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教育

陽光時務 | 不堪回首的成長史 從幼兒園到高三

有一條捷徑,可以簡單重現中國孩子不堪回首的成長史。它們是五部紀錄片:張以慶《幼兒園》、衛鐵《人間童話》、陳為軍《請投我一票》、周羽《告訴我心中的秘密》、周浩《高三》,分別聚焦在我們的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三時代。所謂洗腦,正是埋藏在這隱秘而漫長的教育過程裏。 文 / 艾墨 原載於《陽光時務》第二期 「信不信由你,我在高三的時候,仍然懷有一個所謂的遠大理想,就是將來要率領千軍萬馬,以武力令台灣回歸。為此我還作了一首詩,並將它貼到了宿舍的牆上,每天早上一睜眼就會看到。我還記得這首詩的最後一句是『一生傾血歸台灣』。其中,『歸』字是使用了動詞的使動用法,意為使 …… 歸,為此我還得意了好幾天。我搞不懂我們為什麼還不出手,直接一排導彈掃過去,將賣國賊李登輝一槍爆頭,還怕它不回歸?」 網友韋三皮的真誠回憶,引發了許多成年人的強烈共鳴:「哥們兒也這麼想過 ……」「 我身邊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心理體驗 …..」「少不更事啊,洗腦那叫一個成功啊 ……」 「誰沒有一個不堪回首的童年呢?」有人安慰他。 每個人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成長史。我們無法回頭去看小時候寫下的作文,更絲毫不相信年少時琅琅上口、至今可以完整背誦、甚至想忘都忘不掉的故事。賴寧哥哥真的值得學習?雷鋒叔叔真是好榜樣?國民黨怎麼就成了反動派?地道戰真的打跑了日本人?讓人無法面對的不只是幼稚,而是虛假,和隱含其中的不分是非的愚忠。 有一條捷徑,可以簡單重現中國孩子不堪回首的成長史。 它們是五部紀錄片:張以慶《幼兒園》、衛鐵《人間童話》、陳為軍《請投我一票》、周羽《告訴我心中的秘密》、周浩《高三》,分別聚焦在我們的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三時代。 在沉默的鏡頭裏,你看到幼兒園的孩子這樣回答問題: 你怎麼長得這麼高? 我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幫助下長這麼高的。 我長大了要做科學家。 什麼樣的科學家? 做坦克什麼的。 為什麼要研究武器? 研究武器打日本人。 什麼是日本人呢? 就是日本鬼子。 以前日本鬼子從我們的商店偷手 錶,還打我們。 什麼時候的事? 以前。 以前是什麼時候知道嗎? 古代唄。 那你恨不恨日本人? 恨。 所有人都恨? 對,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我都恨。 凡是打了我們的人我都恨。 你看到三個小學生在競選班長時拼才藝之後,相互挖牆腳、潑髒水、拉票、賄選,家長和老師參與其中,有錢的爸爸請全班同學出遊,幫兒子大拉選票;而想當班長的小朋友最終這樣描述班長的意義:「我就想當班長,班長就有權,讓他們坐他們坐,讓他們站著他就得站著。我說,你們都安靜,結果他們都安靜下來了。」他的媽媽高興地附和:「兒子,過癮不?」 你看到千軍萬馬擠過高考獨木橋的,是一群瘦弱而亢奮的孩子。 高三的課堂上,老師講完印尼海嘯之後,轉而問學生:「我們中國也發生一些大型事件,比如非典,從中能夠得到什麼啟發?」被叫起來的同學脫口而出:「這些事情後來不是都解決了嗎?說明中國政府有能力集中力量去辦大事,中國人民是偉大的。」 標準答案是王道,目不斜視才能勝利。老師為他們做高三動員:「四個人考一個人,你要打嬴三個人,你才能考上本二!」「要拿出半條命來!」班會上為了給同學們鼓氣,全班一起聽齊秦的《北方的狼》:希望自己能從那匹狼身上吸取力量,由孤獨變得冷血。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崔衛平看完《高三》之後憂慮異常:「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的高考制度就是獎勵這種迎合者,而將那些不懂得或者不願意迎合的人淘汰出去。說實話,它的門檻並不高,但是最主要的條件是要能夠迎合和效忠。但是,經歷過這種傾斜的狀態之後,這些年輕人如何回到和建立起自己的日常生活?如何建立起對於這個世界基本的平衡感和分寸感?如何培育起自己生活的根基?」 作家王小波舉過一個經典例子。他說:如果我是一隻兔子,很容易就能做出價值判斷,母兔子好,大灰狼壞。這個價值判斷,就是一種基於情感的本能反應。需要研究的是,這種本能的情感反應來源於哪裏?在兔子的例子裏,王小波說:該公兔子的本能反應一部分來源於世代相傳的基因(母兔子好的判斷),另一部分則來源於早期的教育(從很小的時候起,就有一隻或數隻該兔子的長輩向該兔子告誡,大灰狼是會吃兔子的,所以大灰狼壞)。 所謂洗腦,正是埋藏在這隱秘而漫長的教育過程裏。 語文考試喜歡考「中心思想」,網友馬步野這樣總結中心思想的幾個經典範式:凡是看到寫景的文章,你可以回答說是表達了作者對於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比如大批寫景的唐詩);凡是遇到批判現實類的文章呢,則都是表達作者一顆赤誠的報國憂民的心理(比如魯迅先生的文章);凡是作者看起來心情不好,則是憂心祖國的明天和未來(如朱自清的「這兩天我心裏頗不寧靜」);凡心情歡快的,則是對於祖國的發展滿懷欣喜(如老舍先生的《草原》)…… 這些範式是如此深入人心,甚至成了幾代人共同的集體回憶。 而在他看來,如此這般傳授「特定的資訊」和培養「規定的情感」,正是洗腦式教育的典型體現。加拿大高中生的作文題,要求中學生寫《革命終究會勝利嗎?》、《總統競選是為自己還是為公眾?》《政府是否總是在欺騙民眾》…… 中國的中學生流連於全國一百餘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作文裏寫「烈士的鮮血染紅了我們的旗幟,一股愛國主義情操自胸中油然而生」。少年時,在烈士陵園像春遊一樣度過每年清明節的馬步野說:「那時候,我對於烈士們心存敬畏;現在對他們卻只有同情。因為我對他們一無所 知,而他們對於我們,也是一無所知。」 洗腦並不一定是個貶義詞。在醫學和心理學上,它是中性的。 在維基百科上,洗腦被定義為:通過各種手段改變一個或一群人的信仰或行為;具有強制性,長期性和非對稱性(即阻止被遊說者接觸對立的消息)的特點。廣義的洗腦包括了商業、政治、文化等等方面。恒源祥那個著名的十二生肖廣告,「羊羊羊」、「牛牛牛」、「雞雞雞」、「豬豬豬」…… 令人髮中指的重複,以及同樣被輿論狂批的「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就被廣告業界稱為經典洗腦案例,口碑奇差,但是票房成功。 群體心理學鼻祖勒龐曾經指出,群體間的智慧總是趨於平均化,並向最低智力水準靠攏。群體之間會相互模仿,行為變得一致,並會無情地打壓「異類」。「洗腦」同樣在這個過程裏發生,除了有政治、商業目的的考量之外,群體與個體之間本身固有的不可調和性,就讓「洗腦」變得難以根除。甚至,勒龐認為,即使把反洗腦變為一種思想覺醒運動,大規模地展開,也很難保證不偏離其原本方向。 在群體社會生活,也許沒有人能真正逃離無處不在的「洗腦」,但是獨立思考,卻是每個嚮往自由和善良的人必須邁出的一步。 網友韋三皮痛悔自己兒時的無知暴力:「雖然我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但覺得這是為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未來,死幾個人也是不可避免的。竟然絲毫沒有再往深點想想。如果某個死去的大陸士兵是我的親人甚至是我自己,我會願意打這場仗嗎?如果某個死去的台灣 士兵是我的親人甚至是我自己,我會願意打這場仗嗎?如果某個被流彈打死的台灣兒童是我的親人甚至是我自己,我會願意打這場仗嗎?如果台灣比大陸強大,並要反攻大陸,我會願意打這場仗嗎?」 「我一直覺得『槍桿子裏面出政權』是絕對的真理,但卻從未想過這槍桿子對準了誰。萬一是對準了我,我還會高呼萬歲嗎?」 意識到自己童年之不堪回首的成年人,是有福的。 反洗腦就從此開始。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閱讀「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後感

文 / Arnold Leung 轉載自 Arnold Leung 的 Facebook 昨晚花了一個多小時看完了整本共181頁由教育局資助編寫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小一至中六),希望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和感覺。一直以來,反對的人表示課程洗腦,要求撤回,但贊成的人表示課程沒有這個問題,沒有洗腦的意思,甚至有人認為反對德國科的人在不斷高呼課程洗腦同時,其實亦同樣給市民洗腦,讓他們認為這科是洪水猛獸。基於這個原因,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而且受過大學教育的專業人士,在決定贊成或反對的同時,都應該先親自閱讀整份課程指引,再作出結論。下列是我在閱讀後的感覺,我要承認絕對不會是完全客觀,因為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完全客觀,所有事都必定會有主觀成份,閱讀的人請體諒,那些只是我的觀點,你絕對可以反對或同意我的想法。 1. 整個課程其實包含了兩大部份,分別為「德育教育」及「國民教育」,而當中運用五大範疇去教導這兩個課題,分別為「個人」、「家庭」、「社群」、「國家」及「世界」。此課程亦按學生的年齡分為四個學習階段,包括第一學習階段(小一至小三);第二學習階段(小四至小六);第三學習階段(中一至中三);及第四學習階段(中四至中六),並提供不同教學指引。(課程指引11及15頁) 2. 「德育教育」部份的內容其實十分正路,主要是教導學生要欣賞自己、接納自己、培養積極人生態度、待人友善、孝順父母、關愛家人等。我個人完全認同當中的內容,因為這些確實是應具備的態度及價值觀。(課程指引15-16頁) 3. 至於「國民教育」部份則主要由「社群」、「國家」及「世界」三個範疇所覆蓋。「社群」部份其實類似現時的公民教育,主要講述要了解社會的環境、制度、要關心社會發生的事、學習實踐個人在社會應盡的責任、願意為社會貢獻等。「世界」部份則包括接納不同種族文化的人、了解香港及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認識及探討尊重、關愛、平等、民主、自由、法治、人權等現代文明基石等。我個人都贊成以上兩個範疇所教導的內容,因為了解自己的社會及世界所發生的事是需要的。(課程指引17及19頁) 4. 現時,整份課程最大的爭議是「國家」部份的內容,學習目標詳情如下:(課程指引18-19頁) 第一學習階段 從認識國家的山川地貌、天然資源、古蹟文物等,提升對國家的歸屬感 體會國家當代發展,培養反思精神,建立國民身份認同 從追溯中國傳統習俗和自己/同儕的祖籍及家鄉,萌發對國家、家鄉、居住地的歸屬感 向國家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借鏡,學習他們的品格情操,體會延續與承傳 第二學習階段 從關心國家自然資源的運用及環境生態的保育,培養珍愛自然、保護國家生態的態度 從了解國家及香港發展的緊密聯繫,以及兩地在合作發展歷程面對的困難及解決方法,體現同根同心的情懷 汲取中華文化的精髓,活學活用,在生活中實踐美德與文化修養 從歷史發展加深對國情的掌握,體會探索與開拓的過程,從而了解改善方向,擴闊視野,鞏固國民身份認同 第三學習階段 從了解國家於自然資源保育所付出的努力與取得的成就,反思其局限與挑戰,關心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從探討國家憲法和重要機構的職能,以及國家的重要規畫項目,關心內地與香港的連繫,體會國家發展的限制及謀求改善的方向 從欣賞中國的文學與藝術,體會當中蘊藏的意趣及精神,提升國民素質 以歷史視野了解國情,體會多元文化並存的特色,鑑古知今,並承擔個人作為國民應盡的責任 第四學習階段 從探究資源運用與國家發展的關係,以及存在的問題、困難及解難方法,明白個人對於國家可持續發展所肩負的責任,進一步培養對國家自然資源的珍惜和關注 關心國家當代政治、經濟、外交、科技等各方面發展對於社會民生的影響,以及民主、法治、人權等價值的體現,了解國家與全球的密切關係,樂意為國家及民眾謀求福祉 從探討傳統思想信仰對積極人生的啟迪,豐富國民內涵,彰顯美好生命,將傳統思想信仰的智慧與美德體現於現代生活 以宏觀及中外比較視域,探討中國歷史重大事件;以客觀的角度去理解國家由內外交窘邁向改革開放的奮鬥歷程,體會當中的憂患、掙扎、困難、進步及成果 5. 整個範疇的內容上初步看其實都沒有太大問題,屬於正路內容。但當我仔細閱讀時,便發現當中出現了一些矛盾及偏頗成份。 在此指引中曾列出兒童及青少年在不同階段中的成長特色及需要(課程指引第15頁),先以第一階段(小一至小三)為例,此階段的兒童普遍 1)思想較自我,常只從個人出發,理解和判斷事情;2)視規條為不變的「律法」,依從只為避免遭受懲罰;3)以「量化」角度理解一些抽象概念,例如認為「公平」即等量交換。明顯地,此階段的兒童並未具備批判性思考能力,主要是吸收及服從階段,尤其對「律法」、「權威」等更加依從。但當我看到就著此課程目標而舉出的課程內容例子時,它期望學生能「理解當代國家於不同範疇的發展,以及當中的成果、限制、改善方向等」及「認識國家當代發展,例如:交通運輸系統建立、航天科技發展、農業的改進等,對於促進社會民生的意義,以及其困難」(課程指引第26頁),我不禁會問既然兒童處於吸收和服從階段,他會如何面對課程教導的內容?當老師教導他國家交通運輸系統建立對於促進社會民生的意義時,難道要求他能夠自發性地思考到國家交通運輸系統的建立同時帶來很多人流離失所,繼而帶出保育、收地、迫遷、賠償等問題?我們要緊記這階段的兒童會視規條為不變的「律法」。 此外,另一個學習目標「向國家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借鏡,學習他們的品格情操,體會延續與承傳」亦會有問題。請問誰是傑出人物?屈原、文天祥、孫中山、毛澤東?或是蔣介石、趙紫陽、王丹、劉曉波?誰最終可揀選那些人是傑出人物?難道會是學生及老師嗎?如果我向這個階段的學生教導屈原、文天祥、孫中山、毛澤東等才是傑出人物,難道你認為他在長大後會突然認為蔣介石、趙紫陽、王丹、劉曉波等人其實同樣可以是傑出人物嗎?須知道這個時期的學生主要是吸收及服從而已。 另一點令我感到矛盾的是「以宏觀及中外比較視域,探討中國歷史重大事件;以客觀的角度去理解國家由內外交窘邁向改革開放的奮鬥歷程,體會當中的憂患、掙扎、困難、進步及成果」。首先,探討中國歷史重大事件是沒有問題的,但之後一句「去理解國家由內外交窘邁向改革開放的奮鬥歷程」便出現問題。當我看到「內外交窘」這個成語時,我聯想到的是八年抗戰及國共內戰,或者再可以加入辛亥革命。但中國歷史的重大事件就只有這些嗎?請問那數千年來其他的重大事件去了那裡?武王伐紂、三國鼎立、安史之亂、八國聯軍等不是歷史重大事件嗎?這一點令我想到此課程意欲將中國歷史等同了近代史,甚至是共產黨立國後的歷史。 最後一點矛盾的地方是這一句「以客觀的角度去理解國家由內外交窘邁向改革開放的奮鬥歷程」。「奮鬥」是一個有正面向度的詞語,既然課程要求學生用客觀的角度去理解,就不應該連繫著一個有正面向度的內容,如果真的是客觀的話,大可以用「發展」取代「奮鬥」。這句彷彿要求學生客觀地看國家的正面而已,請問那些負面的部份呢?為什麼不可以正面及負面都同時理解呢? 6.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特首:取消3年國教科死線

轉載自《明報》即時新聞 特首梁振英宣布,取消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3年死線,由學校自行決定是否開辦國教科及如何開辦。 梁振英與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教育局長吳克儉及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主席胡紅玉傍晚6時多舉行記者會。梁振英在記者會上表示,他近日不斷與學校及專業團體商討,了解他們對國教科的意見,並清楚知道反對人士的意見。他在考慮各方意見後,決定修決政策。他強調,香港是國家一部分,學生認識國家是天經地義的,但在有關這個科目的問題上,鑑於社會的疑慮,他們決定交由辦學團體及學校以專業判斷自行決定如何處理,教育歸教育,辦學團體及學校可以自行決定是否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要獨立成科,以及可以自行決定推行科目的方式和時間。換言之,在新的政策下,不存在三年後必須推行此科的所謂「死線」。 他強調,香港是多元社會,希望社會人士給予空間予開辦國教科的學校,不要干擾他們的教學。 他表示,教育局會重新檢視國教科指引,尤其是涉及國民教育部分,他呼籲反對人士提出意見。 他表示,國教科是經過十年的蘊釀才推出的,而上屆政府在2011年宣布有關政策,而他的政策重點是房屋、老人及貧窮等,而國教科並非他作為行政長的政治任務。 他指出,政府決定作出以上的重大政策改動,其中一個重要考慮是不想近日出現的爭拗影響學校的運作,或者影響學生的學習環境,他更不想見到的,是教育系統的和諧受影響。 他希望在修改政策後,教育回歸教育,校園生活可回復正常,反對人士可結束絕食及罷課。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親愛的朋友,無論你支不支持「反國民教育」,也請你花幾分鐘時間看看我想說的話。

轉載自 Cat Her 的 Facebook 反國教,重點其實不在於那本小小的《中國模式》的偏頗部分,情況不是「修改成合適的教材」問題便解決。香港特區政府(及背後的真正勢力)推國教,從根本就是一系列有計劃的行動部署。 教育局在推行課程改革時,於2000年取消中學中史科為學生必修科目。 2001年,教統局提出《校本條例》草案,推動「校本條例」立法,規定全港中學及小學,必須成立向政府註冊的「法團校董會」,聲稱要「校政民主化」,由選舉產生家長、教師及校友三方的「非辦學團體代表」進入校董會,使學校的校董會變成由學校的不同持分者所掌管。條例通過,中小學須最遲於2012年4月前成立法團校董會。因著法團校董會的成立,辦學團體失去對校政的自主權(校政須經校董會通過,不能由辦學團體自行決定)。註1 然後,政府說,沒有了中史科(為必修科),大部分學生對國情不了解,對祖國缺乏認識,有必要將現時的德育課程,改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註2 然後,爆出了那本內容偏頗(離哂大譜)、並已向全香港中小學分發,由教育局資助,浸大當代中國研究所編製,國民教育服務中心(教聯會)出版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註3 當此本《中國模式》迴響甚大時,教育局說它只是一本參考書,不代表教育局立場(是一本教育局投入了大量資助的「參考書」吧!)。還不止,教育局還落落大方地說學校可以自訂教材,無需使用《中國模式》。好了,各位,還記得法團校董會嗎?學校(辦學團體)還有自主權嗎?還能真正「自訂教材」嗎?註4 你可能不知道,教育局在2012年初,已規定全港學校需於「網上校管系統」中,為每位學生開設個人檔案,上報學生參與國教內地交流活動紀錄,教師更要為學生表現評分,紀錄除教育局備存,更可轉送學生升讀學校!試問從來有哪一科,需要在教育局開設學生個人檔案,將相關資料存檔?!居心何在?(有什麼需要供日後參閱?加入公務員行列審查用?成為政府官員需有良好國教科紀錄?政治審查?秋後算帳?加入中資企業要核查?)有這樣的存檔,還說「國教科不會評分」、所以不存在迫學生答「範模答案」的成份嗎?有這樣的存檔,影響你前途仕途,你敢不答「上面愛聽的說話」嗎? 你可能還會說梁振英、林鄭月娥、吳克儉、胡紅玉已邀請反國教人士加入委員會討論,只是反國教人士拒絕加入,拒絕對話,是反國教人士不肯聽人說,只堅持一定要別人跟自己的意思才對話。親愛的朋友,你可知道那個所謂委員會是做什麼的?那個委員會名為「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是討論開展的方法,無權討論應否開展,而且那個委員會的成員,大都支持推行國教。 我丈夫設一個比喻,我略為修飾,引用一下: 這委員會就好像你公司開股東大會,決定要削減員工薪酬,作為員工你出來反對,他說對於整個企業來說,反對聲音太少,不受理,但歡迎你加入減薪委員會討論今年開始減,還是明年開始減,總之三年後一定要減。除了撤回減薪決定外,什麼都可以傾!而這個委員會內多數成員是股東(不會反對減薪的人),這樣委員會,這樣的「諮詢」你收貨嗎? 親愛的朋友,讀到這裡,你看見那一步一步設下的「陷阱」嗎?你還相信今次這樣推行國教是「一番好意」,是「該做的事」嗎? 所以,反國教,並不是因那本《中國模式》出了事這麼簡單,並不是「改好教材」便會無事。香港正面對龐大且史無前例的威脅,反不反國教,著眼討論點不應在「那些學生有沒有禮貌」、「絕食是否太過激進」,「會不會教壞下一代不合意便搞對抗」這些小事。對!我是說「小事」,大是大非當前,那些種種都是小事! 常說「溫水煮蛙」,香港人已發覺得太遲了。現在還不站出來說「不」!將來你再沒有機會,你的下一代在「國教」底下長大,不會意識到有不妥、有問題,到時也沒有人會說「不!」 站出來,反國教,保衞你的下一代,保衞孩子,保衞香港,保衞你自己的未來!能走出來的走出來,能穿黑衣的穿黑衣,能掛黑帶的掛黑帶,盡量告訴身邊不清楚事情來龍去脈的人現在的真象是如何。 還有一點,9月9日,用你的選票撐反國教的候選人! 註: 1. 當時政府威逼(立法)利誘(向成立法團校董會的學校提供連續4年,每年35萬的津貼)中小學成立法團校 董會,天主教、聖公會、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及香港道教聯合會的代表,表明反對。然後,天主教教區就《校 本條例》提出的違憲申訴,遭終審法院裁定敗訴,陳日君主教為此悲憤絕食三天。 2. 曾蔭權為特首時的施政報告開始提出,推動國民教育是特區政府的既定方針,在2010年施政報告中,提出 「教育局會邀請課程發展議會檢視中、小學的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進一步加強國民教育內容,使這個 課題成為獨立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預計可於2013至14學年推行。 3. 2004年教育局未經招標,私批公帑予教聯會成立大埔「國民教育中心」,教聯會再於07年在公開招標中, 獲批在青衣成立另一間「國民教育服務中心」,兩中心每年坐擁逾1300萬元公帑資助,向師生推銷廉價國 情交流團及培訓班等。 4.

阅读更多

陽光時務 | 英國倫敦發起首個海外港人反國民教育示威

文 / 鍾錦玲 一石擊起千層浪 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運動熱潮蔓延至海外,英國倫敦於本週六(倫敦時間9月8日下午二時)發起首個海外港人示威集會,聲援香港學生,要求政府撤回「洗腦式」國民教育。 特首梁振英先生雖於較早時間表示取消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3年死線及決定修改決政策,本行動發起人表示修改跟撤回有本質上的分別, 在政府未能立刻徹底撤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之前,英國倫敦示威集會如常舉行,繼續支持廣場上的學生和市民大眾。 我們雖然身在英國,但心繫香港, 各人紛紛從英國各地走到倫敦參與集會活動。示威於當地時間下午二時在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門外開始,參加者約100人,有留學生、在職人士,亦有居住英國多年的港人攜同子女到場。 示威人士各自帶備玫瑰花到場,紅玫瑰獻給良心老師和父母,亦有人帶白玫瑰花,然後噴上紅油,獻給學生。示威者呼籲政府撤回國民教育,不要染紅學童,讓他們學習獨立思考。各人帶備自己的標語橫額以及遞交請願信,要求香港特區政府駐英辦轉達信息給行政長官梁振英。 發起人之一黃忠民表示透過舉辦和平示威能聲援和支持香港學生和老師的行動,「香港是個國際城市,我希望行動能喚起世界各地對香港事務的關注,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環。」 另一發起人鍾錦玲是英國留學生,她表示被香港學生和家長的行動感動,認為港人無論在哪裡都應該團結一致保護香港下一代。「國民教育不能不關注, 現時政府推行的國民教育科將嚴重扭曲學童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孩子獨立思考才是最重要。」 示威人士雖然身在英國,但心繫香港, 各示威人士紛紛從英國自行設計各種標語和橫額, 亦有示威者派發小冊子解釋國民教育。 示威熱潮從英國亦蔓延至世界各地,各地海外港人紛紛掀起各種活動聲援香港學生,反對國民教育。 Press release: The movement against Hong Kong’s National Education module spreads overseas, with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outside of the city beginning in London, United Kingdom on this Saturday, in support of Hong Kong students and to request their government to withdraw the module. Although Hong Kong people are resid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ir hearts are still connected to the city — with many to travel across the nation to attend the demonstration. The protest will begin at London time 2pm, outside of Hong Kong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e. Around 100 people includ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s, as well as others who took their children along joined the protest. Protesters brought roses to the site – Red roses are dedicated to the good spirits of teachers and parents, with white roses brought to be spray painted with red, with red spray paint to symbolize communism ideologies in dedication to the students. Campaigners are demanding for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to retrieve National Education, and allow the students to learn to think independently

阅读更多
  • 1
  • 2
  • 3
  •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