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人民网5月7日:中国驻英国使馆驳英媒关于艾未未报道

链接 http://goo.gl/vqFJN 中国驻英国使馆驳英媒关于艾未未报道 2011年05月07日20:29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记者 崔东)2011年5月6日, 英国《经济学家》读者来信版刊登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驳斥4月16日该刊有关艾未未评论的信函大部分内容 。信函全文如下:   贵刊4月16日的封面文章 《中国的镇压(CHINA’S CRACKDOWN)》 ,借艾未未案无端攻击中国,这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不尊重和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反映出贵刊对中国的无知、傲慢和偏见。   中国是法治国家,不搞人治,也不搞专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不仅体现在中国经济已超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还体现在人民思想的解放、社会的自由宽松、政府的公开透明。中国的发展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党内民主不断完善,彻底废除了领导人终身制。30多年来,中国全国人大共审议通过了200多部法律,全国律师人数从3000上升到20多万。   中国公民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和宗教信仰自由依法得到保护。中国公民可以自由迁徙、自由择业,自由到国外留学,可以通过各种合法渠道表达意见和诉求。中国网民人数达4.5亿,信教人数超过1亿,是英国人口的近两倍。   艾未未曾发表过很多言论,他在推特网上很活跃,还经常接受西方记者采访并到国外举办展览,中国政府未予限制。由于艾未未因涉嫌经济犯罪,中国公安机关依法对其进行调查,这既不是人权问题,也不是言论自由问题,而是要不要法治的问题,任何人,不论他是什么“家”,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西方一些人妄言,中国只搞经济改革,不进行政治改革,这在理论上不成立,也不符合事实。试问,如果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政治体制,何来中国经济30年快速增长?何来当今中国社会的开放和多元?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归根结底应该符合实际国情,由本国人民决定。实践证明,中国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得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支持,有着光明的前景。我们将沿着这条道路,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中国制造不稳定,损害中国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决不答应。   中西方在民主、人权问题上有分歧,只能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通过对话交流来处理。那些自以为是,对中国诽谤谩骂的人不妨扪心自问,到底是谁在搞“镇压”?谁在搞对抗? (责任编辑:崔东) 附:《经济学家》来信栏目5.5日刊登的原文: 链接:http://goo.gl/vBDA2 May 5th 2011 The Economist riticising China SIR – Your criticisms of China in the Ai Weiwei case were unwarranted, show a disrespect for our judicial sovereignty and are an attempt to interfere with our internal affairs (“China’s crackdown”, April 16th). Mr Ai, an artist, has made his comments before, through Twitter and interviews given to Western journalists, and he has travelled abroad to hold exhibitions. These activities were not restricted. Mr Ai is now under investigation for suspected economic crimes. The case is not a human-rights matter nor is it about freedom of speech, but rather it is a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rule of law should be upheld. China is ruled by law, not by man; it is not a case of rule by a few.

阅读更多

经济学人:国家的革命贵族——太子党的兴起

来源:《经济学人》 原文链接:http://www.economist.com/node/18561005 译者:tony http://yyyyiiii.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_7847.html 校对:南山 据报道,一名退休军官最近在北京的一次集会上这样说道:“有些酸臭的知识分子非常可恶。他们攻击毛主席,提倡‘去毛化’,我们必须努力击退这种反动逆流。”在两个月以前,这位退役上校的强硬言辞兴许带着一些逝去时代的味道。而在今天,一场针对异议人士的沉重打压,让他说的话听起来带着残酷的预见性。 艾未未是最近被国家安全机构逮捕的数十人中最著名的知识分子。艾先生是一位蜚声国际的艺术家,4月3号在北京机场准备登上前往香港的航班时被捕。现在还没有关于他下落的官方确认。官员声称,他是因为涉嫌“不明的经济犯罪”被逮捕调查,但是《环球时报》(一份北京的报纸)警告说,艾未未先生常常用他桀骜不驯的行为挑战法律的“红线”,换句话说,很明显的,他过于频繁地挑衅共产党。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从毛泽东极权主义扭转过来之后,中国经历了数个从对异议的相对宽容时期到随之而来一段压制言论自由时期的周期。但是最新的这次反弹,始于去年年底并且在今年二月末期加剧,势头更加猛烈。它包括了警察对国外记者的系统性的骚扰,其频率超过了自1990年代初以来的任何时候。更加不祥的是,像艾未未这样的异议活动人士更经常的是突然地消失而不是正式地逮捕。 这是一次异常严厉的行动,并非针对任何具体的群体性事件(最近在互联网上发出匿名号召的中国“茉莉花”革命不能算数)。这表明了中国领导层的内部权力转移很可能在此事中扮演了一定角色。因为中国准备明年年末的大规模党,政,军高层的换届(译者注:十二大),正在进入一个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时期。这是十年的剧烈社会变化以来的第一次权力转移。而在国家内部,新的利益集团已经出现。他们正在竭尽全力地为中国的新统治者设立新的待办事项。 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太子党“。这个词指的是中国的革命创始人和一些高级官员的后代。现任国家副主席、被安排在明年将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习近平就是其中一员。而对于他的政策偏好外界知之甚少。一些“太子党”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和西方教育背景经营着利益丰厚的商业生涯。其他的“太子党”对中国“狄更斯式的资本主义”(译者注:“狄更斯式的资本主义”常常用来形容中国三十年来的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剧烈的发展过程,如同狄更斯描写当时英国的资本主义)持批判态度并且呼吁回到传统的社会主义公平与正义。也有一些太子党成功的横跨这两个阵营。“太子党”在商业领域中的佼佼者包括国家主席胡锦涛之子胡海峰,他掌管着生产机场扫描仪的一家大型供应商。还有国家总理温家宝之子温云松,他是一位金融家。 华盛顿特区布鲁金斯研究所的Cheng Li认为,保障自身利益的共同需求将这些“太子党”绑在了一起,尤其在当前公众对裙带关系的愤恨程度在不断增长的背景之下。2007年的政治局换届,太子党占据了25席中的7席,而在2003年,他们只占据了3席。 那位喜爱毛泽东思想的前上校,是对一个名叫“延安子女北京联谊会”的组织讲出那番话的(延安是毛泽东在1949年夺得全国政权之前的根据地)。不难猜出,这个组织热衷于社会主义的正义。其主席叫胡木英,是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之女。胡乔木曾是1980年代政治局的强硬派,死于1992年。其他的“太子党”也是协会成员,但是现在还不清楚有多少现任或未来的高层领导人。在她的集会演讲中,胡女士拒绝承认“太子党”这个词,反而宣称:“我们是红色后代,革命后代。因此,我们除了关注我们党,国家,人民的命运以外别无选择。我们不能在党面临危机的时候置之不理。” 在她看来,腐败的猖獗,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以及共产主义理念的崩溃构成了一场危机。胡女士和那位退役上校的演讲的详细内容,发布在由中国残存的毛泽东思想强硬派所控制的一些网站上。而这些人创办的杂志在十年前被当局强制关闭,原因是他们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犀利批评。然而,早在逮捕开始很久以前,这些网站就持续以长篇大论激烈地谴责、攻击艾未未和其他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毛泽东主义者挥之不去的影响,近几年在中国西南部的重庆市(面积和苏格兰相近)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这里,中国最有实力的太子党之一、重庆市党委书记薄熙来发动了影响巨大的运动,以恢复毛泽东时代的文化。它包括了让公众“唱红歌”,发送毛泽东语录的短信。一个当地电视台更是开始在黄金时间播放“革命节目”。去年,重庆市可怜的媒体把一名女士从严重抑郁症中康复归结于她的唱红歌行为。 这些活动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薄先生是政治局委员并且被认为在明年的换届中是晋升为政治局常委的强力竞争者,政治局常委会是党的最高机构。他成为了毛派最喜爱的人(他们的网站说,那位上校对薄熙来提出点名表扬,听众们也鼓掌赞同)。在很长的时间里,薄熙来和习近平被认为不合。然而在12月,习先生视察了重庆并说红色文化复苏已经“深入人心”。它获得的赞誉名副其实。 几乎没人——包括薄熙来先生和其他的权力竞争者——呼吁回归毛时代的独裁,并且结束市场经济。但让很多自由主义者担心的是,这些人认同毛泽东对法律的高压干涉。在重庆对其黑手党似的黑帮以及他们的官方保护势力进行的清扫活动中,薄熙来赢得了来自国家控制的新闻媒体的很多喝彩。但一名黑帮成员的辩护律师因涉嫌试图说服被告提供伪证而被逮捕,让很多人们担忧引重庆的法庭会不惜一切措施来防止律师对公诉人提出质疑。北京大学著名法律专家贺卫方,本周撰文说最近在重庆发生的事情“威胁到一个法制社会的基本原则” 近期对于异议者的打压方式可能是一个迹象,说明薄熙来的手段(包括大量的投资改善穷人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北京的青睐。这也是国内安全机构自2008以来影响力与日俱增的一个表现——当时中国尽全力防止任何影响到北京奥运会的社会动荡。很多人认为,随着他所掌管的部门得到了政府大幅度的投入,负责安全方面的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的权力也在逐渐增加。 更加自由的思考却没有被完全抑制。中国南部的广东省党委书记汪洋,是政治局常委(非太子党)的另一位有力竞争者,被广泛认为是有着更加开放的态度。深圳是广东的一个特别经济区,它已经试着给予非政府组织更加自由的发挥空间。广东省的报纸媒体是这个国家里最有良知的媒体(这也是他们被左派网站激烈攻击的原因)。但汪洋也在谨慎地处事。官方媒体本周报道,八万名“潜在的不稳定的人“已被逐出深圳,为这里在今年夏天的体育赛事做准备。 对这种趋势最有力的批评来自茅于轼,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四月八号在财新网站(一家直言不讳的出版集团)上发表了一篇博客。茅于轼先生指责中国领导人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错误的忽略了政治改革。他说,花费更巨大的预算在维稳上,只会让公众对政府更加敌视。然而,由于决心不允许任何因素干扰明年的高层政治会议,中国领导人愿意为此承担这份风险。

阅读更多

在英国看《新三国》

作者: 英伦在线  |  评论(3)  | 标签: 读书看电影 最近做了一件让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事情:下班回家后,在网上看《新三国》,这个倒没什么,关键是看的时候,突然想家了,这让我很看不起自己。 关于在英国的娱乐生活,常常是国内家人担心的问题。家人来过英国,放眼望去,绿沉沉地一片,鸟叫得都比人放肆,不小心自己站在楼下喊了一嗓子,连回声都比中国的来得慢,更何况还指望有人来搭理你。在英国时间久了,才慢慢明白,礼貌微笑的潜台词,就是离我远一点,我想要点自己的空间,关起门来做一个知足常乐的小市民。我也学会了这一套,微微一笑,越发觉得isolated,这个词汇大概就好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一样,是属于英国民族性的特定用语。 在英国当“宅男” 既然这样,那就老老实实地待在家来,做个宅男一郎吧。其实这个很对我的胃口,我买了大量的书放在床头和沙发边上,在酒柜里储存了不同的酒,花上10镑买来的烟斗烟草,足以慢慢地用两三个月的时间来消磨。从旧书店淘来的画册,虽然破旧,却十足地耐看。最近听一个朋友说,他已经参加枪支俱乐部多时,打飞碟的命中率,已经达到80%以上,这让我怦然心动,已经考虑省点钱,去买一套墨绿色的Barbour外套,来匹配自己未来的那杆猎枪,当然还有一双皮靴,踩在秋天英格兰的郊野上,我百发百中。 仅仅靠着这样的幻想,就足以支撑我在英国的娱乐生活。现实是我百无聊赖地在周六下午,喝一杯酽酽的奶茶,按照我妈的说法,“鬼知道,你在这里干什么,整天在这里吃饼”,她的意思指我喝茶时候,偶尔吃块饼干。耳边有唠叨,嘴里有茶点,剩下的就是眼睛还需要看点什么。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ITV常常播放一些英国老片,这样的片子看得越多,你就会越发忘掉保守党正在削减公共支出,青少年犯罪似乎非常猖獗,失业人数马上到300万,你甚至以为这些都是将来要在那HD大屏幕里播出的英国老片,而窗外的雨,也只不过是英格兰的道具。 这样安静如门口那棵大树的日子,逐渐把我的神经磨砺的好像这棵树一样粗,我感觉自己不会再有什么触动,甚至鄙视这种情绪的流露。直到最近我看到了《新三国》。 我不哈韩剧,不看日剧,当然讨厌美剧,最受不了那种假模假式,如果我出演《24小时》里面的任何一个恐怖老大,我第一要做的就是一看到Jack Bauer,二话不说,就给他一枪,而且是爆头那种,看编剧怎么办,顺手拿走他那款电池永远用不完的手机。现在英国世风日下,居然有点向美剧作派看齐,这让我很失望。 中国连续剧 我爱看中国连续剧,近年来尤其是,注意还不是港剧,一定要是大陆土生土长的。以13亿人口为基数,中国贡献出来的演技派演员,基本上可以把日韩明星淹没,至于港剧中“喂,喂,有没有搞错”这样的口水台词,已经让我丧失了任何视听的兴趣。大陆不然,把电视剧当作电影来拍,这种优良传统,常常让人有物超其值的意外。 《新三国》就是这样的意外。网上疯传此剧台词雷人,我却听得如痴如醉,朱苏进的编剧功力,确实了得。任何文字,念出来,和看起来都是天壤之别,在这点,朱苏进的编写对话的能力,绝对一流。至于那些好玩的错误,无伤大雅,这么大的场面,也应该给抖机灵的人留点东西显摆嘛。 我看我的三国,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记得有个晚上,孙坚父子三人,屡次提到江东两个字,突然心里有股东西在涌动,无数的念头在脑子里盘旋,父子情深,江东,江东父老,江东子弟,小时候最爱三国小人书,我家对门姓孙的邻居,孙坚的老家在富春(今天浙江富阳),从来没有去过的富春江,随后的魏晋南北朝,中国历史上最为迷人的一段,都与我的家乡江南有关。江南的美,与英格兰的风情,完全不同,不可置换。 而我从来没有这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竟然在想家,如果有可能,把浙江的山水能够安安静静地边走边看。《新三国》中,曹操杀陈宫之前,陈宫感叹一声,“大好河山”,镜头一扫,短短一秒,自己却顿时有一股英雄气在丹田,奇怪。 明白了吧,乡愁与天下,都在,从来就没有离开过。 http://www.bbc.co.uk/ukchina/simp/uk_education/students_diary/100611_zengbiao_homesick.shtml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3 个评论 英伦在线的最新更新: 媒体过度报道,是否会刺激自杀行为? / 2010-06-08 02:36 / 评论数( 4 ) TalkTone调查问题一览 / 2010-06-06 21:01 / 评论数( 2 ) 不孝有三,读博为大 / 2010-06-06 19:31 / 评论数( 14 ) 75%被调查者认为天安号护卫舰被朝鲜鱼雷击沉 / 2010-06-06 19:20 / 评论数( 11 ) 英国入侵西藏意图不在中国 / 2010-06-04 22:45 / 评论数( 12 )

阅读更多

英伦在线:英国入侵西藏意图不在中国

西藏曾经是大英帝国扩张的一个战场,明天也许是中英关系的一个由头。 相当一部分中国人认为,20世纪早期的英军入侵西藏,源于英国意在吞并中国,或英国意在霸占西藏。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英帝国的运作模式与之前的所有传统帝国皆有所不同,它不靠领土的扩张与对新占领土的赋税来聚敛财富。英帝国是以海洋霸权为基础,贸易为主要敛财手段的海上贸易帝国。当时的英国经过与清政府的两次鸦片战争,已经基本获得了在华的通商权,关税定制权,香港与上海等重要港口城市的租赁权等等贸易霸权。 因此对于英帝国来讲,吞并西藏并不会给英国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利益。虽然从今天的角度出发,西藏地下藏有可观的矿藏与石油,但这些自然资源在当时那个时代要么便是技术上很难开采,要么便是开采出来无用。哪么英国人为什么要动用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对环境恶劣,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西藏发动为时多年的入侵与占领呢? 两大帝国的扩张 在西方外交史中,一个相当有名的事件即为横跨整个十九世纪,发生在当时的欧亚大陆两个最为庞大的帝国:英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之间的‘大角逐’(Great Game)。这一对争夺欧亚大陆控制权的“大角逐”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甚至今天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行径也被少数西方学者称为当年英帝国‘大角逐’的一个延续。而英军入侵西藏,即为这盘大棋局中的一步棋。 19世纪初,俄国在亚洲的最南端国土,与英帝国在亚洲的殖民地之间的‘空档’距离尚有四千余英里。然而到19世纪中页,便仅剩下了一千英里不到。其中,俄罗斯在整个19世纪的一百年里,以平均每天五十五平方英里的时速飞速向东向南扩张,其中包扩占领中国的百余万平方公里土地。19世纪中后期时,俄罗斯帝国与英帝国在亚洲的殖民地之间的‘空档地段’基本只剩下了如下几个地区:土耳其,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与中国西藏。 ‘大角逐’的开始 1854年,俄罗斯在试图进一步向欧洲西进的过程中,与英帝国为首的欧洲诸国在克里米亚爆发战争,并以俄国惨败结束。西进失败的俄罗斯,就此明白了与英法等殖民地遍布全球的资本主义帝国硬碰硬是没有取胜希望的。从此,俄罗斯便把精力集中在了亚洲,试图首先将英国赶出其最宝贵的殖民地 – 英属印度。而这一以中亚为主要战场,印度为终极目标的地缘政治‘大角逐’也就此拉开序幕。 ‘大角逐’以1877年俄罗斯入侵土耳其而正式宣告开始,骁勇的俄国军队一路披荆斩棘,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几乎将土耳其纳入了自己的‘熊爪’。为了分散俄国的注意力,英国通过奥匈帝国在俄罗斯的大后方制造了一系列压力,但这并没能阻止俄国在亚洲进一步南下。很快,俄国便开始向阿富汗挺进,如果阿富汗沦陷,英属印度便会直接暴露在俄国铁骑之下。虽然动用了一切外交资源,但英国并没能争取到阿富汗可汗的支持。为了保护俄国与英属印度间的最后一条屏障,1878年英军开进阿富汗。 战火烧至西藏 阿富汗被英国堵死后,俄国又没有实力在海上与英国皇家海军争锋,哪么从俄国的角度出发,唯一一条可以进逼英属印度的道路便只有中国西藏。贯穿整个19世纪后期,英俄两大帝国都在频频染指西藏,但由于环境恶略,及西藏毕竟是中国领土,因此双方一直没有较大的动作。然而到了20世纪初,也就是1903年,英属印度总督乔治.库赞(George Curzon)得到密报称,中国的清政府同意了俄罗斯军队借道西藏南下印度。(注1)如果俄国得逞,英属印度将从西至蓬扎比,东至不丹的数百英里的尺度上完全被俄国从北面‘半包围’。而英国半个世纪的博弈成果也将彻底化为泡影。 为了避免恶梦成真,伦敦方面派出佛朗西斯.杨哈斯班德将军(Francis Younghusband)先下手为强。1903年,佛朗西斯率军由印度进入西藏,并于1904年在西藏古鲁地区与两千臧军交手,其中一千左右藏族士兵被击毙,其余四散逃离。这一战基本粉碎了达赖喇嘛的斗志,在没有遇到太多抵抗的情况下,英军随后攻陷了拉萨,达赖喇嘛流亡蒙古。 俄国方面虽然随后对此做出了强烈抗议,俄军甚至威胁要炮轰英国驻波斯(今伊朗)大使馆,但俄军在西藏地区并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军事动作。短短十年后,也就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利益的趋势下英俄两大帝国结成了联盟,而这一为时半个多世纪的‘大角逐’也就此告一段落。 ‘大角逐’落幕 一战后的大英帝国终于开始走上了衰落的下坡路。而俄罗斯帝国则陷入了与列宁所领导的共产党人的惨烈内战。中国则步入了数十年之久的军阀混战阶段,并于随后遭到日本的侵略。西藏的达赖喇嘛利用接下来几十年的‘大国真空’宣布了暂时的独立。直到1951年才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重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而此时距大清丢失西藏则已经过了四十七年,世界也早已沧海变桑田。 西藏高原这片位处俄罗斯与印度之间的土地,无奈的在这场两大帝国争夺欧亚大陆霸主地位的‘大角逐’中被“殃及池鱼”。然而中国从受害者的角度出发,却首先将英国的这一行径当做对大清国土的垂涎,甚至在《红河谷》等史诗电影中,也想当然的犯下了这一历史错误。 (注1)《‘大角逐’中的西藏》,原载于《今日历史》第43卷,第45-50页。作者: 海伦.亨德利,由英国今日历史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 正文地址 http://www.talktone.co.uk/cn/?q=node/80 另有网站兼职机会 http://www.talktone.co.uk/cn/?q=node/54 一五一十部落原文链接 | 查看所有 1 个评论 英伦在线的最新更新: 东印度公司:公司,地方政府,还是打手? / 2010-06-03 00:31 / 评论数( 0 ) 鸦片战争不是中英政府之间冲突 / 2010-06-01 18:24 / 评论数( 13 ) 朝鲜危机,中国支持谁 / 2010-05-31 18:57 / 评论数( 6 ) 伦敦奥运会吉祥物像“避孕套”? / 2010-05-30 17:26 / 评论数( 4 ) 让朝鲜来解决钓鱼岛问题 / 2010-05-29 04:43 / 评论数( 10 )

阅读更多
  • 1
  • ……
  • 6
  • 7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