1) 是谁烧了圆明园 (1) 明天你我就是“暴徒” (2) 斯大林与中国内战的起源 (0) 我看《太平天国》 (0) 我为西安事变说几句真话 (3) 怎样看待汪精卫政府 (18) 忏悔,还是不忏悔? (0) 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粉饰历史 (2) 庚戍三十年祭 (0) 庚子百年祭 (0) 幸亏年轻——回想七十年代 (3) 巴夏礼的膝盖与圆明园的大火 (0) 宋美龄:历史与神话之间的探寻 (0) 宋教仁——为宪法流血第一人 (5) 大跃进简史 (4) 大汉:世人永远景仰的国度 (0)

阅读更多

雷语总比官话强

雷语总比官话强 ——为两会上的两种声音喝彩       据说新华社某评论员创造出了一种“喝彩体”。今天我也从善如流,喝他一次彩。     关于国家的议会,我一再坚持认为“开会就要吵架”,不吵架你来开哪门子会议?吵架是手段,各方利益妥协是目的。     西方国家,以及东方的韩国、日本、台湾地区,议会是吵架的地方;在中国大陆,则是用来举手、鼓掌的。不过,这几年的两会,我们越来越看到其进步。两会没有吵架的,但至少出现了两种声音:官腔和人话。     在人话中,又分两类:一类是脑子进水的雷人雷语,一类是用良心为百姓代言的。     本次两会的雷语如下:       雷语1,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     “不要鼓励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在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她表示,自己常年深入农村地区,认为城镇化让每个地方都千篇一律,甚至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       雷语2,煎饼不如鸡蛋灌饼     天津代表刘美丽提案:加强北京煎饼果子摊儿的治理刻不容缓。她指出北京的煎饼果子普遍无法入口,煎饼绿豆面含量不足,软粘没有咬劲儿,果毕儿不够酥脆,面酱偏咸,而且标配只有一个鸡蛋,已经严重影响了京城人民的早点质量。再不改善,她已经考虑改吃鸡蛋灌饼了。       雷语3:房价上涨是因为老百姓钱太多了!     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房价上涨根本是一个货币问题,因为老百姓手中的钱太多了。       雷语4: 北京女委员梁蓓的“20岁女孩嫁40岁男人”的言论是以前的笑话,不属于本次两会。       再来看那些良心语:      良心语1: “政府应该是穷政府”     这句2011两会略微象样的人话,是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说的——。“老百姓涨一次工资、增加点补贴难得很,为什么政府有些钱花得就那么容易呢?” “我当审计长的时候,请外国朋友来访问,人家说我们今年去不了,因为没有这方面的预算。中国呢,只要有出国的指标,不管有没有钱,就肯定能想办法出去。”——李金华       良心语2;郑渊洁是精神病患者    这不是诽谤,是郑渊洁自己说的:“我56岁,有北京户籍,是北京市民。我有户口本和身份证。可是我从来没有过选民证。正值开人大会,我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只有3种人不给。 1、未满18周岁;2、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 3、精神病患者。前两项我都不是。我56年从来没拥有…         良心语3:高房价跟普通老百姓根本无关     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高房价跟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关系”、“北京房价2万还是3万,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根本就没有痛苦,他们有什么痛苦呢?2万我买不起,涨到3万我还是买不起。跟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关系。除非降到3000元,可能吗?”        良心语4:公车改革势在必行    全国政协委员杜黎明做了题目为“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势在必行”的发言:目前,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已达200多万辆(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配车),每年消费支出已达1500亿—2000亿元,每年车辆购置费增长率为20%以上。且公车2/3以上时间被私用。        良心语5:全球14万公里收费公路10万在中国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监察厅副厅长孙继业列举此数据后,建议全国收费公路彻底整顿。        网友们为那些良心语叫好,同时嘲笑那些雷语。我要提醒的是:脑子进水的雷语固然不好,但至少比空洞的官腔要强100倍。雷语至少给咱提供了娱乐素材吧?如果总嘲笑这些雷人雷语,把他们吓得又跑回到说官话、屁话、鬼话的境地,那才是最糟糕的。     我们最不能接受的,是那个申纪兰,连任近60年人大代表,多次自豪地说:“我从来没有投过反对票”。对此,网友评价说:她赞同过反右,也赞同给右派平反;她赞同过大跃进,也赞同联产承包;她赞同过文革,也赞同否定文革;她赞同过打倒刘少奇,也赞同给他恢复名誉;她赞同过反击右倾翻案风,也赞同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     倪萍倪大婶颇有申纪兰第2的风范,对于这种人,才是最要谴责的。     不是总说中国人民素质差、不适合民主吗?那咱就承认了:我们某些代表委员素质确实差,但只要说人话,虽然可笑,也属进步,给予肯定。      或许体制并没有给民主留出路,人话说多了,路就有了。            链接: 《开会不吵架,你来干啥》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阅读更多

“抢购盐”事件昭示的公共危机意识缺失

  2011年3月16日,随着日本大地震尤其是核危机进入第六天,几千公里外的中國大地突然刮起了一股抢购食盐的风潮:短短的十几个小时里,所有超市中的食盐被抢购一空,含碘的食盐更是人们抢购的首选,以前论袋购买的食盐,陡然见到一箱箱购买的!   如果你是在17日才醒悟过来的话,已经晚了,面对的肯定是空荡荡的货架。幸运点的或许还可以买到一点海带、榨菜之类的产品,有甚者,把目光投向了酱油、腌制品等。   一副世界末日就要到来的样子!   股市上,“云南盐化”被牢牢地封在涨停板上。有聪明的投资者顺着公司的投资轨迹,马上找到了有控股盐业的其它上市公司,如“双环科技”,而资本市场上的嗅觉比狼的嗅觉还要灵敏,这只股票也是在瞬间就被推向了涨停的位置!   官方的反应这一次比较及时:电视中、网络上不断有辟谣、解读的新闻,但还是挡不住人们无穷的担心。   这是非常典型的公共危机爆发的特征,目前局限于对于食盐的误解与抢购。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日本核危机的持续恶化(甚至顺利解除以后),一系列围绕核危机的话题与恐慌会在某些特殊的时间点上一触即燃。如果没有很好的事先意识与应对预案,将会再次引发一次次的社会动荡乃至公共危机。   关于海水产品的危机,已经到来,类似于“宁波海鲜大酒店”这样的饭店,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可怕的是这些往往是“断链条式”的反应——只要在危机对象产业链上的某点上一有风吹草动,就极有可能引发全民的过激反应。   特定的危机往往来的突然,然而也不是绝对没有规律可循,笔者认为重大公共危机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征不可小觑:   一是信息的“非理性解读”。像这次日本福岛核危机中海水污染对中國海域的影响,就被非理性地夸大了,并相应产生了一系列逻辑简单的错误联想。人们想到的第一点就是将来海盐肯定不能吃了,没有想到其实还有可替代的其它盐类如矿盐、井盐等;也没有了解中國的海盐产量只占总量的20%左右,并不占大头;还有就是没有意识到人体每天对于盐分的吸收是非常稀少的,6克足矣,要屯那么多的盐干吗?   二是在特定氛围下民众意识的“整体休克”现象。对于一些非常简单的常识性问题,如果由每个公民獨立做出判断的话,往往是比较客观与真实的。但在惊恐、怀疑、动荡等恶劣社会环境下,相当部分的民众在缺少獨立思考氛围的情况下,自己的思维往往被“耸人听闻”的内容“劫持”或“绑架”,由此没有办法做出理智的判断与行动。譬如这次的日本福岛核危机,在气候条件决定了不可能(明显)影响我国的情况下,很多人还是被强烈的恐惧情绪所主导,强迫性地认为自己迟早要被波及到,就是一种正常思维的“休克”现象。   三是被动式的“跟风行为”对每一个人都有杀伤力。由于民众之间的智力、知识、见识与信息等有着巨大的差别与不对等,必然造成了很多人的盲从与跟风。很多的农民就搞不清楚盐与核辐射之间的关系,其实他们也并不知道核辐射的厉害。但买不到盐的后果每个人都是非常清楚的,这就造成了这些人被迫去做自己内心不愿意做的事情。即使一些非常清醒与理智的人,也有被迫加入荒唐行动之中的情况出现,尽管他们如此行动的原因与其他人截然不同!   四是利益群体或个人的“兴风作浪”会导致社会的整体恐慌。因为几乎每一种社会危机的爆发,都会有一些在正常情况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而且这种机会来得异常快捷,获利的空间也极为巨大,因此对于这种机会的把握就极为重要,稍纵即逝。如果这样的获利机会在惠及个人的同时也泽及大众的话,倒也无可指责。但在重大危机到来的时候,那些潜在的获利者往往见利忘义,刻意夸大某些事情的负面影响,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去放大负面的效应,最后得到自己短时获利的目标。相信这次的日本核危机,有些机构在股票市场上就运用了这样的手法;也有一些个人(如网络卖家)也加入到制造恐慌的队伍当中:一位朋友电话告诉我一个极端的案例,有人原来1.8元一袋买来的食盐,转手就卖18元,整整高了10倍!(3月17日淘宝上5袋、10袋地购买食盐的也很多)。   ……   还有一些其他的典型表现,作为政府与个人其实在危机当中都有自己的重要责任:政府的主要职责最重要的是及时、全面地公开信息与采取行动,“捂盖子”的行为已被无数次证明是最愚蠢的行为;而作为个人来说,“获取真实信息”与“用常识思考”是最基本的两个方面。关于政府与个人对待危机的具体对策,本文就不阐述了。   作者:周国华 中国报道周刊 , 2011-03-20.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抢购盐”事件昭示的公共危机意识缺失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时事点评 . 欢迎大家投稿, 点这里 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面对危机,我们无处可逃 (0) 警惕“隐形世袭”引发社会危机 (0) 粮食危机来了!中国怎么办? (9) 日常生活中的信用危机 (1) 当前的危机和对策 (0) 分众传媒遭遇危机陷阱 (0) 信仰危机与中国魂 (2) 但愿一切还来得及——有感于中国能源危机 (0) 中国,正形成系统危机 (1) 中国面对严重财政危机 (0) 中国真有这么多的危机吗? (6) 中国官场,吏治危机何日走出? (0) “70后”提前进入中年危机? (0)

阅读更多

低廉的著作权,沉重的稿酬税

  中國人税负之重,在世界上居于前列,而稿酬税即是一个人所诟病的税种,对知识分子是一个严重伤害,对创新创造是一个巨大的制约。   解放初,我国是没有稿酬税的,那时老舍等作家出版一部作品,所得稿酬可以在京城买一处四合院,而且不用缴税,大多数作家生活过的很好,真心赞美社會主義。   后来,改革开放了,鼓励创新了,尊重知识分子了,却出台了稿酬税,有识之士创作一部作品,出版一部作品,十分艰辛,得不偿失,而所得的寥寥稿酬还要缴纳高额的稿酬税,这个税不但可恶,而且可恨,与变身为人头税的个调税一样应该废止。   举例来说,一个人用5年时间,创作出版了1部著作,付出的成本无数,所得大约15000元人民币。这对于一个作者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很多书的稿酬只有几千元,甚至是负数(自费出版)。15000元稿酬要缴纳多少稿酬税呢?按照现在的税法,稿酬及非经常性劳务报酬扣除标准仍然执行1980年的个税起征标准,也就是说扣除800元,纳税金额是15000-800=14200(元),税率为14%,应缴税额为14200X14%=1988(元)。如果分解到每个月,则此人的收入和缴税分别为15000/5X12 =250(元)和1988/5X12=33.13元,也就是说,他每个月收入250元,还要缴纳33.13元的税,这样的话,他不饿死也要赔死!稿酬税很不合理,有人曾想拒交,但出版社告诉他,这是直接扣除的,所有人都一样,没有办法。   一个白领,每月收入5000元,这已经较高了,按照现在的个调税,扣除生活费标准为2000元,他每月需缴纳个调税(5000-2000)X20%-125=475(元)。在大城市里,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时代,这2000元很不经花,也许只够自己吃穿的消费,却没有赡养、抚养和购房的能力。上有老,下有小,现在每个就业人口赡养、抚养人口在2个以上,随着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影响及老龄化的到来,赡养、抚养人口系数还会增加,房价飞涨,所挣的钱根本不够花,还要缴纳个调税,而且是从工资中强行直接扣除,没有商量,令广大工薪层悲愤而又无奈。大多数人达不到这个收入水平,蓝领的月收入则更低,月薪1000-2000元的比比皆是,按照国际标准,实际上处于贫困水平。   中國的个税其实是工资税、人头税,大款、老板、有着巨额黑色收入、灰色收入的人可以不交税,税法规定年收入12万以上的自行申报,是否申报取决于他们的自觉性,大多数人并不申报,或不敢申报。有的老板通过做账将巨额收入隐藏起来,达到避税的结果,贪官也从不申报贪污受贿金额,而工薪阶层、著作权人、打工者则被强行扣除,而且凶狠无比。   个税已经不合理,稿酬税更不合理。比较一下,可以看出稿酬税的实际税率远远高于个税,起征点远远低于个税。如此低的稿酬,如此高的税收,谁还费心费力去老实创作?职业作者能够拿到高稿酬的寥寥无几,大多数人只能业余创作,或者以丰补歉,用科研经费、工资、赞助补贴出版著作。如果靠稿酬谋生,那样中國大多数作者都得饿死、赔死!   个税当及废止,稿酬税更应尽快废止,它不仅不公平,还深刻地伤害了中國人的创造性。这个荒谬的税种,何时寿终正寝?期盼着那一日早日到来!   2011年3月6日   作者: 刘革学 中国报道周刊 , 2011-03-19.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低廉的著作权,沉重的稿酬税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时事点评 . 欢迎大家投稿, 点这里 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谁能代表中国纳税人的权利? (0) 请为中产减负 (0) 血色税收 (9) 老婆,快出来看发改委 (0) 美国的收入所得税 (0) 纳税的重担 (0) 纳税人,说出你的权利 (0) 穷人的税负比富人高 (3) 穷人存钱,富人借钱——利息税成穷人税 (1) 税收过度增长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7) 税制变迁映射中国道路 (0) 税不可漏,富不必仇 (0) 税·义务与权利 (1) 政府“征税意识”再思考 (0) 收取“呼吸税”简直是“谋财害命” (11) 我们到底交了多少税? (1) 实施新税法,国家财政每年减收千亿元吗? (4) 呼吸税——改革精英最后的掠夺 (12) 减负,想说爱你不容易 (0) 减税是经济复苏的最重要前提 (0) 减税才是最好最直接的加薪 (4) 减税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4) 全球税,抑或地区税 (0) 为什么我们的后脖子总是有凉风 (0) 中国有不纳税的人吗? (8) 中产万税 (0) 个税征收严重“缺位”的思考 (0)

阅读更多

李娜们凭什么改变了世界?

  就在中國2011农历新年未到来之前,1月29日,中國姑娘李娜于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中,1:2不敌比利时选手克里斯特尔斯,而获得亚军;她同时还在2011的WTA赛季正式比赛中还没有吃到败仗,也是世界女子网坛第一沃兹尼亚奇、美网冠军克里斯特尔斯、乃至大小威、海宁这样的高手所无法企及的。这是至今中國网坛取得得最好成绩。更具60多年中國不曾有过的标志意义是:李娜不是作为中國国家体制内运动员而参加比赛,而是与大多数国家体育、网坛好手一样,以自由自之身在自由的打体育比赛,也不像刘翔们必须打赢夺取得冠军来“为国争光”,而一旦输了又无法承受“举国体制”下的“为国丢人”……。但现在,这种“举国体制”终于遭遇举世无奈的逆转奇迹,正从铁板一块的中國向世界各国大同相同的环境走去。   李娜,中國网球好手,在她纹在胸上的一小朵穿心玫瑰也许在女子著名澳大利亚网球巡公开赛上算不上扎眼,但在纹身凤毛麟角、并不普遍的中國,这却是十足的张扬个性、自由的伸张。很早以前,李娜还会用胶带把纹身遮挡起来,但现在再也不用费这个麻烦了。在打入2011这轮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中、并由此成为中國最成功网球运动员之前,李娜就已因她的纹身而在中國名声大噪,她已经改变了中國60多年不变、那老死的“举国体制”而挡不住这块奇芭、一举惊天。   “年轻时,教练和领导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而“现在我为自己打球”。李娜言外之意是:她是以自由之身在自由的打球,自己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谁也管不了。李娜在今年首项大满贯赛事中的表现,已引起人们对她另一种反叛行为的关注,而这种行为可能对中國体育的未来产生更重大的影响:两年前,李娜等四名女网运动员脱离了中國僵化的体育体制,获准自主经营网球职业,第一突破了中國“举国体制”,可也断了由国家出钱来参加全球各国的体育竞技。李娜的成功,引起中國媒体新一轮的狂轰滥炸,给中國占有举国资源、掌有“举国体制”的引发了风暴。据中國体育总局网球运动中心主任孙晋芳告诉《中國日报》记者,李娜的成就证明了中國体育在朝着正确的、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实施的竞技环境、共同方向在前进,中國女子网球已经打开了中國这一60年不变的“举国体制”,开出了全球最耀眼的自由之花。   中國女子网球取得了全球共睹的奇迹:取得全球网坛女子排名最前列的均为体制外的佼佼者,从李婷、孙甜甜(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到郑洁、晏紫(澳网公开赛大满贯女双冠军),以及中國女子网球在国际网坛家最好成绩的获得者,几乎全被体制外所垄断,再到2011年李娜获得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中获得亚军,还首次捧起了世界顶级赛冠军杯,中國女子网坛可为星汉灿烂,而唯独排名全球女子网坛最好成绩第92位的张帅依然保留在中國体制内的“国家队”,却在所有国际赛事中却一事无成与全球各国体育竞技环境的大势已去。中國女子网坛的奇迹还证明,这不仅仅是这个国家女子网坛“举国体制”走向一花独放或是一花不放的问题,而是整个13亿人泱泱大国女子网坛盛世——“举国体制”的崩溃或凋零!   像中國的“举国体制”60多年一样,有关中國体育体制及其所有的其他体制一样,社會主義体制悖论中國60多年,而绝大多数中國农民祖祖辈辈都可能是体制外另一端的永远弱者,如“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永远鸿沟着这两种人的悲喜交加,再如黨的领导永远都不要中國公民来投上合法与否的这一票,一直与当初60多年前的“暴力革命”一样,来通过“法律程序”……中國体育“举国体制”、国家金钱致极少数一个人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世界纪录”,被安排到冠军、亚军等的位置上,而李娜的突破,则象征着中國社会追求张扬个性、自由主张的年青一代与目前仍盛行的家长式黨风独大之间一种更普遍的矛盾冲突,是中國“举国体制”的一种空前突破。有著名中國社会问题学者评论道,这可能是中國一黨專制、“黨一切”体制倒下的第一块多米尼骨牌,是开始富有中國阶层崛起、向上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我们的领导也好,媒体也好,都喜欢那种听话的、没性格的、八面玲珑的、温良恭简让的人,而李娜显然不是”诗人赵丽华在微博中如此表示。“(我)喜欢她的随性……喜欢她的一意孤行和独孤求败”。而中國体育“举国体制”60多年,原苏联式体育体制在中國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顶峰——主办国在金牌榜上位居榜首,其实中國体育连全球的二流国家也不如。有前途的孩子在小小年纪就被挑选出来,去接受“举国体制”的全日制训练,成立夺金牌的机器人。教练控制着运动员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几点起床到打什么比赛,而运动员赢得的奖金有一半以上被上层领导拿走了。   中國体育的“举国体制”,一方面遭遇了全球各国特别是“法制国家”的一致病垢;另一方面也与国家《宪法》所赋予“国民待遇”所一统“公正、公平”,但“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又划出中國60多年至今不改的天然鸿沟。中國却60多年如一日、一直持续着这极少数——用百万人、甚至千万分之一比率都不到来扛举着这个举国国家体育精英的辉煌。而李娜们的举世成功启示是,没有用“举国”资源、金钱却照样可以创造“举世”公认的奇迹!   中國“举国体制”搞体育,本该用在这个国家整体国民健康素质、提高整体国民健康水平的举国策略,去造就13亿人、每一个国民的健康、参与体育健康的提高身体素质,然而一个国家却凝聚了60多年来让几百人去冲击世界体育高峰,却要由这个国家举国的财力、国力来造就2008“奥运会”的51块金牌?而这个国家对每一个公民身体的健康、参与体育普及、提高身体素质却根源无法顾及,全球各国几乎没有这样的“法制国家”体制。   但自从2002年姚明赴美国打球以来,这一体制就一直面临着跨塌的压力。不仅一些高奖金项目的运动员想留存更多的奖金收入,而且在一些运动中,遵循当前体制的结果只会令人一代代人失望。当姚明刚到美国打球时,教练让他用扣篮来震慑对手。“他当时非常不情愿,因为扣篮被当作一种个人主义,在中國是不被认可的”布鲁克?拉尔默(Brook Larmer)这样表示。拉尔默曾撰写过一本讲述姚明的书。后来,姚明每次拒绝扣篮后,教练就让他的队友在场内跑圈,他终于妥协了。而李娜却不同,她承认在她成长初期,如果没有领导们的压力,她年轻时不会去打网球。但她也曾因为对中國僵化的体制不抱幻想,而告别体坛两年。2008年,当她和另外三名顶级球员获准脱离体制、并可留存逾90%的奖金收入时,体制内的批评声音举国四起,尤其是一开始她们的成绩都不甚理想。   “举国体制”喂养的体育精英、新贵中國体育高官蔡振华(约为国家副部长级待遇)当时曾表示:“从目前来看,金花们单飞之后表现并不理想。至少我个人认为,单飞目前不适合继续推广”。中國蔡振华们还在费尽心机、千方百计维护着自己享用并长成的“举国体制”——用“举国掏钱体制”去让刘翔团队们“突破世界巅峰”美梦。但在获得2011年澳网亚军、如此骄人的成绩之前,李娜去年就和队友郑洁用双双杀入澳网半决赛回敬了批评者。她们的成功还导致中國——尤其是富裕都市人——对网球运动的兴趣、以及自由参与体育活动、不受官方任意摆布急剧在升温。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作者: 巩胜利 中国报道周刊 , 2011-03-17. | 添加评论 | No comment 原文地址 李娜们凭什么改变了世界? 通过Google Buzz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Twitter关注 中国报道周刊 通过RSS 全文订阅 通过电子邮件 全文订阅 文章分类 时事点评 . 欢迎大家投稿, 点这里 发送投稿邮件 相关日志 陈苇绫,你是中华好儿女 (9) 金牌第一不如制度第一 (6) 金牌再多也还是东亚病夫 (39) 有必要设立“体育节”吗? (8) 我们要那么多金牌干什么? (35) 当我们将野蛮和无耻共同演绎的时候 (26) 开幕式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 (19) 应解散中国的国家体育总局 (7) 奥运会上的中美足球 (4) 哀我中华——中国已经沦为无处不造假的国家 (140) 加勒比旋风说明了什么? (4) 刘翔退赛是对国人心理素质的检验 (27) 刘翔退赛刺痛中国体育的软肋 (2) 刘翔脚伤政治化内情 (3) 刘翔没有文化 (7) 冷静地看待奥运金牌 (43) 冠军与文化 (0) 体育名星从市场经济中学什么? (3) 中国要从印度人的金牌中学什么? (34) 中国是金牌大国,但不是体育大国 (3) 一个运动员的意外受伤 (3)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