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

艾未未是中国知名的艺术家、活动家和评论家。他以其大胆的艺术创作和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批评而闻名于世。

艾未未是中国著名诗人艾青的儿子。他曾在中国电影学院学习,并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从事艺术创作。艾未未的作品涵盖了多个艺术形式,包括雕塑、摄影、装置艺术和建筑设计等。他的作品常常具有政治和社会意义,批判了中国政府的权力滥用、人权问题和社会不公。

艾未未的艺术作品和活动吸引了国际关注,他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艺术机构展览和举办个展。然而,他的政治立场和对中国政府的批评使他成为中国政府打压和监控的目标。在2011年,他因为对政府的批评而被拘留数个月,并受到持续的监控和限制。最终,他决定离开中国,目前定居在德国。

艾未未也在社交媒体上积极发声,通过推特等平台表达他对社会问题和人权的关切。他经常利用艺术和社交媒体来揭露中国政府的不公和违反人权的行为,并呼吁民主、自由和言论自由。

艾未未的作品和言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他被一些人称赞为勇敢的艺术家和人权捍卫者,但也有人批评他过于激进和偏激。无论如何,他的存在和艺术作品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对话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数字空间收藏

时间馆公民行动馆真理馆
人物馆

CDT视频 CDT播客 CDT大事记 404文库 CDT电子报 CDT征稿 版权说明

中国数字时代收录文章

香港/艾未未: 香港首次拘捕声援艾未未涂鸦人士捱轰

香港首次拘捕声援艾未未涂鸦人士捱轰 一名全身涂红的香港艺术家声称,中国逮捕了艾未未,等于逮捕了所有具有良知的艺术家,他要求当局立刻释放艾未未和其他良心犯。(2011-04-24) 郑汉良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麦燕庭 香港出现支持中国维权艺术家艾未未涂鸦接近一个月以来,首次有人因此被捕。两名社会民主连线成员昨晚(9日)在旺角涂鸦,被警方以涉嫌「刑事毁坏」罪拘捕,今晨获保释出外候查。社民连批评是政治打压。中国传媒更用曲笔指责事件,《南方都市报》今天只以一百多字简述事件过程,但标题却是「抗议 白色恐怖」。 香港在4月13日首次出现「谁在害怕艾未未」或艾未未头像的喷漆涂鸦,警方高调地以调查严重罪行的重案组追查,引起人权团体批评,而部分市民则继续在香港各地涂鸦,近四星期以来,约有二十处地方接报发现涂鸦,至于以投影方法「涂鸦」的,则未有计算在内,因为这不违反法律。 社民连8日傍晚在旺角行人专区举办争取释放艾未未的「全城撑涂鸦」活动,又提供粉笔,让市民在地上涂鸦,有逾百人参加,他们在地面画上「平反六四」及要求「释放艾未未」等字句或画像,期间,有便衣探员阻止及一度引起争拗。前立法会议员曾健成的六十八岁助理林森成离开现场时被指用喷漆在地上涂鸦,遭警方以涉嫌「刑事毁坏」罪拘捕,曾健成其后到警署声援时,被警方以同样罪名拘捕。 另外,约二十名社民连成员晚上再到警署前抗议警方的拘捕行动,指责警方在制造白色恐怖,并在地上用粉笔写上「释放艾未未」、「自由无罪」及「涂鸦无罪」等字样,六名示威者拒绝清理,被警员纪录个人资料。 社民连主席陶君行表示,被捕二人只是以粉笔涂鸦,质疑警方拘捕行动是政治打压,又指事件反映香港紧跟中央路线。 立法会公民起动成员何秀兰质疑警方的拘捕行动,指为双重标准,因为过往未有在地上用粉笔写字行乞者拘捕。 身兼资深大律师的立法会议员汤家骅既质疑警方错误引用条例拘人,又批评警方小题大做,拘捕行动有政治考虑。 关键词 中国 – 港澳 – 维权 – 艾未未

阅读更多

地震周年艾未未工作室发访谈视频 争辩人权中国驻英使馆引万千评论(图)

5.12汶川地震3周年临近, 曾致力于寻找地震死亡人数真相的艺术家艾未未工作室成员发布献给5.12地震三周年访谈视频。网易报道中国驻英使馆关于人权争论的消息同时开放评论,在短短一天内就有十几万人发帖参与。 图片: 声援艾未未的文化衫。 (推特图片/记者心语) 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临近, 曾致力于调查汶川地震死亡人数真相,被抓36天的艺术家艾未未仍然尚未获释。在他被抓前,为了对地震周年进行纪念,工作室成员制作了《艾未未工作室献给5.12地震三周年》访谈视频,分别对北川、聚源、木鱼、东汽中学及富新二小的遇难学生家长进行了采访,并于星期天将这些视频发布。其中一位受访者北川中学学生家长刘玉婷回忆三年前儿子遇难情景时表示:“我赶到学校的时候,周围的房子都没倒,包括60年代盖的老房子,之前都是危房的砖木结构的老房子都没倒,连有裂缝都没倒,唯独倒了教学楼,倒下以后,没看到有框框架架的样子,就是一堆粉末。他是在顶楼上应该是被救出来了,我到医院找遍了,绵阳、江油包括德阳、成都我找遍了,都没有。” 据了解,受访的十八名家长,都曾先后到北京上访, 希望能为死于豆腐渣工程的子女讨公道。艾未未工作室职员表示,虽然艾未未现在失去自由,但在地震三周年前夕,仍期望借发布短片,让外界听到家长们声音。一位工作室职员告诉本台记者:“因为这个视频在之前就完成了,是在他家的时候就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已经剪辑完了,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把它发到互联网上去,然后我们发出链接,很多网友就放到国外的一些视频网站上,youtube上,这样很多人就会看到。” 记者:“像这个工作会不会因为艾老师被抓受到影响?” 艾未未工作室人员:“我觉得传播的力度会受到影响, 因为艾老师比较有影响力,如果是他来传播的话,一定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现在他被羁押了,我觉得现在从家长这方面关注就会少。” 虽然艾未未已被带走超过一个月,但外界对他的声援有增无减, 国际媒体也广泛关注。上月16日发行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制作了一个专题报导《中国的镇压》(CHINA‘S CRACKDOWN),探讨中国与艾未未案件所凸显的人权、法治问题。中国驻英大使馆日前提出反驳,以读者来函方式,刊登在本月初的《经济学人》中,宣称中国是法治国家,既非人治更非专制。中国当局也将这篇文章刊登在外交部网站上,各大网站、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和转载。网易也在新闻主页上报道此消息,同时开放评论,在短短一天内就有十几万人参与,很多人也都借这个平台声援艾未未。有网民要求公开审理艾未未案,有的呼吁网易让网民“围观到底”,有的网民也列举了艾未未的艺术成果。 香港《苹果日报》星期一署名李平的评论表示, 以内地对网络监控之严密,这些与当局立场迥异的留言得以显示,很难相信是因为网站编辑一时疏忽,而应是得到当局的默许。有网民质疑,这是否当局钓鱼之举,因此声称“谢绝跨省(追捕)”。如果说当局真的如此欲擒故纵,那未免太过恐怖。但是,相关新闻评论能够自前晚开始开放逾24小时、吸引逾12万人参与,很可能是当局观察民意的一种手法,甚至是中共高层对艾未未案分歧未能消弭的结果。在美国的《北京之春》主编胡平就此向本台表示:“都可能,作为一个观察的窗口,另外一个就是有不同的意见,故意放出一个机会让人表示不满,加强他们这一派的力量。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有争议,这确实是有可能,因为这段时间实在是做的太无法无天了,太恶劣了。”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阅读更多

中国: 艾未未和黄琦的妈妈在悲伤中渡过母亲节

艾未未和黄琦的妈妈在悲伤中渡过母亲节 路透社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今天是母亲节,但艾未未的母亲高瑛却是一点都没有过母亲节的喜悦。她说,尽管有女儿陪伴,但她一闭起眼睛,就想到艾未未,「没人能替代艾未未」。香港传媒引述高瑛说,她每天郁郁不欢已影响到健康。而另一名维权人士黄琦的母亲蒲文清更是在孤独中过节,病了也没有人照顾,只是等候儿子下月能够出狱。 78岁的高瑛几乎是边抽泣边接受香港传媒的电话访问,表达一个母亲对失踪儿子的思念,对北京有关当局无法无天、执法犯法的强烈不满。 高瑛接受采访时说: 「母亲节,我都忘掉了!」。自从艾未未在4月3日被带走之后,一个多月来高瑛都在郁闷中度过,「我很想门铃一响,就是艾未未回来了,但是这不太可能」。 高瑛说,她的母亲节,「只有悲伤,因为惦记我的儿子」。艾妈妈说,儿子失踪30多天,当局至今还没告诉他任何消息。这一个多月来,她天天在家里坐等儿子,看窗外日出日落,看儿子的相片泪流不止,「他们如果有一点仁慈心,有一点人道,至少应该告诉我,我儿子到底犯了什么天条,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天天提心吊胆」。 高瑛说,现时只能「傻等」,「我是佛教徒,但修得不好,烦恼都不能放下。」有朋友送给她一套佛教剧集《百年虚云》影碟,「我打算看这个打发时间,转移一下大脑的注意力,不要老在想儿子的事。」 高瑛说,她痛苦的情绪已经影响到健康,「我今天早上觉得不想起床,浑身没劲,」又说自己没有食欲,啥都不想吃,所有朋友都劝她保重身体,但她仍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与此同时,四川维权人士黄琦的母亲蒲文清则在孤苦中过节,黄琦在2009年11月因「非法持有国家机密」罪被判入狱3年,至下月9日应该刑满获释。78岁的蒲文清自己一人居于四川内江,除黄琦系狱之外,长子在广州打工,「孩子们都要上班,很少联系,我不能叫他们回来,一是太远,二是路费太贵」。 现年48岁的黄琦创办「六四天网」,在2008年四川地震后曾撰文批评豆腐渣工程,当年6月被带走。 黄琦被捕后不久,蒲文清验出患有冠心病,肾脏亦有问题,「就是走路一会儿就累,站不稳,有时胸闷、眩晕。」即使这样,她也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每日捱覑步子到附近的医院吊针,之后回家煮饭,除此之外的时间大部分卧床度过。 她春节时曾与长子前往重庆的监狱探望黄琦,只能隔覑玻璃以电话通话,时间短暂,也只能寒暄几句,「他精神状态不太好,长期头痛、失眠」。 从内江到关押黄琦的大竹监狱要坐6小时车,蒲文清无奈地说,「我没有能力去看他。太远了」。   关键词 人权

阅读更多

全球声援艾未未签名留言(8) 翻译 #transaiww

译者:@krizcpec 校对:@fordream47 时间:Thu, Apr 14, 2011 at 11:52 AM 到 Thu, Apr 14, 2011 at 11:20 PM ———————————————- THE ENTIRE WORLD NOW KNOWS AI WEI WEI——-THE ENTIRE WORLD IS WATCHING AND WAITING FOR HIS RELEASE AND THAT OF ALL POLITICAL PRISONERS IN CHINA. 翻译:现在全世界都知道艾未未, 全世界都在注视着, 在等待艾未未以及所有中国的政治犯获释。 支持者: MARIA TERESA RODRIGUEZ 留言链接: http://www.change.org/petitions/call-for-the-release-of-ai-weiwei “?ue=dun#comment-606037” ———- It is supposed to b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翻译:这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来的啊 支持者: Ed Nicholles 留言链接: http://www.change.org/petitions/call-for-the-release-of-ai-weiwei “?ue=dun#comment-606046” ———- If you desire China to be part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n you must allow free speech. Mr. Weiwei must be released and an apology given to him, now.

阅读更多

【装聋作哑之46】中国周刊:艾未未,一个艺术家的快意江湖(2009)

艾未未,一个艺术家的快意江湖 2009-06-16 中国周刊 记者 冯翔 [内容摘要]:这是他做的事情——炮轰钟南山、采访杨佳的母亲、调查地震遇难学生名单;这是他的身份——艾青之子,前卫艺术家,《北京人在纽约》副导演,“鸟巢”设计顾问。他是艾未未,艺术家和入世者的绝妙混搭… “时间——一辈子;数量——最后一个。”随着艾未未的宣言,数名志愿者在他的工作室里操作着电脑,整理前方战友收集来的资料。墙上贴着大篇幅的遇难学生名单,及一张四川地图。 他们工作的动机,用一位遇难孩子母亲的话说:“我只想让世界知道:曾经有那么一个女孩儿,她在这个世界上快乐地生活了7年。”    对遇难学生的民间调查  “一个艺术家如果目光犀利,他不可能看不到他人的痛苦。如果他不表态,我们就不得不怀疑他的道德。” 艾未未和他的助手调查在地震中遇难的学生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年龄、学校班级、地址和父母的联系方式。至4月26日,这一次民间调查的结果已经达到了5831名。 按照艾未未的说法,他负责召集志愿者,明确收集名单的任务并提供火车票。现已有数百人报名,包括大学生、商店店主、艺术家等职业在内的约60人参加调查行动。他们不仅要走遍汶川、北川、什邡等重灾区,收集名单在艾未未的博客上公布,还随身携带了DV设备,准备拍摄一部关于遇难学生的纪录片。 公布的结果是:大部分志愿者遇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阻拦并拒绝配合。 艾未未也承认,他们的调查无法做到精确。在地震发生后,他走遍了除北川外的几乎所有受灾区县,许多遇难者遗体是匆忙掩埋的,或是被山体滑坡深埋,只能算是“失踪者”。 对他曾历经的上一次地震,艾未未很愿意回忆。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19岁的他正坐在从新疆开往北京的火车上。车到石家庄,对面开来的车厢窗口都露着人头,喊着:“甭去啦,北京地震啦!”不少人下车就跑了。不回北京,干嘛去呀?于是,他从北京火车站徒步走到中山公园,睡了一夜。半夜,他清楚地听到有人睡迷糊了一翻身,掉进公园水池里的“扑通”声。 之后,艾未未住了几个月的地震棚。32年后的志愿者、公民义务这些名词,对当时的他而言十分遥远。 “当时全国人民都自己帮助自己。不要国际上任何援助的。”他说。 这个艺术家体态庞大,胡须蓬勃,但卡其布军裤和皮鞋很干净。正如他眼神凌厉凶悍,语调却轻柔平和一般。5年前,湖北一个搞艺术的民警在网上公布警队内幕,艾未未通过人向他提供了1000元钱;后来,此人被开除来到北京专职从事艺术,艾又拿出了2000元钱。 “任何人的维权,都是在维护他人的权益。”他说,“我想得很清楚,接下来中国的问题,一定是每个人的问题。” 两代人的叛逆基因 艾未未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之子,但他并未从父亲耀眼的光环中得到明显好处。18岁以前他基本在新疆长大,全家住在一个地窝子里,有点穴居的意思。艾青本人被划为“右派”,专职打扫厕所5年。有时候客人来了,问艾未未上几年级,艾青都答不上来。上三年级的艾未未顺嘴说:六年级。客人惊叹:这孩子怎么长得这么小?艾青打着哈哈过去。“那时候他自顾不暇,哪有心思管我的事。” 尽管年龄相差47岁,彼此之间交流也不多,但父子俩的生活选择还是有着神秘的相似性。 1938年,艾青离开家乡来到武汉,投身抗战宣传工作。艾青拒绝了父亲的劝告“为弟妹的前途着想,好好把一份祖业守住,不要去‘革命’了”。 40年后,艾未未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刚过两年,便要求退学去美国。教务处的老师吓了一跳:年轻人,考上大学的机会很难得,你怎么不珍惜呢? “我父亲年轻时也叛逆,但跟我不一样。他们离开是为了再回来。而我走的时候跟他说:我走了,这辈子都不会再回来。” 1993年,为了看望病重的父亲,艾未未食言了。从纽约回到北京,父亲的一句话让他至今都感到震撼,或许还有愧疚。“这是你的家,你不用太客气。” 但他还为自己回国一事嘴硬。“我对自己(回国)很失望,很坚定的信念也会被改变……我父亲就从来没有改变。他们那一代人,复杂性不强。”艾未未说。 “所有他(艾青)基因里不好的东西,个人主义,反权威的,自由化的,喜欢谈公平、人性这些名词的毛病,都遗传给了我。我不能想象如果他活到今天,对我做这些事会是什么看法。因为他从来就没赞成过我任何事。” 西西弗斯的网络江湖 比起“鸟巢”设计顾问,中国前卫艺术领军人物这些头衔,艾未未对社会时事的参与态度更为人周知。200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手提电脑被抢,警方动用大批警力很快将其寻回。事后,钟南山发表看法,对废除收容遣送制度提出了反对意见。艾未未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钟南山的价值几个亿的电脑和不可修复的人脑》,言辞极为激烈。这篇博文迅速吸引来了大批回应者,点击率猛升。 “哎呀,怎么有七八万人同时看我的这篇文章?看来,这件事还是比较触动中国人的神经吧。”他回忆说,“我认为互联网是一个最伟大的东西。我真爱上了它。” 炮轰钟南山事件,是艾未未网络江湖生涯的开端。今天,他已从一个只会用一根手指打字的电脑菜鸟,变成一个一天贴5篇文章的网络老手,也变成一个西西弗斯式的人物。不厌其烦地,他在博客上贴出遇难学生名单,一次又一次被删除。起初他还写一句“是谁?为什么缺德呢?”后来这句话也懒得写了,而代之以删除的历史记录,例如:“您的文章《5.12遇难学生名单 补充 (六十九)…》已被管理员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以前没有这么强的责任心,对于国家的感情不深。”他戏言,打算召开一个大规模的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他“下一步要关注的十件大事”。 真正“奠定”艾未未在中国网络民意界知名度的,是轰动一时又悄然收尾的杨佳事件。 2008年7月1日上午,29岁的北京青年杨佳闯入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大楼,连续用刀刺死六名民警,最终被判处死刑。艾未未对此事的介入和关注,使他一时成为中国网络民意汇聚的焦点。他在自己的博客先后贴出了近70篇文章,其中包括杨佳袭警案发生后,他的母亲如何被有关部门转移到一所精神病院并化名囚禁,直到杨佳被判处死刑才放出来的经过。 艾未未“神奇”地掌握了杨佳案的第一手进展动态,很多本该消息灵通的记者也是从他的博客上得到第一手信息的。 艾未未说,杨佳事件触动他的是报纸披露的几个细节:他的年龄,籍贯和出事地点,他离异的双亲和孤僻的性格。“从那时候起,我就觉得:他不可能说清楚这事儿了。”艾未未这些博客文章所披露的内容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并得到了网民之外的反应。“一个艺术家,现在却成为中国法治的良心。”西北政法大学教授谌洪果如此评价。 “这事跟我没关系,但我就是不喜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是艾未未始终强调的,“总有人说,我之所以这么敢说话是因为我的国籍。他们怀疑我是美国人。我赶紧把护照扫描了贴到网上去。看,我是中国人吧。他们这才不吭声了。我觉得这跟打架一样,要打咱们就打,别说我舅舅是谁我叔叔是谁,那没什么意思。” “为什么从美国回来呀?因为我实在没有理由再待下去了,后来连起床的理由都没了。美国梦对我也没什么吸引力。”在美国12年,从留学生到非法移民,艾未未为了赚饭费做了很多事,从洗碗带孩子修马路打扫卫生赚生活费到赌博都有。唯一带点艺术气质的是在街头给人画画。 在美国,艾未未参与了一次颇为激烈的行为,并为之自豪到今天。1988年左右,纽约市政府想把汤姆金斯公园“优化掉”盖大楼,驱逐掉那些嬉皮士和无家可归的人。艾未未兜里揣着相机,在没有和警察发生冲突的时候就拍。一些人受伤流血的照片,他给了当地一个专门监督警察的民间组织。结果是一名警察局长去职,几名警察受处分。 这几张照片,现在就贴在他的个人影展馆墙上。“这事跟我没关系,但我就是不喜欢。就是想让那些人住在里面。”他说。 并且,他确信:自己是唯一一个参与过反海湾战争游行的中国留学生,把美国国旗和垃圾一起点燃扔向警察。“别的留学生在干什么?他们可能都在刻苦地记化学的单词和电脑的程序呢,跟他们的教授做实验呢,想获得下一个学位之类的。”  30年前和30年后 2009年清明节,艾未未的一名助手携带摄像机,开车去拍摄了杨佳家人为其扫墓的情景。当天下午,汽车在艾未未家门口被砸,除了摄像机其余物品均未丢失。此案至今未破。 “你设想一下,如果杨佳事件发生在30年前,会怎么样?”记者问。“一样是他,一样推着一辆自行车在上海街头走,一样被一个警察盘查。” 艾未未说了三种否定之可能。 “杨佳不会有维权的意识,他跟警察的矛盾就不会产生以至于激化。”“警察不会没来由地就上去盘查,那个时代比较单纯。”“警察更多的可能因为意识形态问题盘查他,而非出于治安状态的怀疑。” “那么,30年之后呢?” 对此,艾未未拒绝给出明确观点。他另一个拒绝回答的问题是:四川省政府方面有没有因为他收集死难学生名单的事情跟他联系过。 “因为,中国现在正走在一个路口上。它可能变成一个普遍富裕的社会,很民主的发达国家,也可能迅速的巴西化、墨西哥化,那样就会产生巨大的贫富差距和大量的社会矛盾。那个时候的杨佳会做什么,会得到什么对待,就不好说了。” “中国得鸡肋多久,才能有现在这么好玩?”他反问。 院子里栽着一片挺拔翠绿的竹林,林间散落着点点黄白之物。那是艾未未收养的数十只流浪猫,它们酣睡在北京的春夏之交。一只猫不远处,一条白色石膏手臂紧捏着拳头。 《中国周刊》记者任冠军对此文亦有贡献 来源:http://goo.gl/LxUoO

阅读更多

CDT/CDS今日重点

十月之声(2024)

【404文库】“闭上眼睛,鬼怪并不会因此遁去”(外二篇)

【404媒体】“等帘子拉开,模特已经换上了新衣”(外二篇)


更多文章总汇……

CDT专题

支持中国数字时代

蓝灯·无界计划

现在,你可以用一种新的方式对抗互联网审查:在浏览中国数字时代网站时,按下下面这个开关按钮,为全世界想要自由获取信息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桥梁”。这个开源项目由蓝灯(lantern)提供,了解详情

CDT 新闻简报

读者投稿

漫游数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