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我的2012年年度书籍推荐

推荐新书往往会有风险,因为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不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荐书者往往愿意向大家推荐一些经典性著作,因为这些书经历的时间的考验,其质量必然是信得过的。但这并不意味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浩如烟海的新出版书籍,其中不乏佳作,所以我就从中选取一些我感兴趣的书籍向大家做一推荐。 我的推荐基本立足于个人的兴趣与口味,所以绝非什么必读书目,只是拣出去年出版的一些少有人推荐的好书与大家分享而已,因而个人色彩很重。我这个新书推荐大概学术的味道会重一些,但推荐的学术书以有趣为标准,那些专业性太强的就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 读书这种事情(非专业学习),到了开书单的地步就不好了,这个推荐里的书大都不是什么年度必读书,只是读来有趣而已。我看了各种媒体的年末推荐,大多一年以来的畅销书,有销量打底,大概质量总不会太差。但正因如此,有些值得一读的书,只因其销量不佳而沦为所谓“沉默的声音”。所以我大概翻检一下今年出的一些新书,里面有一些确实不错,却被很多榜单都遗忘了,这真是万分地不该,所以特别做了一个这个推荐,希望和更多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非主流阅读书籍。 1、 舒国治:《门外汉的京都》 我读散文不多,也没有什么特别推荐的文学作品,故而推荐文学是一件让我很头痛的事情,如果非要推荐的话,舒国治的书我认为是非常值得一读的。舒国治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他的散文有一种奇异的安静感觉,但此君似乎并没有什么名气,名副其实的小众作家。这本书描写的主题是京都,也是非常能够惹人兴趣的话题,谈日本的文章一般也会有一种特殊的祥和。和李长声老师的《东居闲话》相比,舒国治的文风别具一格,能给人带来完全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2、 黄道炫:《蒋介石:一个力行者的思想资源》 研究蒋介石的人极多,今年大陆还引进了陶涵那本大红大紫的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的奋斗》 。而如黄仁宇和杨天石从蒋介石的日记出发解读蒋介石,也堪称经典的研究。黄道炫先生另辟蹊径,从蒋介石的阅读出发,解读蒋介石思想的渊源,无疑让我们这些习惯于立足纯政治史阅读的人感到耳目一新。书单这东西其实就是在说读书的事情,所以这种有关读书的书籍也值得拿来分享一二。 同类阅读:汪朝光等:《天下得失》、提摩西·莱贝克:《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 3、 刀尔登:《旧山河》 中信出版社的这个系列当以野夫的 《乡关何处》 最为出色,以至于人们常常忽视了这个系列的其他作品,这本《旧山河》就是一个被忽视的佳作。刀尔登笔下的人物不能当做历史事实来看,此书并非一本学术著作,最多可以视为作者的读史札记,或者干脆可以视作历史散文。作者嬉笑怒骂,读者读来也是一种极为畅快地享受。此书为专栏文章的结集,文章的长度收到限制,每篇长度所差无几,故而若是一口气读完,可能会有审美疲劳之感。可以将此书置于举手可及之处,得闲时翻阅几篇,才不至于错过此书的精彩之处。 4、 木心:《文学回忆录》 准确地说,木心的这本书是2012年的末尾出版的,所以大多数榜单未能收入,我也就捡个漏子。我以为,此书当为2012年最优秀基本书之一,因为这书刚刚到手,截至目前为止我只读了里面的一些章节,但这不能阻碍我给予这本书如此高的评价。木心这个名字就是这本书质量的保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就我的阅读体验而言,这本书的个人色彩极强,堪比钱穆先生的 《晚学盲言》 ,所以读起来一定要注意,很多一家之言不可尽信,还需要有一些文学史的背景阅读为好。 5、 江勇振:《月亮·星星·太阳:胡适的感情世界》 这书不能算是新书,只是旧书的增订本重新出版而已,不过为了满足我对胡适的偏爱,特将这本书掺进这个新书书单里。不得不说,近代人物的感情史一直都是八卦界重要的材料来源,诸如林徽因和金岳霖、沈从文和张兆和,更不必说徐志摩复杂的感情史。作为近代中国最为重要的学术人物之一,胡适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而其感情生活也是非常有趣的。本书的作者江勇振,是一名专业研究胡适的学者,因而书中对于胡适感情世界的描写,是值得我们相信的“八卦史”。 6、 陈映芳:《城市中国的逻辑》 城市与城市化是我们所经常讨论的话题,但是当我们讨论城市化的时候,更多地是从经济的面向上来考虑的。陈映芳的对于中国城市的理解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我一向佩服社会学家的研究方式,他们对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大多是接地气的作品。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当代中国的城市,我们既避免了如很多文学作品一般过于感情化的文学表述,又能将经济学中被抽象成数字的城市图景还原出来,这样看来,像《城市中国的逻辑》这样的著作自然是能多一些才好。 7、 罗杰·伊伯特:《伟大的电影》 我们热衷于评选年度书籍,当然也有人热衷于评选年度电影,这本书的作者罗杰·伊伯特就是这样一个热衷于影评的职业作家,这本书就是作者一些影评的结集出版。这位影评家的口味非常有趣,在这部书所评价的的一百部电影中,黑白片占了一大半。作者在导言中忍不住吐槽那些不喜欢黑白片的观影者是“无可救药的庸俗”,他对经典老电影的逝去表示痛心疾首。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电影工业空前繁荣、电影技术日益成熟的时期,重温这些经典的电影,似乎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与众不同的体验。 8、 易社强:《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 近代的大学校园总是被人当做理想型来批评现行的大学制度,尤其是西南联大这样一个近乎近代教育史上的传奇,更是常常为人所提起。但是,近代的大学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却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了解。易社强的这本书就是一个对西南联大历史的严谨地学术研究。和以往岳南等人的近乎小说体不同,此书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希望了解近代大学制度的同学可以多读读此书 同类阅读: 《联大八年》 、叶文心《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 (采编:陈芝,责编:陈芝) 标签: 荐书,非主流,私人阅读

阅读更多

彩虹旗下──看台灣同志遊行

同志遊行的前一晚我一直在想,對於沒有相同訴求的我來說,走在那群情激昂的遊行隊伍裡,會不會顯得格格不入?我沒有辦法對作為非異性戀者所受到的歧視與壓迫感同身受,自然沒有辦法如他們一般充滿熾熱的激情。我至多也只能以一個旁觀者的身分,去紀錄我所看到的他們。我的參與,能真正給他們帶來什麼,抑或僅僅是為了讓自己的憐憫心得到些許的滿足?我是出於良心的支持,還是因為一點點的好奇?去,還是不去? 我最終還是去了。出於某種徹底拋開理智的衝動。 今天的台北,比前些天要熱得多,走上兩步便忍不住大汗淋漓。人群集結成長龍,蔓延了好幾條街,高舉彩虹旗,為了自己和他人所亟需的平等。他們大聲地呼喊著,跳躍著,尖叫著,衝著公部門宣洩著他們的不滿與期望;他們穿著千奇百怪的衣服,喊著「傷風敗俗」的口號,動作誇張地扭動著他們的身軀。他們的肆無忌憚,似乎要把平日裡的壓抑與憋屈在這一天全部宣洩出來。我既看到了他們在面對著教育部、立法院和NCC聲嘶力竭,大罵粗口時的瘋狂,又看到了他們在紅燈前耐心等待的秩序。沒有暴力,沒有混亂,有條不紊。 有人說,台北同志大遊行最令人振奮的一點就是:很多參加的人都不是同志。誠然如此。我看到了來自各個大學的學生,看到了教授、尼姑、志工、藝人、老外以及殘障人士,乃至同性戀者的爸爸媽媽,他們站出來,為同志權益大聲疾呼。我看到了公車司機,拿起車上的話筒向人群喊著「加油!」,也看到了記者衝著人群豎起大拇指,以及警員站在馬路邊認真維持著秩序,沒有絲毫的不耐煩。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非同性戀者,為了幫助他人追求平等,凝成一道力量,在台北的街上,徐徐推進。 起初我心中多少總有些芥蒂,企圖要依靠手中的相機遊離於人流外圍并以此來區分“我”和“他們”。我清楚地知道不論我如何嘗試,心中似乎永遠有那麼一道坎:我能夠接受他們,但我沒有辦法允許自己被誤會成他們之中的一員。然而今天我終於明白,我以前口口聲聲所謂的“尊重”,從來都沒有真正實現過。有那麼一個聲音,深藏在我的心底,卻從來沒有消失過,它不停地在說:“我跟他們不一樣,我不想變成跟他們一樣,我不允許別人認為我跟他們一樣。”我以為我在尊重,其實我一直都在歧視。或許它並不是那麼的赤裸裸,但卻比那些膚淺的嘲笑,更加卑微。我知道我錯了。然後我走到了人群中,不再小心翼翼如履針氈,而是抬頭挺胸地大步邁進。 我突然覺得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只要我站到了人群中,就是對他們的支持,哪怕這一丁點兒的力量是那麼的微不足道。我沒有和他們一起大聲地喊著口號,我只是用我手中的相機盡可能地去記錄,然後微微笑點點頭,豎一個大拇指,喊一聲「加油」。我跟著遊行隊伍走完全程,回到起點,然後看完他們全部的表演活動。雖然我必須坦誠,他們的行為與追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我無法接受的——不是對於性別,而是對於性本身的認知,但我尊重他們,尊重他們所追求的平等與自由。因為這同樣是我視為至寶的東西。 在總統府門口的凱達格蘭大道上,迎風飛揚的彩虹旗下,我聽見了她的悲呼:“堅強?勇敢?又有誰天生就應該這麼堅強,這麼勇敢呢?”我只願“最終此事與勇敢堅強無關,平常事,歸於平常。”   採編:黃馨儀 責編:余澤霖 您可能也喜欢: <独立影像>第二十七期:彩虹下的爱 我是一朵小彩虹 <天玑>我的记忆是一座城之十二·网络如何毁了我的一生 <天枢>钓鱼岛、老山、爱国 <天枢>莫言:沉默者的胜利 无觅 标签: 同性戀,彩虹,理解

阅读更多

偽理性人

在我看來最該指責的就是知識份子的逃避:所謂逃避就是轉離明知是正確的、困難的、有原則的立場,而決定不予採取。不願意顯得太過政治化;害怕看來具有爭議性;需要老闆或權威人物的允許;想要保有平衡、客觀、溫和的美譽;希望能被請教、諮詢,成為有聲望的委員會的一員,以留在身負重任的主流之內;希望有朝一日能獲頒榮譽學位、大獎,甚至擔任駐外大使。對知識份子而言,腐化的心態莫甚於此。」 -引自愛德華‧薩伊德《知識分子論》   有一種人遇到高度爭辯性的議題時,例如近日紹興社區的案子,口口聲聲要人們有禮貌、維持社會祥和之氣,討論事情時要理性至上。「公正、理性、客觀、中立」是他們的信仰。這群人很難接受激烈的抗爭手段,例如黑衣人違反校慶秩序,以及參與抗議的學生各種憤怒的情緒。對於這些,這群人永遠搞不懂,為什麼一件事情不能坐下來好好談、理性地談、拿道理出來談,非要大吵大鬧搞得大家風風雨雨台大上報才要善罷甘休?我稱這群凡事強調行事要合乎體制、禮貌、理性原則且根本拒斥激烈抗爭情緒的人,為偽理性人。 上述界定這群人的方式太粗糙,或許我還得下一個但書,就是這群人認為和氣 (作為一種情緒) 最重要。我很難說和氣、禮貌或理性誰是誰的基礎,但大致上,偽理性人認為,所有談判的準則必須在和氣的狀況下被提出來,而且必須理性地談,也因為理性地談,所以整體而言就會是和氣的。秉持這種信念的人非常多,有許多種變形,舉凡BBS、報章雜誌、各大網路論壇或抗議現場,到處都可以看到這種人。在我開始批評之前,我必須說明的是,我並不認為強調和氣至上的人是不對的,畢竟和氣的、彼此互動氣氛良好的日子誰不想過?我要在這裡對偽理性人提出的批判是,偽理性人夢寐以求的祥和之氣,在缺乏同理與反身性思考的前提下,它根本性地鞏固了這個社會的不公義形勢。 偽理性人是最道地的和平份子,他們所想像的社會是「祥和」的,即便這個社會真的不是這樣,他們也非常希望這個社會正朝著祥和的方向行駛而去,所以他們希望大家都是這樣想:「社會要祥和,不要有紛爭」。這甚至成為他們的使命,成為他們認同自己的一部分。因此,當偽理性人遇到各種失控的場面的時候,包括抗爭場域中各種具侵略性的情緒如憤怒,而他們又無法控制場面的時候,他們會批評這些很情緒化的、非理性的行為。「怎麼可以這麼不理性呢?坐下來好好談啊!」然而,在他們如此要求之前,他們並未真正認知這些情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情,他們只想著,作為一個現代的、有文明的人,凡事就該理性地談、好好地談,最好引用現行的法條來談,在制度中談,但他們卻從來沒有認真地去理解,為什麼有一群人,在此時此地,如此憤怒、如此悲傷。當然,偽理性人沒有辦法閱讀這種激烈的情緒文字,因為這徹徹底底地違反了偽理性人的準則。我猜,他們可能只當這群人一定是無理取鬧的暴民。 台大紹興風波在一個根本八點檔連續劇的狀態下有了初步的協商結果。這個八點檔連續劇大概符合我們的認知,原本無法理解的壞人,最後竟然出面來個大和解,一個掉下眼淚跟大家說盡力支持,另一個則是抱著身體病痛展開談話。我沒有否認這之中彼此所展現的可能誠意,但這故事實在他馬的「祥和」。抗爭事件一定要和平落幕! (廢話,誰不是這麼想的?) 偽理性人接受了極度祥和皆大歡喜的八點檔連續劇情般的結局,但對於過程中種種失控仍有諸多不滿,例如那些對當權者不禮貌的噓聲和言詞。他們堅信,這些失控是一種問題,是一種態度和尊重的問題。 偽理性人不滿這過程中的「非理性」情緒展演,但對於偽理性人的這種「不滿」,我也很不滿。因為偽理性人所認為的問題,我覺得根本放錯焦點,根本不該指責這群人的激烈情緒,而是應該嘗試思考,為什麼這群人會有這些反應?為什麼會有群人被逼得拋頭露面上街頭? (要知道,上街頭然後在公眾空間展現自己無助的那一面,是要在心裡把尊嚴給摁著的!) 對於這些激烈情緒的思考,應該把情緒當作一種社會文本來閱讀,而非指責這群人的失控、不禮貌、不理性,也不是將這些令人不舒服的情緒拒斥在千里之外,就算耳根清淨。 偽理性人所要求的理性和祥和是一種霸權。他們不願意瞭解這些激烈的情緒,並將這些情緒給妖魔化,如此作為在另一面根本地鞏固了自以為的「祥和社會」,但偽理性人在還不願意顛覆性地瞭解這些情緒之前,他們根本沒辦法認知到,這種對社會祥和的幻想,究竟是屬於誰的「祥和」?他們所認定的祥和,從來都是沒有反身性思考的,他們從來沒有去思考,這個社會對誰是祥和的而對誰而言又不是。這個問題從來都是被偽理性人所忽略的。 有些偽理性人拒斥閱讀情緒就算了,他們可能根本失焦地戰那些對當權者提出挑戰的不禮貌態度,如此失焦,使得這一運動爭辯的「近用城市的權利」 (right to the city) ,如誰能近用及如何近用這兩大論題,無法獲得社會充分的對話。在這過程中,他們甚至強調自身的客觀中立,援引制度法律條文,展示他們那彷彿是唯一真理一般的論點,截然地告訴你這群居民不該爭,因為本來就不合法,而且這群人有些根本不能算是弱勢,憑什麼站出來搞社運反對迫遷?搞了就說學生民粹。對於這些,反對迫遷根本不是說要這些居民就在這邊就地合法,只是要一隻大鯨魚考量多一點的面向,例如這群蝦米為何落腳於此的歷史脈絡與時空背景等等,再來討論是否有其他可行方案,讓這些有困難的「違建戶」能「合理地」獲得妥善安置。不過這些明明有轉圜空間的各種討論,卻被一些偽理性人單假定人是追求極大利益的動物來說這些都是別有居心都是居民為了利益,這麼說一點實質意義也沒有,偽理性人只是再一次忽略口口聲聲說的那群弱勢者,並沒有去同理去瞭解,而只是用這種「並非全是弱勢」的說詞否定了那些發聲主體。而且凡事如此假定人們出面爭吵是為了獲得不當利益,那麼當這個社會對你我不公的時候,誰還敢出來向這個社會提出挑戰?一出來吵鬧就一定是要標成「不當獲利者」。如此一來,對於那些備受不完美制度困擾的人們,在仗還沒開打的時候,豈不是都要先揹上這個沉重的標籤?這樣只是再次地去鞏固了偽理性人自以為活得很舒適、屬於自己的祥和社會而已。殊不知,對許多人來說,這個社會從來都不是祥和的,從來都是鬧哄哄的、動盪的,只是站在偽理性人的社會位置上,是看不到這些也無法閱讀這些的。 如同我所說,偽理性人在沒有對自己進行反身思考之前,這群人所嚮往的理性和祥和,只是讓自己與這社會中各種憤怒的情緒隔離起來,如此隔離,使得存在於社會制度裡面可能的不公義遂被連帶鞏固起來。更有甚者,這群不多加思考的偽理性人甚至援引這些制度這些道理來批評某群人為何出來作亂,而不是去質疑這些制度有什麼問題、又對誰有問題。因此,我認為,偽理性人真正的問題從來都是在那未加反身思考的癥結上。由此觀之,可以說,這個社會的問題從來都不是偽理性人所指責的那群出來吵鬧的、被認為不禮貌不理性的人,偽理性人本身從來就是這個社會最大的問題。 偽理性人若對於過程中這些情緒和可能不合理的制度通通不加思索,無法思考甚至不願意看到自己的理性是站在哪個位置上,那麼講再多的理性和祥和,強調自己如何公正客觀,即便奠基其上的論點有多詳盡,看起來又是多麼地有道理,都是枉然。    Via: 文化與地理的關鍵性交會 http://geosheep.pixnet.net/blog/post/47523262 採編:賴佳翎    責編:余澤霖 您可能也喜欢: <摇光>理性是什么 给不理性读者的非抒情诗 <天枢>理性从未缺席 “愤青”的温情和理性 <摇光>说说“自私”和“理性”的问题 无觅 标签: 偽飾,理性,霸權

阅读更多

北斗 | 与启蒙簇拥着自由

——北斗武汉年终演讲稿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能够抽出时间来参加北斗武汉的年终聚会。作为一个依托北斗网而自发形成的读者群体,北斗武汉之所以能够成气候,甚至形成属于自己的亚文化和内部专用术语,并产生远超于北斗网其他读者群体的能量与规模,实是仰仗与依赖于到场的诸位以及尚未到场但我们知道他们会在场的诸君的热情与信念。 但我们为什么会如有如此的热忱与信念,来参与一个跟我们现实利益毫无瓜葛,乃至有些悖逆的集体行动?凡事都有个机会成本,我们为什么会捐弃业余时间来到北斗武汉的活动之中,而不选择其他日常社交活动?这里不但有慕名而来的新面孔,更有参加过多次依旧乐此不疲的老成员。我想,本质原因,还是在于我们有着共同的道德理想与信念,对现实秉承着强烈的不满,渴望变革,又无出路,在缺乏公共场域的情况下,偶然得知在你我的身边还有北斗武汉这个一起讨论甚至参与政治的场域,于是激情被信念点燃。换句话说,北斗网只是适逢其会,将一群有志向的青年串联起来,从而产生社会联系。如果没有北斗网,其实还是会出现南斗武汉、地煞武汉,甚至是乌有武汉。 中国人缺乏公共场域,因为大家众所周知的理由,我们没有广场、议会、媒体等公共场域来表达自己的心声与不满。我们缺乏政治参与的途径,因此我们无法学会如何去参与政治,去维护我们的权益,去改变我们的国家。天然带有公共场域性质的网络的诞生固然为万马齐喑的中国打开了僵局,但严格的管制又使得难得拥有唯一一个公共场域的政治控们不得不随时带着镣铐在跳舞。这就凸显了北斗武汉以及其他类似的大学生团体在当下的重要性,作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中介,北斗武汉们填补了政治参与的空隙,为有着共同理想的青年找到了志同道合者,不仅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对现实感到苦闷与困惑的大学生的孤独与彷徨,并按各自团体的特性,为青年们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技艺与空间。 可是,为政治控提供参与政治的技艺与空间,并不代表这些大学生团体能够提供的事物就一定是好的。前面提到过北斗网只是适逢其会,将一群对现实感到不满,渴求改变的青年串联起来。但乌有之乡也同样能够将青年们串联起来,也能够为青年们提供参与政治的技艺与空间,一点一滴地改变中国。我们的北斗武汉不是乌有武汉,之所以区别于乌有武汉的特别之处在哪里?在参与我们这个小团体,就算以后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无法到来的青年,能够从北斗网、北斗武汉之中怎样得益?我们凭什么保证我们的理念我们的方式要好于尚未出现,当然以后也不一定会出现的乌有武汉? 我想,北斗网、北斗武汉之所以优越于乌有之乡、乌有武汉,实则在于北斗网、北斗武汉一直试图努力为来访的读者、来参与活动的读者提供一个自主运用理性的环境,北斗网、北斗武汉从不试图向读者灌输我们信奉的理念,我们不愿意居高临下的,以一种救世主的姿态将北斗网、北斗武汉的负责人的观念灌输给参与北斗网、北斗武汉营造的政治空间的人,如果这观念有的话。我们不愿意,也不相信我们手上握有解决世界一切问题的真理,我们不会说凡是不认同我们观念的人都是傻逼,我们更不会说你们不赞同我的观念你们在道德上都没救了天哪为什么我会跟这群支那猪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公知式话语。北斗网、北斗武汉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提供各位到场者认识世界的不同视角,掌握参与公共政治适当的方法,学会公共辩论的风度与技能。我们不会像乌有之乡、乌有武汉一样强制到场者信服我们的观念,我们的理念是提供不同的认知让每一个到场者做出自己的认知,我们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之下,被我们所影响的人能够信奉宽容,所谓的宽容指的是在面对那些不违背社会底线的观念的时候,求同存异。我们可能讨厌,但是我们会容忍这些异己的观念。尽管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是我们其实一直都在努力,就好像生活在这个国家这块土地上的所有公民,其实一直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的国家的进步,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北斗网、北斗武汉所试图做出的服务与努力,是在启蒙。但我一直在强调,我们不是在填鸭子一样灌输一种唯一的信念,我们的努力是为了让到场者掌握自由认识世界的能力,我们所做的是为了自我的启蒙,是与大家一起在启蒙。什么是启蒙?按康德的话语说,就是大胆地运用你的理性,不被自造和他造的阴影所束缚。人类都有运用理性认识真理的能力,只是一直被压抑一直被束缚。而我们希望,我们所做的,我们所为的,能够唤醒每一位到场者运用理性的能力。启蒙永没有终结,只要人类存在就一定不会终结,因为人类总会存在个体无力用理性认识世界,从而被自造他造的阴影所困惑。我想,这样的启蒙观其实是与北斗网、北斗武汉一直坚持的政治观紧密相依的。在奥克肖特看来,所谓的政治分为信念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所谓的信念论政治,指的是人们相信存在拯救世界一切问题的唯一真理,人们掌握了这真理便可以成为世界的救世主,便可以快速地改造世界,使得我们理念中存在的那个完美世界降临。而怀疑论政治则否认存在这样的唯一真理,就算能够存在,也不是我们能够完全掌握的,因此我们需要一点一滴的改变世界。我以为,启蒙的根骨就是怀疑,在遵循真理的前提下用理性怀疑一切,从而将遮蔽真理的灰尘祛除。我们发自肺腑地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我们谁都无力拯救世界,但是我们的努力却可以一点一滴地改变世界。 如今,二零一二年已经过去了,传说中的末日一直未来,从而只是个传说。但我们却一直要生存要生活,要为自己的理想和前途奋斗。在这一年里,北斗网已经换过一位负责人,而北斗武汉这一年也前后有三位负责人接替。旧皇东狩上海,先帝忙着考研,而在场的诸位有许多,想来明年也要各奔东西,为自己的未来打拼着。而我两年后也要离开武汉,回到故乡。但北斗网、北斗武汉,以及千千万万青年们对自己梦想所秉持的信念与热忱不会熄灭,中国的未来也不会那么悲观,固然还是会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中流着鲜血。这一年,北斗网与北斗武汉与所有人一路走来,我们共同经历了年初的王督军夜奔美利坚,年中的钓鱼岛大游行,年末的斯巴达。网络为围观中国,乃至参与中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我们希望为启蒙,更确切地说自我启蒙所做的努力能够越来越多。与启蒙簇拥着自由,我们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唱。新华字典说:张华考上了大学,王力考上了中专,李红在新华书店当服务员,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是的,我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愿上帝保佑中国。 您可能也喜欢: <天璇>自由感 <摇光>现实在讽刺启蒙 <摇光>以自由的名义 自由,抑或民主? <摇光>不自由恐惧症 无觅 该日志未加标签。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三月之声(2024)

【网络民议】顶端新闻|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更多文章总汇……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浏览器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