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具
视图

“话语馆”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hina Digital Space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第87行: 第87行:
 
<hr/>
 
<hr/>
  
==[[中国哭墙]]==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E4%B8%AD%E5%9B%BD%E5%93%AD%E5%A2%99 中国哭墙]==
  
[[File:膜蛤.jpg |300px|thumb|left |膜蛤:一种政治亚文化| link=CDS专页:膜蛤]]
+
[[File:中国哭墙.jpg|thumb|left|李文亮微博成了“互联网哭墙”,一个安放人们良心的地方。|link=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tag/%E4%B8%AD%E5%9B%BD%E5%93%AD%E5%A2%99]]
  
“膜蛤”指的是对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进行“膜拜”。“膜拜者”自称(也被称为)“蛤丝”,即“蛤的粉丝”。“膜蛤”一词中,“膜”具有多重含义,一方面有反讽意,即使用“捧”之形式,行“杀”之实质,看似是尊敬权威,实则是消解权威;另一方面,“膜”又回归本意,“蛤丝”对江泽民亦抱有或多或少的好感。《纽约时报》在一篇报道中援引一位中国影评人Magasa所述:“它(“膜蛤”)半真半假,具有讽刺性,但它反映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对现状的不满。“而半真半假正是“膜蛤”文化最大的特征。
+
这位在武汉新冠疫情期间因为说出真话成为悲剧英雄的普通眼科医生并没有被民众遗忘,为公共安全与健康充当“吹哨人”成为他闪亮的墓志铭。在李文亮医生留下的微博的评论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写下日记”,“诸多双耳朵仍铭记着他吹出的悠长哨响”,网民们在这里和李文亮医生一起分享和倾诉自己的生活与命运。正如一位网名为“一朵默默绽放的花儿”的新浪网友所说:“李文亮微博成了‘互联网哭墙’,一个安放人们良心的地方。”
 +
 
 +
因为李文亮的微博随时可能被网络审查部门下令删除,中国数字时代对李文亮医生微博下的网民留言每日片段精选备份,直到该微博账号被关闭为止。
  
 
<br style="clear:both;">
 
<br style="clear:both;">

2021年4月26日 (一) 10:19的版本

本馆收录与网络话语有关的词条,重点关注带有反抗色彩的网络话语。

Image: Adolfo Arranz / National Geographic

档案室内收录五个分类的词条,分别是:


常设展厅

CDS专页:辱包

巴丢草作品

习近平上任以来成为积极维护中共极权的独裁者,他一系列大开历史倒车的作为使其成为了“槽点最多”、“人见人黑”的领导人。正是因为看到了习近平的志大才疏、德不配位、刚愎自用、常识匮乏等鲜明个人特点, 大量网民开始以恶搞、讽刺等方式表达对习的不满与反对,并逐渐形成“辱包潮流”。“当辱包成为流行”也是一次新的“草泥马”们的集结,辱包“反贼”们笑看这只笑料百出的包子,嘲弄那具背后将它奉为一尊的“政治僵尸”,期待以“辱包”幽默解构极权主义。



CDS专页:草泥马

草泥马

互联网几乎从进入中国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源源不断地制造敏感词的过程。中国政治事件多,相应的言论禁忌也多。为明哲保身,大大小小的各种论坛、即时通讯工具、社交网站、微博,纷纷设置了庞大的敏感词库。

于是,绕过敏感词就成了中国网民的必修课。如果说前述拆字的方法还显得被动、消极,那么主动揣测敏感词,用谐音、借代、比喻、影射等戏仿手法使之脱敏,就为这些词汇赋予了一层辛辣的讽刺意义。敏感词一役,本来居于守势的网民,渐渐将这种颠覆性极强的新型语言变为“弱者的武器”,终于在2009年,演化成“草泥马大战河蟹”的民间语文运动。


CDS专页:小粉红

饭圈女孩

在社交网络的互动中,中国大陆倾向自由派的用户普遍使用“小粉红”这一标签,代称网上倾向中国政府的民族主义用户,其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是:小粉红愚蠢、无知、幼稚、被洗脑、狂热、容易被煽动、不理智。



CDS专页:永不叛党?

2020年7月,大家都在搜索退党流程?

虽然入党誓词中明确规定”永不叛党“,并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干部任免上等各个方面严密控制九千万党员,但实际上,这个团体也并不是铁打一块,人性最终战胜党性。1989年天安门屠杀导致大量党员纷纷发表声明退出公开退出中国共产党;随后的法轮功事件也出现大量党员退党。2020年7月川普政府考虑禁止中共党员及其家庭成员入境美国,消息传出后,“退党”这一关键词在Google Trends在中国区热度激增。



CDS专页:膜蛤

膜蛤:一种政治亚文化

“膜蛤”指的是对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进行“膜拜”。“膜拜者”自称(也被称为)“蛤丝”,即“蛤的粉丝”。“膜蛤”一词中,“膜”具有多重含义,一方面有反讽意,即使用“捧”之形式,行“杀”之实质,看似是尊敬权威,实则是消解权威;另一方面,“膜”又回归本意,“蛤丝”对江泽民亦抱有或多或少的好感。《纽约时报》在一篇报道中援引一位中国影评人Magasa所述:“它(“膜蛤”)半真半假,具有讽刺性,但它反映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对现状的不满。“而半真半假正是“膜蛤”文化最大的特征。



CDS专页:加速主义

变态辣椒作品:总加速师

加速主义(Accelerationism)原指一种政治与社会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或历史上某种技术相关的社会进程应该被加速以产生巨大社会变革。近两年”加速主义“一词流行于品葱论坛,作为一种反抗中共极权的理论、策略和语言,进而传播到其他中文社交媒体平台上,现已经被“反贼”、自由派和泛民主人士在谈论实事的时候广泛引用,它没有严格的定义,也经常被使用于不同的语境里,但大体基于类似的逻辑:“如果体制问题已无可救药,那么比起反对它或者修补它的漏洞,助推它的自身进程才是加速其灭亡的选择。”或者“事情在变好之前,要先变得足够坏。”越来越多面对日趋严重的体制问题而感到无可奈何的网友,常常使用“加速”这一概念调侃时事,带着某种幸灾乐祸或是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中国哭墙

李文亮微博成了“互联网哭墙”,一个安放人们良心的地方。

这位在武汉新冠疫情期间因为说出真话成为悲剧英雄的普通眼科医生并没有被民众遗忘,为公共安全与健康充当“吹哨人”成为他闪亮的墓志铭。在李文亮医生留下的微博的评论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写下日记”,“诸多双耳朵仍铭记着他吹出的悠长哨响”,网民们在这里和李文亮医生一起分享和倾诉自己的生活与命运。正如一位网名为“一朵默默绽放的花儿”的新浪网友所说:“李文亮微博成了‘互联网哭墙’,一个安放人们良心的地方。”

因为李文亮的微博随时可能被网络审查部门下令删除,中国数字时代对李文亮医生微博下的网民留言每日片段精选备份,直到该微博账号被关闭为止。



档案室

香港抗争

收录与香港抗争有关的事件和人物。
焦点词条:维园晚会香港七一游行雨伞运动愿荣光归香港付国豪事件十二港人

香港法治

收录与香港现行法律制度、香港法治相关的词条。
焦点词条:港版国安法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禁蒙面法831决定第二十三条

香港政治

收录与香港政治、政党、政治事件、政治人物有关的词条。
焦点词条:黄之锋香港众志梁振英林郑月娥民主回归

香港传媒

收录与香港传媒、香港新闻自由、香港传媒人物有关的词条。
焦点词条:黎智英练乙铮陈婉莹张洁平明报苹果日报

香港教育

收录与香港教育、教育研究机构、香港学术自由、香港教育界人士有关的词条。
焦点词条:学民思潮学联香港反国民教育游行