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博客

周泽律师遭遇邪恶网文攻击

今天,我担任辩护人的黎庆洪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被告人黎庆洪的妻子叶萍打来电话,说在网上看到一个攻击我的帖子,题目叫“周泽代理黎庆洪案私密隐情曝光”,让我看看。我搜索了一下,发现果有此帖,且在多个网站均有传播。提醒媒体朋友们,警惕我了   1 、 http://tieba.baidu.com/f?kz=851679934 2 、 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3529961-1-1.html 3 、 http://bbs.news.163.com/bbs/shishi/183798324.html 4 、 http://club.news.sohu.com/r-zz0081-321599-0-4-900.html   周泽告白

阅读更多

警惕公权力借郭德刚徒弟打人事件打压非主流文化

央视排比批郭德刚“三俗” http://www.tianjinwe.com/rollnews/wy/201008/t20100806_1408577.html 新华时评批郭德刚不自重 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0-08/07/c_12419345.htm 各大书店接通知对郭德刚书籍及音像制品下架 http://ent.sina.com.cn/s/m/2010-08-07/13273043499.shtml 德云社停演自查 http://ent.sina.com.cn/s/m/2010-08-07/02383043313.shtml 郭德刚及其德云社是否应该被踏上千万只脚,让它永世不得翻身呢? 还是让舆论的归舆论,法律的归法律吧。 警惕啊,善良的人们!我们反对郭德刚的流氓气,但我们也应该警惕媒体话语霸权被滥用,尤其应该警惕公权力被滥用!

阅读更多

报告,踢出乒乓比分

报告,今天下午三点,大邦混合足球队,被对方不知名的混合球队,踢成乒乓球比分。和国足有得一拼,我们一球未进。本人司职中场,客串前锋。责任重大,成绩显著。   赛后,俱乐部老板总结原因,主要是天气太热,不排除赌球因素。领队表示,这次比赛,队员们都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锻炼了队伍。队员情绪稳定。队员们表示,和强手交手,收获颇多,关键是奖金没到位,希望下次把人民币现金运到球场,先撕下半张给上场队员。教练表示,下次踢律协杯,一定要找3个以上强力外援。一个前锋,一个中场,一个后卫。就指着这三人了,其他人就站在球门口,当活动梅花桩。   大邦所表示,能否不冠所名。你们就叫乒乓足球队,如何?球队表示,如需要除掉冠名,也需给钱。        

阅读更多

看别人如何自娱自乐(老袁语)。

李雾:纽约时报的专栏时评家们 《纽约时报》目前有七名专栏时评家。三人是左派,两人是右派,还有两人中间偏左。美国人对几张大报有个笑话:读《华尔街日报》的是正在治理美国的人(指企业家和金融家);读《华盛顿邮报》的是以为自己正在治理美国的人(指政客和官员);读《纽约时报》的是认为自己应该治理美国的人(指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通常对现实抱批判态度,立场容易左倾,《纽约时报》其实是一张立场比较左的报纸。按惯例,美国报纸在大选期间,对两党候选人要平衡报道,投票日前两星期,才可以发表社论支持其中某一位。自从笔者十年前开始阅读《纽约时报》以来,每次大选,他们最后的表态,都是支持民主党候选人。但是,作为言论开放的社会公器,该报也聘请一些比较保守的作者撰写文章。 这里要说明一下,美国人的政治派别,只是说话方便的标签。在美国说某人是“左派”,并不含有讽刺意味;说某人是“右派”,也不是指责他政治上落后。左派,右派,仅是观点不同而已。美国电视里辩论政治问题,让观众打电话提问或评论,往往设有三个号码,供左中右观众分别选用,也方便主持人平衡不同意见的发言量。美国的左派和右派,与这两词的中国概念,也没有很密切的对应关系。在中国再左的人,到了美国,很可能发现,在子女教育和男女关系问题上,自己跟当地的右派有更多共同语言。 七名专栏时评家中的惟一女士名唤莫琳·多德(MaureenDowd),是报界人见人怕的美女杀手。布什一上台,就被她铆上了,每星期两篇专栏,至少有一篇是在挖苦总统先生。不用说,这位是左派。可惜有敏锐政治感觉的女人毕竟稀少,莫琳虽然言词俏皮锋利,给人的整体印象却是西方人恶作剧扔奶油派———让人难堪,但不会有实质伤害。 鲍勃·赫伯特(BobHerbert)是惟一的黑人,也是个左派。他的专栏,笔者一般只看题目,对内容兴趣不大。 赫伯特喜欢写美国穷人的烦恼。一个非洲难民,进关时填错了姓名,虽然在美国有吃有喝,住着政府补贴的房子,但是等了两年还没等到绿卡。对别的很多国家的人,这算个什么事? 左派时评家里挂头牌的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笔者原来很喜欢看他谈论经济问题,但是,自从伊拉克战争以来,教授越写越左,这就降低了文章的信息量。布什也不见得是特别聪明的人,没有那么多想象力,教授反来反去,不就是反那些读者早已听过无数次的“愚蠢”言行? 萨菲尔是个右派,几年前在中国也出过一次小名。2001年5月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选举中,阿拉伯联盟把仍然存有黑人奴隶的苏丹选了进去,一时在国际上引起轰动。美国人对“黑奴”特别敏感,这是他们历史上的大创伤。萨菲尔当即写了一篇评论,认为苏丹的入选意味着《奴隶制胜利了》(SlaveryTriumphs,这是文章题目)。新华社立马追发一篇署名“米幸兰”的反批评,把萨菲尔的题目误译为《奴隶们的胜利》,结果在《人民日报》“强国论坛”掀起一片愤怒斥骂的声浪:美国居然把别的国家当作“奴隶”? 萨菲尔之外的另一右派是戴维·布鲁克斯(DavidBrooks)。这位老兄是好好先生,与很多知名左派知识分子保持着良好私人关系,“斗争性”就不如萨菲尔。布鲁克斯也参与政治争论,但他似乎更愿意谈文化现象。 比较有意思的是两位偏左中派。他们有个共同点:都在国外生活过很长时间。一位曾先后担任驻香港和驻北京记者,还有个中文名字纪思道(NicholasKristof)——粤语发音比较接近他的英文家姓。不过,让纪思道在中国暴得大名的,还不是他的中国经历,而是《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一书中李希光等人对他的抨击。 另一位偏左中派就是名声很响的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Friedman),他曾经两次获得普利策奖,也是笔者最欣赏的几个专栏作者之一。愚意以为,他比别人高了一大截。像克鲁格曼教授那样,布什赞成的我就要反对,这是很容易的;难的是不让诸多“反对”自相反对起来。时评家要有看出问题的学术性能力,更要有排出各种问题优先程度的政治性智慧。弗里德曼已经达到了这一层次,他的三位左派同事则远远不及。 《纽约时报》七名时评家中,只有弗里德曼真正掌握了一门外文,而且是一门很困难的外文———阿拉伯文。他也曾经长期驻扎中东。或许这是其人眼界超群的原因之一。不管是美国的国内问题,还是最令各国外交家头痛的巴以冲突,他都能既在里面观,又从外面察,里里外外都看个透彻。他和纪思道,虽然这次大选一定投克里的票,却因了在他种文化中的生活经验,对美国左派的很多主张自有保留和扬弃。比如,左派要求限制自由贸易,保护美国的工作机会,纪思道就以他在柬埔寨的见闻指出:当地农村女孩,如果挤不进左派所说的剥削第三世界穷人的“血汗工厂”,她们的另一出路就是妓院。 《纽约时报》大右派的故事 2004年11月15日,《纽约时报》宣布,他们的大右派时评家威廉·萨菲尔(WilliamSafire)即将退休。美国总统布什第二任就职宣誓之后,明年1月24日的专栏,将是他的最后谢礼。 与其他几位时评家相比,萨菲尔是个异数。首先是年纪大,萨菲尔已经75岁了,比别人大了一辈。另一特色是此公知多识广,他同时还为《纽约时报》的星期日周刊写一个语言专栏,时评退休后,这个文化专栏仍将继续开设。笔者最感谢萨菲尔的,则是他编过一本美国政治俚语辞典,读报时很有帮助。萨菲尔还是个小说家。萨菲尔的时评好看,原因之一是他常常来点“小说味”。比如:我要给尼克松(已故美国前总统)打个电话,听听他在天堂里对这一国际事件有什么分析。 为什么萨菲尔会经常提到尼克松呢?这就是他压过一般时评家的关键优势了——萨菲尔曾经是个政治“圈内人”(insider),当过好几年的尼克松文稿起草者,有资格旁听内阁会议,亲身接触过最高机密,对美国政府最高层的日常运转有着零距离观察的经验。美国老一代时评家多是圈内人,最著名的,就是那位直到六十年代依然独领风骚的李普曼(WalterLippmann)。他的专栏,就连我国《参考消息》也是一定要翻译登载的,而且周恩来总理必读。萨菲尔可算是那一代人的最后遗响。如今美国的大学文科学院左派当道,已经培养不出李普曼、萨菲尔这样有本事穿梭政界和报界的两栖交流人才。 说起萨菲尔和尼克松的相识,还牵涉到当代外交史一大趣话———莫斯科“厨房辩论”。1959年7月,尼克松以副总统身份去苏联为“美国展览”剪彩。尼克松是十月革命后正式访问苏联的最高阶美国官员。萨菲尔当时也在莫斯科,担任一家大房地产商的媒体公关。他的公司在展览会上放了一套“美国典型住家”的房子,萨菲尔负责作宣传。1950年代的苏联,条件比较差。甚至在莫斯科,一家数口也常常只能挤在一间公寓房间内。展览会所显示的美国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平,对苏联领导人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当时的苏共总书记是矿工出身的赫鲁晓夫。他在压力之下,就顾不得礼节了(这位以后还在联合国脱下皮鞋敲桌子呢)。在展览会的彩色电视机(俄国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玩艺)和摄像机前,赫鲁晓夫大谈共产主义的优越性。最后,尼克松辩解道,他父母在加利福尼亚开一家小杂货店,子女从小就得干活,自己并不是他所以为的大资产阶级代表。赫鲁晓夫不屑地说:噢,店主都是贼。事关父母,尼克松终于忍不住反击了:贼到处都有,我见到这里的人买了肉之后,还要用自己带的秤再校对一下呢。按英文语境的习惯看,尼克松的话更毒,因为苏联的肉店是国家所有,尼克松暗示苏联公民不相信国家,怀疑国家掠夺他们。但彩色电视当场回放,画面上却是赫鲁晓夫显得更有气势。可怜尼克松虽然出身贫寒,毕竟读了大学,当过律师,法庭上一口一个“尊敬的法官先生”,哪里见识过大批判阵仗?他后来写回忆录《六次危机》(有世界知识出版社1972年中译本,黄兴等译),危机之一就是赫鲁晓夫的粗鲁挑衅。 萨菲尔在展览会现场也看了电视,他料到尼克松一定在找机会翻本。由于主客不和,这时场面有点乱。萨菲尔收去围在展览房四周的隔离链条,大叫道:向这里来啊,来看美国人的典型住家!尼克松和赫鲁晓夫果然走过来了。两人走进屋子后,萨菲尔又拉开后门,放进一批苏联观众。前有俄国平民,后有各国记者,尼克松和赫鲁晓夫一时被堵在观赏厨房的栏杆边。 每个人的一生中大概都会遇到几次奇迹。这些奇迹能够改变你的命运,但是,奇迹只会延续5分钟。能不能抓住这5分钟,就是英才和庸人的区别。萨菲尔抓住了这5分钟,帮助历史创造了一些最有趣的时刻。 尼克松也抓住了这时刻。当时苏联报纸笑美国人吹牛,不相信工人住得起这样的房子。尼克松介绍道:这种三房一厅的住家,在美国非常普遍,工人都能购买,可以分30年偿还银行贷款,负担并不重。一则是显然不懂美国的信贷消费,二则可能翻译有点问题,赫鲁晓夫立即叫道:看啊,这就是资本主义,他们给劳动人民造的房子只能用30年,而我们苏联造的房子足够从爷爷住到孙子!当然,美国人第二天翻开报纸,觉得赫鲁晓夫讲了大蠢话。在美国人看来,他们的副总统很漂亮地赢了苏联的正主席。 “厨房辩论”时,记者都在尼克松和赫鲁晓夫的后面,被苏联警卫拦着不准进厨房,只有萨菲尔在里面。他抢过美联社记者的照相机,为两国领导人拍了一张。萨菲尔刚把机子还过去,记者卷过胶片又塞回来了,还大骂道:白痴,你的手遮住镜头了!第二张照片传遍世界。照片上,尼克松侃侃而谈,赫鲁晓夫挺着肚子很不高兴的模样。萨菲尔本来只想拍两位国家元首和公司的洗衣机,但是突然挤过来一位苏联官员,占住洗衣机边上的位置。曝光时,这位官员正好闭着眼睛,因此照片上的样子也很难看。多年之后,萨菲尔方才知道,这位不请自来的闭眼客,竟是继赫鲁晓夫之后的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 那年萨菲尔30岁,正考虑自己的职业前途。“厨房辩论”之后,他决定跟随尼克松。萨菲尔发现尼克松机警聪明,决非等闲人物。尼克松竞选总统时,萨菲尔加入了他的班子。后来尼克松闹出“水门事件”,黯然下台。萨菲尔在白宫律师约翰·迪安(JohnDean,此人后来向法庭和国会全盘吐出尼克松的幕后谈话)警告尼克松、表示调查无法制止的当天,离开白宫去了《纽约时报》,得以全身而退,不必面临违法还是卖主的两难窘境。 萨菲尔刚到《纽约时报》时,别人都当他是强行移植的异体器官。直到一次同仁野餐会,某编辑的儿子掉进池塘,萨菲尔跳入水中救出男孩,排斥现象才突然消失。这之后的30年,萨菲尔的锐利眼光和精致文字,逐渐成了《纽约时报》一块招牌,他还得了一次普利策奖。那位得了两次普利策奖的弗里德曼就说过:他一直将萨菲尔作为自己的榜样。 只是岁月不饶人,执笔《纽约时报》30十年来,总统换了几茬,萨菲尔不再可称“圈内人”。布什上台之后,美国舆论两极分化,他也越写越右,简直成了白宫的义务辩护士。笔者记忆所及,只有对关塔那摩的恐怖嫌犯,萨菲尔有不同意见,他认为那些人应该拥有更多法律权利。其实萨菲尔从前并没有如此强烈的派性。1992年大选时,他不投共和党的老布什却投了民主党的克林顿。后来克林顿夫人希拉里推动全民保险,不但得罪了意识形态上痛恨这类措施的右派,很多将个人健康状况——特别是性能力——视为最高隐私的左派,也坚决反对国家包干,萨菲尔才开始带头攻击克林顿夫妇。他对希拉里甚至不太讲究绅士风度,克林顿私下向友人发泄说:他恨不得一拳打歪萨菲尔的鼻子。 这样一位多姿多彩的名家,后辈里似乎难有匹敌。《纽约时报》能找到谁来替代?人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等着编辑部的选择。

阅读更多

霸王的民族和民族的霸王:事关洗发水?

  霸王洗发水遭遇二恶烷洗礼,霸王的应对策略可谓入乡随俗。在香港,其入禀法院,起诉香港媒体侵权。在大陆,其派四名员工到《每日经济新闻》骚扰、推搡记者。同时,霸王在央视开始重新包装,重提民族品牌。霸王的CEO万玉华说,作为一个民族化工品牌,霸王不会因为此次闹剧而倒下,还要坚持走中药路线,坚定地举起民族重要化工品牌大旗。   要是当年的西楚霸王利用万总做参谋,他肯定采用以下策略,回江东,做文宣,先把输给刘邦作为闹剧处理,其次,打纯江东品牌,同时,把刘邦抹黑为外族的代理人。反正自己没错,楚汉再相争,荼毒江东,只不过,再没有李清照的,生作人杰,死为鬼雄的赞誉,留下的或许就是西楚恶霸的名声。   民族这个词,历史并没有中国历史那么悠久,其实,我国古代喜欢用夷夏之辩来区别,我们是中原正统,外族人是夷人,在孔子眼中,自己族人和外族人没什么大区别,论语中有,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有文化的人住着,本身就是春风化雨,有何可以陋之?不过,夷人也是变化的,例如,浙江人,以前就是越人,也非中原人氏。在唐朝,南粤,就是霸王公司所在地,全唐文记载是,“上有太古,粤有民族。颛若混命,愚如视肉。当斯时也,虽三王之道不能化,五帝之泽不能沐。在作者的言下之意是,广东,曾是不能教化的蛮荒之地,现在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霸王公司的所在地,民族一词,较为复杂。   民族主义这个词,也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1836年,英语中首次使用民族主义,它当时是以神学用语出现的,指某些民族成为上帝选民的教条。此后,该词逐渐倾向等同民族自大、和自我为中心。   当霸王,蒙牛等每次祭起民族主义大旗时,笔者都会想问,哪个民族?汉族?汉族人是什么人?按照人类学家李济的研究,所谓现代中国人实际上是有十几种成分,1,黄帝的后代;2,匈奴族;3,羌族;4,鲜卑族;5,契丹族;6,女真族;7,蒙古族;8,讲藏缅语族语言的民族;9,讲掸语的民族;10,讲孟-高棉语族语言的民族。此外,还有戎人、突厥人等。读读中国历史就知道,我们的民族成分多复杂!当然,正确答案是中华民族,但是,中华民族毕竟有五十六个民族,至少那霸王宣传的中药来看,肯定不包括藏药等少数民族传统医学。随意提什么民族品牌,或许无疑伤害的,是意想不到的人。   其次,搞一个洗发水,喝个牛奶都要傍上民族的大旗,有必要吗?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了,成龙做的广告中,“没有那种成分”是涉嫌虚假广告,不是纯天然,确有二恶烷。我洗海飞丝,和洗霸王,有什么区别,中华民族崛起,就必须洗自己的洗发水?喝自己的三聚氰胺牛奶?如霸王用的机器设备说不定还是进口的呢?本民族的,有好东西,也有坏东西。外族的,也有好的,不好的,洗发水是民族的,又如何?我们反对崇洋,又需警惕民族主义泛滥,更要警惕借民族主义作种种非法目的的障眼法。   当然,民族主义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这一部分是帝国主义的殖民逼出来的,一部分是,人类本身就是一种有情的群体动物,共同的语言、文字、历史,血缘、传统,自然会让民族聚集起来,有一种集体认同。否则,我们的先辈面对异族侵略也不会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华民族才免于亡国灭种。对国家来说,民族主义是绕不开的,但是,是应该避免扩大化的。不要作为救命稻草,谁都知道,自古到今,民族主义都会产生一种佛教所说的“我执”,“我的,(本民族)是最好的”,发展下去,就是种族主义,却是最要命的。另外,霸王的所谓民族品牌,说到底,也是搭一下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便车而已,原子弹、航天飞机,语言文化,和民族尊严确有点关联,事关洗发水,就没必要了吧。你提得那么高,我都有点害怕,哪天又一个民族品牌倒下了,给“民族”带来的是羞辱。   霸王涉嫌虚假广告,骚扰记者,本应该诚信地道歉,这才像点我们中国人俗话说,一人做事一人当,如楚霸王项羽,人家算条汉子,自己了结,死了八千子弟,不再继续拖江东父老下水。虽然,毛泽东说,不可沽名学霸王,是指项羽之前的战略失误。为此,项羽付出了代价。而今,霸王洗发水似乎仍不吸取教训。如此,毛主席诗词中“霸王”两字,现在应该指代霸王公司了。   恳请霸王不要再提民族品牌,沾上民族两个字,真有点糟践中华民族。霸王广告已赔上了成龙的名声,就放过中华民族,前者倒是活该,后者真是无辜。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三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