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均突再发声 重获自由仍受质疑
澳州籍华裔作家杨恒均在广州失踪成为外交事件后周三恢复对外通讯,但遭遇和处境依然不明朗。而其他在当局近期打压茉莉花风波中“被失踪”者依然杳无音讯。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3 月 31, 2011
澳州籍华裔作家杨恒均在广州失踪成为外交事件后周三恢复对外通讯,但遭遇和处境依然不明朗。而其他在当局近期打压茉莉花风波中“被失踪”者依然杳无音讯。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3 月 31, 2011
德國投棄權票的背後 .陳美慧 德國對利比亞禁飛區決議案投棄權票,因民間反戰意識濃,六成五民意反對出兵,但反對派對雙重標準不屑,軍方憂損害盟友關係。 聯合國安理會設立利比亞禁飛區決議案,德國跌破北約盟友眼鏡,投下棄權票,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彈。崇尚自由、民主的德國,竟然與人權紀錄不堪的中國和俄國淪於同一陣線。嚴格說來,中俄放棄其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等於放行安理會的決議,也就是實質同意;德國做為歐盟和北約最核心的成員,棄權幾乎是反對票的同義詞。一進一退,差距更大。尤其在阿拉伯聯盟都已經背書,被指責殖民勢力復辟的疑慮都已排除的前提下,德國的這招外交棋更令人費解。 德國總理默克爾和自民黨的外交部長威斯特威勒口徑一致強調德國政府支持決議案,無意自外於國際社會,但禁飛區的貫徹極可能衍生出地面戰,而且進場容易退場難,仔細衡量武力升級的風險後,德國決定棄權,「世界上的獨裁者那麼多,我們不可能到處去參與戰事!有類似顧慮的也不只是我們」。 國防部長德梅齊埃說得更生動:「心牽引著我們同意,但冷靜的頭腦把我們拉回來」,於是出現了一個既不是「是」,也不是「不是」的棄權折衷。換句話說,反戰傳統應該是決定德國投棄權票背後的最大理由。 德國人記取發起兩次大戰的慘痛教訓,確實具有強烈的反戰意識。根據《週日畫報》(Bild am Sonntag)委託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六成二的德國人支持決議案,但同時卻有六成五反對出兵參戰。德國這幾年介入阿富汗衝突,名義上雖只是擔任維持和平任務,實際上偶也捲入巷戰,時有傷亡,民間要求退出是非之地的呼聲日益高漲。 如不是最近剛好三個邦都有選舉,而且選舉結果將決定現任聯合政府兩年後能否繼續存在——這個不願再開戰場的邏輯順應民意,合情合理。 薩克森安哈特、巴登符騰堡邦及萊因蘭法爾茲三個邦分別在三月二十及三月二十七日舉行選舉,基民自民黨聯合政府意識到反核及利比亞議題已成為決定選戰勝負的關鍵,三月中趕緊改口,本來決定延役的老舊核電廠先暫停三個月後再議,外交部長早先還在埃及的廣場為茉莉花革命者打氣,後來態度突然一百八十度轉變。這一連串前後矛盾的舉動,很難不被解讀為選舉護盤的短線操作。事後,選舉結果證明聯合政府因為反覆無常,誠信盡失而大輸。 如果純粹是反戰,德國軍隊正面臨取消徵兵制、引進募兵制的轉換期,人力短缺,這不是拒絕參與軍事行動的最好理由嗎?為何不直接投同意票,向卡扎菲發出不容誤解的政治訊息?如果為民主奮戰的阿拉伯人民不值得付出一點代價來捍衛,那以後德國還能把自由、民主這些字眼掛在嘴邊?何況還有歐洲人不敢大聲講出口的戰略利益!多年來卡扎菲讓歐洲人花錢消災,由他出面扮演「偷渡終結者」的角色,幫歐洲人「處理」大批的非洲內戰及經濟難民潮。利比亞的穩定,等於為歐洲省去頭痛的非洲難民問題。 反對黨人士因此用「歷史性的錯誤」、「恥辱」、「荒謬」、「懦弱」、「精神分裂」等字眼,來表達其對德國政府偽善的錯愕及對其雙重標準的不屑。軍方將領擔心,德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次的單獨行動將把德國帶領到一個孤立的危險局面,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夥伴互信關係毀於一旦。歐盟和北約盟友明顯被激怒,他們不知道以後還能談什麼並肩作戰,什麼共同的外交、安全策略。 前外交部長費雪在任期間曾出兵參與科索沃、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經驗豐富。他在《南德日報》上說他無法理解這場外交鬧劇﹕「我不知道我們的外交部長在想什麼?一開始他正確地選擇靠站在阿拉伯自由鬥士的陣營,後來在開羅的廣場上接受掌聲歡呼,等到事情快成定局,卡扎菲無論如何得下台接受國際法庭審判,這時他反而夾起尾巴,這到底算哪門子德國或歐洲利益?」 卡扎菲讚許德國 費雪無法參透的或許可從卡扎菲三月十五日的談話中聽出端倪。卡扎菲接受德國n.tv電台獨家訪問時,大大讚許德國的「明智」之舉,他說﹕「等事情平靜下來之後,我們會重新審視我們的外交政策,我們不敢相信西方的公司了,以後我們的訂單只會給中國、俄國、印度等國。和德國很可能繼續在經濟上合作,因為德國和西方其他重要國家不一樣,其他國家就不用想了。」 根據《商業報》的報道,利比亞是德國在歐洲以外最大的石油來源,佔全德總進口量的一成一。分散油源,降低受個別國家牽制的風險,是德國政府一向的既定政策。二零零八年德國對利比亞出口成長五成六,超過十億歐元(約十四億美元),而利比亞對德出口,二零零八上半年為五十五億歐元,全為石油。 據綠色和平組織資料,德國也是歐洲軍火出口的冠軍。不難想像,這背後隱藏著多少動亂地區的利益糾結。■ 回頁頂 網站導航 | 私隱政策 | 下載中文字庫 | 聯絡我們 亞洲週刊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C) Yazhou Zhouka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3 月 31, 2011
法蘭西狂賭一夕變臉內情 .羅惠珍 法國一夕變臉率先空襲利比亞,背後是知識分子李維等人獻計;媒體與社會態度曖昧,如戰爭拖延,反彈力量將增強。總統薩科齊被認為是「政客盤算」短線操作,但沒太大獲利,並要慎防「美國陷阱」。 法國空軍於三月十九日襲擊,率先向利比亞開戰。一週以來,聯軍飛彈猛烈密集轟炸下,利比亞政府軍還擊無力,卡扎菲(卡達菲、格達費)四處躲藏,革命軍終於奪下一城,革命軍領袖提柏利立刻電函法國總統薩科齊誠摯表達謝意,視法國為「救命恩人」,但同時又強調,不希望外國駐軍留在利比亞。對利比亞而言,這場所謂的「人道戰爭」應該適可而止,但對聯軍來說,該在甚麼時候停戰是個難題,帶頭的法國最怕陷入「美國的陷阱」。 一場突尼斯與埃及的茉莉花革命,掀開了法國政要與突、埃兩國政治領導人的親密關係,使得法國執政當局陷入空前危機,為了扭轉外交無能的難堪形象,法國總統薩科齊在利比亞開始騷動時立刻表態,要求卡扎菲下台。法國曾經扮演卡扎菲重返國際舞台的橋樑,薩科齊鋪紅毯邀請卡扎菲訪問巴黎,兩人關係水乳交融的程度,連當年的人權部長都看不過去,公開批評總統與他的國賓。 昔日座上客,如今卻成頭號敵人,對於薩科齊一夕之間的轉變,法國媒體起初認為是走險峰,但當卡扎菲瘋狂鎮壓人民,引起國際公憤後,在法國知名度很高的知識分子貝納·亨利·李維(Bernard Henri Levy)等人的獻計鼓舞下,薩科齊大步邁向國際舞台的最前線,甚至走在美國之前,充當國際警察時,法國的媒體自動進入「政治正確」的輿論趨勢。換句話說,這個決定來得匆促,且以「人道」為前提,因而阻擋了公共辯論的空間。 由於利比亞的反對派遭受卡扎菲政權血腥鎮壓,大屠殺的風險近在眼前。此次的「人道戰爭」如同一九九九年春,聯合國授權北約聯軍以轟炸貝爾格萊德,遏阻米洛舍維奇政權下的塞爾維亞軍隊、民兵對科索沃地區阿爾巴尼亞裔的屠殺驅逐。 因此,對於轟炸利比亞,法國社會與媒體的態度顯得曖昧,誰敢公開反對軍事干預,就得冒著成為卡扎菲同路人的風險,還不能說政府軍鎮壓革命軍本來就「理所當然」。但事實上,全世界有哪一國的政府會放任革命軍勢力坐大呢?雖然法國共產黨不表贊同,卻也不敢大聲說「不」。聯軍轟炸一週以來,國際媒體都很審慎地選擇影像,觀眾所看到的都是坦克戰車或軍事基地被摧毀的鏡頭,看不到砲彈下的傷亡身軀,真如美國在波斯灣戰爭中所謂的「外科手術攻擊」,飛彈只擊中要害,不會傷及無辜。然而,真實情況如何,恐怕難以得知。 法國的主流媒體如《世界報》、《費加洛報》等,很罕見地只作報道與正面評論。只有前《世界報》總編輯普雷奈爾(Edwy Plenel)在他所創辦的電子報Mediapart上因茉莉花革命下台的突尼斯總統本·阿里與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兩人,都是薩科齊在地中海聯盟的重要支柱,當他們相繼倒台後,薩科齊見風轉舵,立刻揮舞「打倒獨裁、支援起義、拯救百姓」的大旗。普雷奈爾批評薩科齊的做法是「政客的盤算」,這位六八運動健將問道:「為何只選利比亞,而置其他受壓迫人民於度外?」 質疑「人道戰爭」 法國駐達卡前大使魯凡目前為「對抗飢餓」非政府組織主席,他也問道:「我們本著人道精神對抗一位獨裁者,但這個原則能放諸四海而皆準嗎?對敘利亞、也門、阿爾及利亞,我們也會如此的捍衛人道尊嚴嗎?我們又是如何看待蘇丹與達福爾(Darfur)的屠殺問題呢?蘇丹與利比亞邊境相連,蘇丹總統巴席爾不就是行使大屠殺的國家元首嗎?」 這場人道戰爭的正當性受到許多質疑,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時,棄權投票的國家除了中、俄之外,還包括了巴西等拉美國家與非洲聯盟,與法國向來同進退的德國也反對法國帶頭的空襲轟炸。有關「人道戰爭」的定義與解讀,其實是相對的。卡扎菲政權垮台,利比亞就能建立民主國家嗎?利比亞的平民就能享有公平正義嗎?難道不會誕生另一個獨裁者嗎?利比亞是部落氏族組合而成的沙漠國家,西方引以為傲的民主結構是否能建築在沙漠中,沒有人能斷定。 卡扎菲重返國際舞台與歐盟建立「策略夥伴關係」,當利比亞成為歐洲最大石油供應國時,卡扎菲也在利比亞的沙漠地帶為歐洲築起了一道移民防線,滾滾沙漠有著一望無際綿長的移民營,卡扎菲與歐盟簽訂協議,防止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移民越境前往歐洲,尤其是臨地中海的歐洲國家,如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實際上很需要卡扎菲這樣的「夥伴」,但在必要的時刻卻不能不做選擇。 相似的境況發生在一九九零十年代後期,前南斯拉夫國家戰爭時,聯合國已派遣維和部隊進駐,卻仍發生塞爾維亞軍隊屠殺波斯尼亞人民。在當時,歐洲國家與同屬基督教世界的塞爾維亞的「夥伴關係」勝過信仰回教的波斯尼亞,但數年後西方強權做了另一選擇——轟炸貝爾格萊德。為何只選擇利比亞?聯軍恐怕不會轟炸像阿拉伯半島上巴林這種油管遍布的集權獨裁國家,無論飛彈如何精準,代價與風險都太高了。 為避免利比亞成為第二個伊拉克,聯合國安理會所通過的一九七三決議文規定:不得使用地面部隊,保護平民、不得以武力扶植新政權。聯軍轟炸一週後,隨著革命軍扳回一城,第三條規定效力漸失,在某種程度上,利比亞似乎不可避免而被「伊拉克化」了。 人們在電視屏幕見到了革命軍攻克勝利的鏡頭,看到了聯軍精良的戰備武器,由於卡扎菲已無空軍武力可資對抗,利比亞就成了聯軍最好的戰爭實驗室。法國的幻象戰機在利比亞的上空,自由自在地做競技表演,西方國家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試驗飛彈的射程品質與各種高科技武器的威力。然因不得使用地面部隊,給予卡扎菲緩衝求和時間,不能速戰速決,指揮權交給北約軍事組織後,法國這個戰爭發起人的地位削弱,如果戰爭拖延數週甚至數個月,傷及無辜的可能性大增,人道戰爭陷入泥沼,掉入法國人所稱「美國的陷阱」,那麼,社會反彈力量將逐漸增強。 法國總統薩科齊並沒有因發動這場戰爭而提高他在國內的聲望,相反地,執政黨領銜的右派在二十七日的區域選舉中只得百分之三十八選票,左派大勝贏得五成六得票率,前陣子對薩科齊造成威脅的極右派民族陣線則雷大雨小,僅得兩席。由此可見,薩科齊的「政客盤算」短線操作,除了暫時調整國際形象外,並沒有太大的獲利。■ 回頁頂 網站導航 | 私隱政策 | 下載中文字庫 | 聯絡我們 亞洲週刊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C) Yazhou Zhouka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3 月 31, 2011
卡扎菲究竟被誰拋棄 卡扎菲對群眾又愛又怕,他的小說選早已為自己的命運埋下伏筆。 很少人知道,中國的長江文藝出版社二零零一年曾翻譯、出版過一本一百多頁的《卡扎菲小說選》,當年的印數是五千冊。在《逃往火獄》一文開頭,卡扎菲直抒胸臆寫道:「我愛群眾,就像愛我父親一樣;可我又怕群眾,也像怕我父親一樣——在一個沒有政府管轄的貝杜因人的社會裏,有誰能阻止一個父親對他的一個兒子進行報復?」如今,被稱為「狂人」的卡扎菲,逃不出墨菲定律的夢魘,他又愛又怕的群眾,不堪忍受他四十二年的獨裁統治,起來抗議示威,進而組成革命軍,點燃內戰烽火。 卡扎菲對群眾的又愛又懼,卻並不妨礙他動員、利用進而控制群眾,維持其長期統治。一九七三年五月,卡扎菲仿效當時的中國,提出「伊斯蘭社會主義」,發動利比亞的「文化大革命」,停止執行一切法律,解散所有政黨,取消各級政府,直接軍事獨裁,還模仿毛澤東的《紅皮書》,將自己的「最高指示」和「偉大思想」印成人手一冊的《綠皮書》。 一九四二年六月生於利比亞南部費贊沙漠地區一個普通遊牧家庭的卡扎菲,童年最大愛好就是聽英雄故事,崇拜埃及總統納賽爾。一九六一年,卡扎菲進入班加西大學主修地理。後轉學至班加西的軍校,並在一九六五年畢業後加入利比亞陸軍。一九六六年,卡扎菲赴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受訓半年。回國後,卡扎菲成立了以中下級軍官為核心的「自由軍官組織」,積極謀劃革命大業,終於在一九六九年的軍事政變中如願以償,推翻伊德里斯王朝。 長期以來,卡扎菲在國際上一直以激烈反美立場著稱。上台後不久,他即宣布將美國在利比亞的石油公司收歸國有。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一批利比亞民眾放火焚燒美國駐的黎波里使館。一九八一年、一九八六年,美國兩度以利比亞涉嫌恐怖主義為由轟炸利比亞。前一次擊落兩架飛機導致美國和利比亞正式斷交。而第二次對的黎波里和重要港口班加西市的空襲,造成七百多人喪生,包括卡扎菲的養女。一九八八年發生的洛克比空難事件,被認為是卡扎菲的報仇行動。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泛美航空一零三號班機成為恐怖襲擊目標,在蘇格蘭邊境小鎮洛克比上空爆炸,二百七十人罹難。一九九一年,聯合國對利比亞實施長達十一年的制裁。 零三年伊拉克戰爭後,卡扎菲的反美態度發生重大轉變。他放棄反美立場,宣布對洛克比空難承擔責任,並對受害者家屬進行補償,更成為阿拉伯世界第一個要求緝拿拉登、並向美國九一一事件遇難者表示哀悼的領導人。他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把造核武器的設備送給了美國人,還以優惠的經濟協議拉攏西方社會。隨後,西方與聯合國取消了制裁。二零零六年,利比亞與美國恢復邦交。 可圈可點的是,卡扎菲在穆斯林世界積極倡導婦女解放。一九七八年,卡扎菲創辦的黎波里女子軍事學院,主張女人不要蒙面紗,可以和男人公開說話。二零一零年,卡扎菲用二十六年時間和二百億美元修建的一個巨型灌溉系統竣工,這個系統長達三千七百公里,可以從沙漠深處抽取地下水,有望把沙漠變成耕地,可以使利比亞從此不用再進口糧食。種種跡象表明,卡扎菲已經決定結束自己的瘋狂時代,給自己退下政壇鋪路,也給利比亞留些好的遺產。 可惜,歷史似乎不再給他機會犯錯。卡扎菲武力鎮壓茉莉花示威群眾,轟炸平民,引發革命軍反抗和國際社會的制裁。同樣在《逃往火獄》,卡扎菲寫道:「個人的暴虐是暴虐中最容易對付的一種,因為無論如何,他畢竟只是一個人,集體可以除掉他。」如今,一語成讖。■ (柴子文、白路) 回頁頂 網站導航 | 私隱政策 | 下載中文字庫 | 聯絡我們 亞洲週刊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C) Yazhou Zhouka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更多发布者CDT aggregator | 3 月 31, 2011
利比亞國情 利比亞位於地中海南岸,東有埃及、蘇丹,西接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國土面積為175.95萬平方公里,94%以上國土是沙漠和半沙漠,糧食依賴進口。人口650萬,阿拉伯人約佔84%,其中97%為遜尼派。法律上政教合一,以《古蘭經》為社會法典,國歌為《真主至高無上》。2008年人均GDP為1.61萬美元,世界排名38位,是非洲最富有的國家,教育醫療福利良好,從小學到大學教育都免費。但是政治上的高壓獨裁引起人民不滿,在今年2月15日爆發茉莉花革命。 利比亞是北非重要的石油出產國,是石油儲備量最大的非洲國家,其GDP60%以上依靠石油。在利比亞開採石油的均為外資公司,美國是最早在利比亞勘探到石油的國家,目前在利比亞投資的國際石油公司有意大利埃尼、挪威國家石油、奧地利石油天然氣(OMV)、美國西方、康菲、赫斯、馬拉松、埃克森美孚、殼牌、英國石油等。出產的石油大部分運往歐洲。2009年利比亞石油出口國按比重排名分別為:意大利(32%)、德國(14%)、法國(10%)、中國(10%)、西班牙(9%)、美國(5%)、巴西(3%)。(許京立)■ 回頁頂 網站導航 | 私隱政策 | 下載中文字庫 | 聯絡我們 亞洲週刊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C) Yazhou Zhouka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