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

美国之音 | 中国收紧对个人上传的网络视频监控

华盛顿 — 中国政府要求个人上传的在线视频实行实名登记和内容审查,进一步收紧对互联网和大众传媒的控制和管理。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补充通知”,要求有关当局对个人上传的网络视频节目实行实名注册并对其内容进行审理,互联网视听节目的服务单位只能转发已被核实真实身份信息并符合内容管理规定的个人上传的网络剧和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 网络剧和微电影是近年来在中国异军突起的在线娱乐形式,它以短、频、快的特点聚焦社会问题,在揭露官员腐败,曝光不正之风方面独树一帜。这类艺术形式的制作者大多是业余影视工作者和学生,现在越来越多的职业影视公司也开始染指这个领域。 浙江网上作家昝爱宗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就连一些官方网站也希望用这些视频来提高人气。 他说:“网络剧、微电影成本低,操作比较简单,甚至一个人可以完成一部作品。几分钟的一部作品上传到网上,互联网上的网民可以无限传播。甚至官方网上也会传播,因为官方网站要想吸引人的话,就需要大量网友义务来奉献这些视频,这样才能丰富网站,吸引网友来参与。” 路透社的报道提到,在线视频网站在中国非常受欢迎,用户已经超过4亿,允许个人上传在线视频的网站包括优酷土豆和人人网等人气很高的网站。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知说,新规定的目的是防止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的网络视听节目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但是中国民间的一些艺术人士对此持不同看法。北京独立艺术工作者高真说,这不过是当局打压民间艺术的一个接口。 高真说:“我觉得这是官方压制媒体自由的一贯论调。不仅是微电影,就连民间的独立电影也一直被压制和禁止,小范围的放映都可能被禁止。所以禁止网络剧和微电影这些条款都是与整体上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有关系的,当然它会打着(反对)色情暴力的名目。” 独立网络作家昝爱宗进一步指出,当局收紧对网络视频的控制和管理,其实“扫黄”是假,“打非”是真。 他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还有一个副牌叫扫黄打非办公室,它的目的不是扫黄,而是打非。什么是打非呢?就是有有政治性的、宗教的、新疆那边的、西藏那边的、或者涉及政治敏感话题的,它打这些东西。比如你如果有六四的人物,有当年的参与者,它一定会给你清除干净的。而真正黄色低俗色情的东西,其实在互联网上可以畅通无阻。” 美联社的报道援引北京微电影制作人和观察人士的话说,北京收紧对网络视频的控制和管理不仅进一步限制了公民的言论自由,而且会打击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精神。 中国并非首次以“实名制”来控制网上信息的自由流动。此前有关当局也曾要求人们购买手机以及使用微博和微信者进行实名登记。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实名制很难在突破封锁技术越来越熟练的中国网民中实施。浙江网络作家昝爱宗说,这次当局对网上视频上传实行实名制,最终恐怕也难逃虎头蛇尾的结果。 fullrss.net

阅读更多

联合早报 | 武汉开通城市视频监控系统

武汉开通城市视频监控系统  (2011-12-30) 早报导读 [名家专评] 黄彬华:中日关系有缓和无突破 [朝鲜问题] 朝鲜10万人出席金正日追悼会 [蒙牛致癌门] 蒙牛乳业网站遭黑客攻击 [中国早点] 回应民意的考验 简讯   (武汉讯)湖北省会武汉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成功通过专家组验收,并于前日启用。   据《武汉晚报》报道,武汉市长唐良智前天亲自按动、开通该系统,宣告遍布全市的25万个视频监控探头正式启用。   武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是在2009年9月启动建设。历时两年建设后,终于成功通过由两院院士李德仁、工程院院士赵梓森等组成的专家组验收。   武汉25万个探头分三类。第一类为市级监控点,约5000个,用于覆盖主城区出城道口、跨江大桥、隧道、主要路口和重要部位,是骨干视频监控网;第二类为区级监控点2万个,用于覆盖城市主要联通道和区级重要部位;第三类为社会监控点22万5000个,由社会单位按统一规划自建,其使用和入网方法为“本地储存、本地调用、按需接入”。

阅读更多

中科院智能视频监控技术获国际大奖

  中新网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获悉,该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谭铁牛研究员和黄凯奇博士带领的智能视频监控研究团队,在2011年国际计算机视觉算法竞赛中,蝉联“图像目标检测”项目冠军和“图像目标分类”项目亚军。   图像目标检测和图像目标分类是计算机视觉中的基本科学问题,也是智能视频监控等计算机视觉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为了客观评价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领域相关算法和最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英国牛津大学、微软剑桥研究院等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世界顶尖研究机构从2005年开始组织一年一度的计算机视觉相关算法的国际公开竞赛。该项比赛每年提供一个极具挑战的标准图像数据库,参赛者通过设计各种算法,仅根据分析图片内容来将其检测、分类,最终通过准确率、召回率、效率来一决高低,并因其高难度和专业性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权威测试平台。   2011年国际计算机视觉算法竞赛包括图像目标检测、图像目标分类两项,其中目标模型表达是算法性能提升的瓶颈。谭铁牛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2010年首次参加竞赛时,提出异构数据融合机制,突破之前主流算法的局限,分别获得目标检测项冠军和目标分类项亚军的优异成绩。在今年的竞赛中,参赛队伍包括牛津大学、康奈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以及微软研究院等在内的20多个世界顶尖学术和工业研究机构中的众多研究团队,中科院自动化所再次拿到两个项目的冠、亚军,足以显示出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   谭铁牛科研团队长期从事智能视觉监控方向的研究,面向国家与公共安全的战略需求,坚持在面向安全监控的图像及视频理解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创新,不断突破复杂环境目标检测、多目标跟踪、特定目标分类识别和异常行为分析等系列关键技术以及计算机视觉算法应用瓶颈,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21项。研究成果已解决智能视觉监控从理论到应用的众多关键问题,并在国家与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管理等诸多领域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完)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